第35屆電影百花獎結果揭曉:
應該說,各個主要獎項的結果,除個別人選外,大體上還是令人滿意的。
畢竟獎項都是人評出來的,不是絕對客觀公正的機器評的,而且眾口難調,勢所必然。
所以從奧斯卡獎到歐洲三大電影節,一樣充滿了評委主觀、場外公關。結果只要能大體說得過去,令大多數人信服即可。
也就是說,90分戰勝95分,85分戰勝90分這種偏差,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任何獎項都極難避免的。
唯獨不能容忍的,就是70分打敗90分,甚至獲獎者本身60分都不值的,純粹自欺欺人,視公眾如無物的評選:
比如2016年百花獎,李易峰(《老炮兒》)和楊穎(《尋龍訣》)分獲男女配角獎,
李易峰戰勝的還是段奕宏(角色同時獲得上海電影節金爵獎影帝)、張譯(角色同時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夏雨(威尼斯影帝一次爐火純青的演出),
楊穎的獲獎,則是在提名階段就將真正有競爭力的對手一一排除,贏了幾個出場時間極少,純粹湊提名的客串角色。
這一結果也引發軒然大波,被激怒的廣大公眾群情激憤,一時讓百花獎聲譽掃地。
2018年百花獎,合計拿下了90億票房的《紅海行動》和《戰狼2》在各個獎項大獲全勝,杜江與蔣璐霞獲得最佳男女配角獎,吳京獲得影帝,都是讓那些豆瓣文青和影評人不爽,但足以讓大多數觀眾滿意的結果。
影后獎給了《十八洞村》陳瑾這位不太知名的老藝術家,而不是《七月與安生》周冬雨和馬思純這兩位年輕影后,比較出人意料,
但考慮到2016年百花獎,和此前1個月揭曉的2018年電視金鷹獎,就因為將重要獎項發給演技平平、口碑拙劣的流量明星,引發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和公眾的口誅筆討,因此,該屆百花獎旨在挽回獎項的聲譽和權威性,將影后頒發給這樣一位演技無可挑剔的「老戲骨」,也是在情理之中。
到了2020年的本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周冬雨),最佳女配(袁泉),最佳男配(王傳君),是從提名名單起,就不存在什麼懸念的,眾望所歸的結果,現場揭曉的票數上,均是超過半數的絕對優勢。
相對於當今電影市場下, 男星主扛的大製作工業電影成了絕對主流,導致的優秀女性角色的極大缺失,
因此,《少年的你》(周冬雨)作為難得的戲份充分、人設豐滿、發揮空間巨大的「真女主角「」,去戰勝一群「鑲邊女主」,《中國機長》(袁泉)作為 「鑲邊女主」 直接「主轉配」,贏了一群真正意義上的女配角,本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另一方面,本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競爭,本該是真正的龍爭虎鬥,但是從提名候選名單起,就排除了很多同樣優秀的表演,不得不說是極大的缺憾:
《藥神》(王傳君)當然是很不錯的表演,但與他競爭的,本該有《藥神》(章宇),《攀登者》(張譯),《烈火英雄》(杜江),甚至《我和我的祖國》(葛優、張譯、黃渤),《流浪地球》(吳京)這種「可主可配」的角色,這樣的名單才足夠精彩,而不是就這麼一枝獨秀,贏得毫無懸念。
《烈火英雄》(黃曉明)就這麼百花影帝二封,更是本屆百花獎最讓人無力吐槽的:
《我和我的祖國》(張譯)就20分鐘戲份,《中國機長》(張涵予)更是個沒什麼演技發揮空間的純工具人,這都沒錯,可為何要讓他們進最後提名名單來陪襯?
從演技發揮角度,《無雙》(郭富城)、《少年的你》(易烊千璽)、《攀登者》(吳京)、難道不是更應該被提名?
即使和同樣被提名的《誤殺》(肖央)、《無雙》(周潤發)比,《烈火》黃曉明這種影片上映時演技評價甚至不如同片杜江的準工具人角色,又憑什麼贏?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要怪《藥神》(徐崢)因為《囧媽》賣了6億網播,得罪了各大院線這些行業既得利益者,就直接被打擊報復了,在提名名單就咔擦掉。——正因為沒有了真正可以贏得毫無懸念、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人選,才給了其他人的運作空間。
黃曉明的獎運之好,也確實令人瞠目結舌:他在2013年的《中國合伙人》算是演藝生涯難得一次超水平發揮,但竟能同時包攬華表、金雞、百花三大獎影帝,同時獲得內地第四大獎,長春電影節金鹿影帝,還是明顯不夠分量。
之前幾十年來,無數年高德劭的老藝術家的影史經典作品,都沒做到的內地電影獎項全滿貫,《合伙人》「成冬青」真配得上麼?天知、地知、明知。
現如今,黃曉明就這麼百花影帝二封,拿到生平第四個影帝獎盃,不止是對同一評獎周期那些真正優秀演員的不公,更代表了一種極令人不安的業內趨勢:
許多年前,在內地明星中最早實現了「系統化組織和管理粉絲」,成為所謂「明教」之「教主」,又有極懂得營銷宣發的經紀人為他造勢,所以黃曉明的流量人氣熱度,都曾經多年高居當時的內地小生之冠,可以說是如今這些當紅流量明星的先驅。
此前拍了無數爛片,卻在35歲憑一部《中國合伙人》橫掃三大影帝的成功經歷,也讓黃曉明每當爛片雷劇拍得太多,口碑飽受質疑,已經嚴重影響他後續資源時,
又時不時「吃苦耐勞」「認真努力」地接拍一兩部頗受肯定的口碑好劇,拿出一兩個還過得去的角色,「《琅琊榜2》(蕭平章),《無問西東》(陳鵬),《烈火英雄》(江立偉),《鬢邊不是海棠紅》(程鳳臺)」當做長久立足娛樂圈,未來繼續大展宏圖的新資本。
又比如今年某位流量女星借著一部網劇的表現,去大肆營銷「演技進步、轉型」是怎麼回事,誰還不心知肚明?
畢竟新一代的流量明星,很多都是和黃曉明一樣,經過幾年三大院校的科班教育的正規演員,和那種純粹從唱跳愛豆直接跑來演戲的老一代流量,演技表現確實就是兩個檔次。
這許多個進化版的「小黃曉明」,已經在萬千追星少女的簇擁和「控評」下,雄心勃勃要統治十年、十五年後的華語影視圈。
當我們對他們「進步」的每次讚揚,都反過來成為他們鞏固地位、大肆圈錢,公關獎項、爭搶優良資源的資本後……
——除非我們當真希望,十年、十五年後的中國影壇中堅,和舉足輕重的行業大咖,是一群復刻加強版的「影帝黃曉明」,並用他們的成功經歷,激勵著無數新人來投身這個行業,複製這樣的成功。
此情此景,唏噓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