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龍士:從鄉土畫家到開創江淮大寫意畫派大師

2021-01-08 安徽網

合肥晚報 □陳祥明 邾根斌 程堂義

今年5月16日是著名書畫家、當代「江淮大寫意」畫派開創者蕭龍士老先生誕辰130周年。為紀念被譽為「詩書畫三絕、德藝壽齊輝」的一代藝術大師,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聯合舉辦《紀念蕭龍士誕辰130周年捐贈書畫作品展》,集中展出蕭老120幅精品書畫作品。說起蕭龍士,不少人應該都知道,但你真正了解這位百歲老人不平凡的藝術人生麼?

拜師齊白石

1889年,蕭龍士出生於安徽省蕭縣一個農村家庭。在他童年的時候,蕭縣畫風正盛,有一批追隨「揚州八怪」豪放風格的鄉土畫家雲集龍城(蕭縣以前的名稱),形成「龍城畫派」,耳濡目染的蕭龍士受到影響,從藝創作之心更加堅定和迫切。

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1923年,經李可染介紹,蕭龍士進入劉海粟創辦的我國第一所美術專科學校——上海美專學習,在潘天壽、諸聞韻等老師的指導下刻意學習了諸多大家大寫意花鳥畫的傳統,並經諸老師的引薦拜見了國畫大師吳昌碩,他們雄勁的畫風,厚重的筆墨對蕭龍士影響很大,更讓他的畫技大長。到1925年他從上海美專畢業後,就回到了徐州美專任教。

據史料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任教的同時,蕭龍士先後在上海、南京、鎮江、徐州等地辦過多次個展或聯展。特別是1947年在南京辦展時,轟動南京畫壇,就連繪畫大師陳之佛、傅抱石、張書旂等觀後都讚嘆不已,聯合撰文稱:「蕭龍士先生精究六法,平素潛神苦志,細心研摹,故下筆落墨,輒饒其趣,於全國二屆美展,讀其所作蘭石,心竊慕之……」這是難能可貴的。

按說此時的蕭龍士在畫壇日漸成名,他完全可以以「大家」自居了,但強烈的求知慾又驅使他邁出新的步伐。1949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蕭龍士,背起行李千裡迢迢來北京拜見齊白石,留下了一段「拜師學藝」的佳話。

這回的介紹人還是李可染,身份是齊白石的學生。當時,蕭龍士帶去幾幅自己的作品請白石老人指教,白石老人看後連連稱道,並當場揮毫,在他的一幅《荷花》上題道:「此蕭龍士先生所作,未見其人,也未見其畫,國有此人而不知,深以為恥,想先生不曾遠遊也。」第二年冬天,白石老人正式收他為弟子。據說,86歲高齡的白石老人收下如此高徒十分高興,再次在蕭龍士的新作《墨荷》上題道:「龍士畫荷,吾不如也。」

而白石老人傳神的大寫意,使跟在他後面學習的蕭龍士大開眼界,也接觸到了徐悲鴻老師等許多名流,同師兄李可染、李苦禪、許麟廬等大家更是情同手足,朝夕相處,切磋畫藝,互相傳習,得益深刻。

開創新畫派留美名

蕭龍士老先生是1990年去世的。縱觀其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生命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他傾注了畢生心力為後人留下累累藝術碩果,贏得桃李滿天下。比如,他的大寫意繪畫藝術是對吳昌碩、齊白石大寫意的繼承與發展,為大寫意繪畫史增添了承前啟後濃墨重彩的一筆,並在此基礎上開啟和創辦了「江淮大寫意畫派」,從而在中國畫壇上佔據了影響力和代表性。

早在1955年就被安徽省政府任命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後歷任省美協副主席、名譽主席、省政協常委等職的蕭龍士,擅長寫意花鳥畫,尤以幽蘭墨荷名世,「半世畫竹一世蘭」是後人對他的評價。有見過他作畫的學生中,他筆下的蘭草寥寥數筆,錯落有致,淳厚挺拔,深得蘭花之神韻;他的荷構圖嚴謹而雄闊,講究平中見奇,簡練處求精到,看上去信筆揮灑,似乎漫不經心,但細細推敲,無不苦心經營,慎之又慎,不但大幅有綠染橫塘之勢,池邊小景也別具風味。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就說:「蕭老之畫,無論為巧為拙,或誠樸如鄉農,或高蹈如逸士,皆能風標獨樹,自有我在。豈非蕭老百年勤學,虛懷所得乎!故吾曰:蕭老,畫師也,人師也!」

而且,蕭龍士老先生不僅畫作精彩,而且書法功力深厚,有學者指出,他的書法尤其是晚年書風厚重老辣,筆墨率意淋漓,可謂金石味與書卷氣並勝。著名書畫史論家穆孝天就曾這樣評價說:「他的書法深藏在書畫藝術點線之內,並顯現於繪畫作品的款識題跋之上。他的書法表現為遒勁、奔放、磅礴、老辣,而他的題畫行書則表現為蒼厚、瀟灑,恰如其詩與畫相得益彰,構成三者競美之妙。」

「德藝壽齊輝」

在近90年的藝術人生中,蕭龍士不僅書畫藝術為人稱道,其人品更為世人讚譽。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人品,一直堅持認為,「作畫必先立人,人品不高,落筆無方。為人要忠誠老實,作畫要樸實耐看,二者都不可矯揉造作。」他平生淡泊名利,熱衷社會公益,不以大家自居,卻顯君子風範,終以詩書畫三絕、德藝壽齊輝而享有大名。難怪有朋友在給他的祝壽詩中這樣寫道:「蘭無百歲人百歲,人罕千秋畫千秋;萬年青史傳人品,流芳豈賴管城侯。」而蕭老的這一品質從一些事件中也有反映。

早在上世紀20年代,蕭龍士在創作的同時就時刻關注當時的民生問題。1926年他創作《乞丐圖》並題款,「我討我的飯,與你甚相干。可恨勢利犬,單咬破衣衫」,詩畫都表達了人們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抗戰期間,蕭龍士以畫筆為武器,宣傳民眾,動員抗日,先後在徐州、南京、鎮江等地,舉辦書畫義展,將收入捐給抗日救亡工作。

新中國成立之初,剛剛經歷淮海戰役的蕭縣人民又遇上大水災,蕭龍士先生捐出多年的收藏在徐州進行義展,將其收入全部捐獻給政府救濟受災群眾。1951年,何香凝等著名愛國人士籲請藝術家拍畫義賣,支持「抗美援朝」,正在北京學習的蕭龍士毫不猶豫地拿出身邊所有的包括齊白石給他題款的珍品獻給義展。

蕭龍士老先生一直堅持「人民藝術就應該讓人民來享受」,無論官民雅俗,婦女孩童,只要喜愛他的畫,登門索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都令其滿意而歸。因此他的作品在社會流傳很廣,據說在他家鄉蕭縣以前不少人家都掛有他的荷花、蘭草圖等。

當然,他的這種精神也感染了後輩。2015年8月,為了完成蕭老生前遺願,遵從先生愛國、愛鄉的情懷,他的兒孫輩們無償捐出了老先生生前150幅精品佳作。這是先生及後人踐行「握筆應書民心願,凝神當思國前程」的高風亮節的生動寫照。

所以說,蕭龍士老先生正是以他卓絕的藝術和超拔的人品,開啟江淮大寫意畫風及其畫派,影響著安徽乃至全國畫壇,「詩書畫三絕、德藝壽齊輝」乃實至名歸。

原標題:蕭龍士「德藝壽齊輝」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氣度泱泱,趣盡天然 | 著名大寫意書畫大師 — 餘昌宇
    年出生於湖北省仙桃市1962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導師中國職業畫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國畫院專業畫家湖北省書法創作研究員清華大學專項研修班導師餘昌宇早年就讀於湖北藝術學院,後來下放農村整整十八年。
  • 劉春草:記嶺南畫派楊善深大師
    本文作者著名畫家劉春草與楊善深(左)在近代的畫系裡,嶺南畫派是中國畫的新血脈,雖然國畫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步進明清兩代,已是暮氣沉沉,了無生氣。自嶺南畫派二高(劍父,奇峰)一陳(樹人)出現,以西方的技巧折衷國畫之形似不足,同時以大自然為師,故開一個中國繪畫的新面目,開世界東方藝術的一頁。
  • 費拉拉畫派
    14世紀以來,費拉拉曾以都市的繁榮聞名於世,15世紀下半期,著名繪畫大師比薩奈羅和雅波·貝利尼就曾受聘於此,為埃斯特宮廷增添了「國際哥特樣式」的光輝。同一世紀中期,皮耶羅·弗朗切斯卡和曼泰尼亞等巨匠也曾在此留下了足跡,並因此孕育出費拉拉獨特的繪畫藝術。 真正開創費拉拉畫派的是柯西莫·圖拉。
  • 思逸神超 漸入佳境——學者型畫家劉星
    劉星近照劉星先生是陝西省一位重要的大寫意花鳥畫家,國畫大家張仃先生曾認為他的作品已經「思逸神超,漸入佳境。」著名美術評論家梅墨生先生認為「劉星的大寫意花鳥畫,其格調、其文人氣、其筆墨的純正和個人風格的鮮明性,目前毫無疑問已經走到了陝西畫壇的前列。」著名國畫家崔振寬先生、著名美術理論家程徵先生均認為「他的書畫作品明顯地已經顯示出了大家氣象。」著名美術評論家沈奇先生進一步用「準大師」來說明他的藝術成就。
  • 冷眼看世界的畫家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八大山人(1626—1705)字雪個,原名朱耷,號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
  • 丁託列託:十六世紀威尼斯畫派"天才畫家"
    丁託列託(Tintoretto,1518——1594)16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畫派著名畫家。  生於威尼斯,1594年5月31日卒於同地。作品繼承提香傳統又有創新,在敘事傳情方面效仿米開朗基羅,突出強烈的運動,且色彩富麗奇幻,在威尼斯畫派中獨樹一幟。  代表作品:《基督之翟足》《最後審判》《聖保羅的皈依》《聖母參拜神廟》《基督受刑》《最後的晚餐》
  • 低調的貴族 | 弗洛倫薩畫派畫家 Alesso Baldovinetti
    在以弗拉·安吉利科 ,桑德羅·波提切利,菲利波·利皮等帶領的早期弗洛倫薩畫派的隊伍裡,還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藝術家Alesso Baldovinetti. 與其他極負盛名的藝術家工匠相比,他沒有留下大批作品,甚至一些作品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教堂的唱詩班坐席木板,彩色玻璃窗上,最好的作品甚至被毀,沒有保留下來。
  • 中國大寫意畫家王鳳年(書法)作品欣賞
    有評論者認為王鳳年先生的寫意花鳥畫「大氣、率性、沉逸」,作品中流露的是一種「心無掛礙」、「清澈澄明」的詩心與個性,作品表現出對自然的鐘情,對家園的神往,對往昔生活得懷念,洋溢著濃鬱的田園芳香,這些評價比較恰當準確地說出了王鳳年先生大寫意花鳥畫藝術特色。
  • 最後一位前拉斐爾畫派的畫家
    frank cadogan cowper(1877-1958) 弗蘭克·卡多根·考伯(frank cadogan cowper)是英國畫家,
  • 法國畫家泰奧多爾·席裡柯,一位最愛畫馬的浪漫主義畫派先驅者
    畫作中著力描繪了人駕馭烈馬奔騰的氣勢,竭力誇張人與馬的動勢,藉以傳達出畫家自身不可按捺的蓬勃情感。而狂暴與激情是浪漫主義藝術的基本特色,這和古典主義是根本的不同。為了表現激情,一切藝術語言、構圖、人物造型及筆觸和色彩都成了傳達情感的符號,所以畫家沒有去仔細刻畫騎手的具體個性特徵。
  • 開明代水墨大寫意花鳥畫風氣之先河的「青藤白陽」
    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 塞維亞畫派畫家蘇巴朗,一位西班牙繪畫藝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
    《聖母無染原罪》1630-1635年 馬德裡普拉多博物館藏蘇巴朗出生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馬杜拉市,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藝術的喜愛和天賦,經常一個人拿著木炭和其他畫家的作品進行模仿。他的父親也對兒子的興趣愛好非常支持,把他送到塞維亞去跟著專業的畫家學習繪畫。
  • 「黃筌畫派」的源流和傳變
    王建、孟昶在執政前期開創的穩定局面,是「黃筌畫派」在西蜀得以形成和初步發展的基礎條件。  前後蜀的歷代君主都十分重視繪畫。他們對畫家大力提攜並為己所用,所以「蜀雖遠僻,而畫手獨多於四方」。前蜀王建曾封畫家貫休為「禪月大師」,其他畫家如房從真、宋藝、高道興等依唐舊例授予翰林待詔之職,並設置內廷圖畫庫,任命專職官員管理。王衍修建秦州行宮,延請大批畫家在宮中壁上作畫。
  • 多瑙河畫派畫家阿爾特多費爾,把宗教人物或歷史故事融入風景畫中
    #油畫藝術推介#說起文藝復興時期的多瑙河畫派《耶穌辭母》霍夫·胡伯爾善於描繪風景是多瑙河畫派的一大特點。畫家賦予畫面以強烈的色彩效果,古典式構圖與絢麗的色彩使這幅寫實風景畫具有一種幻想的情調。阿爾特多費爾也常常把宗教人物或歷史融入以自然為主題的繪畫中。
  • 美術研究|精研古法 博採新知,京津畫派寫意花鳥畫!
    研究會針對京津畫壇「爭尚西法,苟便簡易,行見古人精義,日就澌滅」的現象,提出了「精研古法,博採新知」的宗旨,主張畫家應當潛心臨摹唐宋元明繪畫名跡、體悟中國傳統繪畫的精髓,並從中尋找中國畫發展的新途徑。中國畫學研究會的成立促進了京津畫派寫意花鳥畫基本風格的形成和發展,其主要成員金城、陳師曾、陳半丁是京津畫派寫意花鳥畫的代表性畫家。
  • 明代畫家傳:劉珏,吳門畫派師祖級人物,書文畫三絕,影響深遠!
    代表人物王履【明代畫家傳:醫學家、書畫家王履,傳世作品僅《華山圖》孤本】、方從義、戴進等等。第二階段:在傳承學習唐、宋、元兩代畫風之後的突破階段,而且是從院體畫開始發生了重大突破。代表人物呂紀【明畫家傳:明代花鳥畫第一家呂紀,全景寫意、工筆花鳥畫第一人】、林良【明代畫家傳:林良,影響到中國花鳥畫史重大轉折的重要人物】等等,劉珏也屬於這個階段。
  • 威尼斯畫派四百年
    威尼斯畫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的畫派,代表義大利新興城市的崛起和發展。由於佛羅倫斯城的衰弱,很多佛羅倫斯藝術家來到威尼斯,促使威尼斯的繪畫藝術很快繁榮起來,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點,因為該派畫家主要生活在威尼斯而得名。作品風格歡快明朗、色彩絢麗、構圖新穎、詩意濃鬱,對歐洲繪畫影響極大。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柯羅,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
    柯羅自畫像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是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柯羅的老師維克多·貝爾坦作品《classical landscape》柯羅立志要當一名畫家,但是他的繪畫生涯起步較晚,26歲時才開始跟古典風景畫家維克多·貝爾坦(Victor Bertin
  • 看看這位頂級大師的水墨荷花!這才叫大寫意!
    他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無論是清初的八大山人,清前期的「揚州八怪」,近代的吳昌碩,現代的齊白石無不深受其影響。明 徐渭 荷花鴛鴦款識:鏡湖八百裡何長,中有荷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