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登場不多,但楊紫瓊是該系列首位亞裔女艦長。
《星際迷航:發現號》於美國時間25日登陸CBS電視臺,約有960萬觀眾在螢屏前等待這部「星際迷航」系列第6部劇集的回歸。CBS如此前承諾,在視效和鏡頭上花費大量心血,讓劇集看起來更有「電影質感」。
《發現號》故事以女性大副「邁克·伯納姆」的成長為主角,延續了「星際迷航」系列探索宇宙無人到達之地的樂觀精神。而前兩集的最大亮點莫過於華裔女星楊紫瓊飾演的艦長和她率領「神舟號」登場。
《星際迷航:發現號》除了首集會在CBS 本臺與CBS All-Access網絡平臺實現臺網同步首播,之後的內容則只會在CBS All-Access以及Netflix播出。實際上,《星際迷航:發現號》是CBS網絡平臺繼《傲骨賢妻》衍生劇《傲骨之戰》之外開發的第二部原創劇情類劇集。《發現號》第一季的15集將分成上下兩個部分播出,前八集將從9月24日到11月5日播出,後七集將在2018年1月開始繼續播出。目前第15集的劇本已經完成,將於美國時間下周一開拍。
作為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阿宅還是普通觀眾,都對這次劇集的回歸充滿熱情。播放前夕,CBS網絡平臺的單日註冊量達到歷史新高——甚至超過了今年2月份的格萊美的紀錄。在全球最大的資源網站「海盜灣」上,剛剛首播的《發現號》一舉成為下載量最多的劇集第15位,排在它前面的是《權力的遊戲》《美國恐怖故事》等作品。
《發現號》的背景設置在「星際迷航」系列1966年首部劇集《原初》的10年前——需要注意的是,跟J·J·阿布拉姆斯2009年的電影宇宙並沒有什麼關係。劇情並非描繪和平年代,聯邦與克林貢人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比起該系列其他劇集以艦長為主角的傳統,《發現號》這次則把目光集中於「U.S.S.Shenzhou」(是的,是「神舟號」)的大副「邁克·伯納姆」身上。這位大副由《行屍走肉》女星索尼誇·馬丁-格林飾演。而率領「神舟號」的艦長則是楊紫瓊飾演的「菲利帕·喬治烏」,也是該系列首位亞裔女艦長。她在第二集領便當促使了女主角的成長,也把鏡頭從神舟號轉移到發現號。「發現號」的艦長「加百列·洛爾卡」則由詹森·艾薩克飾演,目前信息仍十分神秘。
【彩蛋】
作為12年來「星際迷航」系列的首部劇集,《發現號》這次努力吸引新觀眾的同時,不忘用一些小技巧討好老粉絲。前兩集中的這些小彩蛋,trekkie們想必會會心一笑。
克林貢語
在《發現號》中最先看到、聽到的將是克林貢語。作為「星際迷航」史上最知名的外星種族,他們的語言在1971年「星際迷航」電影第一作《無限太空》還只是一些聲響和簡單的單詞,在1984年電影《石破天驚》中詞彙量豐富許多,甚至在1985年還出了一本字典。或許是繼《指環王》「精靈語」中最出名的人造語言了。
主題曲和音響
很難忽視《原初》的主題曲對《發現號》的啟發。兩個曲子用相似的弦樂編曲開始,《發現號》以星際迷航標誌性的號角聲結尾。「星際迷航的音樂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亞歷山大·科瑞奇《原初》的旋律是永遠的標誌性的存在。主題曲就是劇集的DNA。」本劇總製片人艾利克斯·庫茲曼說。
在主角伯納姆大副踏入「神舟號」的艦橋時,一個微小但重要的細節絕不容忽視。艦橋上精密儀器運作的聲音又讓老粉絲們嗅到了往昔的味道。雖然這些環境音並非直接拷貝自老劇集,但已經儘可能做到相似了。
制服
少了制服,星際艦隊上的軍官顯然是不完整的。《發現號》結合了前作劇集《進取號》以及《原初》系列的制服特色,以藍色和金色為主,不同的裝飾顏色用以區分艦船上不同的部門。金色代表著長官,銀色是科學官,銅色是工程師。不過據服裝師透露,他們本想用紅、藍和金色的襯衫。
道具
《發現號》的故事發生在《原初》10年前,如果他們用的工具比柯克船長還先進,顯然是不合適的。這也是為什麼道具師馬裡奧和他的團隊決定讓劇中的道具看起來更「復古」些,「道具是個時代產物。」「相位武器」和「通訊器」看起來比《原初》時代更具軍事色彩,並且你可以輕易地辨別出它們跟《原初》中的「手持科學分析儀」有多像。
皮卡德酒
在楊紫瓊飾演的喬治烏艦長的待命室有一瓶「皮卡德酒」。在現實世界中卻有Chateau Picard這種酒,同時它也存在於星際迷航宇宙中,來自《星際迷航:下一代》艦長讓-盧克·皮卡德祖先的葡萄園(派屈克·斯圖爾特 飾),並且在劇集中有多次露面。(撰文/C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