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名稱: 長生草
拉丁學名: Sempervivum tecrum
別稱: 獨活、佛座蓮、觀音蓮、觀音座蓮
科屬:景天科,長生草屬
長生草 ,因肉質葉排成蓮座狀,我們常見的「觀音蓮」也是長生草大家族其中的一種。長生草是一種有著很高知名度的多肉植物。其株形端莊大氣葉色富於變化,葉尖的紫色小尖極為別致,是多肉植物中優良的觀葉品種,適宜作中、小型盆栽,布置桌案、窗臺、陽臺等處,精巧奇特,富有趣味,可製作多種組合盆栽。在歐美國家也常用於配置溫室內的巖石園或栽種在石牆空隙中欣賞。
佛座蓮(Sempervivum tectorum),長生草也稱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是一種以觀葉為主的小型多肉植物,也是近年來銷量比較大的多肉植物之一。
形態特徵
長生草也稱觀音蓮、觀音座蓮、佛座蓮,是一種以觀葉為主的小型多肉植物其株形端莊,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葉色富於變化,紫紅色的葉尖極為別致,適合做中小型盆栽或組合盆栽,用不同造型的花盆栽種,其觀賞效果也相差很大,用卡通型的花盆栽種,活潑可愛,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用紫砂盆或青花瓷器盆種植,端莊大方,頗受中老年人的青睞;而栽於木質的小花盆,時尚自然,很受年輕人的喜愛。
長生草為景天科長生草屬多年生肉質植物,植株具蓮座狀葉盤,其品種很多,葉盤直徑從3釐米至15釐米都有,肉質葉匙形,頂端尖,葉色依品種的不同,有灰綠、深綠、黃綠、紅褐等色,葉頂端的尖既有綠色,也有紅色或紫色,市場上比較流行的是葉尖呈紫色的品種,葉緣具細密的鋸齒。發育良好的植株在大蓮座下面會著生一圈小蓮座,此外每年的春末還會從葉叢下部抽出類似吊蘭的紅色走莖,走莖前端長有蓮座狀小葉叢。長生草的小花呈星狀,粉紅色。
生長習性
長生草為高山型多肉植物,喜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適合酸性、中性、鹼性各種土壤,除夏季高溫時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外,其他季節都要陽光充分,冬季節制澆水,能耐-20℃的低溫。在夏季高溫和冬季寒冷時植株都處於休眠狀態。氣候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是其主要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株型鬆散,不緊湊,影響其品相和觀賞,而在光照充足處生長的植株,葉片肥厚飽滿,株型緊湊,葉色靚麗,看上去非常美觀。
宜陽光充足和涼爽、乾燥的環境,除夏季高溫時要適當遮蔭,避免烈日曝曬外,其他季節都要充分見光,雖然在半陰處也能正常生長,但對於一些葉尖不是綠色的品種,其葉尖的顏色容易減退,影響觀賞。較耐寒冷,冬季節制澆水,能耐2℃的低溫。春、秋季節生長期保持盆土溼潤,每2~3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肥水宜淡不宜濃,特別是氮肥含量不能多,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夏季高溫期,長生草有較長的休眠期,應稍遮蔭,注意通風、降溫,保持盆土適度乾燥,防止因悶熱、潮溼引起的植株腐爛 。每1~2年的春季翻一次盆,盆土要求肥沃,並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常用腐葉土2份,粗沙、蛭石各1份混合後使用,並加入少量的草木灰、骨粉作基肥。翻盆時要對根系進行整理,去掉腐爛根或過長的老根,稍晾一天後,栽入裝有新培養土、稍大一些的花盆中。
培育繁殖
長生草的繁殖可在生長季節剪取基部萌發的小芽(小蓮座形葉盤),在沙土中進行扦插,插後保持稍有潮氣,2~3周生根,有的小葉盤下面已有根,可直接上盆。而葉片扦插,雖然偶爾也能成活,但成功率很低,故很少採用。如果能採集到種子,也可用播種法繁殖,在20℃左右的條件下,10~15天發芽,幼苗雖然長得較慢,卻可一次得到大量的苗。蛛網長生草的栽培、繁殖方法與長生草基本相同。但夏季的休眠期更長,應嚴格控制澆水,並保持通風良好的環境。因其生長較慢,故不需要太多的養分,栽培中亦不必施太多的肥料,培養土也不要過於肥沃。
分布情況
長生草原產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和巴爾幹半島北部,現世界多地可栽培。
繁殖方法
長生草的繁殖主要有三種方式:
1、扦插:可在生長季節將大蓮座周圍的小蓮座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無根者晾幾天等傷口乾燥後再栽種;還可將走莖前端的小蓮座剪下,晾幾天後,在沙土或蛭石中扦插,插後保持介質稍溼潤,很容易生根。葉片扦插,雖然偶爾也能成活,但成功率很低。
2、種子繁殖:如果能採集到種子,可利用種子進行繁殖。在早春播種於冷床中,溫度為10℃時通常需要2-6個星期發芽,到幼苗足夠大時,移栽入盆但是種子繁殖的幼苗生長緩慢。
3、利用組織培養快速繁殖長生草,所需材料很容易獲得,且繁殖成功率較大,而且還可產生不少變種,是種較有前途的繁殖方法。
管理養護
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避免長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但也不能過於乾旱,否則植株雖然不會死亡,但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肉質葉葉色暗淡,缺乏生機。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繼續生長,可正常澆水,並適當施肥;如果控制澆水,使植株休眠,也可耐0℃的低溫。
長生草不耐熱,5月以後隨著溫度的升高,植株生長逐漸停止,進入夏季休眠期,可放在蔭棚下或其它無直射陽光處養護,注意通風良好,停止施肥,控制澆水,防止雨淋,特別是長期雨淋,以免因悶熱、潮溼、土壤積水導致植株腐爛。
每1~2年的春季或秋季翻盆一次,翻盆時對根系進行修剪,剪去枯根或過長的老根,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可用腐葉土或草炭土、粗沙或蛭石各一半,並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材料,混勻後使用。由於土壤是溼潤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澆太多的zk.,保持其半乾狀態,以利於根系的恢復。
病蟲防治
長生草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和銹病,在發病初期可用50%的萎鏽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栽培環境悶熱潮溼則會引起植株腐爛,除加強通風,改善栽培環境外,還可在夏季高溫時經常噴灑多菌靈等抗菌藥物進行防治。其蟲害有粉蝨和黑象甲,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觀賞價值
長生草株形不大,但變種很多,形態也有很大變化。植物呈低矮的叢生狀,葉片螺旋狀排列成蓮座形葉盤,葉形有匙形或長倒卵形。不同品種的葉片葉色不同,呈現出黃綠、深綠到紅褐色等顏色,而葉尖則呈綠色、紅色、褐色或紫色,大小不一樣。花為紅色或粉紅色,星狀花序,適於觀賞。在歐美地區常配植於室內的巖石園、石牆邊欣賞;也可用作小型盆栽,裝飾家庭;此外,多肉植物愛好者也常常將其作為品種收集、栽培,把不同品種的植株放在一起組合欣賞,同中有異,頗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