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一句話「佛度有緣人,」第一次螢屏上見到樂嘉的時候,總感覺他的光頭有些怪怪的,現在終於明白了,世間早有因果,有些事只是時間未到罷了。
6月12日,樂嘉網上發了兩張照片,一張是雲霧瀰漫的佛門前,樂嘉身披僧袍孤獨地站在那裡,另一張是樂嘉站在一位長者面前,但目視遠方,眼神中似乎有些不甘,還有些未了塵緣。
照片配文,樂嘉還不忘調侃,「下回再寫什麼樂嘉落魄學佛出家,可以用這兩張照片,看上去帥點」。
有人說皈依佛門是種逃避,也有一種說法是心魔重,需要淨化心靈。可能兩種都沒錯,但修行更需要的是自覺自悟。
從一位金牌主持到事業斷崖式下跌,樂嘉經歷了哪些心路歷程?其實,缺少深厚積澱的人,事業中翻船隻是早晚的事,如今能夠修行反思,無非證明以往自己有些事做的欠妥。
樂嘉出生於上海,14歲畢業於寧波中專的金融專業畢業,後來自學寧波電大外貿專業。如果只從樂嘉的學歷上來看並沒有什麼亮點,甚至起步比很多名人都低。
毫不誇張的說,樂嘉的成功就是草根逆襲的真實案例,事業上樂嘉命運最大改變是在19歲時,樂嘉成為雅芳公司最年輕的銷售培訓導師,目前網上沒有找到具體資料細節,中專生如何一躍成為雅芳銷售培訓導師,是樂嘉太優秀還是雅芳草率?目前還是個謎。
不過,樂嘉倒是將銷售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人生當中,事業的成功也得益於此,算是將所學運用到了極致。期間樂嘉也是做了很多努力,比如21歲的樂嘉開始多次參加各種演講活動,並且還專門學習了戲劇專業。
這些對於在以後的事業,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配音演員,到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嘉賓,再到6本書的作者,事業的一帆風水,讓樂嘉有些飄飄然了。
無知者無畏,與其說樂嘉人狂還不如說樂嘉「無知」,用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說「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樂嘉最終沒能紅到底。
節目中樂嘉、寧靜為了一個選手直接開撕,直到樂嘉發飆,場面一度失控。而為了緩解氣氛,謝娜把樂嘉摔在地上的筆撿起來,滿臉微笑還給樂嘉,樂嘉給了謝娜一個大大的擁抱,而事後觀眾對謝娜的做法有些不滿,認為雖然為了緩和現場氣氛,有些太掉價。
如果說金星說話毒的話,那是因為樂嘉沒站在身邊,為了反駁金星對自己的看法,樂嘉用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面對情感問題上,就連一個大聖人都比不上一個小太監,」後來被網友解讀為大罵金星「太監,」雖然不能說樂嘉是有意為之,但說話還是有些欠思考。
結束樂嘉職業生涯的是節目中,醉酒怒罵魯豫金星,場面最終失控,喝酒話多不等於思維是亂的,現場樂嘉也承認是多了點,但思維是清醒的。說魯豫講話不高明,魯豫認為喝酒主持節目,會對青少年造成誤導。
另外樂嘉還對安徽樂視表示了不滿,我是做演講的,他們是做節目的,不要用同樣的眼光來衡量我。而當採訪金星為何現場離開的時候,金星說「剛才我是把尿給嚇出來了,真的,我從來沒沒有見過這個架勢,,」金星又補充了一句「他們管樂嘉叫師傅,管我們叫老師,知道師傅和老師的區別嗎?師傅教的是技巧,而老師教的是做人」。
雖然實際大家都在一個舞臺,但金星和竇文濤有些時候是輕視樂嘉的。語言是思想的輸出,中專生和高學歷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不是長時間補習缺失,差距還是很明顯就能看出來。想必這些樂嘉也是能夠感受到,所以節目中情緒幾度失控。
樂嘉的節目生涯算是告一段落,有網友拍到一段樂嘉街頭商演的視頻,以前傳言樂嘉只有現場一萬人的時候才接演講,而現在三千人的演講也接。
紅色、黃色、藍色,作為一種性格的替代物,準確的說是不夠的嚴謹,而且也不夠準確,從心理學上來講,性格上已經細分到很多的具體行為,而把多個性格統稱為一種顏色,基本已經失去了文化探討價值。
樂嘉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主持人直接問他你的缺點是什麼呢?樂嘉當時給了如下答案:「衝動隨意性比較強、做事情不太有規則性、還有脾氣比較暴躁,批判起來非常非常的兇狠」。
明明知道有這些缺點,但顯然並沒有改正,不過能這麼坦率還是值得肯定的。其實每個成年人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只是不想對別人說,或是有意逃避罷了,能夠提出問題但沒有實際的解決方法,作為旁觀者來看,樂嘉只是在自己製造的「玄學」中自娛自樂。
曾經網上有人指責,樂嘉的性格色彩學,抄襲剽竊哈特曼博士的《性格色彩密碼》,這本書出版於2013年,而這本書的評價並不高,豆瓣評分只有6.6。
那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樂嘉的性格色彩學還不錯?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通俗易懂,越簡單的知識越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第二點是對於以前沒有接觸過心理學的人來說,這些知識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所以很多人會感興趣,同樣也會產生認同感。
人生中成長太快未必是好事,就像生活中曾經出現過的一些童星,當時是有很多人羨慕,但人到中年還能達到人生巔峰的,幾乎是少之又少。
樂嘉的成功不得不說與他的聰明有關,但僅靠聰明不能駕馭一切,能夠靜下心來有一個反思,對於有些浮躁又喜歡爭強好勝的他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