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筆者刷到一條翻唱小視頻,上面寫著《大天蓬》作者:李袁傑,我一驚:就是那個人稱「李裁縫」音樂鬼裁李袁傑?
李袁傑創作的《離人愁》剛出現就有許多人表示這首歌涉嫌抄襲,而熱心的網友更是整理出了這首歌抄襲了《煙花易冷》、《山外小樓夜聽雨》、《狂浪生》,而更專業的網友用《離人愁》的伴奏完整唱出《山外小樓夜聽雨》全曲.....
那時候筆者本人還是個音樂小白,什麼也不懂,聽這麼多專業人士說得頭頭是道的,我也加入了抨擊「李裁縫」抄襲的大軍,跟著好多人一起罵他諷刺他,說他的歌就是東拼西湊的,這裡搬一點那裡搬一點,沒什麼了不起的啊!甚至覺得一個創作人不懂樂理就別談什麼創作!
直到兩年後我自己學習了一點點即興彈奏的知識之後,我發現這世界上有一個神奇的萬能和弦公式,那就是華晨宇當年在節目上說的那個4536251,這個和弦公式可以套用大部分的古風歌曲,所以這個和弦公式也同樣適用於《離人愁》和《山外小樓夜聽雨》,這並不能說明他抄襲。再退一萬步說,這麼多歌曲,曲調有相似的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的民眾只是被帶節奏了,因為自己根本什麼都不懂,沒有判斷力。
李袁傑是個熱愛音樂的人,當年可能是沒有什麼好的條件接受音樂教育,自然不能和專業學生比,可是誰說不懂樂理就不能就沒有資格搞創作的呢?究竟有沒有人不懂樂理還能作曲的呢?有,唐磊。唐磊說他在創作丁香花的時候根本不懂樂理,後來學習了樂理,卻再也寫不出那麼經典的歌曲了。
民間有一些人沒有接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卻擁有絕對音感,人們以為後天的教育比先天的天賦靈感與刻在骨子裡的熱愛重要嗎?
這裡還有一個人自學的畫畫,名為劉小備,他走遍了中國的大街小巷,用畫筆在廢棄的牆上留下自己的一抹色彩。
筆者在畫畫群認識一個能人,也叫做張一鳴。他自學的畫畫,給你們看幾張他的畫作。我認為這個技術超過了一些美術生,有一部分美術生只會素描,其他畫種是不會的。
難道你能說這些人就是不如科班出身的厲害嗎?
如果語言不能證明自己,那麼就用行動來證明吧!果然幾年後,李袁傑又創作出《大天蓬》,他無視人們的嘲諷繼續創作著,你們可以去看看他的動態下面,還是有一群人嘲諷著他,說他抄襲,不配創作。
但是我相信如果他繼續創作出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的風向又會變了。
只要對某個東西有足夠的熱愛和堅持學習的精神,我相信他也能夠變得更好,甚至超過所謂的專業。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逐自己的夢想,中國有多少學生畢業後是從事自己本專業的工作呢?筆者曾經遇到過美術生去從事銷售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從事教師工作,金融專業學生從事餐飲行業······可能在你年少讀書的時候不清楚自己的天賦愛好在哪裡,所以容易被帶節奏,因為現在中國的教育就是帶著大家都考好大學,至於你出來能做什麼,那另外再說。所以不知道多少有天賦的人是被埋沒了呢。大家為什麼不能給這些有夢想的人一點寬容?人家追逐自己的夢想並沒有錯。
我支持這些努力追逐自己夢想的人,並且祝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