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但正是走親訪友、聚會增多,春節也變成了一個意外事故頻發的節日。
每年春節都有「孩子被親戚亂投餵而出現意外,甚至失去生命」這樣的新聞。
圖源:網絡
原本親戚愛孩子、想跟孩子玩的舉動,眨眼就變成了傷害孩子的「利器」!
廣西2歲左右男童,被其二伯哄逗喝下一兩多米酒,出現酒精中毒,導致腦損傷和癲癇,目前智力、運動、語言等相當於1歲幼兒發育水平。
圖源:網絡
西安2歲半幼童,被親戚投餵開心果,最終卡喉窒息,不幸離世。
菌菌身邊就曾發生過類似事件,同小區的一個小朋友在過年走親戚時,被好心親戚投餵了一顆軟糖,結果孩子卡喉窒息,搶救無效離世。
而曾經形影不離的兩家,因為這一悲劇的發生,老死不相往來。
■ 酒及含酒精類飲品
過年小孩被長輩哄逗喝酒也時有發生。
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有86%的孩子都曾被大人逗過酒。
圖源:網絡
孩子被逗酒後,容易出現酒精中毒,或影響智力發育,或直接致死,危害性非常大。
同時,按照我國法律,酒類經營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未滿18周歲自然人)銷售酒類商品,那更別說是嬰幼兒了。
此外,還有熊親戚挑逗孩子喝雪碧兌啤酒的混合物,這種更為可怕。
雪碧、可樂等碳酸飲料喝進肚子後,會在胃裡釋放出二氧化碳,迫使酒精更快進入小腸,而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要比胃快得多。
所以,當遇到熊親戚挑逗孩子喝酒時,家長一定要優雅果斷拒絕,不是因為矯情,是關係到孩子的生命健康。
圖源:十月呵護設計組
此外,有的菜品需要放料酒,這類菜即使再好吃,也不要給孩子投喂。
■ 乾貨堅果類食物
過年走親訪友見的最多的就是瓜子、花生、開心果等吃食,仿佛家家標配。
然而這類食物,當給孩子投餵不當時,非常容易出現卡喉,引發窒息危險。
據《中華兒科雜誌—0-3歲嬰幼兒餵養指南》提出,不建議給3歲以下孩子投餵堅果。
不過考慮到4歲前的孩子咀嚼能力相對較弱,且堅果類過于堅硬,菌菌更建議孩子4歲後再吃堅果。
圖源:網絡
如果未到年齡,且一定要給孩子投餵堅果時,研磨碎再進食即可
同時,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適量食用堅果對於改善腸功能有好處,當孩子到可食用堅果年齡時,建議每天堅果投餵量不超過5g進行投喂,比如核桃。
■ 小型水果類食物
除了堅果,小型水果也是家家必備的年貨,比如聖女果、車釐子、葡萄、桂圓等種類琳琅滿目,惹得親朋好友忍不住想給孩子投餵一兩顆。
圖源:網絡
但,小型水果類食物也容易出現卡喉等現象,尤其是當孩子咀嚼能力差,被整顆投餵時,風險係數就更高。
當給孩子投餵水果時,儘量不要整顆投喂,尤其對於8月齡以下孩子,《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把食物切成大約1.3釐米的小丁後,再投喂。
圖源:網絡
菌菌也建議,當孩子咀嚼能力不足時,水果應切成小塊進行投喂。
且當孩子食用時,大人要多留意,不要讓孩子亂蹦亂跳,專心食用,避免出現卡喉危險。
■ 糖果、水果乾、蔬菜乾等零食
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發布的《2020-2025美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對2歲以下寶寶的食水中,切忌添加糖、蜂蜜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先前也指出3歲以內不建議添加糖的攝入,鈉含量不能多於50毫克/100克和50毫克/100千卡。
此外,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1歲內不建議添加鹽。
糖果、水果乾等零食不僅含糖,不利於孩子健康發育,同時食用不注意時,也會出現卡喉的現象。
此外,大部分的蔬菜乾含鹽量較高,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強調應清淡飲食。
所以,對於3歲以下孩子,當遇到親戚投餵這種零食時,家長一定要說:NO!
圖源:十月呵護漫畫組
當然,說到這裡,很多家長就會說,這些危害我都知道,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去拒絕,既能阻止孩子被亂投喂,又不傷兩家和氣。
菌菌有終極大招教給各位家長!
■ 忍無可忍,勇敢說NO
尊重長輩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當孩子被亂投喂,且和他們講不通道理時,父母勇敢說NO,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圖源:十月呵護漫畫組
■ 孩子餵養是大事,提前說明是禮數
對於溫和講道理的親戚,可提前打好招呼,說出孩子的餵養方式,哪些食物孩子不能吃,哪些食物孩子可以吃,吃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細節等等。
這些細小的環節,可提前和親戚溝通好,以免出現不必要的意外。
■ 聚會前,和孩子做好約定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們可提前和孩子做好約定,和孩子說好哪種食物能吃,哪種吃了有危險。
圖源:網絡
當親戚給投餵時,可讓孩子自己拒絕,這樣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自主說話能力,還可以化解大人之間的尷尬。
如果孩子哭鬧要吃,可以抱孩子去其他地方,轉移注意力。
■ 婦唱夫隨,場景營造
在合理拒絕給孩子投餵問題上,夫妻之間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可通過一些巧妙的語言,營造場景,繼而讓周邊坐的親戚明白孩子不能被隨便亂投喂。
比如:
寶爸:老婆,給崽崽吃點聖女果吧!
寶媽:不行,他還小,容易被嗆住!
同時,轉過來對親戚說:「大姑,我家寶寶可愛喝您面前的湯了,辛苦您幫忙盛一點」。
在拒絕的同時,也要給親戚一個與孩子接觸的機會,增進彼此的感情。
■ 以孩子過敏、牙齒不好等巧言推脫
大多數人都知道過敏的危害,所以寶媽是在不知道怎麼拒絕時,可以說「孩子過敏、牙口不好」等進行推脫。
圖源:網絡
■ 不靠近喝酒人群,吃完及時離桌
在聚會時,有選擇性的去落座,遠離喝酒人群,並且吃完飯後及時離桌。
■ 轉發此文到朋友圈,分享給更多人
當然,大家也可以防患於未然,就是將這篇文章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圖源:十月呵護漫畫組
菌菌說了很多,但是意外隨時會發生,當孩子被異物卡喉時怎麼辦呢?
家長可千萬別忘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文章後面有教程哦~),第一時間幫助孩子清除異物,如需就醫,可即刻送往醫院治療。
意外無處不在,外加疫情反覆,為孩子和家人安全,菌菌呼籲大家能不走親訪友,就儘量待在家。
如果必須要走親訪友,一是要戴好口罩,同時也要注意孩子被亂投餵問題。
合理處理是關鍵,要知道給別人面子也是給自己面子,但是萬不得已時,要以保護孩子為前提。
我是十月菌,我愛這個世界!
異物卡喉這樣的緊急關頭
自救是關鍵
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
每個人都該學會
關注公眾號,聊天界面發送
「急救」
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