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3日電(證券頻道 陳鴻燕)
光大證券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逾8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對於「8.16事件」,公司稱當日盯市損失約為1. 94億元,這一數值將隨著市場情況發生,公司可能面臨處罰和品牌聲譽及市場形象受到負面衝擊,具體損失多少,
公司並未給出預測,對於投資者賠償亦隻字未提。
二級市場上,不到一周時間光大證券兩度停牌,原董事兼總裁楊劍波辭職,監管不斷加碼,多項業務被暫停。
上半年淨利逾8億下滑2.22%預計「8.16事件」或致全年淨利虧損22日晚間,光大證券發布201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92億元,同比增長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11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22%。
就現金流轉情況來看,上半年光大證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出為57.32億元,去年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入8.37億元。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因回購業務資金流出以及融資融券業務資金流出增加。
資產管理業務來看,公告顯示,上半年光大證券完成發行17支集合理財產品,合計募集資金66億元,新增定向資產管理計劃646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受託管理本金規模1,629億元,較年初增加713億元,其中集合理財產品規模166億元,位居行業第4。報告期,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實現收入8,168萬元,同比增加45.6%。
報告顯示,光大證券「8.16事件」交易的當日盯市損失約為1. 94億元,其對公司造成的最終損失以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還可能隨著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公司還可能面臨監管部門的警示或處罰,從而可能影響公司業務拓展和經營業績,本次事件亦給公司品牌聲譽及市場形象帶來負面影響。此外,公司為加強流動性管理,改善資產結構,擬加大對存量證券類資產的處置力度。
報告還稱,2013年6月20日,公司因「天豐節能」項目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目前,中國證監會對該項目的現場調查工作已結束,已按有關規定和程序移
交行政處罰委員會審理。
公司表示,因「816事件」及「天豐節能項目」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的事項,可能對公司經營及業績造成重大影響。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淨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變動。
不足一周股票兩度停牌 高層洗牌多項業務暫停震動A股的烏龍盤事件已過去多日,在不足一周時間內,光大證券深處漩渦中心,股票兩度停牌,楊劍波被停職、徐浩明離職,公司兩項業務先後被暫停。
二級市場上,烏龍盤「餘震」不斷,周一光大證券停牌一天,周二復牌恢復交易,股票全天被百萬手巨單牢牢封死跌停板,當日市值蒸發41億元。周三在巨量買單的拉抬下,光大證券收出假陽線收跌5.87%。周四在交易半日後,光大證券再度公告當日下午臨時停牌23日復牌。至此,三個交易日中,光大證券累積下跌17.66%,累積蒸發73億元。
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及事件直接負責人,也因烏龍事件被聚焦在媒體的鎂光燈下。22日光大證券突發公告,徐浩明將辭去公司董事和總裁職務,董事長袁長清將代行公司總裁職責。此前據光大證券人士向新京報證實: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負責人楊劍波,因此前業務活動中出現重大風險事故,已被公司暫停職務,協助監管部門調查處理。
繼上周五「烏龍」事件攪動中國資本市場後,19日上午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部交易又現烏龍,其超低價賣出1000萬元10年期國債。
連環烏龍觸發監管升級,19日,光大證券收到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關於對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開倉監管措施的決定》,自2013年8月19日起,對公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採取限制開倉措施。
20日,公司又收到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關於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規範自查的通知》,暫停公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
21日,公司收到上海證監局《關於對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限期改正、限制業務活動監管措施的決定》,要求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證券自營業務從8月19日開始暫停三個月。(中新網證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