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美國海軍方面的官方消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一支F-35C隱身戰鬥機中隊已經形成戰力,該中隊目前已經可以隨時投入實戰。而根據美國海軍的計劃,該中隊明年將跟隨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巡航亞太。
不熟悉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關係的讀者,可能對上面這則新聞報導有些迷惑。我就現為大家簡單梳理下目前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之間的關係。
如果僅從兵種上來說,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兵種。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裝備一般是獨立於美國海軍指揮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反應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買的不是F-35B嗎?怎麼會有F-35C?」的疑惑。
但實際上,美國海軍陸戰隊因為直屬美國總統指揮,因此在包括軍費預算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進行大規模作戰時,對於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等其他兵種依賴較大。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大部分的兩棲作戰裝備,需要依靠美國海軍來提供運輸保障。
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目前除了採購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之外,還另外採購了67架彈射起飛的F-35C隱身艦載機,分為4個作戰中隊,部署在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上,用於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空中支援。
此次已經形成戰鬥力的是VMFA-314作戰中隊,美國海軍已經決定在明年將其部署在「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上,到亞太地區巡航。目的不言自明,就是奔著中國來的。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都希望能夠儘快實際檢測下F-35C的實際使用效果。
目前美國海軍一共擁有9個艦載機聯隊,根據美國海軍的規劃,等到本世紀30年代,美國海軍的9支艦載機聯隊都將至少下屬一支F-35C艦載機中隊,再加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4支F-35C艦載機中隊,美國海軍將擁有非常可觀的海上隱身戰力。
美國海軍急於將F-35C隱身艦載機派往亞太地區,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中國在亞太地區的作戰能力正在飛速提升,美軍目前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已經不太可能壓製得住中國了。
此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力主要分為島鏈軍事基地和航母戰鬥群兩個部分,平常就靠島鏈軍事基地上的軍事力量壓制中國。如果局勢緊張,那麼美國海軍就會另外派遣航母戰鬥群作為支援力量,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局勢一緊張,美國海軍就開始派遣航母戰鬥群。
目前,隨著中國航母戰鬥群戰力的增強,以及反航母戰力的提升,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僅靠現在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已經不夠了,需要增加戰力,短期內能夠指望得上的就只有F-35C隱身艦載機了。
作為F-35家族三兄弟中身材最胖的,F-35C隱身艦載機目前的問題也不少。一方面,是過大的體積導致其空戰能力較差,整體定位上更像是一款隱身攻擊機,不利於美國海軍奪取制空權。
另一方面,是F-35C需要恆溫機庫作為保障,這就需要美國海軍對現在的航母機庫進行改裝,導致F-35C的上艦計劃一直延後。
但不管怎麼樣,中國明年在亞太地區遭遇F-35C隱身艦載機的概率已經非常高了,無論是增產殲-20隱身戰鬥機,還是推進海軍隱身艦載機項目進度,都屬於需要考慮的預防措施了。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