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片,相信每個孩子都喜歡看。尤其是過年後到最近開學前的這段時間,本該去上學的孩子只能在家上上網課,稍有些自律性差的很容易就沉迷於手機電視。
成年人都覺得孩子最好不要看電視、看手機,對眼睛不好還容易上癮,等到上學了還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確實,手機和電視裡的節目比讀書更吸引人,因為動態的畫面更能讓人產生愉悅感,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更容易理解。但孩子看電視節目容易對書本的內容失去興趣也是事實。我們都知道讓孩子多讀書不僅能開發他們的想像力,還能讓他們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而且這種好習慣的培養,越小越好。
但是,對於很多學齡前兒童的家長,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給孩子耐心地讀一本書,更別說持之以恆地把這件事做下去了。很多家長就是出於省心的心態,讓孩子開始接觸電視的,從此孩子和家長便都一發不可收拾。
慢慢的家長察覺到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長,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便強制得不讓孩子再看,可是仍然無法用陪伴來填補孩子空下來的那些時間,於是孩子和家長的矛盾便越來越深。
其實電視節目,尤其是動畫片,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想一想,如果孩子無法外出去認識精彩的世界,你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並解答孩子的各種疑問,那麼如何讓孩子獲得一些生活中的課本上不會講的知識呢?
這時,動畫片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意識到這個問題是一次偶然。那次我帶著女兒回老家,家門口一群螞蟻正聚在一起搬食物。我一看,這是難得的機會啊,女兒生活在城市裡,沒有見到過這麼多的螞蟻。於是我問她知不知道螞蟻在做什麼?
女兒一本正經地回答我,螞蟻在搬食物,還用手指著一旁邊凸起的土堆,說那是蟻丘,螞蟻們的家。
我有些不可思議,問她從哪裡知道的這些。要知道,如果是女兒問我那是什麼,我下意識的會回答螞蟻窩,也不會脫口說出蟻丘這個詞。
女兒說是從一部叫《科學小子》的動畫片裡面學的,我才意識到,女兒平時盯著看的電視,並不是沒有一點好處。
但是,這也不表示孩子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看電視的。對於動畫片,要有選擇地讓孩子們看,這就需要家長的把關了。
首先,那些有著連續的故事情節的動畫片,不適合孩子們看。想想我們追劇時的情形,是不是每天每周都盼著更新,時不時的會搜索預告來聯想接下來的劇情。身為大人,我們都會控制不住,何況一個孩子?一部動畫片,如果一個故事很長,在孩子觀看時長內沒有結束,孩子就會一直想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會讓他做什麼事都不容易集中精力。所以應該給孩子挑選那些每集都能講一個小故事的動畫片,讓孩子即使到了時間也可以沒有牽掛的關掉。
再就是對內容的選擇,這個可以因人而異,根據孩子的喜好不同選擇不同的動畫片給他們看。好的內容可以給孩子帶來好的引導,還能開發孩子的興趣愛好。這一點需要家長們能夠有耐心的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最後,其實很多動畫片也適合家長看的,如果有時間,不防陪孩子看看動畫片,了解一下他們對一些事情的認識與見解,還可以探討一下動畫片裡出現的你想讓孩子明白的道理。
所以動畫片對孩子來說,並不是洪水猛獸,如果你足夠盡心,其實它可以在我們實在忙碌的無法顧及到孩子的時候,代替我們教給孩子一些他們不知道、想知道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