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姆全集:
→ 天才「馬戲團之王」傳奇(3)「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
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P. T. Barnum,全名Phineas Taylor Barnum,1810年7月5日-1891年4月7日)是美國馬戲團經紀人兼演出者。
費尼爾司·泰勒·巴納姆曾經是一名推銷員、表演者、騙子和小販。他賣過一段時間聖經,但是他賣票賺了更多錢——那是看在雌性猩猩的軀幹和魚尾巴加狒狒頭部縫合而成的「美人魚」的展覽門票。
巴納姆創造了他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博物館和最成功的的馬戲團;他發明了移動廣告牌、戶外聚光燈和嬰兒選美比賽;他是開創怪胎秀和雜技表演的先驅,招攬過侏儒和巨人、大鬍子女士和過胖女士、一個沒有手臂的男孩和一個沒有腿的男人等等特殊人士來進行表演。
巴納姆還把鮮為人知的瑞典歌手珍妮·林德Jenny Lind捧成人盡皆知的歌姬。他還創造了「名人婚禮」,他為自己旗下的馬戲團明星侏儒大拇指湯姆Tom Thumb和拉維尼婭·沃倫Lavinia Warren的婚禮鋪排成一樁盛事,包括婚禮後2千人參與的招待會,以及把這對新婚夫婦送往白宮,由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主持了他們的第二場婚禮招待會。
巴納姆和大拇指湯姆
在宣傳和營銷策略上,巴納姆是個天才。
他創作的所有作品和生意上幾乎都貼上了自己的名字和面孔,其中在一張馬戲團海報上,他稱自己為「所有小燈具都來借光的娛樂世界太陽」。
歷史學家盧克·桑特Luc Sante寫道:「巴納姆身上有著表演者、傳教士、騙子、投機者和政治人物的獨特組合,是他那個時代的縮影。」
巴納姆是美國流行文化的創始之父,他的作品使表演變成了全球性行業。
在巴納姆的博物館事業到達頂峰時期,他本人也成為了知名人物,然而人們都把他稱為「騙子王子」。
與他親密的朋友們則認為他性格開朗、體貼、善良、謙卑而自負。
巴納姆熱衷於政治和寫作,他曾在康乃狄克州州議會任職兩個任期,後來還當選為布裡奇波特市長,在那之後他與工會對黑人的歧視進行了鬥爭。
1855年他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自傳,書中坦率地透露了自己所使用的某些欺騙手段,因此大多數評論家都很嚴厲地對待他。然後巴納姆還不斷地對其書進行許多次修訂,最終該書共售出了一百萬冊。
到1884年,由於巴納姆想要的是宣傳而不是利潤,於是他允許任何人在不侵犯版權的情況下對其自傳進行印刷和出售。
巴納姆被稱為「馬戲團之王」,但是他的故事到現在為止都還沒出現馬戲團,因為巴納姆在退出博物館行業後,60歲的他才進入馬戲團行業。
1870年,中西部馬戲團經理威廉·卡梅隆·庫普William Cameron Coup提出了一項建議,他希望巴納姆能繼續利用他的藝能天才,與庫普和搭檔丹·卡斯特洛Dan Castello三個人一起合作進行一場大型馬戲團冒險活動,並承諾這將會重振巴納姆對經營博物館的熱情。
於是巴納姆把他對美國博物館的滿腔熱忱都用在創立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上面,他熱情地招募了許多老朋友和表演者,尋求更多新的激動人心的表演者來參加他的最新冒險。
巴納姆說:「這比我做過的任何事情都要偉大,這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奇蹟,我最大的願望是,使世界上所有其他展覽和演出都黯然失色。」
1871年4月10日,美國太平洋「P.T.巴納姆的移動博物館、大篷車和馬戲團」在布魯克林正式開幕。
隨著巴納姆「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繼續蓬勃發展,他買下了紐約競技場(後來被稱為麥迪遜廣場花園)作為這場壯觀表演的永久表演場所。
紐約競技場是當時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娛樂場所,可容納10,000多人。
在這個競技場內展示的奢華表演作品為馬戲團的未來定下了基調,一流的表演成為了巴納姆秀場的代名詞。
紐約競技場
1880年,巴納姆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
由詹姆斯·貝利James Bailey主持的大倫敦表演Great London Show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巨大成功,席捲了巴納姆的美國市場。
然而巴納姆在面臨這個大挑戰是如何見招拆招的呢?
——他去了與貝利見面,並提出和對方合併的想法,貝利也欣然同意了。
於是兩人就合作創建了「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隨著合作事業的成功,巴納姆承認詹姆斯·貝利是他最有價值的合作者之一,並認識到貝利對馬戲團管理的才能。
1881年,「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從英格蘭皇家動物園購買了傳奇的大象珍寶Jumbo,這個決定為巴納姆和貝利帶來了巨大的成功,而購買珍寶成為了巴納姆最大的勝利之一。
這頭巨無霸身高超過3.5米,重達6.5噸,很快就在美國獲得大範圍關注。僅僅六周後,珍寶就為馬戲團帶來了33.6萬美元的收入。珍寶被譽為世界兒童的朋友,三年來一直是巴納姆和貝利的主要明星,直到1885年9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珍寶被一輛火車意外撞亡才結束了它的傳奇。
1887年,77歲的巴納姆首次同意放棄對演出的管理,全權交由貝利管理馬戲團。
1891年,巴納姆逝世,享年81歲。
自他逝世以來,貝利繼續管理著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多年以來,在貝利的領導下,「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巡遊歐洲和美國,帶著他們壯觀的表演作品,乘著28輛有軌電車旅行,僱用了1000多名員工,製作了精美的動畫花車和貨車。
然而,到了新世紀初,貝利的競爭對手林格兄弟Ringling brothers在規模和選角上都像巴納姆和貝利所展示的那樣偉大。1906年貝利逝世後,巴納姆和貝利的馬戲團在沒有任何同名人物的情況下繼續發展。然而在這個時候,林格兄弟已經成為當時演出界的領軍人物。
1919年,巴納姆逝世28年後,由於經濟和戰爭的影響,迫使兩個馬戲團結合,被稱為「林格兄弟和巴納姆貝利聯合表演」——這就是「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
巴納姆因其創新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異想天開而被稱為「廣告界莎士比亞」。
因為其事業成功都不是曇花一現,只要沒什麼意外,無論是喬伊斯·赫斯的巡迴演出,還是博物館,或者到馬戲團,它們的成功都是持久的,而巴納姆因此而被譽為傑出的宣傳者,以及一個在19世紀改變了商業娛樂性質的人。
《倫敦時報》在巴納姆去世後為他做了最後的致敬:
「他以宏偉的規模創造了表演藝人這一個職業,他早就意識到了現代民主的本質特徵,即隨時準備好隨著人們的興趣發展,並對其進行指導。他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一個諺語,並將繼續存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