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神曲怎麼全是藏族人唱的?

2020-12-20 潘潘設計師

草原神曲,是一種你聽了就再也忘不了的精神契約。

只要曲子一響,無論是你還是你爸,都會KTV包房裡跨上馬背,當一個精神呼倫貝爾人。

但很少有人發現,這些蒙古風味濃重的草原歌曲,很多都是藏族人唱的。

圖片來源:QQ音樂

很多用車載音響的朋友從未發現其中的破綻,像《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這樣的歌曲,明明歌詞裡寫滿了氈房、馬奶酒還嚷嚷著要踏上回家的路,怎麼可能是藏族人唱的呢?

但MV不會撒謊,現實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巴掌,夢中的蒙古包被取締,套馬的小夥穿的也不是蒙古長袍,甚至你胯下都不是蒙古野馬,而是慢悠悠吃草的高原犛牛。

降央卓瑪——《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圖片來源:QQ音樂

四郎曲珍——《親親家園》

圖片來源:QQ音樂

這些在中國領空飄蕩了十多年的草原歌曲,曾經給幾代人提供了靈魂跑路的出口。但誰也想不到,普及這些歌曲的使者,竟然不是蒙古族。

如果你在音樂平臺搜索任何和草原有關的歌曲,蒙藏歌手都能平分秋色,卓瑪和格桑這種如假包換的藏族名字出現在了歌單之中,代替託婭和其其格佔領了3000公裡外的草原。

某些浸淫草原CD已久的人士甚至產生了曼德拉式的記憶混亂,以為降央卓瑪才是演唱鴻雁的原創歌手,而呼斯楞只是個拙劣的模仿者。

圖片來源:知乎@天舒天闊

我其實挺能理解這種誤會的,畢竟降央卓瑪老師已經和草原深度綁定,多年來她幾乎翻唱了所有草原歌曲,從《鴻雁》到《走天涯》再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數量之廣以至於降央老師出的專輯中,自己製作的歌曲都需要特別打上「原創」標籤。

經過降央老師迷人女中音的推廣,許多歌曲都從默默無聞到聲名大噪。但也因為這一點,歌迷們都以為降央卓瑪才是這些草原歌曲的原出處,還誇她高產又高質。

本和降央卓瑪是好友的刀郎,本人曾多次參與了降央卓瑪翻唱歌曲的前期製作,但後來他才發現,自己演奏的《西海情歌》變成了降央卓瑪的代表作,曾經的朋友甚至以《西海情歌演唱會》的名義四處走穴撈金。

2019年底刀郎終於忍無可忍,把降央卓瑪老師告上法庭。

圖片來源:中國庭審公開網

降央老師並不是孤例,在草原歌曲這個分類裡,互相翻唱早就成了一種行業潛規則。

一首爆紅的廣場舞神曲《走天涯》至少有10個版本的翻唱,每個人都會建立一個百度百科詞條,且都聲稱為這個蒙古風味的歌曲增添了鮮活的氣息。

事實上,如果不仔細聽辨別歌曲裡產自高原的婉轉顫音,甚至連蒙古族自己都不知道家鄉的長調已經被偷偷掉包。

內蒙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內蒙古民俗網的公眾號,每天在推廣蒙古族文化之餘專門負責向公眾普及草原歌曲到底是誰唱的。

這場藝術領域的狸貓換太子害苦了遠在外地思鄉的內蒙人,明明想念的是夢中的額吉,帶你做夢的導遊卻是藏鄉的旦增尼瑪,你以為自己在懷念的是大興安嶺山邊的科爾沁,但人家歌頌的其實是青藏高原東麓的阿壩州。

你思念的距離,恰好是中國的黑河騰衝線。

圖片來源:百度

其實這事兒藏族朋友們也挺委屈的,作為一個能歌善舞的高原民族,翻唱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原創歌曲其實都是在抒發自己對於雪域草原的熱情。

比如容中爾甲和旺姆的《天籟之愛》,編輯部的同事小崔從歌詞裡聯想到的是科爾沁草原上奔騰的野馬,還問我這是不是內蒙旅遊廣告的背景音樂。

但耳機裡明明傳來的是:「用天籟傳遞哎,中國愛拉索。」

這是小崔幻想的場景

草原被內蒙貼上了專利標誌,藏族朋友的熱情歌唱變成了他們免費的旅遊廣告,這事兒擱誰心裡都不舒服。

事實上,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都有草原,但因為歷史上的深度捆綁,我們只能記住科爾沁和呼倫貝爾。

更讓人容易混淆的是,並不是藏族歌手單方面歌頌草原,現在蒙古族歌手也成批嚮往著西藏。他們高喊著我要去西藏,把雅魯藏布江和布達拉宮全拉出來了,這讓很多人都搞不清這兩個橫亙在地圖上的巨型省份有什麼區別,有些人甚至帶著童真問出了這樣的話:

也許是狹窄的河西走廊模糊了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間的界限,面對兩個地方相近的習俗,剛從漢地過來的年輕人總會表現得天真而愚蠢。

我在呼倫貝爾草原被獻哈達的時候,一時間頭腦空白,下意識地雙手合十喊了一句:「扎西德勒。」

蒙古族朋友並沒有責備,混著草原DJ的低音炮,他寬慰的拍了拍我:

「扎西德勒還算好,我還聽過說阿彌陀佛的。」

相關焦點

  • 極品人聲之烏仁娜《蒙古草原之歌》
    「我們會說話的時候就會唱歌了,」烏仁娜說,「在內蒙古,唱歌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學來的,人們總先聚著喝茶,過會兒再喝點酒,然後就開始唱起來了。」在草原、沙丘與羊群之間,她跟隨姥姥哼唱,這也悄然形成了她與我們所習慣的民族美聲截然不同的獨特嗓音。
  • 蒙古草原經典電影——《天上草原》
    虎子父親的獄友雪日幹出獄後,為了挽救這個孩子,強行將他帶到了內蒙古大草原。善良的蒙古女人寶日瑪雖然不願再接受已經離婚五年的丈夫雪日幹,但虎子的到來讓她欣慰。從此虎子在草原上住下來,他看到了草原人圍獵時的英武和慘烈,看到了草原人如何將傷害他們的狼教訓後放生,在草原人熱情開朗、豁達大度的感染下,虎子被感動了,他深切感受了從沒體會過的溫暖與真情。
  • 原創歌曲|《蒙古》新歌速遞 與我赴一場草原之約!
    可以見得,《蒙古》的創作打破了慣例——有變化、有跳躍,給人以新鮮感,它會帶來學術上的以及人們審美上的一 種變化:韻律的變化帶來了抒情的變化,也帶來演唱中發音的變化。 在準確把握歌詞的內涵及語言所表達的意境的基礎上,巧妙運用蒙古族歌曲寫作技巧,成功創作了這首風格獨特、旋律優美的草原讚歌《蒙古》。
  • 草原歌可不止《火紅的薩日朗》……
    說不定下一首就火了呢《火紅的薩日朗》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朗朗上口的歌詞相信誰都可以唱上兩句,實在太魔性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很多在內地生活的人,都特別嚮往千裡草原的無限風光,而他們對於草原風光的印象,卻大多都來自於一首歌,由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了。
  • 雪中的草原生靈,奔騰的蒙古馬
    雪中的草原生靈,奔騰的蒙古馬 2021-01-13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唱一曲旋律上口的蒙古短調
    蒙古族歷史悠久、民族特色濃鬱,蒙古民歌更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民族文化。 蒙古民歌按體裁來分,可以概括為長調和短調兩種。蒙古短調在蒙古語中稱「寶格尼道」,又叫爬山調、山曲兒,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與長調民歌不同的是,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拍比較固定。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在不同音韻步上反覆疊唱,帶有鮮明的宣敘性特徵。它的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音域適中、裝飾音較少,唱起來簡單易學,老少皆宜,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所以,不僅內蒙古西部地區的蒙古人喜歡唱,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們也喜歡唱。
  • 烏蘭託婭再唱草原戀歌 開一片《草原愛情海》_娛樂頭條_大眾網
    烏蘭託婭悠揚細膩的嗓音將《草原愛情海》傳遍草原,這是愛情的聲音。  牧歌、駿馬、雄鷹,這些草原上特有的東西被寫在《草原愛情海》中,在歌詞視覺上就給人營造了民族的特性,歌曲運用現代感十足的曲風,譜寫草原愛情,烏蘭託婭悠揚的聲音迴蕩在這片草原,卻有著當下的時代感。《草原愛情海》是唱給草原人民的情歌,更是唱歌嚮往草原的我們。
  • 騰格爾:唱《芒種》的反差萌蒙古硬漢,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過往
    騰格爾聽力特別好,鋼琴上的某個鍵,聽了就能唱出來,彈出來就是那個音。在藝校三年,第一年還稀裡糊塗混著過的他,第三年就已經小有名氣了。畢業後,騰格爾留校任教,既教三弦,也兼任學生樂隊指揮。02騰格爾並不知道該怎麼指揮,「瞎比劃罷了」。1979年,學校派他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指揮。騰格爾發現,自己應該繼續學習。1980年,他考進了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
  •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部落,為什麼到了明朝連鐵鍋都鑄造不上呢?
    這樣一來,雙方因為貿易糾紛與瓦刺的政治野心,終於使這些蒙古部落又開始搶掠。那麼退居蒙古的蒙古部落怎麼連鐵鍋都造不上嗎,明朝為什麼不賣鍋呢。一,漢人工匠全部退回內地。這樣帶來結果,就是回到草原的蒙古各部經歷了生產力大倒退黑暗時代,徹底丟失了冶鐵工藝,連鐵鍋也造不出來了。那麼漢人工匠在蒙古時,為什麼蒙古人不學習冶鐵技術呢,主要蒙古人統治期間制定的政策,漢人屬於最低等一類,蒙古人不屑學習這種工藝,漢人只配給蒙古服務。二,蒙古缺少鑄造鐵鍋的技術、原料。
  • 軍閥混戰的蒙古草原,手足兄弟卻是玻璃親情,最後被大清一鍋端
    蒙古自成吉思汗建國後,收服草原各部,納入蒙古帝國的統一治下。但是在內部,各部之間仍有區別,對蒙古的認同感和忠誠度也不同。蒙古高原上,一直有「草原上百姓」和「林木中百姓」之分。「草原上百姓」主要是指蒙古主體部分,是傳統的草原遊牧民,由成吉思汗所屬黃金家族所統轄。
  • 王力宏唱神曲《老鼠愛大米》 引集體大合唱
    本周五晚8點20大型互動音樂綜藝節目《我想和你唱》第三季第三期節目如約而至,攜手樂壇唱作才子王力宏驚喜開唱。王力宏不僅演唱了《大城小愛》、《落葉歸根》等多首代表作,喚起了80、90後觀眾最難忘的青春回憶,更重新演繹了經典網絡神曲《老鼠愛大米》,引現場觀眾集體大合唱。  民族元素與現代流行的精彩融合 韓紅王力宏聯袂重繹《心中的日月》,王力宏憑藉眾多高品質的歌曲佔據華語歌壇的重要席位。
  • 國產小眾高分電影,蒙古草原的絕望,《圖雅的婚事》
    整部影片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蒙古草原沒有天堂,只有絕望。生活的苦痛不足為外人道,生命的苦痛都是自己在扛。 作為一部非常合格的國產小眾電影,影片沒有刻意的故作姿態,只是平實的娓娓道來中國的這種真實的邊緣地區的邊緣故事,最大程度的折射出全民族的共同情感和背後的成因
  • 茫茫蒙古大草原,為什麼沒有老虎?
    所謂的一山容不得二虎就是怎麼來的,但這話也不準確,因為雄性老虎和雌性很多時候都會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甚至能構成一個小團體,這點確實有點讓動物學家懵逼,美國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就親眼見過一個虎群分享獵物的經過。
  • 青海德都蒙古駱駝「聚會」:展現別樣草原風情
    張西紅 攝  連日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當地德都蒙古牽駱駝「聚會」參加駱駝文化節。本屆駱駝文化節上,參賽駱駝參加選美、接力、馱貨及10公裡、5公裡等長度的比賽項目。青海德都蒙古穿大襟長袍,頭戴氈帽或皮帽,腰束各色腰帶,足穿長靴,飲食與藏族基本相同,喜食炒麵和牛羊肉等。
  • 草原兒女齊聲唱 熱情開懷享樂齡
    今天的《樂齡唱響》迎來了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手捧哈達、身著華麗的民族服飾,從內蒙古大草原來。他們用呼麥、長調等特殊民族唱法,結合獨具特色的民族樂器馬頭琴把蒙古族音樂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們就是賽音安達合唱團。
  • 藏族歌手央周才讓首支單曲《愛的泱翔》唱響草原!
    泱翔藏族鄉地處祁連山北麓,皇城東大河中上遊。域內峰巒疊嶂,流水潺潺,央翔寺,東壩草原,百花掌草原風景秀麗。夏日的草原上,羊群漫步,如一朵朵漂浮的白雲。黑色的犛牛如一顆顆黑色的棋子,在綠茸茸的草灘上移動,幾隻小犛牛在追逐玩耍。在草原,一花一草,一山一石,所有的一切都美得那麼自然,純粹,原始。
  • 唱起草原的歌 2020大型雲端音樂節啟動
    6月1日起,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主辦,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承辦的#唱起草原的歌#2020大型雲端音樂節,將在抖音、快手、微博、無線內蒙古APP等平臺全面啟動唱響「內蒙古音樂」最強音「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火一樣熱烈火一樣奔放;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種幸福叫地久天長…
  • 烏蘭託婭有哪些音樂作品 發新歌《從你的草原路過》唱盡鄉愁
    ­  烏蘭託婭5月6號最新上線的單曲《從你的草原路過》,以草原兒女的口吻,道出了所有離家在外的遊子們心聲。「鄉愁」是這次新歌的主題,而烏蘭託婭清甜醇美的唱腔完美演繹了這首歌,深情處婉轉動人,高亢處悠揚遼闊,直達聽眾靈魂。
  • 草原上的蒙古包除了可以居住,還有這個神秘用處,長見識了!
    現在大都市的人每天壓力都很大。能夠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應該是心中最嚮往的地方,在遼闊的草原上奔跑、騎馬、唱歌、跳舞,似乎拋開了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去過草原的人應該都知道「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發明的,主要用於生活。其實它還有一個很神秘的功能。
  • 「蒙古馬號·草原之星」旅遊專列來了
    蒙古馬號·草原之星 呼和浩特市 旅遊專列 錫林浩特市·草原之星」旅遊專列將在呼和浩特站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