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本該細雨紛紛,帝都卻迎來了一場詭異的小雪,這把活人凍成狗狗的節奏背後,莫非是有什麼冤情?果真,幾篇悼念的文章牽出一縷香魂,讓這個清明不清靜。
常駐海外的北大校友李悠悠在網上發文,實名揭發原北京大學中文系老師、現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瀋陽,在二十年前,對北大女生高巖實施性侵,導致其心情抑鬱,最終自殺。隨後,高巖的同學嚴蕾、王敖、徐芃紛紛發文聲援,講述事情真相,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4月6日,北京大學對外公布「說明」,證實北大於1998年7月,對瀋陽做出行政處分。
4月6日,南京大學文學院回應,學院「堅持以師德為上的原則」,經過審核,發現瀋陽的師德師風存在問題,不符合南大文學院全體同仁教書育人工作的要求,不能得到這個共同體的認同,瀋陽不適合繼續在南大文學院任職,建議其辭去教職。
4月7日上午,南大文學院前任院長丁帆先生、現任院長徐興無先生,分別在朋友圈和微博中回應了此事:
丁老師和徐老師的回應截圖,立刻被央視新聞、新華社、南方都市報、現代快報、頭條新聞等各大媒體瘋狂轉載,一時間,南京大學不姑息、不掩飾、不推諉、勇擔責的態度,成為這起事件最好的代名詞。
話說這瀋陽叫獸遭遇南大文學院,也活該他倒黴,也許換成其他院校,此事也就羞羞答答、稀裡糊塗過去了。但擱在南大文學院,這事兒絕對過不去!!!南大文學院裡都是些什麼爺啊,個兒頂個兒的銅豌豆啊,沒兩把刷子,能排出《蔣公的面子》?!當少數幾顆老鼠屎給這個群體抹黑的時候,他們絕對會毫不猶豫、拍案而起!(此處有掌聲)
隨後,上海師範大學在其官微上發聲,表示從即日起,終止與瀋陽籤訂的校外兼職教師聘任協議。
然而,真正激起我動筆欲望的,不是各大高校封殺狼師的決絕態度,更不是眾志成城、口誅筆伐的風暴式打擊,要知道,哪一個隊伍裡,都會有一兩個敗類。而是,大家都在為幾所高校的反應鼓與呼的時候,有人冷不丁地來了句:「牆倒眾人推,每個無關的人都熱血沸騰了,好像圍在刑場四周歡呼的群眾!」
這句話真實地刺激了我,為什麼高校性侵、職場性侵會如此瘋狂,如此肆無忌憚,就是因為有太多的沉默者!
今日,如果我不發聲;
明日,將沒有人為我的孩子發聲!
所以,立馬奮筆疾書,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高校性侵,如何降低自己或自己的孩子遭遇狼師的機率,以及一旦與狼師狹路相逢,又該如何自保?
2017年底,身在矽谷的北航校友羅茜茜實名舉報其導師陳小武,就此拉開中國高校Me Too運動的序幕。北航狼師陳小武猙獰的嘴臉在羅茜茜的搜集的證據面前,毫無招架之力,高調成為2018年第一個被釘在學術恥辱架上的狼師。
有句話說得好,當廚房裡發現一隻蟑螂的時候,角落裡一定隱藏著一群蟑螂。「學術性騷擾」從來就不是今天才有的產物,如今有很多人痴迷民國往事,大家隨便上網搜一下,民國教授身上的花邊新聞一點都不比今天少。「學術性騷擾」跟「職場性騷擾」一樣常見,只是人們對高校賦予了太多的美好想像,認為高校就應該是世外桃源,高校教師都應該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天使。
哦漏漏漏!高校教師也是人民群眾,他們一樣有七情六慾,他們一樣有道德缺陷,很多時候,學術水準跟道德水準不是完全掛鈎的,「德藝雙馨」只不過是我們對人性的一個美好想像。高曉松在談到他深愛的清華園的時候,也曾說過,清華園裡雞鳴狗盜、爾虞我詐、扒灰亂倫、骯髒齷齪一樣不比外面少。到處走動著國寶的清華園尚且如此,何況其他高校呢?
我在高校系統工作多年,深知當美麗的肉體遭遇權力的挑釁時,能全身而退的人少之又少。男教師與女學生,女教師和男學生,老師和學生們……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他們之中,有為了美好前途自願獻身的,有為了兩鬥米果斷寬衣解帶的,有欲拒還迎半推半就的,當然也有臨陣脫逃揭竿而起的。
所以,當「瀋陽事件」被爆料出來的時候,我並沒有太多驚訝:去年的自殺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隻身爆料北電狼師的阿廖沙、被性侵長達七個月的南昌大學小柔……她們前赴後繼,用飛蛾撲火的姿態、石俱焚的勇氣撕下禽獸的衣冠,期望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然而,火未滅,身先死,爛尾的醜聞比湧動的暗流顯得更為可怕。感謝北大、南大、上師大三所高校的擲地有聲,它們的當頭棒喝,威懾的不僅僅是已被爆料的禽獸,同時也震懾了其他正欲捕獲獵物的狼師!
據NGOCN的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2017年四年時間裡,國內媒體先後報導的高校教師性侵事件,多達13起,而這,只是冰山之一角,更多的陳倉暗度在洶湧澎湃中苟且,道貌岸然的狼師依舊活躍在三尺講臺之上,用傳道授業的神聖掩飾著邪惡的慾火。
我的閨蜜兼好友,美人兒陳老師,從事兩性研究多年,她告訴我,江湖之大,哪裡都一樣,校園不過就是社會的縮影,與其一天到晚抱怨狼師眾多、生生不息,不如尋求自保之良方,這樣,無論是在校園求學,還是未來走向職場,都大有裨益。
陳老師說,根據她的觀察和研究,發現狼師最易下手的人群不是最漂亮、最性感的女生,也不是最有個性的女生,而是那些性格乖巧溫和,重視前途和既得利益,不敢挑戰權勢的女生。看到我驚訝的神情,陳老師說:「你以為呢?伸出鹹豬手是需要有勇氣的,面對一個寧死不屈的江姐,他敢嗎?這種人只敢對溫柔的沉默者下手!」
聯想起此次「瀋陽事件」中的高巖,所有的人對她的回憶都是「文靜、乖巧」,上課永遠坐第一排,課堂筆記永遠工整漂亮,對人說話永遠細聲細氣。在李悠悠的描述中,我們看到,高巖第一次遭遇瀋陽性侵,是瀋陽邀她去家裡談功課。這個乖巧的女孩就傻乎乎地一個人去男老師家了。我們假想一下,如果那天她多個心眼,約上同學一起前往,後面的悲劇是否就不會發生了呢?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曾經分享過的案例:
某大一碩士生導師,以風流多情聞名,多次對自己的女研究生行為不軌。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對一個即將參加畢業答辯的女生下手,答辯事關重大,自己大權在握,他料女生不敢不從。女生深知「恩師」品性,跟他鬥智鬥勇、委婉周旋,沒想到,這貨把她堵在辦公室,想霸王硬上弓!
女生恨得牙痒痒,心裡道:「本小姐是寧死不屈的中共黨員,死都不怕,還怕你這個臭流氓!搞不死你,對不起黨國對我多年的培養!」
隨即,拖出一把椅子,發瘋似地衝到辦公室外的走廊上,對著走廊牆壁上明晃晃的導師頭像一陣亂砸,邊砸邊罵,Rap風格的即視感立刻引來陣陣圍觀!
在一個月後的畢業答辯席上,面對小姐姐的侃侃而談,狼師P都不敢放,乖乖地打了優,目送這位惹不起的小主毫髮無傷絕塵而去!
性侵,也絕不僅僅是中國的產物。美國心理醫師Davina Kotulski從1996年開始接觸並輔導性侵受害者,從案例數據來看,每4名美國女性中,就有1人曾經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性侵。Davina Kotulski認為,可怕的不僅是性侵本身,更是受害者遭受性侵後的心理創傷,這種心理創傷或許會跟隨受害者一生。
Davina Kotulski說:「許多受害者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有低自尊的傾向,伴隨著深沉的恐懼感、憂鬱症,嚴重時很容易選擇自殺。」如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高巖會在大三的時候,選擇輕生了。
這個世界很凌亂,「性侵」「性騷擾」固然讓人聞風喪膽,然而,更無堅不摧的,是性教育的缺席、性道德的失範、性歧視的橫行。與其聲嘶力竭地吶喊社會學校行動起來,一起保護我們的大學生,還不如一開始就告訴他們,如何保護好自己,將受害機率降到最低。
我一直強調,孩子永遠是自己的,能被社會保護是萬幸,不能被社會保護也屬正常,最要緊的,是家庭給予孩子最強烈的保護和支持。每一位父母都有義務向孩子普及兩性知識,教會他們一些防侵技巧,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他們不幸遭遇到性侵,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父母會陪伴他/她一起抵制傷害。
去年自殺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兩次提到房思琪想跟自己的父母討論自己遭受了性侵,但每次都還沒開口便被打斷。傳統的父母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性教育」是骯髒且難以啟齒的,完全沒有必要跟純潔的女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他們覺得女兒還是個孩子,然而,強姦犯永遠都不會認為你的女兒還小!
很多中國家庭諱談兩性,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孩子出了問題也不敢跟父母說,或者剛說了開頭就被粗暴打斷,這種打斷的結果是讓孩子徹底關閉了心門。事實上,根據高母事後的回憶,高巖生前,是有自殺徵兆的。她甚至服用過安眠藥,被母親發現後送醫,搶救了回來。縱然如此,她的父母亦未能意識到,女兒可能進退維谷。
其次,不要單獨和異性老師相處,如果實在要單獨交流,儘量選擇公共場合,比如辦公室、咖啡廳,等等,不要選擇帶有強烈性暗示的場所,比如單身宿舍、深夜的老師家裡,以及曖昧的酒店。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老師不被誤會。事實上,很多潔身自好的老師不僅不會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向學生發出邀約,就算是有學術問題要進行探討,也非常注意細節的把控。
前幾天,我去一位老師處談事,進他辦公室的時候,他剛跟一女研究生談完開題報告。那日正值校園運動會,學校裡鑼鼓喧天,在辦公室裡也能聽到窗外的噪音。我問他為何不關門,他用Rap的即視感誇張地說:「木予啊,有學生來找我談事,我都是不關門的。像我這樣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中年男老師,最容易讓女生把持不住了,我們專業女生又多,萬一誰向我伸出鹹豬手,我的一世清白豈不毀於一旦?!」我樂不可支,雖然嘴上Diss他油膩,但心底裡卻為他瘋狂打Call。
最後,如果不幸,被狼師性侵,一定要保留證據,比如錄音、視頻、微信截圖、甚至體液,以保證事後可以順利維權。上文中提到的北航羅茜茜,之所以能迅速地扳倒狼師陳小武,各方證據功不可沒,畢竟,這是一個法制時代,沒有證據,就算有再多委屈,也難以伸張正義。
最後,貼一段深深打動我的微博給大家,來自蕎麥chen的微博:
我個人對任何體系都不抱希望,感動的是:當年的少年少女們懷著迷惘的心,看著同伴的遭遇,不知道該怎麼辦,也沒有能力怎麼辦。二十年之後,他們各自成為了很棒的人,血還未涼,終於有能力反向施壓,為曾經的夥伴討回一點公道。
就是這個時候覺得:長大是一件很好的事,長大又沒丟棄少年之心是更加美好的一件事,終於可以去治癒年輕時成人世界給予的創傷。所以,活下去啊,年輕人!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活下去才會變得更強大,活下去才會有機會!
(感謝南京大學陳老師、季老師為本文做出的貢獻!)
END-
作者:木予,青年作家,
圖書策劃人、專欄撰稿人。
色而不汙,樂而不淫,
聊而不騷,哀而不傷,
調戲世界,舒服就好!
走過路過,覺得不錯,掃碼打賞,謝謝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