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人不歸——燕歸人
颯風沾、問途寒,
誰與共飲,誰敢擋關?
燕戟歸命人不還。
開外掛放個音樂~
血染的戰神 - 霹靂英雄
怎麼能說不驚心動魄,怎麼能說不盪氣迴腸。
看了這麼久的霹靂,見證了無數場武鬥戰爭。惋惜有之,如血雨中天險刀藏取下蘭漪頭顱;震撼有之,如落下孤燈慕少艾斷線風箏般跌落的身影;嗟嘆有之,如玄宗門前蒼手刃叛徒之後的琴聲迴旋,秋風落葉;無奈有之,如吞佛口中那句輕輕嘆出的「傻劍雪」,模糊不清的視野中,雨聲嗚咽……卻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場不死不休的戰爭,對峙的雙方皆如同站在窮途末路的懸崖峭壁。不肯罷休的是發瘋陷入癲狂的皇龍霸者,不肯停下的是空中傾盆而下的滂沱大雨,不肯放手的是那杆染盡風霜的燕戟孤問,不肯倒下的是再不問歸途的染血戰神。像是要把全身的力氣都用上才能忍住不失聲嚎啕,蒼雲山最後的一役,萬物都失去了聲色,只剩下眼前一抹血紅的披風,耳邊一句熟悉又異常陌生的詩號——燕戟歸命,人不還。
燕歸人的退場,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曾經我也以為燕歸人會是素還真永遠的助力,以一種絕對的姿態守護著中原武林,凜然不可侵犯。但是漸漸地,再不懂事也該看出一些規律來:霹靂沒有永恆的故事,只有永恆的一代新人換舊人。刀戟堪魔距離現在已經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日夜春秋,神刀聖戟已成過往,羽燕出場的次數也變得屈指可數。我知道燕歸人差不多該退場了,又害怕他消失得默默無聞,只有在某一天回想起老劇時才恍然驚覺,原來滄海桑田,刀戟已經變成如此久遠的歷史。
所幸,燕歸人的最後一戰精彩得無以復加,除了盪氣迴腸外再找不到多餘的形容。不舍的同時我無比慶幸,燕歸人到底還是以戰神的姿態離開的,即使有道友一直堅信他不曾死去我也依然不希望他在新劇中重新出場。重生的燕歸人還是那個燕歸人嗎?即使是,霹靂還是那個霹靂嗎?與其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寧願安於此時的遺憾。那個沉默寡言的男人雖然離開了,那一句「孤問今朝不問歸途」卻成了無數道友魂牽夢縈的信仰。就當他隨著西風去了吧,燕歸人,勘魔刀戟之一,中原永遠的戰神,譜寫完他的故事之後終於長眠地底,徒留給武林無限的追思。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燕歸人於我都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可能是還殘存著對刀戟時代的留戀吧,無論何種境地,只要響起聖戟聖嘆的角色曲,只要聽見那一句蒼勁有力的詩號,就算眼前的敵人是強到無法預計的,心裏面也會莫名地升起一股安心。燕歸人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安心的存在,凡是交由給他的戰爭,鮮少會有失敗的,似乎他就代表了勝利,代表了絕對的正義。原諒樓主已經記不清燕歸人經歷過多少場戰鬥,也無法再去一一重溫當初的熱血沸騰,但至少有一場戰爭我是記得的。
那年翳流中的浴血奮戰,一支戟,一個人,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殺之不盡的敵人,還有暗處北辰元凰的虎視眈眈。一道為了愛人激戰的身影,一聲為我而活的交代,我只能說燕歸人也許真的是為戰而生的,且不負了神的稱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並不僅僅是書上才能見到的神勇氣概,只要那執著戟的身影往關口一站,氣勢如虹,即使千兵萬馬也休要闖過一絲一毫。所以你不能說我尤其偏袒燕歸人,哪一個女孩沒有做過夢,夢裡有如燕歸人這樣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於亂世間單槍匹馬守護著她所向披靡。想到這裡,西風何其幸運。
我欣賞燕歸人,比欣賞羽人非獍更甚。並不是羽人不好,凡是聽過羽獍弦歌的人都能感受到羽人非獍這個角色中的深意與悲切。霹靂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講羽人非獍的故事,從羽人梟獍到羽人非獍,從慕少艾到姥無豔,從孤獨缺到恨不逢。羽人有著很多屬於自己的故事,所以他的形象也因此而豐滿。燕歸人卻不同,從頭到尾他的形象就這麼簡單。執著於珠遺公主,執著於斷雁西風,執著於報恩,執著於江湖情義。他是一個單純得不能再單純的人,言語不多,想法不多,沉默地走在自己的路上,心裡頭卻有著一股近乎傻氣的執念,認準了一條路,就絕不回頭。
西風死時沒有人懂得燕歸人的傷悲,他的執念有幾分,他的愛就有幾分。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性格是不會輕易更改的,即使旁人說得再多,改變也非一朝一夕。燕歸人尋到珠遺公主的遺體時選擇一生在水晶湖畔守護著她,陪她聊天,陪她說話,哪怕世人都當他是個瘋子依然樂此不疲。那你憑什麼認為他看見西風死去時依舊能冷靜如初?他沒有哭,不代表他沒有傷悲。我一直認為西風死後燕歸人的每一場戰鬥都充滿著視死如歸的狠勁,他無法將失去摯愛的罪責加諸於宵,只能將這種痛宣洩給自己。與六禍蒼龍一戰的燕歸人沒有退路,也沒想過給自己留退路,孤注一擲或許是他的血性,但是如果他的身後還有西風在等待,他可還會這樣不死不休?
說到底燕歸人只是一個傻子,沒有七竅玲瓏心也不懂如何善待自己。西風曾笑著告訴他,只要記得,那死去的人就永遠會活在人的記憶裡。他聽了,也好像懂了,事到臨頭卻還是看不開。畢竟道理誰都懂,堪透有幾人。燕歸人一直都是一個強悍的人,劇中的人物是這樣認為的,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如果沒有皇龍紀的片尾曲,誰能猜到這樣一個強悍的人也會屢屢午夜夢回,夢裡那個嬌憨颯爽的女子重新回到他的身邊,相依相偎,仿佛昨昔。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燕歸人是沉默的,但是他的愛與義卻像是融入了血液刻入了骨髓,讓每一個認識他的人都能清楚地感知。或許最適合他的詞語就是守護,默默地守護著自己在意的人與物,擦拭去燕戟上沾染的血與淚,承擔起剩下的責任與寂寥。說到這裡大概又要老生常談了,我不能絕對地說燕歸人已經完全退場,但是必須要承認,中原戰神在新劇中再次出場的機會真的不大。他的離去意味著刀戟時代的完全告終,我們懷念那個時代的人,懷念那時的熱血沸騰,如今卻不得不將這份懷念置於記憶的深處,於閒暇時細細回味。如西風所說,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他們就將永遠存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永不離開。
而今正值陽春三月,正是冰消雪融,萬物復甦的好季節。和風吹拂的天空中重又划過那一些黑色剪影,快如閃電。歸人或許離開了,然而在霹靂那片春光明媚的大地上,你可看見燕去燕返,燕又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