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葵,長期從事綿竹年畫的傳承、保護、創作、研究、宣傳、推廣工作。2007年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首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綿竹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被四川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組織評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2016年被四川省人社廳和四川省文化廳聯合表彰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17年被德陽市人民政府聘為首批「德陽首席技師」;2018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2019年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四川省人社廳、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財政廳等部門授予「四川省胡光葵綿竹年畫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該工作室領銜人,獲首批「天府英才卡 德陽人才綠卡」;2020年入選四川省專家人才庫。現為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有多項專利和國家註冊商標「胡美人」等,為中國新年畫領軍人。
四川綿竹,一個很小很有名的地方,小到在全國地圖上都很難尋找,但其文化底蘊卻豐厚大氣、譽滿四海,它是中國名酒劍南春的故鄉、中國民間四大年畫之一綿竹年畫的原產地。有學者坦言:「猶如綿竹大曲窖生佳釀名酒劍南春,古老的綿竹年畫也應時運、順天時地發展出了新年畫藝術,這是棵始之於傳統而引領當代的藝術奇葩。」現任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的胡光葵先生就是培育這棵奇葩的當家人。
感覺中低調沉穩的胡館長卻有著「胡美人」的讚譽,其贊所指是他畫作中的柔美女性,無論古裝仕女,還是賀歲美童,他所表現的人物之美是難以言狀的,豈獨「胡美人」三字可以蔽之。其實憑藉畫家多年的科班學養修為,早已具備了全面紮實的美術功底,而他的中國畫水準猶其高超,這為他所執著的新年畫藝術奠定了基石。
在綿竹,他長期從事中國年畫的研究和綿竹年畫的傳承,虛心地向民間老藝人、業內專家學習請教,兼收並蓄地吸取傳統繪畫的廣博滋養,勤於創作實踐,精於藝術變革,大膽創新突破,逐漸完善了自己的繪畫風格,終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與時俱進的創作之路,成為新派年畫代表人物。
胡先生的新年畫藝術以傳統筆墨為基礎,融合綿竹民間年畫的圖式和傳統木版印製表像,以中國畫水墨工寫方式來解構創作新年畫,開創出墨彩年畫的新技法,從而成為一種嶄新的年畫藝術模式,即創作手法是純粹的中國味,美術表現和感染力又承續了綿竹年畫的鮮明特點。許多不明就裡的觀眾看了他的新年畫作品後,都驚訝於天然紋質效果的背景自然天成,主景人物形象生動可人。其構成色彩明快、線條單純,充溢著年福、節慶的中國文化情趣,喜樂歡聚元素組合羅列出熱烈的氛圍,從而表達了畫家對新時期民俗人文的深切關懷。
簡議胡先生的新年畫藝術,其感知重點就是創新,創作模式新、主題內涵新、審美情趣新、藝術觀念新,更兼具有承接傳統、延續民俗、疏通大雅、引領當代的使命感,新年畫實質就是要讓觀眾享有耳目一新的意識美和煥然一新的視覺美,要做到這些,僅憑超強的專業素養是不夠的,還須對傳統年畫藝術推陳出新、對當代美術精髓深入體查,並使之完美接合、發揚光大,胡先生就是這樣的探索者和實踐者。
毛主席早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提出:藝術應服務於人民大眾。按照這個標準,胡先生的新年畫充分具有民眾性,他的畫作通大俗、致大雅,觀賞價值高,老百姓喜歡,專業人士樂見。為真誠回報社會、怡悅觀眾,畫家嘔心瀝血地傾注全身精力進行創作,他十分注重對畫感紋理和材質的把握,蓄勢運筆、順勢揮筆,墨染五彩、紋儘自然,於是畫作呈現出最自然、最原始的大美之象,用胡先生兒子的話來說:「讓大眾感受美,這才是藝術。」
逐一觀賞胡先生大作,如同品味一杯杯窖香醇甘的美酒,在極富個性的畫面抒寫中,人們看見那些託盞獻壽的古裝美人、開門納福的鄰家女孩、迎春同樂的金童玉女都一一走來;也會看見《佛世界》的如來和觀音,古椅奇幻中的財蟾和錢僧乃至晚清民國的龍車麗人……盡皆美不勝收、美倫美奐、讓人沉醉。這就是新時期應運而生的新年畫藝術了,它集新思路、新感覺、新畫風、新主題於一體,詩景、靈韻、情趣盡在畫中,承先啟後、開拓創新、新意疊出。畫外亦可透視一個沉鬱的捉筆揮毫的姿態,他正大氣酣暢、墨飽韻豐地將民俗文化導入大雅之境,他就是「胡美人」胡光葵先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年畫領軍人。(責任編輯:王清琪)
文章作者:箏(曾策),美術評論家兼藝術品策劃推廣人,1964年生於四川成都,2015年2月∽2020年8月任《文旅鑑藏》雜誌主編,現為四川文學藝術院副院長、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古玩收藏協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隕石協會名譽會長、四川名品商會營銷顧問……先後做過報社記者、電視臺製片人、公司法人、營銷策劃人,知曉傳媒運作及商企文化,正從事產品文創、商會協調、藝玩鑑藏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