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微博刷到一個關於精神出軌的話題,我點進去一看,原來說的是靳東、蔣欣主演的電視劇《如果歲月可回頭》裡邊的情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藍天愚是大學老師,上官慧是空乘,他們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兩個人既沒有生活壓力,也有足夠的二人空間。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上官慧有了一個出軌的對象。
被藍天愚抓到現行後,上官慧給出了理由:「我不想讓你陪我逛個商城,還得接受你的冷言冷語。」
還解釋說:「我承認我出軌了,但只是精神上的。」
藍天愚很惱怒,掙扎糾結了很久,最終選擇了離婚。
很多人都說,太真實,太扎心的,好像在說自己的故事。
而#精神出軌該不該離婚#這個話題,也被送上了熱搜。
我大致看了一下評論區,大家立場不同,各執一詞。討論了好幾萬條,誰也沒法說服誰。
有的網友堅持「離婚」,認為不管什麼形式的出軌,都是對婚姻的背叛。
有的覺得,婚姻不只要考慮夫妻感情,還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和家庭責任。
還有的認為別把人性和愛情想得太理想化了,婚姻都是現實的,最後還是得看這個人有沒有責任心,品行好不好。
很多媽媽也在私人號問我怎麼看待這件事,應不應該離婚,還問我精神出軌和肉體出軌,哪個更不能接受。
精神出軌OR肉體出軌
我個人覺得,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持不同的觀念,得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在我做公號的這幾年,類似「精神出軌和肉體出軌,你更不能接受哪個」的問題,很多媽媽都跟我傾訴過,我也跟朋友們探討過,每個人的理由、選擇不盡相同,聽得我五味雜陳。還是跟大家講幾個故事吧。
我的一個朋友,從上大學開始,就有一個「藍顏知己」,兩個人各自結婚後,因為三觀特別一致,很談得來,所以一直保持聯繫。他們定期約會一次,吃吃飯,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
她說,兩個人在一起聊天的感覺特別好,有一種心有靈犀的感覺,我說了上半句,他就能接下半句。有時候我有種愛上他的錯覺,我相信他也有這種感覺。
不過,他們從來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關於「愛情」的話題,也從來不聊。即便是兩個人在一起,也沒有肢體上的接觸。
我的朋友跟我說了這麼一段話,記憶深刻:
「我們彼此都有個幸福的家庭,相互支持的伴侶,可愛調皮的孩子,為什麼要去破壞這份美好,做傷害家人的事情呢?大家都是成年人,得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我不會肉體出軌,不會傷害別人,但精神上,我控制不了。」
之前在私人號上,有一位媽媽給我留了長長的留言。
她是一個家庭主婦,她在家撫養孩子,丈夫在外賺錢。兩個人生活上有商有量,互相協助。雖說丈夫在外賺錢,回到家也會分擔家務、陪孩子玩。偶爾也會給她一點驚喜,買束花,送個小禮物什麼的。
她一度以為,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沒有任何問題。偶然間,她看到丈夫的手機上有一條曖昧簡訊,才知道對方出軌了。
一開始她非常痛苦,徹夜不眠,後來直接跟丈夫攤牌,要丈夫給個說法。她說,捅破了心裡就舒服了,不能過就離,孩子歸我。
結果丈夫的態度很誠懇,直接認錯,說自己是工作壓力太大,還發誓絕對沒有下次,請她原諒。
她開始掙扎猶豫,離婚是簡單,但是孩子怎麼辦?雙方父母怎麼交代?丈夫雖然犯了錯,但平時顧家又尊重她,家裡的錢也都交給她。要是沒發現出軌這件事,丈夫真的是好到沒話說。
所以,最後她還是為了家庭原諒了丈夫。她說:「婚姻本身是一場合謀,兩個人都有意願往前走,就散不了。他出軌是事實,我原諒他也是事實,他出軌有出軌的原因,我原諒有原諒的理由。相比他對其他女人上心,身體上的出軌,反倒可以接受。」
我有個閨蜜跟我討論這件事的時候,清楚地跟我說,如果發現老公出軌,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都不接受。
如果老公愛上別人,可以大方跟自己說,然後離婚。但是一邊跟人家「濃情蜜意」,一邊跟她假裝恩愛,完全沒必要。
要是老公肉體出軌,他就應該知道這種行為會給伴侶帶來無可挽回的傷害,明知道有傷害還這麼做,說明沒把她還有孩子放在心上,離了也罷。
我在知乎上搜索「精神出軌」這個詞,發現已經建立了專門的話題,相關的討論主題有十多萬,這說明的確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
騰訊問卷平臺上,有一個「事實說調查」的報告,他們採訪了近七萬人,發現60.2%的男人和38.1%的女人出過軌。
而精神出軌的比例相當高。
76.7%的女性精神出軌過(其中59%是精神和肉體都出軌);
57.8%的男性精神出軌過(其中50.5%是精神和肉體都出軌)。
那因為對方出軌選擇離婚的人有多少?
根據《離婚糾紛報告》,我們看到,離婚原因第一位的是感情不和或分居,第二位是家庭暴力,第三位才是出軌。
也就是說,因為婚姻出軌(肉體和精神)而離婚的人,不多,因為婚姻中精神出軌而離婚的人,更少。
可能有的人會說,精神都出軌了,肉體還遠嗎?一旦肉體出軌了,夫妻感情肯定不好,一樣離婚啊!
確實,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更多的人選擇的是維持婚姻。
來看看大家的留言:
@匿名
我特別認同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邊說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婚姻生活本來就平靜瑣碎、缺乏激情,維持婚姻的從來不是愛情,是責任和義務,精神上開點兒小差,無可厚非。
如果精神出軌都不行,那就別結婚了。我每天追著小鮮肉的劇,喊我愛你。老公玩遊戲還看女主播。嚴格來說,我倆都是精神出軌。可是,這也沒影響我倆的感情啊,有自己獨立的時間,互相理解理解,我覺得挺好的。
說離婚的可能還沒結婚,或者沒有孩子。有孩子的家庭,誰會因為對方精神出軌就離婚啊,孩子怎麼辦?老人怎麼交代?親戚朋友怎麼說?這都是問題。
我理解的精神出軌,更像是思想上開個小差,都是平凡人,誰又能保證一輩子永遠不對婚姻倦怠呢。只要兩個人有基本的信心,想要攜手走下去,就可以了。
其實,「精神出軌該不該離婚」這個問題,本身是值得深思的。
精神出軌背後折射的,是對婚姻的欲求不滿,也是對心理的一種補償。
仔細想想,大多數人精神出軌的原因是什麼?
是對方不認可自己,找個談得來,懂得欣賞自己的人?
是對方太強勢不尊重自己,從其他人身上尋求公平?
還是生活瑣碎、缺乏激情,精神上有了倦怠,尋找新的刺激?
……
離婚只能終止和對方的關係,但婚姻中的種種問題依然存在,也許在下一段婚姻關係中,又會重現。但是裝作沒發現對方精神出軌,照常過日子,也是對婚姻和伴侶的一種忽視,給關係埋下了隱患。其實,迴避不是排除問題,遮蓋也不會消除問題。不管是出軌的一方,還是被出軌的一方,我們更需要從這段精神出軌的關係裡,去察覺婚姻中沒有經營好的部分。「我不相信有一種『無菌式婚姻』的存在。
那些白頭偕老走到底的夫妻,絕對不是說從來都沒有問題出現過,也絕對不是說雙方沒有出過軌的行為,哪怕是精神上出軌。
所以,要做的就是隨時做好準備,去應對可能的變化。」
當然,我要強調一點,我們是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出軌的,但我們也需要理解人性,人有的時候真的會情不自禁。我們能控制的是減少後續和對方的接觸,留有底線。
在最後想跟大家說,婚姻裡的選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誰能代替我們做決定。尊重我們自己的感受,衡量婚姻的利弊,考慮重要的人的感受,也許這就不是一個問題了。
你覺得精神出軌要離婚嗎?歡迎跟我們分享。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請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分享到朋友圈,或在右下方點「在看」,給我們一些鼓勵吧!點擊「閱讀原文」來微博找我玩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