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旅行版007 年度燒腦神作幾刷你能看懂

2021-02-23 高燒不退

「大膽?有些人會稱之為瘋狂」,這句片中臺詞,恰巧足以描述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撲朔迷離的年度力作——《信條》。這部疫情期間首部上映的好萊塢大製作,終於在今天推出了數字資源。3個月前在電影院裡看得一頭霧水的你,終於可以在電腦上反覆觀看、逐幀推導了,我甚至把其中關鍵的追車戲份倒著播放了一遍。

這部電影刻意刁鑽的複雜劇情迴圈、一場接著一場的劫盜任務,絕對能夠讓觀眾第一次觀賞後難以消受。然而,它壯闊而迷人的實景畫面、規模浩大的實際特效和動作場景,以及只有諾蘭能夠駕馭的野心,都讓《信條》成為一部令人讚嘆弗如、非看不可的極致視聽饗宴。

時空旅行版007


諾蘭曾經提過,他想拍一部屬於自己風格的諜報類型電影。《信條》確實做到了,它就宛如增添了科幻元素的《007》電影,從縱橫四海的飛車追逐、近身肉搏、爆破劫盜,到遊艇、西裝、比基尼,可說是一應俱全。以這個層面來說,它反而帶有一點復古的美感,但他同時也在片中下了量子力學和時空悖謬的科幻猛藥。

還記得諾蘭前作《盜夢空間》(Inception)中,小李子在夢境中將巴黎整座城市直接扭曲對摺、疊架在一起嗎?在《信條》中,諾蘭則是將焦點由空間轉向時間,把時間對摺起來,成為如原文片名「Tenet」一般,一個名符其實的回文(palindrome)象徵。

《信條》將挑戰所有你對時空旅行科幻電影的既定印象,它玩的不是時間軸的跳躍或多重性,而是時間軸行進的順序——或者更精確的說,一個主體在時間軸運行的方向。時間軸是單一且固定的,「所有發生的已然發生」,然而這並不代表過去和未來無法產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彼此。

無論你在看電影前做了什麼準備,都無法預期《信條》如何透過操弄角色與世界的時間順序所產生的感官失調,進而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因此,我們只需如劇中角色所說:「不要試著理解它,而是試著感受它」,以其作為觀賞《信條》之前最適當的警語,亦是觀賞《信條》之後感到一頭霧水時最好的藉口。

只來得及燒腦拆解深奧謎題

有些電影難以理解,是為了追求一種藝術上的抽象美學;有些電影則像是一頭栽進繁複的兔子洞,刻意雕琢出艱澀的魔術方塊,讓觀眾迷失其中。《信條》顯然是屬於後者,而這種著迷於燒腦拆解深奧謎題的風格,是諾蘭電影過去一貫的成與敗。它既顯示了諾蘭(和部分死忠諾蘭愛好者)對於將認知拓展到極限的執著酷愛,卻同時也與一般觀眾的認知和期待產生隔閡。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龐大的資訊量透過連珠炮似的解釋性對白硬是塞給了觀眾;主角也不斷地拆解任務,只為了進到下一個關卡;功能性的配角們淪為資訊站NPC(Non-Player Character)。到頭來,觀眾跟著主角暈頭轉向地跑遍了大半個世界,卻連主角和反派的動機都交代不明。以至於曲終人散時,雖然感官上令人振奮,但認知上卻也感到一股疲憊的空虛。


《信條》表面上有抽象難理解的「時間武器」,坐擁財富、權勢的反派不只能夠以此改造世界,甚至能改造歷史,但這「時間武器」設定以外的情節根本是再熟悉不過的套路,Sator完全是典型龐德電影的反派形象,他與主角、Kat之間的三角關係也是龐德迷津津樂道的元素。龐德電影這種典型的英式諜報電影(諾蘭不只一次坦承他對諜報電影的熱愛,仿間對於他執導下一部龐德電影的傳聞也永不停歇),配上諾蘭為人所知的非線性敘事、原創高概念,大致就是《信條》的模樣。

從《信條》之中不免俗能看見諾蘭對於諜報類型的狂熱,然而唯一一樣東西在他心中地位大於此的莫過於「時間」本身,「時間」在《信條》中簡直就是一個角色,有其深度與曲線,也如一樣物質,能夠扭曲與翻轉。要解釋其的運作很難以文字表現,需要謹記的是,這不是時光旅行,而是「時間逆行」、「熵的反向演變」,其中還有些物理學、量子力學、熱力學、核能的元素,至於曾在《星際效應》中與諾蘭密切合作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Kip Thorne,這回再次出現在電影的片尾顧問credit中。

因為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電影的動作場面既「向前」也「向後」同步行進著,造就幾場超凡入聖的影史級場面,諾蘭的動作場面從來不缺乏著他的龐大野心,而《信條》正是此特質的全新境界。

想像這是一部屬於諾蘭自己的龐德電影,或是部被「諾蘭化」的龐德電影。《信條》從開場到結束每一場動作場面都讓人目不轉睛,每一幕都是人物為了生存而作戰、每一幕都猶如煞車失靈般地飆速、每一幕都有配樂師Ludwig Göransson與音效工程團隊的超強轟炸。

你會看到華盛頓與派汀森以高空彈跳的方式,跳入又跳出一棟高樓(喔這是真的跳入又跳出,跟時間逆轉一點關係都沒有);華盛頓與五位高壯的黑幫份子在廚房,拳拳到肉的肉搏打鬥;一臺波音747在你眼前失速,撞入巨大倉庫爆炸;一段策劃縝密的劫盜,隨後迎來一場始料未及的飛車場面(搭配時間逆轉的元素簡直是影史前所未見);還有最後讓人大開眼界的戰爭場面…

除了原創性之外,諾蘭作品的技術層面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每一回出手往往都將電影工業拉至全新高標,《信條》的敘事手法可能不那麼親民通俗,但其視聽效果絕對讓人輕易投入其中體驗,《信條》論技術層面,其複雜性與規模完全不下於其敘事,甚至值得單獨拿出來自成一篇論述與分析。

真材實料的波音747衝撞場面固然是一大亮點,但《信條》真正展示其功力的遠遠超過於此,當今頂尖先進的電腦圖學,基本上已經能夠擬真出任何大銀幕場面,但諾蘭真正的技匠魔力,讓觀眾猶如是當年第一次看到恐龍現身於銀幕上、第一次看見雲霧散去的霍格華茲城堡、第一次飛入島嶼懸浮的阿凡達星球,或是頭一遭目睹飯店長廊在眼前開始旋轉的那刻,他對寫實的堅持,卻成就了幾乎是不可能的超現實畫面。

諾蘭的吸星大法

諾蘭的電影向來有吸星大法,《信條》裡頭這群出色的卡司陣容華盛頓、派汀森、布萊納和戴比基都值得一看,整部電影大多數的情節,他們都在任務之中、都在危機當下,劇情的結構與節奏猶如精算過一般,幾乎沒有任何喘息空間,諾蘭的存在當然是《信條》最鮮明的作者印記,但這同時也是一部極需要仰賴明星魅力的電影,才足以推動故事的進行(或是逆行,唯有《信條》可以如此描述)。

早在疫情爆發以前,《信條》就會是一場暑假的大型「事件電影」之一,如今則成為了今年唯一一部好萊塢暑假事件電影,華納兄弟影業與諾蘭在發行上,堅持作院線發行的決策,自然引發不少討論與爭議,但結果證明,《信條》絕對不該只在你家電腦或電視上體驗,而該去你能所及最大的銀幕、最完整的音響系統;當然也不該容許你能按暫停鍵中途離席,不是因為觀眾對於電影的理解程度,而是在任何一刻暫停都會壞了這場體驗(雖然此刻我正在想像如果《信條》在幾個關鍵片段用倒轉播放會是什麼光景)。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由服裝設計師Jeffrey Kurland打造的一系列西裝,大概是自從《王牌特工》(Kingsman)後最令人激賞的紳裝服裝秀。

疫情時代下的觀影魔幻時刻

《信條》拋出來關於時空與命運的詰問,恐怕它自己都未必能夠回答。它讓我想到的是《真探》(True Detective)中有關「時間是扁平的圓圈」,以及《年少時代》(Boyhood)中「不是我們抓緊時間,而是時間抓緊了我們」的呢喃忖度;也呼應了《開發者》(Devs)對於多重平行時空的探問,映襯了《降臨》(Arrival)中「如果知道未來會如何,是否仍會做某個決定」的命題。

《信條》就好比玄妙的Sator Square方陣謎題(片中的反派名字薩託,恰巧就是Sator),或許沒有唯一解、且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但勢必會激發許多的討論,和帶動觀眾二三刷的風潮。作為重啟世界上多數疫情嚴峻地區實體影院的首部磅礡巨獻,這樣的電影再適合不過。

9.0分 跌宕起伏的懸疑神作

韓國拍了部《菜英文沒在拍》 爺笑吐了

全員死亡 比《死神來了》還讓人窒息

老爸帶女兒捉姦 金獅大導的反高潮小品

《網絡謎蹤》導演新作 吳亦凡看了做噩夢

相關焦點

  • 二次元動漫四大燒腦神作,謎一般的劇情,一次能看懂算我輸!
    在動漫界,除了常規的少年燃、可愛萌之外,還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番種——燒腦神作!諸如《翼年代記》、《未來日記》、《死亡筆記》等,從來不按照正經的流程來講故事!提到愛情就來意識流,談友情就會有背叛,聊到死亡便一定會有世界線時間空間穿梭……總之,這類燒腦神作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 不劇透,教你看懂燒腦神作《信條》
    最近影院重啟後,《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加上《信條》,直接來了個諾蘭三連,而這次信條的燒腦程度絕對突破以往,基本是得剛剛高考完知識和反應還在人生巔峰的狀態,才能看個大概那種。首先《信條》大致劇情講的是一些比007還要厲害很多的特工,在&34;和&34;之前來回穿越,在&34;做些手腳,從而改變&34;某些事件的走向和結局。具體影片中就是紅藍兩個房子,從紅穿越到藍,就能穿到以前的時間中,也就是進入了逆時空。穿越玩的簡直是666,比星爺的月光寶盒還牛X,不知道的以為寶盒出新款plus版了呢。
  • 燒腦影片《信條》,看懂需要了解這些
    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其實《信條》就是一部類似於《007》的諜戰電影,但卻被玩弄時間的「慣犯」諾蘭玩出了新花樣,除了對於以往特工片的顛覆外,影片在視覺奇觀方面更是奉獻了顛覆認知的效果,時間逆轉設定下的習慣可以令人感受到眼花繚亂的驚奇與震撼,子彈是可以逆向回到槍膛的,牆上的彈痕也會隨即消失,飆車追逐也是逆向,不但車在逆向行駛,爆炸也在逆向進行。
  • 吞藥橫穿時空的辦案!繼《天能》之後另一個霸權時間認知燒腦神作
    吞藥橫穿時空的辦案!繼《天能》之後,另一個霸權時間認知燒腦神作。《無限》電影導演二人組賈斯汀·本森/艾倫·穆爾黑德,再一次協作製作的科幻恐怖燒腦新作《藥命時空》,尋找新的美國隊長安東尼麥基和格雷總裁傑米道南協作跨越時空調查辦案。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而這次看《信條》給我的感覺和諾蘭的其他影片完全不一樣之前看諾蘭的影片,無論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還是《致命魔術》,就算是你不了解其中燒腦的部分,你都能被影片中的故事所吸引。也就是說,在諾蘭以往的影片中,燒腦部分和主線劇情是分開的,燒腦部分只是作為影片中的附加點,就算是你不了解影片中的燒腦部分,你也能被主線劇情的故事本身所吸引。懂了燒腦部分則能讓你更進一步的去理解影片。
  • 一篇說透燒腦神作《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原標題:起碼看兩遍才能看懂?一篇說透燒腦神作《信條》到底在講什麼好萊塢頂級大導演諾蘭的燒腦神作《信條》9月4日在中國正式上映。該片之前在英國、美國、韓國等地上映後票房成績不俗,更是憑藉燒腦的劇情被影迷認為「起碼看兩遍才能看懂」。片中貫穿的熵、時間倒流等概念構建了一定的理解難度,男主角沒有名字更顯得別具一格。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信條》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諜戰電影,這個類型是導演諾蘭一直想拍的,我們知道他一出手肯定是顛覆,信條不同於《碟中諜》、《007》這些傳統意義的諜戰片,而是加入了一些很時尚的時空元素。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相信我至少一個月,你會一直聽別人討論這部電影。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起碼看兩遍才能看懂?一篇說透燒腦神作《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4日訊 好萊塢頂級大導演諾蘭的燒腦神作《信條》9月4日在中國正式上映。該片之前在英國、美國、韓國等地上映後票房成績不俗,更是憑藉燒腦的劇情被影迷認為「起碼看兩遍才能看懂」。片中貫穿的熵、時間倒流等概念構建了一定的理解難度,男主角沒有名字更顯得別具一格。不過該片對普通影迷來說最大的障礙不是劇情,而是設定。
  • 時間大師諾蘭最新科幻動作燒腦大片《信條》:時空旅人版007
    時空旅人版的007諾蘭曾經提過,他想拍一部屬於自己風格的諜報類型電影。《信條》確實做到了,它就宛如增添了科幻元素的《007》電影,從縱橫四海的飛車追逐、近身肉搏、爆破劫盜,到遊艇、西裝、比基尼,可說是一應俱全。以這個層面來說,它反而帶有一點復古的美感,但他同時也在片中下了量子力學和時空悖謬的科幻猛藥。
  • 25部好看的高智商燒腦電影,你能看懂幾部?
    燒腦的電影也很不少,以下盤點僅按豆瓣分數及豆瓣前250進行排名,我選了25部,快來看看哪部是你的最愛吧?通過時空穿梭形成了一個如同莫比烏斯環的無限循環。情節燒腦,內涵深刻。,被稱為神作的片子。諾蘭巔峰懸疑神作,正倒雙線條敘述,交叉的剪輯方式,為我們鋪設了一座時間的迷宮。而燒腦背後所透露出的人生哲學,更值得為人思考。
  • 諾蘭的《信條》真的是神作嗎?「穿越時空的007」,你準備好燒腦了嗎
    諾蘭這次腦洞大開,明明就是「穿越時空,改變歷史」這類被人用得都爛了的橋段,諾蘭重新包裝下下,就矢口否認了。成了「逆轉時空」。 ▲ 這個否認也有意思,因為男主的影帝老爸曾經演過一部電影,就叫《逆轉時空營救》。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有好多網友都這樣說:刷了幾遍《信條》,還是沒有看懂劇情。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
  • 五部真正燒腦到讓你懷疑智商的電影
    但我的理解可能與其他網友的留言略有不同,我覺得像《前目的地》、《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環形使者》這種很經典的科幻懸疑電影很好看,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性,但是一遍能看懂故事的內容。並不覺得有多麼的讓人不能理解,或者需要反覆觀看琢磨,才能明白導演要表達的意思。他們就像功夫片靠打鬥場面來作為電影的支撐一樣,他們是靠絲絲入扣的邏輯推理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反轉來達到為電影的故事性服務的目的。
  • 年度最佳「燒腦」懸疑電影《海市蜃樓》完美細節驚天反轉
    他的前作你可能會熟悉一部兩年前的電影——《看不見的客人》,是不是很熟悉?層層謎團包裹引人入勝,極致細節牽引著燒腦迷局,看上去,保羅這次新推出的《海市蜃樓》後勁很猛啊。1次蝴蝶效應,2條時間線,3個平行時空,15小時扭轉時空改變命運。這一連串複雜設定組成的全新故事,必將為懸疑片愛好者們帶來更加極致的燒腦體驗。
  • 神作《降臨》,全球影評人贊劇情燒腦天衣無縫
    即將於1月20日全國上映的好萊塢年度燒腦科幻神作《降臨》,還未上映就已賺足全球萬千影迷目光。《電影評論》稱其將精彩和燒腦結合得天衣無縫。提前看過該片的國內影評人同樣瘋狂喜愛,紛紛化身「自來水」安利影片。
  • 究極燒腦德劇,豆瓣9.2分,看懂的都是鬼才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來自德國的燒腦神劇,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的影片《暗黑》,第一季出來的時候就得到了8.7分的高評價,第二季更是得到了9.2分的高評價,這麼好的片子,大嘴巴當然要和大家好好說上一番。去看了一下正式影片,「哦,我的天,感覺大腦在超負荷運轉,極度燒腦,也可能是大嘴巴的思想比較單純」。雖然大嘴巴的大腦久經懸疑片的淬鍊,但還是被這部《暗黑》安排的明明白白。作為Netflix傾心打造的首部德劇,2017年開播的第一季,就備受影迷關注,講述的是超自然故事,屬於科幻懸疑類型,一般這種類型的都是燒腦神劇,而《暗黑》很明顯更是其中佼佼者,暗黑風格,劇情足以讓你腦子思考到冒煙。
  • 10部燒腦神作等你來「熵」腦筋
    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了 10 部值得細品的燒腦神作,每部都《信條》分高,快看看你品過幾部?看完這部電影你一定會讚嘆諾蘭對敘事結構巧妙的處理、情節發展節奏精妙的推動,以及無數值得回味的細節與暗示。總有人說這部片子高智商且燒腦,但是小編看完後更覺得是對耐心與細心的檢驗。當你沉浸其中,你就會體驗到其中的樂趣與奧秘。就像電影那句經典臺詞 「現在你想找出秘密,但是你無法找到,因為你沒有真正在看。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希望被愚弄。」
  • 豆瓣高達9.4分,年度最燒腦的神劇就是這部!
    這是一部關於時間穿越的劇集,多條時間線展開故事,劇情十分燒腦、懸念十足,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好看到一追就迷上。2019年6月,盼了一年半的《暗黑》第二季終於開播,一下子放出8集,追起來根本不用等,相當過癮。《暗黑》第二季豆瓣評分高達9.4分,五星好評超74%,口碑好到爆,不愧是年度最燒腦的神劇。
  • 盤點6部燒腦電影,最後兩部堪稱神作,你看懂了幾部?
    最近一直在寫懸疑燒腦系列的電影素材,自己基本上也把系列的電影都看了個遍,那麼今天就推薦6部好看且燒腦的懸疑恐怖電影。這部電影最燒腦的地方是在於現實與幻象之間共存,如果只看完一遍的話,你可能什麼也看不出來,也不知道何為現實何為幻象。還有就是最後犯人說的那一句詩,我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很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