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五十一回,扈三娘和王矮虎王英成婚一段,是很讓人詬病和費解的。
按理說,宋江三打祝家莊,宋江是害死扈家滿門的始作俑者。
扈三娘的未婚夫祝彪在這場戰役中被殺,李逵滅了扈三娘滿門,扈三娘的哥哥扈成雖然逃走,但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扈三娘不說報仇雪恨也就罷了,最起碼,也該尋死覓活、悲悲切切做個樣子,她怎麼就有心情在這樣重大的節骨眼上,和自己的一夥仇人相處無間?怎麼還有心思和自己的仇敵,洞房花燭呢?
說好的孝道呢?說好的節操呢?
而且,成婚的當日,李逵就坐在外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說好的仇恨呢?悲憤呢?
不僅於此,扈三娘好歹是大戶人家出身,一身好武藝不說,而且單論長相,那也是一等一的美女,書上就形容她是「霧鬢雲鬟美嬌娘」。
霧鬢雲鬟是什麼意思?形容一個女子的頭髮細密柔軟,像雲霧那麼美,這四個字也常用來借指美女。
辛棄疾在《木蘭花慢·題上饒郡圃翠微樓》詞裡就有:「雲雨珠簾畫棟,笙歌霧鬢雲鬟」的句子。
而且我們看《水滸》電視劇,不管是新版老版,扈三娘的扮演者也不管是劉筱筱還是鄭爽,扮相都很漂亮,充分說明扈三娘美得不一般。
可反觀王矮虎王英,「五短身材,一雙光眼」,書裡形容他「形貌崢嶸性粗魯,貪財好色最強梁」。這個崢嶸就是猙獰的意思,活脫脫就是一副小鬼的模樣,扈三娘嫁給這麼一個人,說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恐怕牛糞都不答應,都要替自己喊冤。
再說,梁山上未婚的光棍一大把,隨便誰不行,幹嘛非要把扈三娘嫁給王英呢?
莫不是施耐庵老先生糊塗了,他怎麼就想不到這一層呢?
所以,這一節也成了很多讀過《水滸》的人吐槽的焦點,網友的評論也很多,有人罵扈三娘無腦沒主見;有人說施耐庵不尊重女權(當時也沒女權那個概念);還有人不忘提醒扈三娘的「俘虜」身份,說她能保住一條小命就不錯了,還敢有啥想法;更有人覺得,這就是水滸傳裡一個不折不扣的敗筆,就是一個bug。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都能看出來的問題、看出來的破綻,施耐庵怎麼會沒想到?
他如此安排,會不會有什麼道理、有什麼深意?
他到底想要通過這件事說明什麼呢?
其實,當我們把注意力從扈三娘身上轉開,從施耐庵身上轉開,轉到宋江身上的時候,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也就豁然開朗了。
為什麼要把注意力放在宋江身上?
因為做這件事的是宋江,成就這件事的也是宋江。
宋江能把世人都想不到的事想出來,能把世人都做不出來的事做出來,而且做到了極致,做到了鬼斧神工,做得不露痕跡、令人驚嘆。
他做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非人的勾當,還在梁山眾頭領當中為自己贏得了「眾頭領都稱讚宋公明仁德之士」的美名。
他間接殺了扈三娘全家,是個劊子手,還讓一丈青扈三娘覺得他「義氣深重,推卻不得」。宋江是怎樣的手筆?而施耐庵又是何等的老辣?
這一段裡,扈三娘的犧牲越大、越慘烈,宋江的大奸大惡就越是能夠躍然紙上。
把扈三娘這個有價值的目標撕給你看,撕的越爛,越徹底,看的人就越惋惜。
殺人全家還有本事讓你感恩戴德,讓你把我當哥哥,宋江是什麼人,是什麼手段,想想能不讓人毛骨悚然?
所以,當我們初看到扈三娘這一節,覺得這不合情理呀,就有些過意不去,就忍不住思忖,越想越深,直到有一天,豁然開朗,才明白施耐庵的一片苦心,也永遠記住了這一節,記住了扈三娘。
本來,宋江之所以要把扈三娘指婚給王英,是因為他欠王英一份人情,當時在清風山,王英本來擄了劉知寨的夫人劉氏要拿來做壓寨夫人,人都帶到自己房裡去,衣服都撕扯了一大半了,是宋江為了討好劉知寨,好說歹說,自作主張壞了王英的好事,放了劉氏,親口應承下王英一門親事。
用扈三娘送他宋江的人情也就罷了,最主要的是,宋江通過這件事,在梁山那幫光棍裡面還為自己做了個宣傳——別管你是什麼出身、自身什麼條件,只要你跟了大哥,你的人生命運,從此都將逆轉。
如果誰不信,看看王英和扈三娘,他們就是典範。
所以當我們罵扈三娘無腦的時候,怕是三娘聽了,也要忍不住高喊一聲:「我冤」了。
哪裡是扈三娘沒主見,實在是宋大哥太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