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頂級學者數據揭秘:過去30年,北京的高級AI人才,最終去哪兒了......

2021-02-13 科評


過去三十年,人工智慧走過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人工智慧的技術突飛猛進,人工智慧概念深入人心,人工智慧的應用走進千家萬戶!
這場跌宕起伏,精彩絕倫的 AI 競爭大戲中,北京雖然不是主角,但是仍然表現得氣勢恢宏、大勢磅礴,其洶湧澎湃的氣魄源於千千萬萬的北京學者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不斷地推動著人工智慧科學的進步、應用的創新和產業的發展。學者的科研成果具有真實性、準確性、非匿名性、嚴謹性等一系列的特點,它蘊含了學者在特定的時間、特定地點、從事特定研究內容的科研活動信息,它是體現學者學術成就、學術成長曆程、研究興趣變化、合作關係網絡等的重要載體。AMiner 團隊以科技大數據為學者時空關聯的依據,在以領域重要論文為關鍵信息,運用自然語言處理、命名排歧、聚類、基於學者科研成果挖掘的學者精準定位算法、異常檢測技術和手段,構建了「學者-時間-空間映射關係」的大數據,並在此基礎上藉助多種可視化工具實現了學者的分布,熱力和遷徙的展示。AMiner 大數據平臺蘊含 1.3 億學者,2.6 億論文。本文在此基礎上抽取了人工智慧頂尖期刊會議中的 261,277 篇學術論文中的具有影響力的 142,154 名學者。通過挖掘這些學者職業生涯與北京的交集,確定了 992 位與北京有關的學者,並人工篩選了 31 位具有行業、領域、年齡、經歷等代表性的頂尖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和北京學者的遷徙同步,展現了他們傳奇的經歷。視頻:過去30年北京高級AI人才遷徙圖研究顯示,30 年來,北京與國際 AI 人才交流越來越頻繁,2019 年北京 AI 學者數量達到 10 萬人,北京正成為國際 AI 人才中心之一。儘管北京人工智慧人才在研究、應用等領域表現卓越:輻射全國,覆蓋全球各大研究機構及產業區域,但是北京市的人工智慧發展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與挑戰!
(1)北京市人工智慧領域應用體系相對完善且強大,但頂尖學者稀缺,導致原創新能力較為薄弱,缺乏頂層設計的能力,頂尖人才聚集效應不明顯。(2)過去三十年中北京市的人工智慧學者的輸出總量遠大於輸入總量,儘管近幾年狀況有所改善,但是仍未擺脫這一困局。其不竭的輸出動力源於其教育體系的規模宏大,青年優秀人才的不斷湧現!但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評價、人才升級、人才留用仍然是北京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持續面臨的一大挑戰!(3)同時,北京人工智慧研究領域與應用領域人才發展不均衡,男女頂尖人才性別不均衡,人才結構不均衡,資源分配不均衡等矛盾尤為明顯。(4)另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調研統計,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比為 1:10,按照 2030 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 1 萬億元、相關產業 10 萬億元的規模估計,人工智慧缺口達到 500 萬人。如果按照北京市人工智慧企業佔全國 26% 的比例計算,北京市在 2030 年的人工智慧人才缺口將有130萬人。如果按照在全國人工智慧招聘崗位北京佔 40.3% 的比例來計算,北京市在 2030 年的人工智慧人才缺口將達到 215 萬人(參考《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現狀和需求分析》)。更多詳細資料請關注AMiner官方網站:www.aminer.cn1. 智能技術趨勢分析:https://analysis.aminer.cn/2. 基於學科的搜索:https://www.aminer.cn/channel/3. 智慧人才庫:https://gct.aminer.cn/北京人工智慧學者的「1990-2020」部分大事年紀:郭毅可博士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計算機系,獲科學博士學位。高文作為訪問科學家,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工作。張大鵬獲得加拿大滑鐵盧(Waterloo)大學博士學位。芮勇開發了微軟MovieMaker V1.0中的視頻邊界檢測技術。楊強在香港科技大學(HKUST)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任副教授、教授。姚期智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擔任全職教授。湯曉鷗從微軟亞洲研究院離職,任職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堅加盟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首席架構師,後研發出飛天雲作業系統。王海峰加盟百度,後負責人工智慧體系(AI Group,AIG)。李彥宏成立中國首個深度學習研究院、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張潼加入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歷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實驗(BDL)主任。顏水成加入360,任360首席科學家,360副總裁、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何愷明加入Facebook AI研究院(FAIR)。馬毅從上海返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職教授。龔克擔任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馬維英加入今日頭條,出任副總裁,管理今日頭條人工智慧實驗室。陸奇加入百度,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營運長,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樓天成離職百度美研,創立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小馬智行(Pony.ai)。鄭宇加入京東集團,擔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張亞勤加入清華大學擔任智能科學講席教授,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

論文參考:

[1] Shao, Zhou, Jie Tang, Yutao Zhang, Bo Gao, and Yongli Wang. "Scholar Trajectory: Visualizing the Migration of Talents." (2018).

[2] Wu, Kan, Jie Tang, Zhou Shao, Xinyi Xu, Bo Gao, and Shu Zhao. "CareerMap: visualizing career trajectory."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no. 10 (2018): 104101.

[3] Zhou Shao, et al. "AI 2000: A Decad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12th International ACM Conference on Web Science in 2020 (2020).

[4] Sha Yuan, Zhou Shao, Xingxing Wei, Jie Tang, Wendy Hall, Yongli Wang, Ying Wang, Ye Wang. "Science behind AI: the evolution of trend, mo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Scientometrics (2020): 1-21.

—  —


喜歡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全球AI人才排行榜】美國第一,中國僅排名第7
    即將於北京舉辦的2018年中國AI開年盛典——2018新智元AI技術峰會上,我們邀請到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科學顧問、諾貝爾獎唯一計算機領域評委、工業4.0教父、世界頂級自然語言處理專家Wolfgang Wahlste教授。Wahlster教授將親臨329峰會現場分享歐洲對人工智慧科技發展和AI產業化的思考。想現場一睹諾獎評委的風採,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馬上參會!
  • 權威排名,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000名AI學者榜單,中國AI研究不足凸顯
    AI 2000的主要負責人、清華大學教授唐傑向雷鋒網表示,從2017年起,他們便開始策劃 AI 2000,榜單排名依託於唐傑教授所開發的學術搜尋引擎Aminer,通過計入過去 10年內學者們在各大AI頂會和期刊中發表論文的引用率來進行評估。
  • AI 求職季啟動:阿里、商湯等八大明星企業資深算法工程師親授獨門...
    然而,這一行業仍然面臨百萬量級的人才缺口。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注意到,在 AI 人才需求的浪潮下,為爭搶優秀人才,企業投入大量財力和人力招募和儲備優秀的 AI 人才,海內外的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提出 AI 培訓生計劃。數據表明,2017 年 AI 專業應屆生年薪已高達 25 萬~50 萬元人民幣。
  • 2017 年,BAT、TMD 的人才都跳去哪兒了?-虎嗅網
    金三銀四,各行業人才都有一顆蠢蠢欲動的跳槽心。2017年這個時候,界面職場根據脈脈數據研究院提供的獨家數據製作了一份20家明星網際網路公司2016年人才遷徙圖表,並通過採訪進一步總結驗證了一些有趣發現,反響熱烈。
  • 遊戲人才薪資報告發布 策劃師年薪最高達14萬元
    遊戲人才薪資報告發布  中國最權威的遊戲研究機構伽馬數據、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供應商之一前程無憂,以及完美世界(32.300, -0.73, -2.21%)教育投資並創立的像素種籽數字&藝術教育基地,聯合發布最新《2017中國遊戲產業人才薪資調查報告》。
  • ...美頂尖 AI 人才中 27% 具備中國教育背景,90%的 AI 人才選擇留美
    新版 AI 全景報告全方位總結過去一年來 AI 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突破、人才形勢、產業動態等,並作出未來預測。報告顯示,在美國工作的頂尖 AI 人才中,27% 有中國教育背景,但他們在畢業後有 54% 會去美國攻讀研究生博士,這其中又有 90% 選擇留美工作。
  • 中國AI人才缺口30萬,月薪上看人民幣5萬,這種薪資多嗎?
    中國AI人才缺口30萬,月薪上看人民幣5萬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日前發布「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指出,當前大陸人工智慧人才嚴重不足,估計有效人才缺口達30萬。報告還稱,目前相關職位最高月薪可達人民幣(下同)5萬元。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在此背景下,機器之心推出首屆「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年度獎項評選,希望通過四大獎項來記錄過去一年人工智慧的發展與進步,更希望最終獲獎企業的成績與經驗能夠為所有的人工智慧從業者帶來靈感與啟發,以實現人工智慧的更大發展。
  • 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智源學者計劃,攜手曠視成立聯合實驗室
    今日,在智源研究院成立五個月之際,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北京智源學者計劃」,同時宣布與曠視共建北京智源-曠視智能模型設計與圖像感知聯合實驗室。北京智源學者計劃北京智源學者計劃是智源研究院打造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的引領性工程,旨在面向當前和未來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選拔並培養一批德才兼備、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英才,構建富有創新能力、梯隊合理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創新團隊,建立面向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高端人才儲備,引領未來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方向,推動北京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
  • 臺灣學者跳槽赴大陸任教成風潮:年薪福利翻倍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導臺媒稱,臺灣因供給過剩而普遍低薪化的高級人才,已成為大陸各大學眼中最佳的師資來源。  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報導,福建宣布2016年將引進200名以上的臺灣全職大學教師,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更直接來臺刊登招聘廣告,開出比臺灣高出一倍的薪資福利,希望從臺灣招攬到100名各級教師。  臺灣因少子化加上過去普設大學,導致大學目前普遍面臨生源不足的困境,大學教師的待遇也因此受到影響,日前甚至傳出某國立大學招募不支薪「義務」教師的消息。
  • 《爸爸去哪兒4》回歸前三季萌娃現狀揭秘
    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3年了,回顧之前三季的節目,不知道那些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小萌娃們現在過的如何。 低調的石頭和森碟作為第一季萌娃中年齡最大的石頭,目前就讀於北京海嘉國際雙語學校,這是一所提供中英文雙語教學和東西方文化教育的學校。新浪教育在學校官方網站上查詢到,學校學費從幼兒園到高中8萬到14萬不等。
  • 趣談北京隱藏的富豪階層,「帝都」大腕兒到底都住哪兒?
    北京有哪些地方是富人區呢?且聽小編來揭秘「帝都」十大富人區,看名人、土豪、大腕兒都住哪兒?北京朝陽建國門邁入「7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8萬/平2.亞運村居住人群:白領、影視演員、歌手 平均收入:30萬人民幣以上/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首都流行語,意在形容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先富起來的一代
  • 去哪兒網精準服務闖新路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去哪兒網業務量曾單日暴漲25倍,大量退款需求爆發。面對困難,去哪兒網及時墊付退款,保障消費者權益,並創新技術服務,最終渡過難關。「勾兒!」順著叫聲望去,只見一個穿黑色衣服的短平頭男子從一排工位的最裡側站了起來,這人便是在線旅遊平臺去哪兒網的總裁勾志鵬。
  • MDCC 2014精彩日程、演講嘉賓、參展開發團隊全揭秘(圖)
    移動開發技術與平臺峰會在移動開發與技術平臺峰會上,猿題庫iOS高級研發工程師唐巧,將講述猿題庫在流量優化上的開發經驗;環信CEO 劉俊彥也將基於團隊經驗,講解社交應用場景IM功能的運用法門;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唐紅武將揭秘航旅縱橫的系統演進之路。
  • 人口大遷徙:杭州新增55萬、北京少了6千
    根據已公開的信息,今天統計了一下2019年部分城市的常住人口數據。先說結論:過去一年,上海新增4.36萬人,北京減少0.6萬人。二、北京流出人口都去哪了?過去一年,北京常住減少了6000人,降至2153.6萬人,連續第三年負增長,但降幅收窄。北京人口增長的拐點是2015年,這一年新增18.9萬人,仍處在快速增長區間。
  • 中國晶片人才荒困局:我想去網際網路行業掙快錢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前線」(ID:ai-front),作者:劉燕,36氪經授權發布。 中國「芯事」 :人才之痛。 奇缺的晶片人才 造芯的人還是太少了。 數據顯示,2021 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規模約為 72.2 萬人,人才缺口達 26.1 萬,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 2020年AI圈十大熱議焦點:演員換臉、AI找對象、去馬賽克
    無論是美國限制AI軟體出口禁令生效,還是各種爭議不休的數據亂象、AI算法偏見和AI應用泛濫等問題,都在持續牽扯著人們因疫情折磨已然脆弱不堪的神經。 自然換臉、去馬賽克、預測大選、下棋無敵……當AI開始展露過人的能力,如何保證科技至善而不會向惡蔓延?當AI持續深入更多產業和生活,如何保證算法不會被數據偏差所左右?
  • 北京擬表彰61名「優秀青年人才」,主要事跡公布
    「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評選工作辦公室2020年12月11日第九批「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擬表彰人選主要事跡(按照姓氏筆畫排序)1.丁銘(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授25.李慧嘉 北京郵電大學 研究員以大數據分析、物聯網、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金融等應用領域的熱點問題為研究背景,主要從事複雜系統優化與控制、社會計算和數據挖掘基礎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專著2部,發表文章100餘篇。
  • 攜程去哪兒整合之殤
    2015年5月8日,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曾在發給全員的內部信裡,發表了一連串豪言壯語:「我們於今天正式拒絕了攜程的收購要約……我們遵循的是行業終極的競爭規律,我們建立的是行業最持久的競爭壁壘。『Qunar』將是在線旅遊市場的最終領導者。」 「當時大家憋著一股勁。我們已經與攜程較量了十年,怎麼也要打出一個結果來。」
  • 版權家 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每季資料集錦(附1-4季版權交易數據)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六對固定家庭是劉燁父子、胡軍父子、鄒市明父子、林永健父子、夏克立父女、王寶強父女,該季於2015年7月10日起每周五晚22:00在湖南衛視首播,於2015年10月30日收官。 《爸爸去哪兒第四季》三對家庭是蔡國慶父子、田亮父子、沙溢父子、,三位「實習爸爸」是董力、黃致列、張倫碩,該季於2016年10月14日起每周五晚20:00在芒果TV、優酷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