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a Subkoff構想了一個性愛機器人取代女性的世界

2021-02-16 DAZED OFFICIAL

在藝術家Tara Subkoff創作的影片《深度偽裝》(Deepfake)的開頭部分,Bella Thorne扮演的角色Eve在加利福利亞州的沙漠裡遊蕩。這部時長25分鐘的影片在四個銀幕上播出,展示了一個用性愛機器人取代女性的世界。她認為這個預測比人們想像中會更快實現:「隨著女性音控AI裝置『Alexa』的普及,我們發現只有在粗魯地喊她的時候,她才會迅速響應。而這只是白人順性男在未來編程、設計女性AI性奴隸機器人的開始,那接下來還會出現哪些問題?」

這部影片是Subkoff在紐約The Hole畫廊舉辦的同名展覽的其中一部分。在這個多媒體(多感官)裝置藝術展覽中,其他展品還包括:運用電子動畫技術打造的眼球,它們會注視著你參觀展區;一個在噴香水的臉部雕塑;一個投射多方向反射光的鏡面裝置等。Eve站在展覽的中心(由音樂家Miranda Kilbey-Jansson扮演),她會在可旋轉的床上自拍,或是手拿鏡子孤芳自賞。

據Subkoff介紹,這個展覽反映了女性的一些生活經歷,以及隨之而來的許多創傷。她提出了一個問題:「在這個後Me Too和後Time’s Up運動的時代,在這個交友app盛行、人們沉迷於色情、容易持續分心的時代,我們如何才能保證自我的在場性,畢竟我們如此容易被偽裝成人類的deepfakes取代。」

我們和這位洛杉磯藝術家討論了女性主義、科技和未來的性,以下是這次的談話內容。

D:你談到了Alexa、女性聲音和女性作為服務角色的典型思想,你的展覽是如何體現它們的呢?

T: 我認為,我的作品和女性的大創傷、小創傷,還有我們的文化方向息息相關。即使爆發了Me Too和Time’sUp運動,我們在這個完全厭惡女性的社會裡究竟過得怎麼樣呢?通過這些運動,我們達成了哪些成果呢?

T: 我指的是,作為女性,讓別人看到你的作品,並評判作品本身的價值,比男性困難多少?為什麼別人問我的問題大都關乎我的個人生活,而不是工作呢?就此而言,我很感謝你的問題關於我的事業。我覺得我的工作比私人生活有趣得多。

外界在評判我們時,更多關注的是我們的外表和共事的人,而不是我們做了什麼。這種事情持續發生,是一種重複性的創傷。另外,就更不用提虐待現象了,它出現在虐待型關係,甚至工作關係中,以及過去三年裡,所有和「Me Too」、「Time’s Up」有關的女性創傷中。

我們正處於一個反省個人的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有多少創傷的時代。這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也是一個階段,但無疑更是女性經驗的一部分。

T: 是的。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文化也在朝為男性提供人形伴侶的方向發展,事實上,它們已經被開發出來了,你現在就能上網買到一個人形伴侶或者機器人女友。但是AI的發展方向是什麼,用人工智慧技術要開發什麼,這是人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還記得Twitter聊天機器人Twitterbot嗎?試想,如果有權有勢的人愛上了他們的人形伴侶,整個世界都會亂套吧。

T: 我創作了一段影片——它在展覽中的比重很大。我很想讓觀眾看到這段25分鐘的視頻,因為它以一種非線性、甚至有點超載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主題。同時,我在聚光燈下放置了一張旋轉的床,另外還有一面鏡子,當你回頭看自己的時候,會發現有一雙電子動畫般的眼睛在注視著你。

D:聽起來很妙、很瘋狂。能介紹下眼睛和旋轉床的用意嗎?

T: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觀看大牌明星自拍和發在Instagram的照片。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如此關注他們,錯過了美,錯過了工藝,我們在奔向何方?我們正在變成某種空虛的人形伴侶。我們自己會不會因為太關注手機,只思考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東西,從而也變成人形機器人呢?畢竟刷不到的東西,我們也不會主動去搜索它。這些與其說是一些答案,不如說是我對世界的疑問。

D:因為我們太過依賴算法和計算機思維,我們已經開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問題了,因此我們錯過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我想,這就是我在二進位世界裡看到的景象吧,我猜也是這部作品想傳達的內容。

T: 完全沒錯。這就是我十分痴迷人工智慧的原因。我也一直在從事開發Braintobot的工作。據我所知,這是唯一一家試圖將同理心帶入人工智慧世界的公司。大多數情況下,這並不是人們願意關注或資助的事,所以能與他們合作,我覺得非常幸運。但我主要只是在美學方面提供協助,為外形設計提供建議。但我真的很喜歡在這個領域工作,他們更有意思,這也是我被這個領域的文化發展方向深深吸引的原因。

D:說回社交媒體的話題,因為我們周圍有太多的輸出渠道,所以我們變得太過敏感了。

T: 我們身處一個男性凝視的世界,我們被洗腦,我們看著那些也許是一片虛無的數碼圖片,以至於沒辦法去關注我們在乎的或真正重要的東西,或真正相互支持對方。這種狀況非常有趣。我投入大量精力在工作中,但我發現如果和男性合作時,我的工作就會格外受到關注。而作為一名單身女性,如果我只是靠自己,我的工作就會被忽視。我覺得這是值得警醒的事。

D:和Bella Thorne是怎樣開始展開合作的呢?

T: 她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藝術家,特別直言不諱,我也覺得她會是一個很好的人形伴侶機器人,也就是她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

T: 她情緒很細膩,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感受自己的情緒。她有一種超現實的、不加修飾的美,這些特質都是我想要的。人形伴侶Eve這個角色,有一個體現問題的功能。從某種程度來看,它比女性還要女性。正如老生常談,男性已經可以通過編程,製造出自己想要的女性了,但另一方面,它也似乎適得其反。

Dazed Digital

專題編輯:Tian

英文原文:Gunseli Yalcinkaya

翻譯:Emily

排版:雄大壯

圖片: Dazed + 網絡

相關焦點

  • 性愛機器人太逼真 英國科學家擔心女性被物化 從而形象受損
    對一些單身男女來講,性愛工具能夠為緩解精神壓力乃至性需求提供必要的輔助,雖然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是極其私密以及難以啟齒的事,但不得不說性愛工具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性愛工具也越來越人性化。目前的性愛工具已經在充氣娃娃的基礎上得到了飛躍發展,而性愛機器人則是將來最理想的性愛工具。據英國《每日星報》5月1日報導,英國科學家凱特·德夫林()Kate Devlin)博士最近專程趕往美國加州的一家性愛機器人工廠參觀,以完成她的一部名為《科學、性和機器人》的文獻著作。
  • 全球首款智能性愛機器人開賣!將取代人?
    美國加州Abyss Creations公司近日宣布,第一代智能性愛女機器人Harmony已經成功研發出來,這款具有學習能力,會和人類產生情感的性玩偶,預計會在今年4月中推出。有別於傳統性愛人偶死板的面孔及身體,Harmony將會具備12種人格特質,包括天真、善良、性感等等。同時,機器人身體內部擁有加熱器,可以模擬真實的體溫。
  • 性愛機器人發明者:我要與機器人生孩子 (組圖)
    塞爾吉桑託斯與性愛機器人薩曼莎  據《紐約時報》網站北京時間10月31日報導,性愛機器人開發者塞爾吉桑託斯(Sergi Santos)近日表示,人類與機器人的婚姻只是時間問題,未來這種情況將十分普遍。
  • 從性感到情感,性愛機器人未來已來?
    2019年,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博士曾發表了一份關於未來性愛的預言報告。皮爾森博士認為:在2050年左右,人與機器人的性愛將變得非常流行,機器人甚至可能會取代人類性伴侶。皮爾森博士的預言似乎正在成為現實。隨著性愛機器人成本不斷降低,功能不斷提升,性愛機器人已經不再遙遠。未來的性愛機器人,將會越來越多元,也會越來越性感。但是,這並不是終點。
  • 疫情期間,性愛機器人銷量大增
    除了Harmony 2.0,還有一個性愛機器人名叫Sophia,早在2017年,沙烏地阿拉伯就授予「她」公民的身份,成為了人類世界的公民之一。        人如此重視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眾的心理狀態:社交越來越成為一種壓力,孤獨也成為常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令自己身心舒適的另一半,所以AI性愛機器人就成為不錯的選擇。
  • 性愛機器人來了,體驗好過真人,在歐洲被瘋狂搶購,愛情要被機器淘汰了?
    「其中一個性愛機器人是定製版,全球獨一無二,正在等待客戶來提貨……」不管你喜歡與否,性愛機器人時代都在向我們走來!在今年情人節,曾報導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性愛機器人Harmony。它具備12種人格特質,包括天真、善良、性感、友好、害羞等等。同時,機器人身體內部擁有加熱器,可以模擬真實的體溫。
  • 男性智能性愛機器人終於要面世了
    「好希望我們女性也有男版的性愛機器人啊!事實上,明明大部分的性愛玩具的買家是我們女性啊!」在去年,在Harmony大火的同時,當時生產Harmony的公司就曾經表示:自家生產的完全不遜色於Harmony的男版智能性愛機器人Henry將會在今年正式出售。
  • 女性機器人不會「變老」,能否取代真人伴侶?網友:我也想擁有
    女性機器人不會「變老」,能否取代真人伴侶?網友:我也想擁有!說起機器人,很多人其實並不算是熟悉,但也不至於感到陌生,因為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就能夠看到一些機器人,雖然這些機器人的形象,往往是被杜撰出來的,但確實讓人非常期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機器人,雖然不管是續航能力,還是智能程度,都不夠讓人滿意,但至少說明,未來機器人確實可能進入人們的生活中。
  • 「性愛機器人」在歐美被瘋搶,人類未來的愛情會不會受到影響?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機器人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了:從掃地機器人,到家政機器人,再到工廠裡的勞動機器人,現在在歐美等國家,「性愛機器人」也問世了,而且得到不少單身男女的青睞。性愛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專門代替情侶的機器人,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種機器人的仿真程度也越來越高,達到了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境界。現在這種機器人不僅在歐美被造了出來,在中國和日本也被製造出來,而且充滿了東方女性的神韻,充滿了古典美和文化氣息,將現代科技與古老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仿佛林黛玉來到了人世間。
  • 我的機器人女友,開始慢慢佔領我的生活
    人們對線上世界的依賴感就逐漸取代了人們對線下真實世界的依賴感,而我們在探索與智能產品之間的聯繫時,總會萌生出一些大膽的想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是否能依靠人工智慧滿足所有的需求:物質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滿足。聽起來很美好,那我們再具體的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親密伴侶變成了機器人。
  • 基督徒對性愛機器人又有新觀點:或物化婦女兒童 性愛被視作「商品」
    日前,應該基督教會及慈善機構「救世軍」針對性愛機器人發出警告:其開發使性成為一種「商品」,甚至可能物化婦女與兒童,使人缺失對人性的尊重。公眾號「微鏈人工智慧研究院」援引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此前機器人技術責任基金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了性愛機器人的「陰暗面」,即強姦和戀童癖問題。
  • 研究稱性愛機器人市場巨大
    無論是幫助病人在藥物和其他醫療需求之下保持健康的協助機器人,還是幫助病人從床上抬到輪椅上運輸輔助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都是一個很好的夥伴。社交孤獨——全球流行病但有一個特殊的類別值得特別關注,因為它解決了普通人群中另一個隱藏的、未得到滿足的需求——陪伴。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ElliQ 」機器人,用於社交陪伴緩解孤獨。
  • 和機器人戀愛、性愛是什麼樣的?那感覺...
    和機器人戀愛、性愛是什麼樣的?那感覺... 71歲的大衛·利維目光矍鑠,白髮像受到某種吸力般向腦後蓬起,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諸如愛因斯坦那樣的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利維說,「如果我們接受了這樣一個觀點,即機器人可以思考,那也很難不承認機器人有愛的感覺和情色慾望。機器人和我們互動不僅有功能性意義,同時也具有了個體私人意義。」機器人長得越像人類,人類和它們的關係就越親密、越依戀1990年代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辛西婭·布雷齊爾打造了機器人Kismet。
  • 我們為什麼需要仿真服務機器人?
    但目前來看,這類的機器人也僅僅只有面部仿真的突破,而距離智慧機器人還有一定距離。而來自南加州的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Abyss Creations則找到了仿真機器人的最大風口——性愛機器人。早在3年前,這家公司就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個AI女性性愛服務機器人哈莫尼(Hamony,和諧之意),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不要做什麼模仿現實人類本來的樣子,而是儘可能按照人類理想中的完美形象來製造人類身體。這樣既避免了那種高度仿真的技術難度,又讓購買者欲罷不能。當然,Abyss也考慮到定製化需求,總能為刁鑽的顧客提供那些他們想要的毛髮、膚色和一些「外觀配件」。
  • 韓國tara發生了什麼 tara為什麼不來中國了
    tara是和少女時代同期出道的一代女團,組合擁有《day by day》《cry cry》《不要離開》《munber nine》等多首經典曲目,在中日韓飯圈裡都擁有很高的人氣。在2015年時,網上曾盛傳tara籤了王思聰的公司,會進軍內地。
  • 機器人可以取代藝術家嗎?
    機器人帶來的未來對各行業的影響、機器人倫理的話題也被不斷談及。而且,機器人的發展早已不僅限於工業製造領域。通過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相結合,它早已進入了各個行業,並在朝著越來越智能化和多元化的趨勢發展。 所以很多人都很會擔心: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機器人豈不是到處都是了?
  • 【機器人性愛大會】主題演講:人和機器人生孩子已成可能 | 情人節特稿
    他們使用Rity測試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染色體 :一組計算機化的DNA編碼,用於創建可以擁有自己個性的人造生物,並最終可以再生自己的種類,甚至可以演變為一個獨特的物種。由於世界各地的道德規範不同,制定國際準則將是一項挑戰,但是也是必要的。2050年,人類將愛上機器人,和機器人結婚,並和機器人做愛生子不過,為什麼說「2050年」?因為這是很多AI研究者公認的,人類將與機器人相知相愛、結婚「生子」的時間。
  • 我們真的會和機器人談戀愛嗎?
    在兩萬美元和一連串的個人偏好測試之後,她實際上是一個專屬機器人,一絲不苟只為他量身打造,來滿足他的一切欲望。但是她的一切都極其逼真,感情的連結,性吸引,她也擁有自己的思想。她體內的一切都被精心編程,包括那顆律動的心臟。Geminoid F(F代表女性female)是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製作的一個女機器人。
  • 性愛機器人或解決這一問題
    [摘編:澎湃新聞]王耀南院士領導下多款醫療機器人成功研發▲▲▲近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領導的湖南大學機器人國家工程實驗室加快科技攻關,研發了面向病患的雙臂協作輔助診療機器人
  • 造完男、女款,這家公司又要造跨性別性愛機器人
    這家名為Realbotix的性玩偶製造商最近幾年已經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性愛以及科技如何影響人際關係的一場爭論。Realbotix打造的機器人玩偶配置了人工智慧技術和定製的性格,而且能夠模仿對話。公司的一位負責人Guile Lindroth聲稱:「跨性別機器人即將到來。我們認為這個市場不僅僅針對的是跨性別者,而且適用於其它的任何性取向者。」但是不幸的是,創造一種跨性別的機器人玩偶是不可能的。因為跨性別機器人玩偶意味著它需要設計可拆分的生殖器官,比如說女性性玩偶也要安裝一個男性生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