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盛如蘭是盛家嫡次女,是盛紘的第五個女兒。她是大娘子王若弗的女兒,外祖家也是聲名顯赫,可是即使如此,父親盛紘卻不是很待見她。
盛紘自己說過,最疼的是嫡長女華蘭,最重視的是嫡長子長柏,華蘭出嫁之後,最疼的女兒就是墨蘭。
盛家老太太,最疼的是自小養在身邊的明蘭。
這麼一看,如蘭就成了不尷不尬的一個人。即使親娘疼她,可是親娘做不得主,又沒腦子,只會鬧,她也跟著得不到什麼好處。
嫁人之前的如蘭,跟王大娘子一樣沒腦子!動不動就把「我可是嫡出」掛在嘴邊,殊不知她爹最聽不得的就是這句話。
盛紘之所以更加偏寵林噙霜,除了林噙霜的手段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自己是庶出,所以對於庶出的墨蘭和長楓格外偏疼。
如蘭總是「嫡出」不離口,她爹真是恨不得看不到她心不煩。
盛紘不止一次說過,幾個孩子中他最寵愛的就是華蘭。王大娘子心尖上的第一人準確來說是長柏,如蘭她也疼,但是總是不如長柏。
所以作為嫡女如蘭,心中有很多意難平,她將「嫡出」掛在嘴邊上,就為了告訴所有人:她與墨蘭、明蘭是不同的。
盛如蘭的爆脾氣像極了王大娘子,直來直去,不加掩飾,貪玩不愛讀書。所以盛紘對如蘭沒有什麼好臉色,而有了華蘭和長柏的王大娘子給如蘭的疼愛,也是打了折的。
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的如蘭,其實特別沒有安全感,特別缺愛。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她是她而愛她、寵她,從來沒有一個人把她放到心中的第一位。
直到她遇到了文炎敬。
其實這個時候是很危險的!
缺愛的人,遇到了一點兒的溫暖和自以為是的愛,飛蛾撲火一樣的撲了上去,結果如何,完全的聽天由命。
當如蘭遇到文炎敬的時候,如蘭徹底為愛情淪陷了,她告訴前來勸慰她的明蘭:
「我曉得,從小到大,我比不上大姐姐的榮華尊貴,比不上墨丫頭會巴結,也比不上你討人喜歡;別說爹爹,就是娘,也不甚看重我!……可是,就有那麼一個人,他……他從不知道我是誰起,就看中我,喜歡我……他說,他不喜歡嬌嬌弱弱的女孩兒,他喜歡健朗明快的,像我這樣能跑會跳的,笑起來像夏日的豔陽,叫人心裡舒坦……」
如蘭作為盛家的嫡次女,上有兄姐,下有幼妹,她的存在感太弱了,幾乎沒有人正視過她的存在。所以,當文炎敬說她「健康明快」的時候,如蘭立刻淪陷了。
因為這是她第一次覺得被人重視。
如蘭小的時候,母親正與妾室鬥得你死我活,原著裡不止一次說到她的頭髮不好,全靠桂花油養著,這說明王大娘子跟懷著她的時候就氣的顧不得身體,讓她胎裡弱。而隨著她慢慢長大,也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但是她是非常渴望被關注的,渴望有人重視的!
直到遇到了文炎敬。
這樣的如蘭,一頭扎了進去,寧願絕食也不要嫁入侯府,只要跟文炎敬在一起。
最後,她也如願以償了。
但是她真的如願以償了嗎?文炎敬給她的關注、重視、愛情,會永遠保持下去嗎?
真的不一定。
所以,盛府的四朵金花的婚姻裡,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如蘭。
第一,文炎敬是鳳凰男。
文炎敬沒有那麼清高,他很識時務。只要有機會求娶貴女,他就會把握住。別說如蘭,即使是墨蘭,他也會答應!
因為娶到這樣人家的女兒,他才能真的脫離自己原來的出身和階層,才真的可以少奮鬥30年!
如果他真的品性高潔,就不會和如蘭一再的表白、私會。他就不會不顧及如蘭的名聲。如果「私會外男」這件事傳了出去,即使兩人成婚了,那也是如蘭抹不去的汙點!
而顧廷燁,即使一再救了明蘭,也處處小心不讓人知道,就為了保護明蘭的名節。
如果不是顧廷燁故意讓長柏發現,如果發現的人是別人,別說如蘭,明蘭也被毀了。
可是明知道後果,文炎敬還是私會如蘭。可以說,文炎敬要不擇手段娶到貴女,完成自己的階層晉升。
第二,婆婆為難如蘭,給她立規矩,文炎敬並沒有保護她。
原著在這裡說的比較多,電視劇只是通過如蘭的嘴一帶而過:文炎敬的母親,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又虛榮粗鄙的鄉下婦人,當她看到兒子娶了一個富家小姐的時候,嫉妒、厭惡以及很多說不出來的情緒,一下子湧到了心頭。
越是讓如蘭難堪,她就越會變態的舒服,!所以她拼了命的給如蘭立規矩,折騰如蘭,又拼命的想給兒子納妾塞通房。
總而言之,只要如蘭不痛快她就痛快,只要如蘭不高興她就高興。如果說最開始的兩三次,文炎敬不能做什麼還說的過去,但是後來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些事怎麼說呢?
文炎敬在母親面前做過什麼嗎?沒有。
其實只要文炎敬告訴母親,自己的前程掌握在嶽父手中,嶽父嶽母很疼如蘭了,如果如蘭不高興,自己的前程就會有問題。
那麼文炎敬的母親再不高興,也不敢再折騰如蘭了,因為她知道如果文炎敬沒有前程,自己也做不了官夫人了。
可是文炎敬並沒有這樣說,而且最後,文炎敬還是納了妾。
第三,文炎敬看上去對如蘭好,是因為如蘭的家世。
都說如蘭嫁給了愛情,但我卻不這樣認為,嫁給了愛情的應該是明蘭那個樣子。
原著裡,如蘭沒少遭罪,沒少在婆婆面前立規矩,當婆母要給丈夫納妾的時候,如蘭還要用苦肉計讓丈夫發現自己的傷心,還要用和離來威脅丈夫不能納妾。
如果文炎敬自己不想納妾的話,壓根不需要如蘭做這麼多。他都敢私會如蘭,難道還不敢跟自己的母親擺事實講道理,說明不能納妾的原因嗎?
他沒有這樣做,不是因為所謂的愚孝,而是他壓根就想用這樣的方式,來試探如蘭的底線。只要如蘭弱了,他就會一房接一房的小妾討回來了,他要用這些來彌補自己曾經的貧窮。
他之所以沒有這樣做,完全是因為盛紘也好,長柏也好,顧廷燁也好,甚至是梁晗、華蘭的丈夫,都不是沒有任何根基的他能惹得起的人。更別說這些人聯手對付他,他會被秒的渣都不剩。
他對如蘭好,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前程。
幸好如蘭有足夠的靠山,有強大又維護她的娘家!否則,她不會過的更好。
相比起盛家其她女孩兒,我最擔心的就是如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