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紀錄片《我的新疆日記》,讓中國聲音在國際輿論場「響起來」!

2020-12-28 網易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我的新疆日記》聚焦新疆發展主題,有力助推了「大外宣」格局建設。

  
《我的新疆日記》自12月16日-18日播出以來,不僅取得良好的收視表現,也引發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

  作為新疆發展的忠實記錄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歐洲拉美地區語言節目中心策劃、製作的系列紀錄片《我的新疆日記》,從國際視角平和、理性地展現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5周年以來的發展成就全貌,有力回擊了國際上對中國、對新疆的汙名化、陰謀論論調。

  

  《我的新疆日記》積極探索主題選擇、敘事策略、視聽語言等多方面創作表達,既用豐富的影像語言呈現新疆獨特的地域符號和視覺奇觀,也用新疆地區普通人的真情實感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創新了新時代對外話語體系,有力助推我國大外宣格局建設。

  ▍創新講述中國故事,凝聚共識與力量

  節目裡,新疆繁榮富裕、長治久安,各族人民在這裡團結和諧、安居樂業——塔吉克族女乘務員、壁畫研究員等講述古今絲路上的迷人故事;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長、護林員等施展才能,進行著沙與水的較量與融合;小學女足隊員、動物專家等努力,點亮了新疆的希望……

  外籍主持人奧利弗化身旅行者,他在新疆的所見、所聞、所觸新奇又治癒。

  

  奧利弗——作為擁有30多年媒體從業經驗的資深媒體人,頗具國際影響力。他的講述濃縮和再現了新疆的發展之路,不僅讓節目內容豐富且富有溫度,也增強了中國故事的國際可信度和國際傳播力,在複雜的國際政治因素影響國際輿論場的當下,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通過跟拍記錄奧利弗的新疆之旅,節目的鏡頭也聚焦起沿途普通新疆人,透過當地人的故事展示他們真實的工作生活,挖掘節目的情感表達與情感張力。同時,片中也展現新疆瑰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彩的人文風情,給海內外觀眾帶來新疆的一手見聞,讓他們看見鮮活的新疆。

  
《我的新疆日記》由此也串聯起「一帶一路」倡議、脫貧攻堅等宏大主題。儘管主題宏大,但卻與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多元個體表述的多重視角中傳遞出對國家制度的認同和核心價值的認知,既有高度也接地氣。

  
《我的新疆日記》按照篇章式布局大開大合,不僅濃墨重彩地描摹出新疆浩蕩的歷史、恢弘的現在以及未來可期,體現新疆65年以來的發展奇蹟,新疆人奮鬥拼搏的形象也得以展示和表現,自然平實,親切且不乏感染力。

  ▍強化選題意識,淬鍊文化精品

  《我的新疆日記》儘管篇幅短小精悍,僅3集,每集30分鐘,但卻站位高、接地氣、講人話。該片不僅彰顯了新疆歷史的壯闊與民族驕傲,還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能量,以輕盈的方式譜寫了一部新疆發展的影像志。

  
《我的新疆日記》之所以能夠以普通人的視角講述大格局的故事,在他們的群像中盡顯客觀、立體、真實,是因為主創在選題、製作和藝術上做足了功夫,用匠心精神打造了這部走心之作。

  《我的新疆日記》主題先行,但主創強化了選題意識,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中激發了人文活力,在價值判斷中平衡了熱點和冷點,從而跳出同質化窠臼,實現差異化策劃製作,令節目別具一格。

  

  事實上,要講好新疆的中國故事,鋪就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畫卷,首先要了解國情,了解新疆。為此,主創深入新疆調研下生活,從疫情期間就開始了節目的籌備。

  拍攝期間,十幾人組成的專業攝製團隊,從炙熱乾燥的平原戈壁跋涉到寒冷缺氧的高原山區,深入腹地,去探索發現多彩的新疆,度過與當地人融洽相處的快樂時光。

  這些經歷投射到節目中,營造出凸顯新疆地域化和民族異質性的獨特空間。在主體層、故事層、話語層中彌合「本土」與「非本土」的邊界,再加碼精良的製作,既充分體現了內容張力,也增強了紀錄片的表現力。

  
《我的新疆日記》在藝術表達上也巧奪天工。在史詩與現實之間,片子把主線與支線相交織,既回望歷史,也啟迪未來,從而產生了卓越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我的新疆日記》製作團隊先後與法國、瑞士合作拍攝《中法大學影像志》《絲路新紐帶:中歐班列》《雲朵上的民族》《乘火車看中國》《留法百年》等多部作品,在法國、瑞士、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主流電視媒體播出,並多次獲獎。這支團隊擁有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因此也更懂得如何向世界展現、講述中國故事。

  

  此次操刀《我的新疆日記》,團隊把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做得更豐富多彩,創新了新時代話語對外體系,更顯現出國際化製作水準。與此同時,他們把本土理念、文化和情懷通過國際聲音傳向世界,助力中國在國際輿論環境中提升話語權。

  ▍構築強大傳播體系,服務「大外宣」格局

  《我的新疆日記》把讀懂新疆放在讀懂中國的大主題裡,是對世界讀懂中國下沉式、讀懂新疆上升式的一次積極嘗試,讓地域傳播進一步融入了大外宣的格局。

  

  在中國經驗與國際傳播視野下,《我的新疆日記》由此構建起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創新推進了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在傳播規模、傳播效果等方面形成了重要突破。

  首先,節目在播出前就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宣傳陣勢,為節目播出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依託總臺「臺網並重、先網後臺、移動優先」的發展戰略,主創選取拍攝過程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同步製作成18集新媒體短視頻,在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5周年紀念日當天陸續發布在電視及新媒體端。

  同時,這些短視頻被譯成法語、西班牙語、俄語、葡萄牙語、世界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克羅埃西亞語、烏克蘭語等9個語種,累計總閱讀量超過兩千萬,實現了更高頻次和多樣態的傳播。

  

  其次,發揮總臺多語種、全媒體優勢,《我的新疆日記》將被譯製成俄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多語種播出,以擴大傳播範圍,覆蓋更多地區和人群。

  不僅如此,節目的新媒體短視頻也以YouTube、臉書、推特等境外社交媒體為首發平臺,通過自有多語種傳播平臺和境內外合作平臺開展宣傳推薦,設置相關社交媒體話題,進一步擴大節目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

  

  最後,《我的新疆日記》也強化了國內傳播路徑,在央視頻首播時就獲得83.5萬播放量,增進了國內民眾的文化認同,凝聚起更多共識和正能量,讓正能量吸引到大流量。

  《我的新疆日記》作為推介中國的一個重要載體,注重用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價值及中國精神,為行業提供了外宣推廣經驗與思路。這不僅為服務外宣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總臺加快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提供了強大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構築中國表達的底色與底氣
    這部紀錄片還以文物為切口,用清晰的視角細細描繪著每一處微小細節,光與影、明與暗在紙文書、木牘、銅幣等文物上流動變換,極富藝術感的鏡頭讓文物所經歷的時間流淌都被一一展示與記錄。揭開歷史的帷幔,文物上記錄的文字史實再一次向世人證實,新疆地區一直都與中華各民族血脈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明。立足當下,讓現實的畫面還原本相。
  • 英文紀錄片「大尺度」披露中國新疆反恐形勢
    12月5日,一部時長近一個小時的名為《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的英文紀錄片在CGTN播出,這是近年來中國罕見地以英文紀錄片形式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新疆帶來的傷痛,並系統闡述中國為解決問題所付出的努力。
  • 真相 | 英文紀錄片披露中國新疆反恐形勢
    《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的英文紀錄片在CGTN播出,這是近年來中國罕見地以英文紀錄片形式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新疆帶來的傷痛,並系統闡述中國為解決問題所付出的努力。這次的片子完全不同的剪輯風格在視覺語言和效果上,同國際主流電視實踐是接軌的。」壯美的自然風光、繁華的市場、充滿民族風情的舞蹈和音樂穿插新疆民眾對未來的寄語……紀錄片的開篇快速的剪輯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極具魅力的新疆。
  • 【真相】英文紀錄片「大尺度」披露中國新疆反恐形勢
    12月5日,一部時長近一個小時的名為《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的英文紀錄片在CGTN播出,這是近年來中國罕見地以英文紀錄片形式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新疆帶來的傷痛
  • CGTN獨家紀錄片《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被...
    2019年12月5日和7日,CGTN先後播出了兩部以新疆反恐為主題的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反恐》,以罕見的「大尺度」披露了新疆反恐三十年中的嚴峻形勢與深層原因,引發了國內外觀眾極大關注。
  • 張思南:趙立堅推特為何撼動國際輿論場?
    那在您看來,這條推文有何不同凡響之處,得以撼動國際輿論場?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首先,就當前的國際輿論環境而言,主流媒介語言和大部分媒體機構都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在這種於我不利的現實之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推文能夠成功「出圈」,並實現「現象級傳播」,殊為不易。
  • 王永利:紀錄片用國際化語言真實記錄中國戰疫情實況有力引導輿論
    「紀錄片是一種國際語言」,用紀錄片這種國際語言,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是當代中國傳媒人的一項重要使命。重大疫情發生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真相,非常重要。我們先看看身處疫情中心的湖北廣電人是如何記錄這一歷史事件的。
  • 重大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策略——大型外宣系列紀錄片《東京審判》的實踐探索
    該系列紀錄片共為兩季,每季三集,每集48分鐘,先後斬獲第21屆亞洲電視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一等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本文以該紀錄片為例,旨在探討我國同類題材報導如何提升國際傳播影響力,針對其在對外傳播中遇到的困境,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和應對策略,積極構建對外話語體系,通過對重大問題的發聲,對不同聲音的回應,推動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進程。
  • 真實的力量 總臺多語種新疆反恐紀錄片引發海外熱議
    輿論批評,某些美國議員罔顧事實,莫非想當暴恐分子「代言人」?12月5日和7日,總臺CGTN,也就是中國國際電視臺先後播出了兩部重磅新疆反恐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
  • 中國涉疆反恐「大尺度」英文紀錄片:部分畫面首公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6日訊 據中新網消息 一部時長50多分鐘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5日夜間在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紀錄片分為「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四部分,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系統闡述中國治疆反恐方略。影片較罕見還原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2013年北京「10·28」暴恐案及2014年昆明「3·1」暴恐案等發生時所記錄下的部分原始視頻。
  • 中國涉疆反恐英文紀錄片播出 部分案件、畫面首度公開
    一部時長50多分鐘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5日夜間在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
  • 中國涉疆反恐英文紀錄片播出,部分案件、畫面首度公開
    一部時長50多分鐘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12月5日夜間在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紀錄片分為「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四部分,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系統闡述中國治疆反恐方略。
  • 中國涉疆反恐「大尺度」英文紀錄片播出,部分案件、畫面首度公開
    12月5日,一部時長近一個小時的名為《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的英文紀錄片在CGTN播出,這是近年來中國罕見地以英文紀錄片形式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新疆帶來的傷痛
  • 紀錄片《我到新疆去》明晚CCTV-1首播,敬請期待!
    《我到新疆去》最新宣傳片 著名影星成龍旁白大型人文紀錄片《我到新疆去》將於今年5月20日22:38於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騰訊視頻和嗶哩嗶哩彈幕網將同步網絡首播(網絡版有彩蛋),每天播出一集。中國國際電視臺將推出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譯文版播出!
  • 「老外有話說」我的新疆日記
    奧利弗在慕士塔格峰腳下作者:奧利弗·格朗讓(OLIVIER GRANDJEAN) 法語部外籍專家,紀錄片《我的新疆日記》主持人我曾聽過許多關於新疆的故事,不拘一格,豐富多彩。新疆是每一位旅行者嚮往的地方,我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它的風採。
  • 新疆反恐記憶紀錄片完整版來了
    紀錄片中,每個守衛者、倖存者,甚至加害者的故事都足夠震撼:「哪兒動砍哪兒」女兒艱難地回憶父親被連砍30多刀、全身沒有一處完好的情景;「龍飛完了」反恐特警在戰鬥中第一時間發現戰友犧牲;「道歉他們不一定接受」暴恐罪犯的母親在鏡頭前哭泣;「大難不死,我感到很幸運」愛跳舞的維族姑娘在恐襲中失去了一條腿,但仍然熱愛著生活……過去30年間,「東伊運」等國際恐怖勢力藉助暴恐視頻等手段,利用文化水平不高的當地群眾
  • 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完整視頻),西媒集體沉默,華春瑩:你們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9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12月5日和7日,中國國際電視臺先後播出了兩部以新疆反恐為主題的英文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反恐》,受到國內外觀眾關注,但一貫關注涉疆新聞的西方主流媒體這次竟然選擇性失語
  • 紀錄片《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全網首發原創新疆反恐中英雙語專題紀錄片第三部《巍巍天山——中國新疆反恐記憶》,通過聚焦30餘位恐怖襲擊案件倖存者和目擊者的故事,揭示新疆暴恐案件的實質。
  • 新疆反恐紀錄片推出第三部:暴徒懺悔,受害者十年未走出陰影,部分...
    跟前兩部紀錄片重點著墨於激烈的鬥爭不同,《巍巍天山》更注重從親歷暴恐案件的普通人視角來講述那段恐怖主義為禍新疆的歷史,同時,該片選擇的故事跟前兩部紀錄片又保持著一定的聯繫。例如,曾在第一部紀錄片中出現的被炸斷雙腿的姑娘迪麗·卡瑪爾,本片中再次露面,她回憶了當時的情況:「清楚地記得炸掉的小腿就在我身邊,我媽媽在一旁哭泣,我的侄子在大喊。那幾個月裡天天一閉眼就聽到那個聲音,像一種噩夢,睡不著覺。」
  • 大型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發布會在京舉行
    八集紀錄片具有以下特點:首次以「全景式」權威講述中國新疆歷史事實的紀錄片。 紀錄片《中國新疆之歷史印記》以編年體史詩的形式,全景權威講述中國新疆的歷史。八集紀錄片內容涵蓋了「新疆地方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文明融合史」四大歷史主題,50餘位權威專家學者全程參與,採訪國內數十位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並在英國、法國、德國等地採訪了多位研究中國新疆歷史的國際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