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今晚脫口秀大會決賽,網友們紛紛翻出了出圈名梗:呼蘭說中年危機,王建國談拖延症、楊笠吐槽身材平是對男人不屑一顧蒙恩分享英文不好如何無障礙溝通等。網友表示已經開始期待他們在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的表現了。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作為演講形式之一的脫口秀,實際有相當深厚的歷史底蘊,並且在人類演講發展歷程中,有不少改寫歷史的「出圈名梗」,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一下。
古羅馬皇帝朝堂上演「脫口秀大會」
在古羅馬時代,皇帝要經過元老院的任命才能履職,皇帝的登基如果沒有元老院這道程序,就屬於非法僭位!當然,元老院也會通過多次選舉,來用新皇帝推翻舊皇帝。
這還不算最誇張的,如果適逢重大事件,皇帝都沒有直接決策權,需要親自去元老院,聲情並茂地演講自己的施政主張或國情諮文,以爭取元老們的支持,這就十分考驗皇帝的「脫口秀」技巧了。
描繪元老院「脫口秀」的油畫《西塞羅譴責喀提林》(1888年)
英國市民的咖啡館「脫口秀」
17世紀中期,「咖啡館」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英國牛津、倫敦等地區相繼出現,並且很快演變成為各個階層的人們交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形成社會輿論的場所。
英國市民們在咖啡館裡閒聊暢敘、傳閱報紙,如果是不會讀寫的人,則要聽知識分子們「脫口秀」,從而形成一種言論自由的氣氛。英國當時的咖啡館,是各種觀點碰撞、意見衝突的場所,具有社會批判的公知性意義。眾聲喧譁的咖啡館自此成為英國市民文化的濫觴。
描繪17世紀英國倫敦羅伊德咖啡館「脫口秀」場面的油畫《選舉盛宴》(1754年)
引發社會恐慌的「脫口秀」廣播
1938年,美國CBS退出了一檔廣播劇,是根據英國科幻小說大師H·G·威爾斯的小說《世界大戰:火星人進攻地球》改編的。
這部廣播劇的脫口秀者是一位23歲的年輕人,由於他的朗讀其極具感染力和表現力,竟使當時收音機旁的美國人信以為真,等到朗讀到火星人的進攻場景時,人們竟衝出房門、四散奔逃,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恐慌。這位年輕人就是後來拍出《公民凱恩》的電影大師——奧森·威爾斯。
奧森·威爾斯的《世界大戰:火星人進攻地球》「脫口秀」
經典電影角色的「脫口秀」
一個合格的演講者,是要規避的有些發音誤區的,比如喉音、鼻音和音包字等現象。但是如果「反打」合理利用,反倒會產生出奇制勝的效果。
比如喉音就是喉嚨緊張過度產生的。經典電影《教父》中,飾演老教父科裡昂的馬龍·白蘭度,就故意利用「喉音」製造出壓抑的聲音效果;再比如發音含混不清造成的「音包字」現象,在美國名片《飛越瘋人院》裡,由演員威爾·桑普森大篇幅地使用。於是影史最經典的「酋長」形象誕生了。
《教父》劇照
而演講時時過度的鼻腔共鳴產生的「鼻音」,被英國喜劇演員羅溫·艾金森巧妙利用,不用多說,「憨豆先生」成為影史最長壽的形象之一,長篇劇集久播不衰,而且還與英國的特工文化雜糅,衍生出了「憨豆特工」系列,最近其第三部正在影院熱映,大家在觀影娛樂的同時,可以注意一下裡面的發音之妙。(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