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郎與黃家駒因長城相識,這位音樂大師每次到香港必去拜祭

2021-02-19 一路有家駒

善聽琴者不善鼓琴,善鼓琴者難覓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提起Beyond的經典金曲長城,相信任何一位歌迷都能談出許多感受來。當一首好歌穿越時光來到耳邊時,當我們如數家珍地向別人介紹作品背後的故事時,聽者往往只會關注或記住演唱者的名字,而在不經意間將其他參與者忽略掉。

任何一首絕世好歌的背後都是一串名字,而不是一個,他們對作品的貢獻可能有主次,我們卻不能有抹殺。

長城由黃家駒作曲劉卓輝詞,編曲工作由Beyond和梁邦彥共同完成,而鍵盤部分的演奏者則是日本著名音樂家喜多郎。

與黃家駒一樣,喜多郎的出身也極為平凡,沒有家世顯赫的背景,更不是學院派的精英代表。他同樣沒有接受過音樂方面的教育,據說連五線譜都看不懂,但卻能嫻熟的演奏鍵盤、吉他、笛簫等多種樂器,而且在編曲方面也頗有建樹,是日本頂級的編曲大師。

成蹊幾乎是同時期聽的喜多郎和雅尼,一個來自東方一個代表西方,一位古典滄桑另一位隨性浪漫。新世紀音樂(New Age)獨具美感,這一風格的音樂總能輕易俘虜你的耳朵和身心。

新世紀音樂不過度講究章法,純音樂類型居多,旋律輕鬆、流暢、簡約,甚至有時候一支曲子的旋律只是基於一句調子變化衍生而來。你既能聽到現代化電子類的樂器,也能領略到各國民族樂器的奇妙。欣賞新世紀音樂時,沉浸和放鬆的感受很強,有自然界的靜謐平和,亦有歷史文化的大氣演繹。

喜多郎(Kitaro)1953年生於日本,比家駒要大了9歲,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哥老資歷。據說喜多郎這個名字是來自某部動畫片的角色名,開始只是朋友稱呼他的綽號,叫開後才習慣成自然。

早在高中時代,喜多郎就深受西方節奏布魯斯的影響並與朋友組建了搖滾樂隊,按時間推算那是相當早的。從70年代起,由於對神秘的東方文化情有獨鍾,20歲出頭的喜多郎開始在亞洲各國遊歷、學習和思考。

他曾說:「中國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這句話足可窺見喜多郎的歷史觀和深刻的文化認知。之所以能在中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是他創作的作品絲綢之路,二是他的音樂被大量應用到影視劇中,尤其是經典港劇。

在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武俠電視劇裡,喜多郎的音樂幾乎無處不在,以背景音樂最為常見,如神鵰俠侶、蓮花爭霸、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大熱劇集。

80年代是喜多郎在世界範圍內斬獲聲名的重要時期,籤約美國公司後,他的獨立唱片和合作唱片陸續發行,都取得了不俗的銷量。在與西方搖滾樂隊合作的同時,他的音樂會又在日本、中國等多國多地舉行巡迴演出,吸納並影響了大量音樂愛好者。

1992年,Beyond樂隊在日本經過短暫的適應後已經站住了腳跟,在製作專輯《繼續革命》時,家駒迎來了與喜多郎的合作,兩位音樂家的才華碰撞使長城一舉成為流傳度極廣的超級巨作。正因為有這次合作的契機,工作之餘兩人更成為音樂上的知己,大有惺惺相惜之感。此外,四子在日本不止結識了喜多郎,還與暴風Slump和聖飢魔Ⅱ樂隊交情莫逆。

喜多郎的作品,有感而發貼近人心,或磅礴或哀怨,或洞悉或超然,舉重若輕不滯形式,濃厚的東方色彩格外引人入勝,配器以宛轉悠揚見長,且佛禪氣息很重,家國思想和感悟展現較豐,多注重層次和情感,哪怕起承轉合也能做到自然順暢不露痕跡。他很喜歡隨性隨處創作,作品裡有大量用中國地名命名的曲子。

史詩風的代表作喜多郎有很多,成蹊首推「大蛇」。在這支作品裡,多種日本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交相輝映,對畫面的描繪堪稱神乎其技,儼然是一次古典與現代的融合創新。雖然與之前推薦過的Metallica的「The Call Of Ktulu」分屬不同曲風,但畫風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為新世紀音樂流派的奠基者和開拓人,直到今天,喜多郎在音樂領域的探索依然沒有停止。除積極參與公益演出外,他不僅與各國音樂人頻繁進行切磋交流,還在電子音樂領域不斷深耕。

因為演出和交流的需要,喜多郎會經常造訪香港,無論來多少次無論有多忙碌,他依然不忘去老朋友的墓前拜祭,並跟那個多話的漢子聊上幾句。想來黃家駒這個不羈不俗的年輕人,在他心裡該有著特殊的重量吧。

這是一個英雄老去傳奇落幕的年代。我想英雄大多是孤獨的,眼前再多的鮮花和掌聲也比不上懂他們的二三知音。英雄大多又是可悲的,因為往往是在他們倒下與泥土共融後,人們才能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和價值所在。

沒錯,絕大多數人都很難成為英雄,我們不去做英雄的獵殺者就已經很難得了。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呼倫貝爾特產果脯列巴

一路有家駒微信公眾號,由成蹊創立於2015年,本平臺為懷念一位傑出的音樂人而建。始於他,止於全世界。每月十號為「一路有家駒公益日」,捐款已進行38期,累計捐出現金40835.01元。

相關焦點

  • Beyond黃家駒《長城》被禁了那麼久,它究竟有什麼可怕之處?
    這首《長城》由黃家駒親自譜曲,共有粵國日三個版本,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由劉卓輝填詞的粵語版
  • 上百粉絲拜祭黃家駒 Beyond成員隔空悼念
    上百粉絲前往拜祭黃家駒,表現齊心 網易娛樂7月1日報導 據香港媒體報導,昨天是Beyond主音黃家駒的逝世22周年而黃家駒位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墓地,昨天中午已有上百名粉絲不約而同前往拜祭。黃家駒弟弟黃家強在facebook留言,寫上:「我明白哭不能改變過去,只因懷念而流下的淚,讓我感到親情永在,我們都愛你,我們永遠懷念你。」並轉載一些流淚照片,氣氛很傷感。
  • 27年後樂迷仍無法釋懷:為什麼去日本?黃家駒說因為香港沒有樂壇
    6月,在很多的樂迷心裡應該是屬於黃家駒的,他從6月來,又在6月離開。關於27年的那次「跌倒」,他的樂迷至今無法釋懷:為什麼要去日本發展?不去,他就不會有那次意外;不去,他這一生一定能有更高的成就;如果不去,只比周星馳早出生12天的他,這個月58歲了。
  • 史詩級音樂《大蛇》,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大陽聊音樂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大陽,本期節目是大陽聊音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的音樂作品《大蛇》,《大蛇》是喜多郎作品《古事記》的第四樂章,我相信很多和我同一年齡段的人,只要一聽到這首大蛇開始的旋律,就會想起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蓮花爭霸》。
  • 久石讓和喜多郎,你更欣賞誰?
    總是有人將久石讓和喜多郎的名字放在一起,因為久石讓和喜多郎都是日本新世紀音樂界的骨灰級大師,並且也都是配樂大師 ,兩個人的音樂風格自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但不變的是,這兩個人的音樂都能讓你不可自拔地陷落其中!
  • 黃家駒演唱《海闊天空》日語版
    1993年5月底,Beyond從日本返回到了香港,這一年也正值Beyond成立十周年之際,於是黃家駒寫下了這首記錄Beyond十年心路歷程的歌曲《海闊天空》,歌詞承載了黃家駒與樂隊赴日本發展的艱辛與對理想的堅持 ,並收錄在1993年5月發行的粵語專輯《樂與怒》中 ,而實際上,這張專輯是在日本錄音的。這就是為什麼黃家駒會在1993年的6月在日本受傷逝世,因為當時Beyond在日本發展。
  • 黃家駒當初為什麼要去日本發展?音樂老師告訴你當年真相
    像黃家駒這樣的樂隊,想要在裡面分一杯羹,確實比較難,不過黃家駒他們樂隊做到了,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的優秀。但是當時的香港音樂人想要在香港立足,除了做好音樂本身以外,很多是靠著娛樂頭條或者其他事情,炒作起來登上熱門。從事音樂的人要去拍電視劇,或者拍電影,或者參加各種迎合人們口味的綜藝節目,這樣的音樂人怎麼能夠全身心投入音樂創作呢?
  • 黃家駒的歌為什麼能經久不衰?因他的音樂有理想
    黃家駒於1962年6月10日出生在中國香港。因朋友的潛移默化而愛上了西歐流行音樂;15歲時在父親工作公司的後巷撿到一支破舊吉他,而使他與吉他樂器結下了不解之緣。經典神曲《光輝歲月》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第一位總統曼德拉而創作的一首經典作品。1990年8月3日至6日,Beyond樂隊隨香港電臺「愛心旅行」遠赴巴布亞紐幾內亞,並親眼目睹了當地人民的苦難生活,回到香港後黃家駒在報紙上讀到曼德拉被困獄中的故事,由此產生內心的共鳴。
  • 黃家駒和葉世榮的相識,開啟了Beyond樂隊的夢想之路
    Beyond樂隊的組建最早源於黃家駒和葉世榮兩位成員在琴行的相識。黃家駒呢,每次都裝作沒有聽見就低著頭一直彈一直彈。樂隊演出完成回到家之後,黃家駒對黃家強說:自己有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彈吉他比樂隊的主唱彈的更好更出色。黃家駒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開始了沒日沒夜的練習。
  • 黃家駒,從酒吧駐唱到千萬粉絲,他走過怎樣的音樂道路?
    到場的除了大批beyond歌迷外,還有不少藝人到靈堂拜祭,陳友,張衛健,黃百鳴,呂方,葉倩文,李克勤,趙傳,泰迪羅賓,徐小鳳,袁詠儀、當時紅極一時的天王劉德華,郭富城,也都沒有缺席。創造一種東西合成的搖滾樂,而他們正在向這條道路進發,這篇文章滿滿的都是對beyond的讚賞和期待,感覺就是在說,年輕人大好的前途已經擺在你們面前了,趕緊出名去吧,然而,如果事情真的能像這位樂評人說的這麼順利的話,那黃家駒在後來的歌詞裡唏噓這個詞大概就不會那麼的頻繁出現,唏噓指的是哭泣後的呼吸聲,更多的時候,人們把心虛理解為無奈的嘆息,根據歌迷們的熱心統計,唏噓是黃家駒這麼多首歌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那麼黃家駒到底在嘆息什麼呢
  • 世界級音樂大師有沒有你喜歡的
    音樂也是我們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在國際上享譽成名的音樂大師,有沒有你喜歡的音樂類型1,恩雅,來自愛爾蘭新世紀音樂家,愛爾蘭國寶級音樂大師,擁有多項殊榮,曾擔任創作電影(指環王,魔界)主題曲,作詞,作曲並演唱,早期最為經典的作品,從(奧裡諾科之流)到(加勒比海藍)(樹的回憶)等作品,帶著夢幻色彩的天籟之音,每次聆聽恩雅的音樂,覺得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使,來到了這個世界
  • 國際頂級音樂大師有沒有你喜歡的
    音樂也是我們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在國際上享譽成名的音樂大師,有沒有你喜歡的音樂類型1,恩雅,來自愛爾蘭新世紀音樂家,愛爾蘭國寶級音樂大師,擁有多項殊榮,曾擔任創作電影(指環王,魔界)主題曲,作詞,作曲並演唱,早期最為經典的作品
  • 喜多郎《響宴》,一場華麗多彩的音樂盛宴!
    喜多郎,生於1953年日本愛知縣豐橋的農家,日本當代作曲家、音樂家。
  • beyond黃家駒創作的音樂背後故事,你應該了解!
    有看過《爸爸媽媽》原版MV都知道裡面有個快逼瘋的人就是香港,而英國國旗和五星紅旗也出現在MV裡頭。」第二首:《長城》《長城》原曲為粵語,由黃家駒作曲,劉卓輝作詞。日語版由真名杏樹作詞,梁邦彥編曲;國語版歌詞由詹德茂改編。黃家駒在一段由香港無線電視為此曲製作的音樂錄像中表示,寫此歌是要"描寫中國人一貫的民族意識"。
  • 靈魂人物黃家駒
    小時候的黃家駒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活動,只是偶然從大姐的一些party中接觸到一些70年代的搖滾音樂,對他來說比較有印象的有Deep Purple、Led Zeppelin等搖滾樂隊,此外英國搖滾樂歌手大衛·鮑威對黃家駒產生了較大影響。
  • 借Beyond這首「長城」來說說作曲和編曲之爭
    作曲和編曲哪個更重要的爭論由來已久,今天成蹊打算借一首歌曲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想來想去,我選了Beyond的「長城」。藝術作品之美有相通之處,任何傳世之作都是靠作品的整體來動人的,而不是單靠某一指標。欣賞它們的過程也要綜合去打量,如果你非得摳出其中一項說它很完美而忽略其他,那麼一定無法領會到作品的精髓所在。
  • 如何變得像黃家駒那麼優秀?
    黃家駒,中國華語樂壇最傑出的音樂人。黃家駒在音樂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因而創作了無數經典的名曲,像《光輝歲月》《海闊天空》《長城》《不可一世》等等。音樂教父羅大佑曾經這樣評價過黃家駒,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唯一一個就是黃家駒。《論語·裡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 黃家駒為什麼在最火的時候去日本?因為他們在香港走不下去了!
    但是理想總是美好的,黃家駒還是高估了香港的聽眾和唱片公司的包容性,唱片公司要的是什麼?要的是是銷量,你去做實驗音樂,做前衛搖滾給誰聽?唱片公司不接受這樣的音樂也是正常的,因為他們考慮,如果聽純音樂不如直接就去聽古典樂,貝多芬、李斯特、莫扎特那麼多音樂大師,為什麼要買你們的?
  • 我們如何變得像黃家駒那麼優秀?
    黃家駒,中國華語樂壇最傑出的音樂人。黃家駒在音樂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因而創作了無數經典的名曲,像《光輝歲月》《海闊天空》《長城》《不可一世》等等。音樂教父羅大佑曾經這樣評價過黃家駒,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唯一一個就是黃家駒。
  • 為什麼1992年黃家駒要帶領beyond樂隊去日本發展?
    陳健添:黃家駒的伯樂,是陳建添把beyond樂隊從地下捧到了地上,陳建添在參加某節目時,有網友問:90年代是香港樂壇的黃金時期,並且beyond成為了香港樂壇最牛逼的樂隊,為什麼黃家駒要帶領beyond去日本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