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公路》裡,有日本電影的極致浪漫。而浪漫過後,生活還要繼續......
電影《企鵝公路》講了很多,我並沒完全看懂。但也許正因為沒有看懂,這部電影給了我一種久違的純真和感動。
《企鵝公路》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反倒措不及防,擊中了我心裡柔軟的地方。
故事如同很多日本電影一樣,發生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夏天。講述了一個希望長大的理性小男孩喜歡一個會變出企鵝、胸很大的感性大姐姐的故事。
故事的內核是成長,而故事的講述方式是錯位。
過分成熟的小男孩;
過分童真的大姐姐;
夏天的日本小鎮出現的南極企鵝……
影片處處強調著錯位,卻也讓這些錯位異常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在夏日小鎮發生的一切錯位矛盾悄然滋長,如同小朋友們發現的那個不明物體「海」:那麼平靜地生長、卻變化著,越來越大,最終將一切吞噬
戰後的日本大踏步地發展著,進入了現代社會;而戰敗的創傷使得日本人過早地進入後現代。
歷史賦予日本人一張結界。在結界中,他們盡情地舔舐著歷史的傷,任由著自己在歷史和自我的錯位中徘徊。
於是有了《銃夢》的廢鐵城、《千與千尋》的神隱之地,和《企鵝公路》的「海」。那是日本人真正的精神領域。
在《企鵝公路》的故事裡,所有人被困在了很美很美的夏日小鎮裡。小男孩青山君,兩次想要離開小鎮:一次是帶企鵝、一次是和大姐姐去看真正的大海。
都失敗了。
小男孩青山君最後明白,小姐姐變出的企鵝才能消解「海」,但消解「海」意味著大姐姐消失。
於是他們循著「企鵝公路」,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過程。
其實,企鵝就是大姐姐,而大姐姐就是小男孩青山君。
在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夏日裡,小男孩青山君充滿了困惑,而這些困惑,都指向「成長」。
故事的最後,「海」消失了、企鵝消失了……
大姐姐說:「我多想看你成長為真正的大人啊,少年。」
大姐姐消失了。
小男孩泣不成聲,影院裡的我也哭了,悵然若失。
哭,反倒是因為我們過早真正的大人了,但丟失大姐姐所擁有的那份天真。
失去了天真的我們,畏畏縮縮、沒有了勇氣。
《企鵝公路》如同許多日本電影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夏日。
在這個夏日裡,有蟬、企鵝、煙火大會、自動販賣機和大姐姐的胸部,以及對真正的大海的那份渴望。
這是日本電影的極致浪漫。
而浪漫過後,生活還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