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廣到人文 富士10-24mmF4 R OIS評測

2021-02-14 IT168

  【IT168 評測】富士XF 10-24mmF4 R OIS是去年年底發布的一款超廣角變焦鏡頭,於2014年3月15日正式上市,京東報價為6600元。這一款高素質超廣角鏡頭的出現豐富了富士的廣角鏡頭的選擇,(等效35mm格式)從15mm的超廣角焦段到36mm人文焦段讓掃街與風景拍攝相結合,並且恆定光圈為F4。富士之前的有過XF的14mm、18mm這兩款超廣角定焦鏡頭、有23mm、27mm等效人文拍攝焦段的定焦鏡頭,現在新出一個在焦段上整合這些鏡頭的變焦10-24mm對於許多攝影愛好者來說會非常實用,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款鏡頭到底如何吧。

  富士XF 10-24mmF4 R OIS鏡頭採用10組14片結構,全新設計的光學系統包括4片非球面鏡片和3片額外的超低色散玻璃鏡片。F4.0恆定光圈,可在鏡頭的超廣角15mm至其最長的36mm的焦距內進行拍攝,擁有光學防抖功能。濾鏡尺寸72mm,重410克。


▲富士XF 10-24mm F4 R OIS鏡頭

  評測總結:富士XF 10-24mm F4 R OIS鏡頭對於暫時沒有大三元的富士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開端,這支鏡頭的出現也讓富士在小三元的有了一支非常不錯的廣角變焦鏡頭。富士XF 10-24mm通過測試在各方面素質都不錯,解析度出色、在長焦端拍攝還能得到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給拍攝人文題材或者一些簡單人像提供了基礎。所以10-24mm是富士不錯的小三元鏡頭,筆者期待未來富士的大三元鏡頭,不過更加迫切期待富士的全畫幅相機和鏡頭。

  購買建議:富士XF 10-24mm F4 R OIS鏡頭相當於我們所熟悉的小三元鏡頭,小三元鏡頭在日常拍攝中最大的優勢就是焦段實用。而這支涵蓋了從超廣角風光焦段到人文焦段的鏡頭非常好用,喜歡處去拍攝風景的富士用戶買這支鏡頭會比用好幾支富士廣角定焦方便。而你如果只是富士入門級用戶,建議不用購買這支鏡頭,16-50mm或許更適合你。目前富士XF 10-24mmF4 R OIS在京東上報價6600元【點擊文章結尾處「閱讀原文」查看詳情】,價格相比單反鏡頭都略微顯貴。











  仿望遠鏡設計 富士XF 10-24mm外觀

  在印象中富士的鏡頭除了18-55mm和另外兩個長焦鏡頭個頭會比較大之外,其他的都顯得比較小巧。相對來說,XF 10-24mm在富士鏡頭群中也算是比較大號的,不過和單反鏡頭相比,這個鏡頭又顯得很小巧。鏡頭的體積會和鏡片的配備、光圈的大小有所關係,在保證畫質的情況下,富士XF 10-24mm這個大小還算控制得不錯了。濾鏡口徑尺寸72mm,重410克,最近對焦距離24cm最近拍攝距離。


▲富士XF 10-24mm鏡頭

  這款鏡頭製造精密、採用反應靈敏並可實現微調的金屬光圈環和對焦環設計,這也算是富士的鏡頭的標配。變焦環採用的是塑膠材質,控制起來非常舒服,這個材質也比金屬材質更不容易積灰塵。


▲三個環圈設計

  XF10-24鏡頭整體上是金屬材質,表面為啞光漆面設計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刮花鏡身。前側鏡片反面新增了一層全新開發的鍍膜,在外觀上看不太出來。


▲啞光漆面設計

  在鏡身上配備兩個開關按鈕:一個為鏡頭防抖開關,一個為光圈自動與手動調節開關。這兩個功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調整,例如光圈調節,需要用到手動M檔或者光圈優先就必須要在關閉狀態,而需要快門優先和程度自動曝光的話妥妥的用Aout處。


▲兩個開關按鈕


▲鏡頭鍍膜以及外變焦

  富士XF 10-24mm使用了在不改變鏡身長度的條件下進行外變焦方式。通過其內部對焦系統,只需驅動中部或後部鏡片組的小型鏡片,無需移動前部鏡片組的大型鏡片,即可實現高速自動對焦。它的內部採用重量更輕的內置鏡片並新增一個步進馬達,因此可實現低噪聲使用。


▲鏡頭金屬卡口

  中心解析度出色 廣角端邊緣畫質稍減

  富士XF 10-24mm採用10組14片結構,全新設計的光學系統包括4片非球面鏡片和3片額外的超低色散玻璃鏡片。在使用X系列相機各光圈值拍攝時,其鏡頭調製優化(LMO)功能能提高解析度。所以在解析度方面富士XF 10-24mm在畫面上具有較強的表現。

  下面就在IT168的標準評測室對這個鏡頭進行測試。本次的解析度測試中,採用富士X-T1機身搭配富士XF 10-24mm鏡頭(鏡頭優化關閉狀態下)進行拍攝ISO 12233解析度標卡,後期用IMATEST軟體跑分最終得出數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解析度到底如何。

  10mm廣角端測試成績


▲10mm廣角端中心測試成績

  廣角端中心解析度基本在3000線徘徊,這個成績在無反鏡頭中的成績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中心最佳解析度出現在F8上。


▲10mm廣角端邊緣測試成績

  廣角端的邊緣測試成績最佳解析度出現在F8上,綜合上面的中心解析度成績,在廣角端的時候要拍攝最清晰的照片建議採用F8光圈。邊緣解析度普遍都較低,這在超廣角鏡頭方面並不能完全避免,屬於正常現象。儘量別開F4和F22這兩個光圈進行拍攝清晰度要求較高的照片。

  24mm長焦端測試成績


▲24mm長焦端中心測試成績

  在變焦鏡頭中,長焦端普遍解析度都不高,這屬於變焦鏡頭中常見的現象。在長焦端的中心最佳解析度也出現在F8上。


▲24mm長焦端邊緣測試成績

  在上面的曲線圖中可以看到,在長焦端的最佳邊緣解析度也是出現在F8上的。

  從測試成績中得出了最佳解析度在F8上,在這個光圈上我們在實景中進行拍攝測試,100%原片直出觀看細節。紅色標註處為截取的部分。


  通過截圖,我們可以看出,這支鏡頭的中心區域細節保留得不錯,表現可圈可點。

  小結:富士10-24mmF4 R OIS最佳解析度出現在光圈F8下,在拍攝風景或者一些淘寶店商品高清圖的時候建議採用F8的光圈。不過這支鏡頭並不太適合淘寶商家拍攝商品,畢竟焦段在外面的世界能運用得更廣。

  畸變控制優異 無明顯暗角

  畸變是超廣角鏡頭中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有的人喜歡畸變大的超廣角鏡頭,這樣拍一些場景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有的人不喜歡畸變,總認為畸變在鏡頭中就是影響了畫質。總之不管富士10-24mmF4 R OIS鏡頭畸變如何,都會進入「有人愛有人恨」眾口難調的狀態。廢話不多說,就看看富士10-24mmF4 R OIS在畸變方面的情況吧。


▲實景拍攝測試


▲10mm廣角端畸變測試結果

  富士10-24mmF4 R OIS在10mm焦段下畸變為-0.975%,在廣角鏡頭中這個成績屬於輕微的桶形畸變,可以看出富士對於鏡頭研發的要求比較高,在超廣角上也儘量控制好畸變來保障畫質。在實拍的過程中還是能明顯感覺出電子取景器中畫面的畸變,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拍攝感覺也都不太一樣。


▲24mm長焦端畸變測試結果

  富士10-24mmF4 R OIS在24mm長焦端的畸變成績為0.125%,為枕形畸變。在測試圖中基本看不出來有變形的感覺,可以說畸變控制到肉眼不可見的程度。在等效焦距35mm後去拍攝人文照片題材完全沒問題,不用擔心因為畸變而破壞人文最真實的畫面。

  小結:富士10-24mmF4 R OIS在10mm廣角端桶形畸變比較明顯,在測試圖中能明顯看得出來,不過這個成績對於超廣角焦段來說算是控制得很好的。而在24mm長焦端並沒有明顯的畸變,對於喜歡用35mm焦段去拍攝人文題材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

  暗角在F8時消失


10mm端暗角測試


24mm端暗角測試

  許多超廣角鏡頭在大光圈下都會有明顯的暗角,而富士10-24mmF4 R OIS在這方面控制得就比較好,暗角在長焦端和廣角端最大光圈F4下都不算明顯,直到F8完全消失。

  有明顯眩光 鬼影控制優異

  富士XF 10-24mmF4 R OIS在鏡片中採用了HT-EBC*1多層鍍膜,可將鬼影降至非常低的限度。在測試中看到的鬼影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呈現一個彩色的小光斑。在眩光方面富士10-24mm就比較明顯了,從測試圖中所看到,在光源附近基本都會有一圈圈眩光。


▲實驗室強光測試


▲實景拍攝中眩光也比較明顯

  建議用這支鏡頭拍攝的時候儘量避開直接強光源,畢竟大量的眩光會讓畫質下降不少,特別是拍攝風景的時候尤其要注意。

  焦外柔和

  富士XF 10-24mmF4 R OIS等效焦距為15mm到36mm,涵蓋了人文焦距,在拍攝一些人文題材的時候需要運用到背景虛化功能,讓一些比較雜亂的背景變得柔和些。所以在測試焦外的時候看到富士超廣角10-24mm能夠柔和的背景虛化效果,讓人驚喜不少。從廣角風景到人文自然拍攝都沒什麼問題。


▲實驗室拍攝


▲室外實景拍攝

  富士10-24mmF4 R OIS評測樣片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10s 光圈值:F4.0 焦距:10mm 感光度:ISO32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38s 光圈值:F5.6 焦距:24mm 感光度:ISO32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300s 光圈值:F5.6 焦距:10mm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420s 光圈值:F5.6 焦距:24mm 感光度:ISO2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800s 光圈值:F4.5 焦距:10mm 感光度:ISO400


▲型號:X-T1 快門速度:1/210s 光圈值:F8.0 焦距:24mm 感光度:ISO4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500s 光圈值:F8.0 焦距:10mm 感光度:ISO2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300s 光圈值:F8.0 焦距:24mm 感光度:ISO4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480s 光圈值:F8.0 焦距:24mm 感光度:ISO2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550s 光圈值:F8.0 焦距:24mm 感光度:ISO400


▲設備型號:X-T1 快門速度:1/2200s 光圈值:F4.0 焦距:10mm 感光度:ISO400

相關焦點

  • 輕量化超廣角 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鏡頭評測
    一、鏡頭概述    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鏡頭並不是全新產品,上一代產品型號為:XF10-24mmF4 R OIS。作為一枚便攜性頗為出色的超廣角,這枚鏡頭適合富士用戶用於風光攝影、建築攝影,以及大部分廣角攝影題材。二、鏡頭外觀設計    富士XF10-24mmF4 R OIS WR是一枚輕量化的超廣角鏡頭,鏡身設計非常簡潔,整體做工優秀。
  • 富士XF 10-24mm F4 R OIS WR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富士XF 10-24mm F4 R OIS WR鏡頭採用10組14片鏡頭結構設計,其中包含4片非球面鏡片以及4片ED低色散鏡片。
  • 【富士新品鏡頭 現貨在途】XF10-24mmF4 R OIS WR
    除了全能性價比選手 X-S10 的登場之外,今天富士膠片還正式發布了一支風光利器——超廣角變焦鏡頭 XF10-24mmF4 R OIS WR。並更新了XF鏡頭群研發路線圖(XF LENS ROADMAP),本次ROADMAP更新表明,明年將有XF70-300mmF4-5.6OIS和 XF18mmF1.4 兩支新鏡與大家見面。XF10-24mmF4 R OIS WR,這是富士X無反系統下的第36支鏡頭。它採用10組14枚鏡片,其中包含4枚非球面鏡片和4枚ED鏡片(超低色散鏡片)。
  • 輕旗艦富士 X-S10 、XF10-24mmF4 R OIS WR 正式發布與兩款新鏡解鎖 X-T3良心固件
    XF10-24mmF4 R OIS WR。XF10-24mmF4 R OIS WR,這是富士X無反系統下的第36支鏡頭。它採用10組14枚鏡片,其中包含4枚非球面鏡片和4枚ED鏡片(超低色散鏡片)。焦距等效35mm格式下的 15mm-36mm,最大光圈恆定F4。
  • 【滙豐富士X俱樂部】XF10-24mmF4 R OIS WR 正式發布 另有兩款新鏡解鎖 X-T3良心固件
    除了全能性價比選手 X-S10 的登場之外,今天富士膠片還正式發布了一支風光利器——超廣角變焦鏡頭 XF10-24mmF4 R OIS WR。XF10-24mmF4 R OIS WR,這是富士X無反系統下的第36支鏡頭。它採用10組14枚鏡片,其中包含4枚非球面鏡片和4枚ED鏡片(超低色散鏡片)。焦距等效35mm格式下的 15mm-36mm,最大光圈恆定F4。
  • XF10-24mmF4 R OIS WR 正式發布 另有兩款新鏡解鎖 X-T3良心固件
    除了全能性價比選手 X-S10 的登場之外,今天富士膠片還正式發布了一支風光利器——超廣角變焦鏡頭 XF10-24mmF4 R OIS WR。XF10-24mmF4 R OIS WR,這是富士X無反系統下的第36支鏡頭。它採用10組14枚鏡片,其中包含4枚非球面鏡片和4枚ED鏡片(超低色散鏡片)。焦距等效35mm格式下的 15mm-36mm,最大光圈恆定F4。
  • 富士XF8-16mmF2.8鏡頭評測:C幅大三元終於齊了
    富士本次推出的這款XF8-16mmF2.8 R LM WR鏡頭,本質上它的35mm的等效焦距範圍是12-24mm,與我們常見的16-35mm這款廣角大三元有點不一樣,雖然望遠端只有最大24mm,但優點就是廣角端有更廣的12mm。
  • 德國評測丨 索尼FE 24mm f/1.4 GM
    2018年11月初,筆者在冰島南部海岸進行為期一周的旅行,使用的就是索尼FE 24mm f/1.4GM鏡頭,搭配索尼 A7RM3全畫幅相機。       索尼全畫幅相機的新型頂級廣角鏡頭FE 24mm f/1.4 GM在旅程中體現了幾個好處。首先,全開光圈為f/1.4時,由於進光量充足,當拍攝北極光的時候,它可以保證相對較短的曝光時間,以便能夠將星星拍攝成點狀而不會出現拖影。
  • 超廣角變焦恆定光圈鏡頭 富士XF8-16mm F2.8售價9990元
    富士XF 8-16mm f/2.8 R LM WR的出現也終於為自己的XF系列鏡頭群配備了完整的大三元鏡頭(XF 16-55mm f/2.8 R LM WR和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
  • 豈止於廣 126˚看世界 佳能EF 11-24mm f/4L USM體驗
    f/4L USM超廣變焦鏡頭的發布。圖中使用佳能EF 11-24mm f/4L USM鏡頭的11mm端和24mm端分別在距離別墅較近和較遠的位置拍攝,別墅大小相差無幾,但照片風格卻大有不同。佳能EF 11-24mm f/4L USM發布之後,將135 全畫幅超廣變焦鏡頭廣角焦距的紀錄從12mm提升到了11mm,是當下135全畫幅鏡頭中最廣的變焦鏡頭。廣角端的11mm到24mm焦距,一支鏡頭即可覆蓋建築、風景攝影常用的廣角焦段。
  • 器材評測 | 攝影師FILMING 使用索尼FE 24mm F1.4 GM 拍攝峇里島火舞
    24mm f/1.4G大師鏡頭,我們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並投入實拍。索尼FE 24mm F1.4 GM在操控方面也十分專業。配置有AF/MF對焦模式切換撥杆;設計有單獨的光圈控制環,可以在最大光圈F1.4至F16之間調節,也可設定到A檔,讓機身直接選擇光圈。
  • 適馬12-24mm f/4 Art PetaPixel試用
    這是適馬的第三支(代)12-24鏡頭,第一次貼上了Art標、擁有恆定光圈(之前是f/4.5-5.6)。拿到鏡頭的我注意到的第一點就是在12mm的時候鏡頭蓋和前組似乎有些衝突,在13-24mm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工程頭的緣故)。  這支鏡頭的直接競爭對手應該是佳能11-24mm f/4L、尼康14-24mm f2.8G、騰龍 15-30mm f/2.8。
  • 評測丨 富士XF 8-16mm f/2.8 RLM WR
    >      富士推出了專業的廣角變焦鏡頭XF 8-16 mm f/2.8 R LM WR,通過實驗室檢測和實拍,它具有非常優異的成像性能,非常具有說服力。       XF8-16mm f/2.8光學設計的高成本似乎已經得到了回報。XF 8-16mm f/2.8在測試圖表上顯示出極佳的解析度,尤其是在全開光圈f/2.8的時候與已經稍微較舊的廣角變焦鏡頭XF 10-24 mm f/4 R OIS進行比較後,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 畫質優異輕巧超廣 尼克爾Z 14-30mm f/4S評測
    在尼康發布的眾多超廣鏡頭中,首屈一指的便是尼康在十多年前就發布的一代神鏡——AF-S 14-24mm f/2.8G ED,這款鏡頭用過的人都說好,逐漸在尼康的用戶群體中口口相傳,聲名遠揚。其中最能直觀證明Z卡口優勢的便是Z 58mm f/0.95 S和Z 14-30mm f/4 S的出現,其中Z 58mm f/0.95 S證明了Z卡口對於設計大光圈鏡頭的提升,而Z 14-30mm f/4 S則證明了Z卡口對於設計更輕巧便攜鏡頭的突破,後者也正是我們今天的評測主角。
  • 超大光圈富士XF50mmF1.0鏡頭評測
    富士XF50mmF1.0 R WR採用防塵防滴設計,在11個位置進行了密封以防止溼氣和灰塵,鏡頭能在-10℃的溫度下使用,在各種嚴苛的環境下,只要你想,它會是你拍攝時最堅強的夥伴。富士XF50mm F1.0 R WR銳度評測中心邊緣f/1.0
  • CP+2015:適馬新廣角24mm F1.4搶鮮試用
    近日,適馬最新發布的24mm f/1.4 DG HSM Art廣角鏡頭更新了適馬A系列鏡頭產品線。  至此,適馬全畫幅Art系列 f/1.4產品線也發展到了3款,而廣角鏡頭可用於多種拍攝題材,如自然風光、城市建築以及人文紀實等攝影題材,相信適馬新廣角24mm f/1.4 DG HSM Art鏡頭的到來將會為廣大影友提供更多的選擇。
  • 器材評測 | 使用索尼FE 24mm F1.4 GM 拍攝峇里島火舞
    索尼FE 24mm F1.4 GM在操控方面也十分專業。配置有AF/MF對焦模式切換撥杆;設計有單獨的光圈控制環,可以在最大光圈F1.4至F16之間調節,也可設定到A檔,讓機身直接選擇光圈。A7R3,FE 24mm F1.4 GM,1/500 秒;   f/1.4;   ISO 2000
  • 圖麗推出33mm f/1.4 X、23mm f/1.4 X鏡頭 為富士X卡口而生
    1.4 X、atx-m 33mm f/1.4 X正是兩款最新的產品,它們定價分別是479美元、429美元。  atx-m 23mm f/1.4 X是一款APS-C畫幅定焦鏡頭,約等效全畫幅35mm視角,它由10組11片鏡片組成,其中2片是低色散鏡片,最大光圈為F1.4,最小光圈為F16;內置了對焦馬達,兼容富士相機人臉
  • 頂級超廣角 佳能EF 11-24mm f/4新鏡評測
    f/4L USM。EF 11-24mm f/4L USM搭載EOS 5D Mark III效果   這支鏡頭在外觀上設計上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它的第一枚鏡片採用了超大尺寸(直徑達87mm)的研磨非球面鏡片,與魚眼鏡頭EF 8-15mm f/4L USM的前組鏡片設計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