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indows 筆記本市場,一線品牌有聯想,戴爾,惠普,華碩與宏碁。
儘管這些品牌的產品競爭力參差不齊,但從市場佔有率以及市場規模來看,他們就是一線品牌。
一線品牌的產品並不能涵蓋所有價位,讓所有消費者滿意,因此總會有其他品牌去瓜分這個市場。
在中國,這些品牌就是華為、榮耀、小米等。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以外,還有叫做機械革命、神舟的筆電廠。
這些二線筆記本值不值得買呢?今天就來分析一波。
二線筆記本值不值得買?
今天機械革命上架了一款全新的輕薄本,名為 S2。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本子的基本參數。
英特爾 i5-10210U 處理器,英偉達最近發布的 MX350 獨立顯卡;
8GB 內存和 512GB 固態硬碟,最後售價 4099 元。
還有一款是 i7-10510U 版本,其他配置沒有變化,售價 4599 元。
差價 500,能接受,畢竟僅僅從 i5 升級到 i7 就要花費 1000 元的機型不少。
但我相信這 500 元的差價,將內存升級到 16GB,或者將屏幕換成 100%sRGB 會更實用一些。
我一向不推薦購買低端英特爾平臺的輕薄本,並不是因為英特爾處理器不好。
而是英特爾平臺的硬體成本相對較貴,OEM 廠商為了壓價,會在其他方面進行閹割。
模具換成相對較差的,屏幕色域下降,砍掉 USB-C 充電和指紋模塊。
正如這臺機械革命 S2 一樣,另外 RedmiBook 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 4000 價位,我完全看不到這款機型的賣點。
如果說英特爾處理器和英偉達顯卡是賣點的話,大家更應該選擇買同價位同配置的一線品牌產品。
這款產品,不太值得。
我們來看看機械革命 AMD 平臺的產品,S1 Air。
銳龍5 3500U 處理器,8GB 內存以及 512GB 固態硬碟;
整機厚度 16.8mm,重 1.13Kg,相比 S2 的 18mm 1.8Kg 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價格只有 3399 元,顯然機械革命 S1 Air 是更值得購買的對象。
但這些二線廠商畢竟是小廠,在華為榮耀小米的體量面前,似乎又沒有了價格優勢。
RedmiBook 14 銳龍版只要 3309 元,榮耀 MagicBook 14 也是 3399 元,而且還有 USB-C 充電。
再不行聯想小新 Air14 也賣過 3399 元的價格。
假如你到另外一個二線廠商神舟的天貓旗艦店逛一下,你會發現這款神舟 KINGBOOK U4 銀色系列的外觀和之前的機械革命 S1 Air 非常像,但是配置完全不同。
英特爾 i5-8265U 處理器,有 72%NTSC 色域屏幕,也有 16GB 內存,價格只需要 4299 元。
為什麼會出現兩臺一模一樣但不同配置的電腦?
這就不得不提到「公模」的概念。
在筆記本市場中,做產品的企業往往不是我們能看到的聯想戴爾惠普等 OEM,而是更加上遊的企業,統稱為 ODM。
ODM 會包攬產品的研發生產等工作,並定期向 OEM 提供產品方案。
有些 ODM 只給一個 OEM 提供產品,有些 ODM 則會給多數 OEM 提供產品。
賣給多個 OEM 的產品方案,就叫做公模。
因此你才會看到兩個品牌的產品除了 LOGO 其他部分一模一樣的現象。
使用公模機的好處是可以節省大量的開模研發資金,因此最終的成品價格可以做得非常低。
不參與上遊廠商的研發生產,直接拿成品裝上必要的零配件包裝就直接開賣。
像神舟、機械革命這樣的二線品牌,是真正的「組裝廠」。
在小米華為榮耀沒有進入筆電市場之前,這種做法是非常吃香的。
但隨著網際網路廠商進入筆電市場...
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即便不用公模產品也能做到較低的價格,而超高的品牌知名度就是一種先天的優勢。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傾向於購買品牌知名度更高的產品。
而高品牌知名度意味著有更完善的售後服務系統,購買的產品更有保障。
如果你知道某款產品的優勢在哪裡,但礙於品牌認知,猶豫不下單的話,那我建議還是別買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省了一筆,還是品牌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