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撿到文物手鐲,上交卻被考古隊長私吞,最後被情人告發

2021-01-18 探古論今

上千年的歷史文化

我國文化底蘊深厚,因此古人留下的文化和文物十分豐富,如果想要探索我國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可以從最主要的文物開始作為切入點,所以,專家們才會積極呼籲百姓,若是發現文物要做到上交給國家,以便專家們迅速展開對文物的研究,不過總是會出現幾個寡廉鮮恥的小人不願上報文物。

古代君王最愛建都的地方之一

在1988年,當地政府做出了將陝西西郊的飛機場遷至鹹陽的決策,陝西是古時候君王最愛建都的地方之一,因此,它也是常常出土文物的大省之一,就算是修建某一建築都有可能在地下挖出一座古老的陵墓,所以,為了保險,專家們還是在準備開工之前先對當地進行了探測,沒想到的確有一座古墓位於下方,而且規模比較大,最後根據考察結果來看,這座陵墓建於隋唐時期,其中的主人是賀若氏,賀若氏的丈夫比較有名,也就是獨孤信的兒子,獨孤信本身戰功赫赫,另外他的女兒們全都是皇后,其中楊堅寵愛的獨孤皇后其實就是獨孤信其中的一個女兒。

將手鐲私吞?

賀若氏是獨孤信的兒媳,無論如何,陪葬品是不會太差的,而且這位賀若氏的陵墓在這之前從沒有被盜墓賊們「光顧」過,其中不少文物保存得較為完好,專家在此地進行了幾天挖掘,最後發現大量瓷器陶俑、金銀財寶及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除此之外,其中還有不少女子獨有的飾品,基本上都是安套數入葬的,不過其中一套飾品卻找不到手鐲,最後只能就此作罷,不過他們不知道,這手鐲其實已經先被考古隊長這位小人佔為己有了。貟安志自從畢業以後就開始從事考古工作,平時工作能力不錯,因此才會成為考古隊長,其實最初,手鐲是某位農民無意間發現的,不過對方知道貴重,於是上交給他,貟安志為農民也頒了一張證書作為獎勵,不過邪惡僅在一念之間,因為這手鐲的事知道的人就他倆,所以他起了壞心思,打算將手鐲私吞。

小結:

原先確實無人發現,不過貟安志有個名為巴豔芳的秘密情人,這位情人並不是真心和對方在一起,主要是為了錢財,最後她真的了這手鐲的事情,想要在離開他前敲他一筆,可是對方卻不答應,因此,巴豔芳只能甩手告發對方,也因此事,貟安志的醜陋行徑才被揭穿,最後受到法律制裁。

相關焦點

  • 農民撿到金牌,求鑑時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專家很氣憤
    相比於史書文字的記載,活生生的文物更能體現那個年代的實況,中國是手工業製造的大國,多年來累積了數不勝數的古文物,很多古文物都被國家珍藏起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文物散落在各地,經常被後人發現。有一位農民撿到一塊金牌,前往鑑寶機構鑑定時被要求上交,他卻轉手將其熔成了手鐲,專家聽到後被氣炸。
  • 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鐲,上交後消失6年,女工人:被考古隊長私吞了!
    當年,陝西要修建鹹陽國際機場,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動土之前,一定要進行文物勘探。沒過多久,考古隊就在新機場鍋爐房M2工地處,發現了一座古墓。不過奇怪的是,專家卻唯獨沒找到金手鐲,按理來說,金手鐲才是古代女子的最愛,難不成她在死前送給了別人?苦尋無果之下,專家只好作罷,再也沒提過這個問題。其實,金手鐲早已被一個叫羅月娃的民工挖出來了,為了避免麻煩,他當時就把手鐲交給了考古隊長貟安志,但這個金手鐲,卻在貟安志手上消失了……
  • 一農民曾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讓專家氣憤
    不同於我們現在的書寫歷史的叢書、典籍,就如張舜民這首詩中所寫,觀文物有如一眼覽盡舊江山,文物的存在可以說就是歷史本身,對研究前朝歷史以及地理有重大意義和價值。但很多時候文物不僅是被專家發現,更多的時候是由普通群眾們無意間發現的。說來無奈,許多文物便毀於群眾手裡。曾經就有一農民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的故事,讓專家氣憤不已。
  • 農民挑糞時意外撿到漢代文物,毅然上交博物館,獲得數百元獎勵
    1982年,重慶江北區觀音橋的一位普通農民劉定權,在自家菜地挑糞的時候,突然看到看到自家地裡某處有一個奇怪的物品,黑色中透露出一點金黃色,看上去是他以前從沒有見過的東西。他覺得很奇怪,便撿起來在嘉陵江邊進行了清洗。
  • 民工挖到一唐朝金手鐲,估價三億主動上交,卻被專家私吞送給女友
    中華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聰明的祖先曾留下了不少的寶貴財富給我們,比如博物館裡的珍貴文物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些寶貝不但代表了璀璨的華夏文明歷史,而且也顯示出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這些文物大多數都是考古人員進行發掘工作時所出土的寶貝。
  • 撿到文物要上交這有法可依嗎?文物拍賣私人購買合法嗎,為什麼?
    撿到文物肯定是需要上交給國家的,這一點也是有明文規定,包括出土的一些文物其實也是屬於國家,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過挖到什麼東西,然後自己私自收藏被追回,或者人們哄搶什麼文物,其實關於這些東西,後期都是會被國家追繳的,當然一兩枚銅錢可能不會有人找你要,畢竟價值可能就幾塊錢,也不值當的,但是你要挖出來一堆,那麼肯定會有人找你,畢竟成堆出土的銅錢也代表著這塊地方可能有古代墓室
  • 樂東一農民挖樹坑撿到西漢官印!來聽聽海南考古的故事
    海南省博物館供圖 12月22日上午,「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採取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為觀眾呈現海南考古70年曆程。本次展覽共展出文物300多件,分三個部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
  • 山西一農民割草時,撿到一裝滿金器木匣,專家知道後立即要收回?
    大家好,我是小子說歷史,今天來和大家說一個發生在山西一農民身上的故事。小編接下來要向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一筆「意外之財」有關——山西一農民割草時發現一個破爛的木匣,裡面藏著193件唐金,村民當即將其中的珍寶平分,但專家來看後卻說要儘快歸還!那為什麼專家要讓村民們趕快把這件珍寶歸還呢?這副木盒又有什麼來歷?這篇文章帶給你一些認識。
  • 張獻忠沉銀考古出水超萬件文物 大量龍紋金器或屬明朝宗親
    在四川彭山江口古鎮的岷江江底,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到底「藏」了多少寶藏?四川考古史上首次江底考古自今年1月5日啟動以來,截止目前現場考古已進行兩個多月。 據四川在線報導,截止3月15日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和銀錠,同時還有戒指、耳環和髮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鐵刀、鐵劍、鐵矛和鐵箭鏃等兵器。
  • 稀罕事,撿到東西上交還得被罰款
    近日,長沙一名高鐵保潔員甘女士,在打掃車廂衛生過程中,撿到一枚鑽戒。從撿到鑽戒到上交鑽戒,中間時間是16分鐘,但是因為不是第一時間上報上交,甘女士被公司處以500元的罰款。然後在打掃工作完成之後,自己準備去上廁所,就在這個時候,接到了組長的電話,問她是否有撿到一枚戒指。收到組長的電話後,甘女士就立刻找到組長,上交了鑽戒。也就是因為這個,公司認為甘女士上交「緩慢」,還可以理解為沒有主動上交,甚至有私自扣下戒指之嫌,所以對甘女士處以500元的罰款,以示警戒。
  • 小孩撿到「皇后玉璽」,上交後獎勵20元,45年後專家再找上門
    小孩撿到「皇后玉璽」,上交後獎勵20元,45年後專家再找上門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拾金不昧一直都是美德,千年傳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拿,失主丟了東西也會著急。但是拾金不昧僅僅只是道德準則,並不是法律約束,因此沒有強制性。
  • 四川岷江村民「挖寶」古代錢幣 當地文物科:無考古價值
    樂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員表示,與考古專家溝通後得知,疑為古時商船經過所散落的錢幣,不具備考古價值。在樂山市五通橋區金粟鎮岷江畔,近日來有不少人拿著鏟子、耙子等工具在江邊的土地上挖來挖去,據當地村民表示,他們正在這裡「挖寶」。由於此前有人在此挖出過古錢幣,大家口口相傳後,不少人聞訊前來,加入到「挖寶大軍」的行列中。
  • 撿到「皇后玉璽」,上交獲獎20元的孔忠良,45年後專家補發了獎狀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館藏達文物171.795萬件,其中國寶級國寶級文物就有18件,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它的鎮館之寶之一就是一件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據專家推測,這枚玉璽極有可能是呂后的皇后玉璽,這枚皇后玉璽是研究漢代皇后玉璽的唯一實物,價值連城,已經被列入了《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這個文物出土于于1968年,它的出土過程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1968年的一個下午,13歲的孔忠良在從當地的小學放學回家的途中看到了一個散發出潤澤光芒的方形雕刻品。
  • 那個捐青銅劍獲獎500元,稱「不會再上交」的小夥,後來怎樣了?
    為此小夥還得到了500元獎勵和一張捐贈證書,可是網友們卻紛紛為其打抱不平,認為他的行為和獎勵不匹配,事情最後怎麼樣了? 例如,某地農民在耕地的時候撿到了寶貝,後來發現是一個比較珍貴的文物,於是主動上交給當地文物局。 為了表達對無償捐贈的表彰,博物館一般都會給予500元獎勵。可是雖然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很多人的金錢觀都發生了扭曲。 在這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既然寶貝時自己偶然間發現的,那麼自己就應該是第一所有人。
  • 保潔員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時間慢被罰500:我太冤了!
    最近,在湖南長沙,甘女士在清理高鐵車廂時,撿到一枚一克拉的鑽戒,因未及時上交而被罰款500元,這讓她很委屈,該事件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高速意味著速度快,效率高,許多列車在返程時,在車站停留的時間很短。高速行駛的甘女士把車停在12時50分,13時16分就要開了,只給保潔員工作了20多分鐘。
  • 朝陽群眾又立功,《盜墓筆記》都上交文物了,還有人敢在北京倒鬥
    劇中還有些讓人會心一笑的情節,比如出事一定「先聯繫文物局」,發現了文物一定「上交國家」等等,可就在劇集播出的同時,過去十年間,盜墓類題材的小說、影視劇作品不斷,也因此讓一些人誤以為盜墓的行為和考古並沒什麼兩樣,考古只不過是「官方盜墓
  • 13歲小學生撿到「玉璽」上交,獲20元路費,45年後他怎麼樣了
    他的父親也看不懂底部刻著的字文是什麼意思,但是陝西是一座充滿了文物和失落遺蹟的古城,這裡的人們對文物似乎天生就有一種敏銳的直覺.加之孔忠良的父親平時也有一些跟文物工作者打交道的經歷,他認為這絕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很有可能是千年前的文物,當即就決定要和兒子一起將這塊石頭送往當地的博物館。上交玉璽博物館的專家們一邊詢問情況,一邊研究印章。
  • 撿到東西上交還被罰:長沙保潔員因為上交不及時,被罰500
    湖南長沙一名保潔員在工作時撿到一克拉鑽戒,上交後反被罰款500元,公司給出的理由是上交不及時。多長時間內上交才算及時,據這名保潔員所說,從撿到到上交才僅僅16分鐘而已。公司有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寒了拾金不昧者的心。
  • 1965年黑龍江老農撿到一鐵塊,日日怪叫不停,專家:中華第一龍
    我們國家很早就開始重視文物考古工作,成立許多科研小組投身於文物事業之中。這些年陸陸續續有科研小組發現了部分文物,這些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它們是過去歷史的見證人。發現的文物是我們中國兒女的文化寶藏,作為後輩,我們如果有幸發現了文物,應當做的就是好好珍藏,要知道文物的得到是來之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