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缺乏父愛的人:長大後不敢與別人去競爭,更沒有勇氣去追求!

2020-12-25 有夢想的小沫汐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除了受一些環境的因素和經歷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自己的童年經歷有關。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缺乏父愛,很可能會導致他在長大後不敢與別人去競爭,更沒有勇氣去追求。因為他的內心是自卑的,他並不是不需要父愛,他也希望能夠得到父親的寵愛,被父親所認可,可是換來的只有冰冷的指責和嚴苛的要求。

很多人的家庭或許都存在著一種嚴父慈母的現象,由於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往往都是母親會抽出很多的時間來陪伴我們,從小到大她會給我們洗衣做飯,送我們上學,會去聆聽我們的心聲。

而父親則是一直在外面拼搏賺錢,哪怕在回家後面對著我們也是一直都板著一張臉,總是那麼嚴肅認真的樣子,從來都不會去用言語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那種高高在上的樣子使我們缺乏溝通,彼此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我們經常只能看到父親忙碌的背影,就連與父親靜下心來好好聊聊天的時間都是比較少的。

如果一個人想要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上更好的生存下去,與別人展開激烈的競爭,那麼就必須是自信且具備勇氣的,而這樣的人想必從小就是與父親相處融洽,擁有著一個幸福家庭的,所以從他們進入社會起就是一個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又該如何去追求。

父親在孩子們的眼中一直以來都是榜樣的存在,代表著勇敢無畏,一個合格的父親是能夠教會孩子們什麼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什麼是需要靠自己來守護的,而不是讓你一味的去忍讓和迴避,遇事只知道逃避而不敢面對,沒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其實小沫汐的父親有20年的時間都沒有陪伴在我的身邊,我從小都是由奶奶帶大的 ,奶奶對我也很嚴厲,她是一個特別強勢的人,事事都追求完美,所以相對的也養成了我比較弱勢的性格。

因為缺乏父母的愛,我從初中起就是一個很文靜不愛說話的人,即便是到了高中也沒有勇氣跟喜歡的人告白,因為自卑我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也許就正如我標題上面說的這句話:長大後不敢與別人去競爭,更沒有勇氣去追求吧!

直到大學我離開了這個家以後我終於變得自信了起來,但是這也是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的,吃了不少的苦頭,如果我從小就跟著父母或許我不會是之前的那個樣子。

一直以來我可以說在家裡就是一個自卑甚至自閉的人,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父親的一句讚美,所以我為了得到他們的認可一直都很努力,雖然即便我怎麼做還是只會聽到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並且數落我的各種缺點,可能我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不會關心人、自私冷漠、一無是處的人吧。

出生於一個嚴厲的家庭可能是我的宿命,而我自信的來源全都是朋友還有那些外人所帶給我的。在他們的眼中我卻並沒有那麼糟糕,甚至可以說是優秀的,無數的讚美聲總是圍繞在我身邊,在那些人的眼中我才華橫溢,不僅會唱歌跳舞還會詩詞歌賦,性格也是陽光開朗的還特別善解人意,只不過我在他們面前從未將自己的陰暗面展現出來罷了,因為我害怕我只要有一點不完美就會被人所拋棄。

說來也是可笑,做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真的很累,自由和隨心或許是我一生所求吧!

所以在此希望你們都能夠活得不要那麼壓抑,瀟灑隨心一點,同時也希望每一個父親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都能夠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問題,哪怕是施捨給他們一丁點的愛,他們很可能都會開心滿足的手舞足蹈。

一句父母的認可是有多麼的重要,願你們的孩子都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感謝朋友們能夠看完我的文章,我是小沫汐,每日持續更新情感類文章,喜歡我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哦!

今日話題:

在你們的眼中,父親都是什麼樣子的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哦~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小缺失父愛,對女生的成長有什麼改觀?
    從而導致不自信,性格內向,自卑,感覺全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尤其在面對異性時,沒有勇氣主動追求,等來的只是渣男微不足道的關心。其實父愛的缺失分為兩種:一種是缺席,即父親去世或離異;另一種則是父親在身邊很少交流或工作繁忙。無論哪種都是從小缺失父愛,那麼缺失父愛對女生的戀愛觀影響多大?01.
  • 童年裡缺乏父愛的女孩,長大後多數「慘不忍睹」,有女兒的要注意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的父女關係似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甚至有的女兒從不和爸爸靠近,以至於長大後成為問題父女,這樣冷漠的關係不僅會影響到女兒後期的性格甚至還會影響到她的婚姻觀。笑笑是一個性格非常慢熱的人,很多人見到她的第一面都覺得她比較高冷,感覺不太好相處,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導致她今年已經33歲還沒有成家的原因。
  • 8歲那年,父親離開家後再沒出現:缺乏父愛的女性成年後更易迷失
    雖然從表面上看,很多女生對於沒有父親這件事,表現的非常堅強,甚至可以說滿不在乎,但其實內心深處都是渴望父親陪伴的。而且女孩本身就比較脆弱,她們更希望一種像父親的力量,來幫助她們成長,做她們成長路上的後盾。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那些缺乏父愛的女孩,內心的底氣更弱,而擁有幸福家庭的女孩,這一方面的底氣則更強。
  • 科比的寶貝們長大了,雖然缺乏父愛,但從不缺乏溫暖
    科比的寶貝們長大了,雖然缺乏父愛,但從不缺乏溫暖科比離開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而他的妻子瓦妮莎,如今生活中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他們的女兒,如今,大女兒已經17歲,在生活上的一些瑣碎事情,可以幫著母親一起來分擔。
  • 孩子叛逆不聽話,或許是患了「缺乏父愛綜合症」
    和布奇相同的是,8歲的菲利普也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中,從來沒有和爸爸一起玩過棒球,他甚至都沒見過爸爸,因為信仰的關係,菲利普不被允許玩萬聖節遊戲,不過聖誕節,不過生日,也不辦派對,從沒去過遊樂場,沒吃過棉花糖,沒坐過雲霄飛車。他軟弱不自信,在家裡存在感不足,被姐姐輕視,與布奇一樣都渴望父愛。
  • 心理學:媽寶男的心理成因,從小缺乏父愛
    缺乏父愛的兩種情形情形一:父親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參與到自己童年生活的由於離異、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父親無法參與到孩子童年生活的,是比較常見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只有母親陪在孩子身邊,教養孩子。在孩子的意識中,缺乏對父親這一形象的理解,對於男生而言,在心理上會產生重大影響。
  • 從小缺失父愛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危害不得不防
    果不其然,經過後續溝通,媽媽說出了孩子幼年的成長經歷,在孩子7歲時,她和丈夫離婚了,從那之後,孩子就沒怎麼見過父親,兒子也不願意打擾到爸爸的生活。但媽媽有一家自己的企業,平時非常忙碌,很少關心兒子,飲食起居也是由保姆負責的。
  • 全程不敢看兒子,想拉著100多人去探班,郭德綱的父愛沉重如山
    節目中郭德綱作為不知名藝人在透明的櫥窗內生活48小時,在櫥窗中吃泡麵、洗臉、睡覺,甚至無聊時開始打拳,小孩看到了都要問一句「這叔叔在幹嘛呢?」郭德綱就像傻小子一樣在櫥窗中生活,可以說尊嚴全無,這段記憶成為了郭德綱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 童年缺乏父愛的女孩,長大後咋樣?結局二,可能已成渣男「獵物」
    也有不少家庭因為爸爸比較嚴肅或者是工作比較忙的情況,可能會直接造成父女關係冷漠,女兒不喜歡和爸爸親近,一直到長大之後都處於比較「不熟」的狀態。開始大家都沒當回事,直到後來才發現表妹在性格上好像比較內向,不願意和外人交流,在學校性格也比較不愛和人交流。而且長大之後,在學校認識了一個全家都不認可的男孩,大家都認為男孩性格不好,但表妹卻覺得是自己配不上人家,一意孤行的要遠嫁。
  • 愛,就大膽去追求
    流光易逝,淡如雲煙,人生短暫,我們需要更加珍惜,更加快點去爭取身邊想要的東西,不然一眨眼就什麼都沒有了。人生是一場旅程,我們經歷了幾次輪迴,才換來這個旅程,而這個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膽一些,去愛一個人,去追一個夢。所以,我們要憐惜眼前人,大膽追求愛,表達愛,成就最好的人生。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耿耿於懷的東西。
  • 大S兒子缺乏勇氣,汪希箖去海邊愛乾淨,汪希玥用手抓泥玩超投入
    在很多人的眼中,男孩子從小就比女孩子愛玩,而且比較不怕髒。但是從汪小菲分享的兒子女兒近日的生活情形來看,你會覺得大S的兒子缺乏勇氣。當時汪希玥汪希箖一起海邊的髒泥裡,汪希箖雙手乾乾淨淨,壓根不想和泥巴打交道。
  • 你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嗎?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被這樣的問題所束縛,因為經驗不足,所以會面試失敗;因為沒有特長愛好,所以無法參加社團活動和各類競賽…然而換個思路想,你不敢面對面試失敗的結果,所以給自己找了一個沒有經驗的藉口安心接受自己會失敗的結果;你不敢參加活動和競賽,害怕自己露怯,所以把自己沒有特長愛好當成藉口得出「無法參加」的結論。其實,當生活遇到不幸和困難時,應該多想想當下的現實情況,而不是從過去的經歷中找原因。
  • 姜小果不愛鮮肉愛大叔:父愛缺失的女孩,內心有多苦?
    其中,乍一看並不怎麼起眼的姜小果,相對於其它三位姐妹,卻更有男人緣。一個是顏值智商財力全面開掛的小鮮肉,另一個是不苟言笑、顏值平平的職場大齡上司。按照正常的邏輯,花季少女和高智商帥哥更搭,可當別人眼裡可遇不可求的超級大帥哥站在姜小果面前對她表白時,她卻果斷地拒絕了,說: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 越喜歡你,越不敢跟你說話的三大星座,太缺乏勇氣了
    當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主動靠近,絕不會錯過與對方相處的機會,哪怕只是一丁點交流的機會也會好好把握,但還是有些人非常缺乏勇氣,在喜歡的人面前總是扭扭捏捏,連話都會說得很不順暢,甚至是主動找對方聊天都不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越喜歡你,越不敢跟你說話的三大星座,太缺乏勇氣了。
  •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自己?對自我評價比較低?那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
    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的青年,聽到了一名哲人主張的「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便來挑戰,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如果父愛缺席》:90%的人生短板,都在父愛缺席裡
    有一個人小時候家境貧寒,他的父親沒什麼本事,還經常喝得爛醉,被十裡八鄉的人看不起。家裡生計全靠母親一個人支撐。他從小就厭棄這個活得毫無尊嚴的父親,發誓絕不成為父親那個樣子。長大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終於在建築界立穩腳跟,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
  • 楊迪爸爸父愛如山,楊子姍表情微妙,從小缺失親情,心態被讀懂
    《做家務的男人》溫馨繼續,楊迪爸爸父愛如山,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兒子,隻言片語就能讓人莫名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很有愛。不少觀眾由衷感嘆:每個心驚膽戰的靈魂,背後都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原生家庭,童年的陰影需要一輩子去癒合。楊迪媽媽幽默開朗,綜藝感甚至比兒子還強,楊迪爸爸卻沉默寡言。父子倆單獨相處,甚至沒有共同話題,氣氛尷尬到極致。
  • 性格測試:選一款你喜歡的美食,測讓你不敢鼓起勇氣去戀愛的原因是...
    有人說「如相愛請深愛,如不愛請走開」這便詮釋了愛需要全心全意,愛需要我們珍重彼此。一段情感路並不會太平坦,你有過努力和經營,也有過失望和痛苦。如果要你放棄,你也會不甘心,因為愛情不會清澈見底,愛情有很多未知。有的人愛的轟轟烈烈,飛蛾撲火也在所不辭。有的人微微弱弱,缺乏去愛的勇氣,往往錯失了緣分。
  • 從小不缺愛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瀟笑著說,她曾經也問過母親:「你不擔心我一輩子不嫁人?」 母親說:「你有我和你爸的愛你,也有喜歡的工作,如果覺得這樣很好,一輩子不結婚也沒關係。」 瀟再問:「萬一我老了,沒人端茶倒水伺候,怎麼辦?」 他說:「說實話,擔心、焦慮是一定有的,銷售本來就是一個壓力大、容易讓人焦慮的行業。但卻打心裡,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北漂走不下去,一直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一定可以在北京活下來。」 問他,這樣的信心來自哪裡?他說,可能來自小時候母親每天的等待。
  • 取悅了別人,委屈了自己,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被討厭的勇氣
    特別喜歡岸見一郎的書—《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用對話體的形式,深入淺出的解析了阿德勒關於幸福的理論。只有真正活出自我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因為缺乏「被討厭」的勇氣,我們往往無法達到幸福的彼岸。我花費了100%的精力,卻連10%的分享勇氣都沒有。最開始,我不敢公開分享,只推給了幾個朋友,請她們給一些意見。最先把我的文章發在朋友圈裡的不是我,而是朋友們。在她們的鼓勵下,我開始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