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新劇《劍王朝》在上線初期,以長孫淺雪、夜策冷為首的「女子天團」,便憑藉強悍實力與鮮明人設驚豔了觀眾。
她們原本站在不同陣營,卻因孤山劍藏凝聚在一起,聯手成團之夜,算得上是本劇第一個高燃鏡頭。
然而,隨著主線復仇劇情的持續深入,「女子天團」卻逐漸調零。
與梁聯、葉甄的混戰,導致趙四先生重傷而亡;
闖水牢救林煮酒之時,夜策冷也慘烈犧牲;
加上主攻情報的商大小姐在成團夜後基本只活在臺詞裡,五大女神已去其三;
餘下的白山水在與長孫淺雪合力殺死梁聯之後,也選擇退隱江湖,留下一句「世上再無白山水」瀟灑離開,「女子天團」正式解散。
不過,與「女子天團」解散的傷感相比,白山的隱退更加讓觀眾吃驚。
這個穿著白衣吟詩踏水而來的奇女子,最終又披著黑裳吟同一首詩踏水而去,前後鏡頭呼應,十分有感染力。
但角色的全線故事,卻也讓觀眾的感受十分複雜。一方面,敬佩於人物的果斷放手,為她有一個相對好的結局而欣慰。
另一方面,亦感到困惑,似乎這個角色從出現到離開,並沒有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甚至她與梁聯的仇恨亦是在主線劇情開啟後方才結下。
這種情況下,白山水突然棄劍隱世,無論是從戲劇套路,還是相較於原著的故事線,都在意料之外,但細細思量卻又在情理之中。在七話看來,其實放下仇恨隱世,反而是白山水找回了自己,是她最好的結局。
亡國浮萍,意難平中的迷茫
丁寧為巴山劍場復仇、淺雪為家族與友人復仇,他們的目標十分明確,也為此擬定了相應的成長計劃。
但白山水不同,作為亡國之人,她的前期行為其實是很迷茫的,她有亡國的一份意難平,所以會藉手中三分之一的孤山劍藏攪亂各方陣營。
然而,這一行為歸根結底並不能給她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與復國無關、甚至根本動搖不了敵人元武的根基,只不過是一個給上位者添堵的攪局者而已。
甚至這場攪局,還讓她失去了唯一的同伴樊卓。
與她相比,即使遭遇雷同的趙四、趙斬都更有生活目標,後者一心尋找孤山劍藏,並都為此付出了生命。
但白山水之於孤山劍藏並沒有太過執著,她與淺雪、趙四結盟,甚至冒險去救林煮酒,都是順勢而為。
因為淺雪、趙四等人與她的遭遇相似,又有著共同的仇人,當攪局不能紓解她心中的不憤之時,隨著他人的計劃前進是她下意識的選擇。
白山水的這份迷茫,是最能被理解的,她沒有丁寧自帶金手指的信心加持,又沒有趙四般耿直的武人心態,過慧反多思。
她很清楚,復國、復仇都是奢望,能夠在元武的追殺下保全性命已經很艱難,攪局不過是迷茫中的一份無力掙扎。
待眾人得到孤山劍藏,看到這份秘密將助丁寧復仇更進一步時,她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目標:殺梁聯。
這是她有成功機會的復仇對象,且是她對樊卓之死的一份交待,勢在必行。
殺梁聯、識子初,意難平淡去,認清自己的內心
最終殺死梁聯,白山水心中的那份意難平得到紓解,她的心態才終於緩和,能更清晰的思考未來。
而促使她決定隱世的契機,七話認為,與元子初息息相關。
劇中她與元子初相遇後,有兩個細節非常重要。
一個是兩人初遇,長孫淺雪阻攔她殺對方時給出的理由。
在後者的觀念裡她們復仇對象是元武,與元子初無關,不應該轉嫁仇恨。白山水被這個觀點說服,最終保護了元子初,這可以視成她被淺雪的格局感染,但也未嘗不是被點破立場後的覺悟。
站在亡國之人的立場,元子初是千國的仇人之子,以他為復仇對象並無不可。但淺雪、丁寧等人卻是衡人,他們希望復仇,卻從來沒想過傷害自己的國家,只是想推翻一個已經失去初心的統治者而已。
殺元子初,某種程度上是與丁寧、淺雪為敵,甚至嚴格意義上,她與丁寧等人原本便是有著國讎的。
那麼如果未來選擇站在丁寧一方,於她來說不過是選擇仇人中的好人而已,與其繼續出現新的意難平,不若就此鬆手。
另一個細節,是她默了認元子初更適合做衡國的接班人,並下意識保護於他,這裡已經點破人物的格局變化。
在衡國的多年統治下,千國的百姓早已與衡融為一體,兩者無法輕易割離。之於經歷過亡國之痛的白山水來說,她很清楚亂世帶來的災難,攪亂這個國家亦是對百姓的再次傷害。
她的國讎,在時間推移中已經無法用單純的復仇來解答,能保有的只有「家恨」。
而這份「家恨」隨著梁聯之死已經被抵消,隱世而居對她來說,是解脫,也是亡國後自己最明確的決定。
七話很喜歡影視劇對這個角色的改編,人物不再將自己局限於仇恨之中無法脫離,而是賦予了她更強大的格局與內心。放下有時候比復仇更難,但她在權衡之後,選擇了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