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上午又上演「全武行」。臺媒剛剛消息稱,今天(27日)上午,國民黨跟民進黨在臺「立法院議場」曝發「史上最血腥」衝突。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要上臺進行「施政報告」,國民黨「立委」不滿民進黨團護航,拿出豬內臟往臺上丟。臺媒稱,這是繼水球、麵粉、雞蛋之後,國民黨首次發動豬內臟攻擊。
蘇貞昌上發言臺,國民黨團拿豬內臟、豬皮潑在發言臺上。圖自「自由時報」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等臺媒報導,在經歷國民黨團12次的杯葛(抵制)後,民進黨「立委」決定今天稱一定要排除障礙,讓蘇貞昌上臺報告,藍綠「立委」一早7點,就在推擠中進入議場。
臺媒稱,今天(27日)上午,民進黨團提案變更議程,僅列入報告事項第一案與蘇貞昌「施政報告」,國民黨團對此提出異議,但臺「立法院長」遊錫堃宣告不予處理。對此,國民黨團不斷抗議。
10點一到,蘇貞昌和遊錫堃進入「議場」,遊錫堃宣布開會,國民黨「立委」高喊要蘇貞昌道歉、處理程序問題。10時20分蘇貞昌上發言臺後,國民黨「立委」眼見訴求都沒有被重視,蜂擁向前拔下麥克風,將豬腸等豬內臟、豬皮丟擲在發言臺及「議場」地板上,並不斷吹哨子、鳴汽笛,雙方也爆發推擠衝突。
據「自由時報」報導,蘇貞昌在穿著雨衣的民進黨「立委」的團團圍住下上臺報告,國民黨團持續抗議,民進黨「立委」吳秉叡與國民黨「立委」鄭正鈐、鄭天財及基進「立委」陳柏惟則在一旁爆發推擠衝突,場面「火爆」。
「聯合新聞網」稱,這次萊豬(含瘦肉精豬肉)進口,臺灣人民主打反對的訴求之一,就是過去美國牛肉進口不含內臟,但這次進口包含內臟,國民黨「立委」早前討論時有人提出丟內臟的抗爭手段,想要羞辱蘇貞昌,讓他有個狼狽的一天。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國民黨對程序提出異議,遊錫堃竟然直接不處理提議,逕行宣告表決,根本是「違法院長」。其他國民黨「立委」則舉牌抗議「不反美豬只反萊豬」,且不斷警告民進黨「立委」不能代為按鈴投票。民進黨「立委」也準備大量印有國民黨黨徽的牌子,以紅字寫著無理取鬧逃避質詢等字樣。
推擠、灑麵粉、碎玻璃門、打水仗……此前,藍綠曾多次爆發大混戰,畫面令全臺民眾都傻眼。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曾在節目中採訪時稱,他非常同意有些臺灣民眾的看法:不論接下來後續的爭論爭執,「就放任吧」,因為有很多事情在人民眼裡就像是作戲。
6月29日,遊錫堃曾喊話國民黨:如果臺灣做得不好,上國際新聞的話有損臺灣形象,「受損的是2300萬人」。後來,遊錫堃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法新社臉書帳號7月17日下午對藍綠「混戰」的場面進行了報導。有島內網友說,「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丟臉』二字,只有機關槍打不透的臉皮。」也有人說,「民進黨早把臺灣臉丟光了」。↓
延伸閱讀:
6萬臺灣民眾參與「秋鬥」高喊「蔡英文下臺」,同天美官悄悄「訪臺」
11月22日,臺灣島內發生了兩件事,一件轟轟烈烈,另一件則低調得不能再低調。
第一件事就是數萬人走上街頭的「秋鬥」大遊行。這場22日爆發於臺北的街頭運動訴求甚廣,從反對開放含瘦肉精美國豬肉入臺,到反對關閉中天電視臺壓制新聞自由等。遊行民眾甚至高喊「蔡英文下臺」、「蘇貞昌下臺」。媒體稱,這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臺灣民間團體和政黨首度集結的大型抗議活動,向執政當局表達不滿,據估計,至少有6萬民眾參與活動,「規模超過預期」。
「秋鬥」大遊行,起源於上世紀末,意為「秋天鬥陣行」,又稱勞工大遊行,顧名思義,是由臺灣各種勞工團體主辦爭取勞工權益的遊行。往年「秋鬥」遊行一般只有幾千人參加,但今年有點特別:參加這次「秋鬥」遊行的民眾不分「藍綠」,因為民進黨的執政損害了廣大臺灣民眾的利益,積累了民怨,引發各個階層、各種立場民眾的一致反對。
今年以來,蔡英文當局的施政行為不斷突破底線,尤其是開放含瘦肉精美國豬肉入臺,這是歷屆臺灣當局都不敢碰的「雷區」,可蔡英文當局為了向美國獻媚卻強行開放,引發臺灣南部養豬農戶強烈反彈以及民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要知道,很多豬農都是民進黨的長期支持者,連他們都敢得罪,可見蔡英文當局是如何有恃無恐。
而臺當局不給中天電視臺牌照續期,相當於變相關閉了這家電視臺,也讓民眾擔憂當局在打壓言論自由。事實上,在蔡英文爭取連任的過程中,中天電視臺由於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基本成了蔡英文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也有網友直言,中天其實是因為「顏色不對」才被關閉,看看那些「綠色」電視臺(支持民進黨)就活得好好的。
持續累積的矛盾在「秋鬥」當天大爆發。一位資深媒體人在社交媒體指出,觀察「秋鬥」現場,很多是年輕父母帶著小孩子走上街頭,他們早早在家庭教育裡面,給孩子灌輸一種觀念:民進黨當局要給我們吃的東西,不再安全。還有一位資深網友說,倘若蔡英文仍一意孤行,在食品安全和言論自由上,只有「民進黨利益」卻沒有「全民利益」,可以預期下一波抗爭將會更大,而年輕人也會漸漸覺醒,「該是教訓民進黨的時候了」。
一邊是街頭的轟轟烈烈,而另一邊,則有一件讓臺當局三緘其口甚至企圖矇混過關的「大事」。
與熱鬧喧囂的「秋鬥」不同,22日臺灣媒體注意到,一架美軍專機悄悄抵臺,而背後神秘的美國高官到底是誰,引發全臺猜測。
多家臺媒報導稱,一架美軍C-37行政機22日下午自東北部空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降落松山機場,據稱有多名美國官員隨機抵達,但至於是哪些官員,臺媒口徑並不一致。親綠的「三立新聞網」聲稱訪臺者為美國中情局局長吉娜·哈斯佩爾,但這一說法很快遭到臺當局外事部門「嚴正澄清」,稱相關報導為不實傳言。
臺灣聯合新聞網則報導稱,據傳機上搭載的訪臺美國官員,是美國海軍印太情報總指揮官斯蒂德曼,他此行來視察臺美之間「情報資產」。「ETtoday新聞雲」也報導了類似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臺當局外事部門對於來訪者是否是斯蒂德曼並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只是說「若有重要美國內閣級官員訪問臺灣,將以發布新聞稿方式周知」,給外界留下想像空間。而臺灣防務部門則低調表示未接獲相關消息,無法證實。
香港中評社以發表題為《神秘客訪臺 川普最後瘋狂?》的分析報導稱,如果是中情局局長真的來訪,將造成兩岸關係再度緊張。若不是美國軍情單位來訪,以川普最近的一些動作,難免也會讓蔡當局有點膽顫心驚,面對內外情勢的轉變,如何因應壓力很大。
報導稱,川普政府趕在下臺前舉行首屆「臺美經濟對話」,並籤署為期5年的備忘錄,但面臨川普政府即將下臺的窘境,這個備忘錄真的能持續5年?內容是否能真正落實也都令人質疑。
另外,此前臺媒廣泛報導稱,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計劃12月初率團訪臺。對此,臺灣「中時新聞網」以社論形式稱,不歡迎惠勒來臺。社論稱,惠勒長期為煤礦業遊說,強烈反對歐巴馬政府的環保政策,反對《巴黎協定》,他的到訪實在看不出任何正面意義,臺灣選擇與即將下臺的環保署長討論環保政策及合作,給人時空錯亂的感覺。
但無論到訪者是誰,站在大陸立場,這都是臺灣方面勾連外部勢力的表現,大陸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的。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敦促美方充分認清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做出正當、必要反應。
「秋鬥」遊行,民怨四起;美官「訪臺」,沒安好心。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天,對執政的民進黨當局來說同樣棘手。那些只有自己的政治私利、只想著抱美國大腿的島內政客,只會一步步深陷施政困境。或許「秋鬥」這個名字,也昭示了其風雨飄搖的結局。
(原標題:臺灣「立法院」爆發「史上最血腥混戰」!)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參考消息
流程編輯:u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