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

2021-02-13 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

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A.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他對於這個詞主要有兩種相聯繫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複雜心理。其次,自卑情結指一個人由於不能或不願進行奮鬥而形成的文飾作用。自卑情結是由嬰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和對別人的依賴而引起的,所以對人有普遍意義。是驅使人成為優越的力量,又是反覆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

正負面作用

儘管自卑感對所有積極的成長起著一種激勵作用,但是它們也會導致精神病症。一個人能被自卑感弄得心灰意冷,以至達到萬念俱滅,百事皆休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自卑感是一種阻礙因素而不是以一種激勵因素對積極的現實發揮作用的。這樣的人被認為存有自卑情結。按照阿德勒的理論,一切人都會感受到自卑感,但是在一些人身上他會引起精神病症,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卻產生了對成就的需求。

負面作用

自卑感是產生自我封閉心理的根源,而且是在青少年時代埋藏的禍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學生的領路人和心目中的權威。因此,父母與教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貶抑性的評價:如「太笨」、「腦瓜不開竅」、「飯桶」、「蠢驢」等,都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她)產生自卑感。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出人際關係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病態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能會危害終身。

如何消除

良好的個人因素對自卑的克服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是建立自信的基礎。面面俱到的優秀者、強者肯定與自卑無緣,問題是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乃至生活的各方面都是一個強者、優秀者,即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從理論上說,天下無人不自卑,自卑的情形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產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自卑感,只是表現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成功者能克服自卑、超越自卑,:其重要原因是他們善於運用調控方法提高心理承受力,使之在心理上阻斷消極因素的交互作用。從環境及主體兩個不同角度,不僅具體分析了自卑產生的根源,而且找出了克服自卑的方向。

一般情況下,成功者運用的調控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認知法就是通過全面、辯證地看待自身情況和外部評價,認識到人不是神,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會全知全能這樣一種現實人生。二、轉移法 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自己價值的活動中去,可通過致力於書法、繪畫、寫作、製作、收藏等活動,從而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的自卑陰影,緩解心理的壓力和緊張。三、領悟法也是心理分析法,一般要由心理醫生幫助實施。其具體方法是通過自由聯想和對早期經歷的回憶,分析找出導致自卑心態的深層原因,使自卑癥結經過心理分析返回意識層,讓求助者領悟到:有自卑感並不意味自己的實際情況很糟,而是潛藏於意識深處的癥結使然。讓過去的陰影來影響今天的心理狀態,是沒有道理的,從而使人有「頓悟」:』之感,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四、作業法

如果自卑感已經產生,自信心正在喪失,可採用作業法。方法是先尋找某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成功後便會收穫一份喜悅,然後再找另一個目標。在一個時期內,儘量避免承受失敗的挫折,以後隨著自信心的提高,逐步向較難、意義較大的目標努力,通過不斷取得成功,使自信心得以恢復和鞏固。一個人自信心的喪失往往是在持續失敗的挫折下產生的,自信心的恢復和自卑感的消除也是從一連串小小的成功開始。每一次成功都是對自信心的強化。自信恢復一分,自卑的消極體驗就將減少一分。

五、補償法

即通過努力奮鬥,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來補償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劣等感)。有自卑感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弱點,就要設法予以補償。強烈的自卑感,往往會促使人們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展,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代償作用」。即是通過補償的方式揚長避短,把自卑感轉化為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耳聾的貝多芬,卻成了劃時代的「樂聖」;許多人都是在這種補償的奮鬥中成為出眾的人的。

自卑就如泥潭,倘若深陷其中,就很難自拔。最後強調指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腳下。

如何消除自卑感

幫助孩子們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不要輕率地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以免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給予褒揚和鼓勵。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種信念,恰到好處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種自信。平時不管做什麼事情,不可操之過急,目標不可定得太大太高,不然就易於受挫。可將它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這樣就易於打勝仗,而每次成功都對自己是一種激勵,這有利於提高自信心。要以寬容、豁達的態度來對待挫折,並進行恰當的「挫折歸因」,即造成挫折的原因要分析得正確,然後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自卑猶如孤獨的孿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擺脫不了孤獨的陰霾。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孤獨並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孤獨就是對周圍一切缺乏了解,對所處環境及周圍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於孤獨的心理狀態,將對智力發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生障礙。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

自卑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導致自己的生活質量下降,出現社會適應不 1.心理減壓

有的人產生自卑的原因很簡單也很偶然,並非情況很糟,但一時的陰影往往久久不能散去,使他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對新的工作與生活。對這種情況,要學會如何調整心理壓力,讓其從自卑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可幫換換環境,調整一下形式與方法等,就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環境感染

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一個充滿友情的氛圍。在自己需要的時候,能有親人與朋友與自己及時的進行感情上的溝通、生活上的幫助。同時有人能關心自己的成長進步,鼓勵自己發揮積極性,不斷克服自卑心理。

3.正確認識

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全面辯證地看待和評價自己,從而發現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善於挖掘自己的潛能、利用自身的特點,大膽嘗試,勇於拼搏。

4.鼓勵自己

善於運用表揚與肯定的方法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在工作、學習、思想方面的積極表現、正確做法和細微的進步,要採取一定的方式給予及時的、恰當的評價和鼓勵,並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從而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強自信心。在批評其缺點或錯誤時,也要適當的肯定其積極因素,做到批評中有鼓勵。

5.目標激勵

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失意,往往會促使他想方設法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發輝,以維繫其心理平衡,保護其自尊心。我們要發現自己的長處,找準容易成功的突破口,幫助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並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其獲得某種成功,找回自信心

相關焦點

  • 自卑感測評量表
    自卑感測量量表下面這份「自卑心理診斷量表」,有助於你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明顯的自卑及造成自卑的主要根源。本測驗共15個問題。
  • 自卑感是如何毀掉一個人的?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中,強烈的自卑感和抑鬱症一樣,都是把攻擊性朝向自身,區別只在於兩者的程度不同。 精神科醫師表示,過度自卑容易抑鬱,而長期的抑鬱情緒,會增大得抑鬱症的概率。 容易產生自卑感的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反覆去激活自己的「比較系統」。
  • 自卑感強的人,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自卑感」之所以被體會到,恰恰是因為有他人的存在,有社會關係的存在。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人人都有自卑感。為了追求優越性(或者說希望進步的狀態),人會樹立某些理想或目標並努力為之奮鬥。同時,對於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阿德勒認為,「無論是追求優越性還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
  • 心理學:對誰都特別見外的人,暴露出骨子裡的自卑感
    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認為,對誰都特別見外的人,其實暴露出骨子裡的自卑感。來自原生家庭中的自卑感,並沒有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得以改善,仍然殘留一部分自卑感。骨子裡自卑的人,對誰都特別見外骨子裡自卑的人,指的是在童年時期就特別自卑,儘管在成長過程中自卑感越來越少,但是仍然殘留在骨子裡一點自卑。
  • 經典電影《獅子王》解析:孩子的自卑感正確引導,可化為前進動力
    辛巴在前期一直都很不自信,他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跟在父親身後走路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腳掌甚至沒有父親腳掌心大,當時臉上的表情就與以往不同,其實這就是「自卑感」的體現。「自卑與補償」理論:阿德勒曾經提出「自卑情結」: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大家總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尤其在兒童身上,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
  • 自卑感每個人都有,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利用它嗎?
    文:郭晶晶身邊經常有人問我,
  • 《SNL Korea》搞笑女星李世英整形後稱:克服了自卑感
    對於做整形手術原因,她表示:「從小就對外貌有自卑感,也因為職業(搞笑藝人),所以沒能做手術,後來在32歲時終於下了很大的決心。」她又說:「好像克服了自卑感。」李世英說:「沒有接受贊助,100%都是自費做的。眼睛變大的都可以被凍僵了。」天生幽默感引發了現場一陣笑聲。去年11月,李世英通過youtube頻道表示決心進行雙眼皮手術。
  • 揪著鞠婧禕不放的不是王思聰,而是"自卑感"
    本來是一名藝人,卻讓自己整成了網紅,而且還是那種讓大家都討厭的「黑紅」,很多人都認為王思聰一直揪著她不放,其實,真正揪著她不放的是她自己的「自卑感」。恰恰是「自卑感」讓她走上了「黑紅」的路線,身高、顏值、髮際線、知名度等等,這成了她自認最為缺失的東西,卻總想要掩蓋的事實。
  • 阿德勒:自卑感是你的主觀臆造
    後來我看到了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被裡面的觀點顛覆了認知,它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也逐步擺脫了自卑感。現在,我已經很坦然的面對自己「全職媽媽」這個身份,選擇了令自己更愉快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寶媽懷疑:擺脫不了「全職媽媽」的身份,還可以過得愉快嗎?
  • 每日正能量語錄:輕微的自卑感,也許是激人奮發的要素
    輕微的自卑感,也許是激人奮發的要素,但強烈的自卑,卻使人難以振作。
  • 自卑感:我一無是處,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圖:網絡自卑感:一無是處地否定自己,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感覺。只是有些人會很快從陰影中走出來,而有些人陷入其中,不可自拔。自卑感就像一塊碩大的石頭,壓在心底,透不過氣來。3月份發生的初中女孩因為沒有網絡無法上網課而服藥自殺身亡人的事情令人惋惜。貧窮、無助,比較,陷入極度的自卑消極情緒之中,一時想不開而放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自卑,這又是多麼的可怕!
  •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 如懿傳:弘曆掌握權力越大,就越不願承認卑賤出身帶來的自卑感
    不管是電視劇《如懿傳》裡,或者現實裡,弘曆皇帝也不可能太依賴如懿,在外面掌握的權力越大,就越不願意承認小時候卑賤的出身帶來的自卑感,他要把這些自卑藏起來,最好就這麼被捂死。
  • 父母平時不經意的舉動,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說的是你麼?
    父母平時不經意的舉動,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嬌嬌家孩子今年6歲了,這段時間越來越沉默,從幼兒園回來之後,常常自己一個人悶在臥室裡。嬌嬌和老公工作比較忙,也沒有太在意。有一天,幼兒園的老師打來電話說,孩子將別的小朋友咬了,要嬌嬌去處理。
  • 《Start-Up》金宣虎點醒南柱赫別陷自卑感,秀智內心最終向著誰?
    此外,由於之前道山問達美喜歡自己哪裡時,達美回道因為他的手很大所以喜歡,也讓道山一直認為達美只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喜歡自己、好像隨時都會被取代的感覺,再加上過去很多時候都讓道山感到自己和志平被比較的處境,因此志平告訴道山拋開對他的自卑感、請重新去看「徐達美」這個人,這樣或許會對兩人的感情有新發現,於是道山便跑向達美問:「你為什麼喜歡我?」
  • 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感是郭敬明選擇演員標準的基本因素之一
    說道理,郭敬明選演員的標準即是一門生意,又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原生家庭帶來的某些自卑感讓他與別人的關係中不甘心處於弱勢一方,「大男人主義」除了在愛情關係中表現出來,其實任何做選擇的時候,郭敬明都是需要做「掌控」的一方,可能這就是他在很多綜藝中對演員的看似無釐頭的點評和作出選擇的原因。
  • 川普登上時代周刊其實是自卑感作祟?
    美國早就有自媒體了,雖然不太了解他們的公眾號做得怎麼樣,就登上時代周刊這件事來說,美國人的自卑感還是顯而易見的,並且他們的公眾號做得都不咋樣。國家總統是多大的腕兒?需要一個公眾號來給自己背書嗎?不止是美國,全球很多國家政界大BOSS都以登上時代周刊為榮,所以,全球化的這種自卑傾向都是略明顯的。
  • 有一個帥氣的男朋友會讓你產生自卑感嗎?這兩個女人說出了答案
    男朋友太帥會有自卑感嗎?我認為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因為有太多的山盟海誓最後依然坍塌,只有我們自己變優秀了,你的優秀能匹配他的好,也就沒有了自卑心理。看看下面兩位女士的找了長相好看的男朋友的經歷:一、機關事業單位一女士,聰明機靈,性格好我老公今年31歲,長的眉清目秀,還是那種不顯老的類型。我也屬於不顯老的那種類型,但是跟他比起來還是更像姐姐。
  • 46歲靠《隱秘的角落》再翻紅,曾與張國榮合作過的她,沒有自卑感
    她從不炫耀自己的成績,也不想向人訴說曾經失敗的戀情,因為她活得自信自然,從沒有過自卑感。1.國際影后,迷上農村婦女劉琳出生在北京一個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拍戲卻格外能吃苦。我們不知道她還會出什麼樣的劇,也不知道她還什麼時候會紅,但這都無所謂,沒有自卑感的劉琳,自在自信,活得也越來越美。
  • 經常見明星會不會產生自卑感?
    為啥最近音綜那麼多,一個都沒有他有邀請,他不去,要在家裡多陪寶寶The fourth question4 爆姐想問一個問題,就是平時經常見到這些長得漂亮很可能家庭也好的明星,會不會產生自卑感什麼的?為啥會有自卑感……這些明星的確光彩奪目,但我們也不差啊,術業有專攻,我們在自己的行業做的也很優秀,除了長得沒她們好看,其他方面不比她們差,遇到那種腦袋空空肚裡沒貨,還特別喜歡拿著自己家世來炫耀的藝人,我們反而會很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