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喝酒前為何要做一片吐司?飲酒文化與烤土司息息相關

2021-01-16 樵客綜合資訊

西方人喝酒前若要發表感言,會說I wanna make a toast to someone(做一片吐司=舉杯慶祝,說點好話助興一下),這個吐司,除了把它視為日常片語外,難道和我們早餐抹果醬的吐司,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嗎?

麵包短歷史

早在三萬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如何製作麵包了,在還不知道酵母如何使用時,製作的麵包就像是中東的pita麵餅或是印度的Naan,或是像馬雅人的玉米餅,總之不是很蓬鬆,基本上就是麵粉加水再行烘烤的食品。

不過,距今約6000年前埃及人便已經能製作出接近現代麵包的雛型了,古埃及和希臘人發現麵包置於常溫一陣子,會稍微膨脹一些,烘烤後能定型,口感鬆軟也更為可口,但對這件事也只是似懂非懂。

為了進化麵餅,西元前8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開始探索出研磨小麥的技巧,利用兩塊圓形平板形狀的大石頭(石盤)上下相對,將小麥置於石盤之中,利用動物繞圈拖曳,成了磨坊的雛形,可以精製麵粉,做出更細緻的麵餅,但也僅此而已。

在西元前300年左右,古埃及人才開始掌握了酵母這個微生物的特性,成功製作出了可掌握髮酵程度的商業軟麵包(因為後述,所以我猜想是軟麵包)。不過,很快的埃及人也發現這種鬆軟麵包雖然好吃,但放在室外一陣子就又幹又硬,享用期限很短,於是繼續尋找解決方案。

吐司的由來

由於上述的困擾,漸漸有人發現如果將麵包切片後各面烤得熟一點,可以保持與延長麵包享用期,於是開始了吐司的雛型,所以事實上,原始吐司的做法是用來保存麵包,原意不是為了發展好吃的新型的甜點或麵食。

直到傳到了羅馬帝國後,羅馬人非常喜愛這種烘烤方式的麵包,還特意將麵包切片後放在燒燙的石頭上,快速表面燒烤後食用,因為拉丁文tostum是烤的意思,便逐漸衍生出Toast為吐司麵包的名稱,也逐漸流行。

為什麼敬酒時要說Toast?

其實,以前的製酒技術讓紅酒仍然帶一點不好入口的酸澀味,因此有些人會放入一塊吐司Toast來改善風味,在莎士比亞著作之一《溫莎的風流婦人》也提到,約翰.福斯塔夫爵士告訴傭人:Go fetch me a quart of sack; put a toast in't.(幫我盛上一壺酒,放一片吐司在裡面),表示在當時紅酒裡面放吐司並不稀奇。

此外,從古埃及開始,飲酒便是一種敬神儀式,也有祝福人身體安康之意,因此,逐漸make a toast 變成讓敬的酒變得更好喝的意思,現在雖然已經不再放吐司在紅酒裡了,但是仍舊代表著一種飲酒前的祝福與心意提升,當然,Make a toast(放吐司)的人要記得說兩句祝福的話,再一起舉杯Cheers(乾杯)。

你可能也會好奇

你知道全世界第一臺烤吐司機是1893年由一位蘇格蘭科學家Alan MacMasters所發明的嗎?因為當時還不流行用電,家用電器設計技巧也待提升,所以可惜他發明的烤吐司機經常電線走火,因而不被重視,一直到1919年由美國人正式商化定型機用烤吐司機。

相關焦點

  • 喝酒時我們為什麼要乾杯?原因竟然是這樣!還是先幹為敬痛快
    世界上其實有很多,雖然大家不知道為什麼做,但大家還是會照做的事兒,就比如說「乾杯」,那麼當我們乾杯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 另一種來源說的是早期歐洲人喝酒時用杯子相碰撞,發出聲音來驅趕不乾淨的東西,用聲音響動來驅邪和現在逢年過節放鞭炮驅趕年獸的原理有那麼一點相似。
  • 食譜 || 何以解憂 唯有吐司
    做了那麼多關於吐司的早餐 想出一個吐司合集 前天發了九張圖 後臺不少小夥伴留言要做法 今天就整理一下分享給你們吧 因為這次靈感 就想著以後出一個版塊 分享我會做的事物的合集 嗯 我自己還挺期待的 哈哈吐司 是英文toast的音譯 粵語叫多士  實際上就是用長方形帶蓋或不帶蓋的模具製作的聽型麵包 嚴格意義上來說 烤過的切片麵包才叫吐司講一個關於吐司的小故事
  • 為什麼全世界喝酒都要乾杯?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酒文化中西方不管是酒的種類還是飲酒的習慣都有各自的特色但這兩個相距甚遠的文明之地卻也有著不謀而合之處那就是喝酒之前都要乾杯圖文轉自【一樽紅酒】公眾號為什么喝酒之前都要乾杯呢?接下來我就來給你們講講中西方關於乾杯起源的各種傳說
  • 飲酒文化——中韓酒文化比較
    可見,釀酒文化的區別、釀酒工藝的差異,各國酒的味道也會有所差異。飲酒文化現在,中國的飲酒主要發生在家人和親朋好友之間的聚會上,「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歡」,這是中國比較傳統的待客之道。中國人敬酒是想讓對方多喝酒,以示主人家的熱情款待。
  • 喝酒為什麼上臉 臉紅是飲酒泛紅反應
    喝酒為什麼上臉  相信不少的朋友身邊都有那種一喝酒就會上臉的哥們,只要喝一口酒臉就會紅得更關公一樣。那麼為何會這樣嗎?據了解喝酒臉紅不是屬於超級能喝的人群,反而是屬於不能喝酒的人群。喝酒臉紅的人其實是屬於一種叫做飲酒泛紅的反應。它會導致皮膚發紅頭痛還有心跳加速。這主要是因為乙醛在體內堆積過多所致。據悉有折後總飲酒泛紅反應的人是因為酒精在進入肝臟之後沒有快速的轉化成醋酸,慢慢的導致了乙醛在肝臟內堆積。所以說喝酒上臉的人不是喝酒高手反而有害健康。
  • 來一片吐司,抹上奶油還是黃油呢,或者還是做成雞蛋三明治
    給兒子做一份「法式土司」,是平日忙於工作的父親的第一項獨立家務。雞蛋用手捏碎打進馬克杯,蛋殼掉進了蛋液裡,吐司對摺才能浸進去。7歲的兒子咕噥著質疑,父親搪塞道:「吃到胃裡還不是一樣的。」最後燒熱的平底鍋把燙了手,烤糊的法式吐司掀翻在地,克萊默才發現,生活如此不容易。無非是雞蛋、牛奶、吐司、黃油。
  • 喝酒會引發肥胖?那一定是你的飲酒方式出了錯……
    同事聚餐、朋友聚會、親友之間吃個飯等場合,喝酒在所難免。大部分社交廣、愛喝酒的人常常頂著個大肚子,進而產生喝酒會長胖的錯誤概念。但其實造成身體變胖的主要因素並不是因為喝酒,而是喝酒過程中的一些飲食引起的,接下來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喝酒才不會長胖。
  • 一片早餐吐司,16 種華麗變身
    」現在,不管是在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國家,麵包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世界上最早的「吐司」誕生於 1928 年 7 月 7 日,當時被人們稱作烘焙界最偉大的進步因為吐司的方便美味,很快便成了人們的速食首選。吐司作為萬能的「基本款」,幾乎沒有它搭配不了的食物。只需準備好一大包吐司麵包和幾種簡單食材,快手早餐就能夠完美解決。
  • 58元一片的溫泉吐司,要等34小時
    58元一片的溫泉吐司 這款金牌法式吐司是店裡的人氣王,必須躺在小煎鍋上才能上桌,大牌得很,重點是,還要賣58元一片。不過烤箱不是吐司的最終歸宿,肚子才是。出場前還自帶BGM,聽到噼裡啪啦的聲音準沒錯,它在提前給你拜個早年呢~
  • 就算只有一片吐司,也要美美地吃!
    當很多人頭疼中午該吃什麼的時候,一片簡單的吐司搭配一些新鮮的水果卻可以瞬間拯救你的味蕾,還可留作浪漫的下午茶。而晚上更是享受單片吐司的最好時刻,伴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著一片片簡單的吐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下變幻著魔法,那感覺豈止是「幸福」兩個字可以言說的。
  • 100條手工吐司系列-低脂健康黑芝麻牛奶吐司
    非常健康低脂的黑芝麻吐司。我是黑芝麻的狂熱愛好者,喜歡用黑芝麻來烘焙,自己打的芝麻醬會非常香濃,沒有任何添加劑,用芝麻醬來做吐司,或者蛋糕都是非常美味的。
  • 不止一片吐司那麼簡單,也恰好一片吐司這麼簡單!
    當很多人頭疼中午該吃什麼的時候,一片簡單的吐司搭配一些新鮮的水果卻可以瞬間拯救你的味蕾,還可留作浪漫的下午茶。而晚上更是享受單片吐司的最好時刻,伴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著一片片簡單的吐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下變幻著魔法,那感覺豈止是「幸福」兩個字可以言說的。
  • 黃永玉:飲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喝不喝酒是人和野獸最大的區別!
    」,他認為「酒是人類第二大快樂,它與人類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是個實打實的「擁酒派」,他自己愛酒卻不常飲酒,因為他酒量實在不高,但他欣賞酒鬼們的那種自得其樂的狀態。憂愁要它,歡樂也要它;孤獨要它,群體也要它;天氣好了要它,風霜雨雪也要它;愛情要它,失戀也要它;誕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惡人要它,善人也要它;當官的要它,百姓更離不開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愛它。
  • 一喝酒就臉紅的人,是能喝酒還是不能喝酒?為什么喝酒容易臉紅?
    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公司聚會,總免不了要喝酒,只要是男人在一起的時候,總免不了要喝酒,適當飲酒確實能夠增加人們之間的感情升溫,有時候喝酒確實也能夠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一定幫助,但是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喝,不要只是一味與大家拼酒量。
  • 不止一片吐司那麼簡單
    點擊箭頭所指大嘴吃泉城關注我們單片吐司怎麼吃?你可能會脫口而出:塗果醬、裹雞蛋、夾肉片,不是你無知,是你不會吃!那就看看單片吐司到底能玩出多少花樣吧!單片吐司怎麼吃?當很多人頭疼中午該吃什麼的時候,一片簡單的吐司搭配一些新鮮的水果卻可以瞬間拯救你的味蕾,還可留作浪漫的下午茶。而晚上更是享受單片吐司的最好時刻,伴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著一片片簡單的吐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下變幻著魔法,那感覺豈止是「幸福」兩個字可以言說的。
  • 禮儀、等級、文化,享受酒精的日本人,喝酒到底有何講究?
    「無酒不歡」與「適當怡情」我們喝酒作為一種文化在傳統文化中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國,祭祀的酒要供奉給祖先但是在日本,酒在祭祀活動之後,大家可以一同享用供奉神靈的酒,他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神人共食"。
  • 喝酒划拳的文化傳承與歷史由來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在發達的中國酒文化,划拳猜碼屬於飲酒時助興的遊戲,勸君更盡一杯酒的一種方式。家庭聚會、好友相聚吃飯、喝酒、聊天,一旦酒過三巡划拳就「閃亮登場」,熱鬧之餘還能增加感情。那麼,划拳有什麼文化傳承與由來呢?
  • 日本全職太太以一片吐司為食材,做出來的早餐,驚豔了網友!
    日本全職太太以一片吐司為食材,做出來的早餐,驚豔了網友!儘管半生已過,生活成各,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事情,不過是食一碗煙火,偷半日浮閒。如圖所示,這位日本全職太太以「一片吐司」為食材,製作出來的早餐,驚豔了許多網友的目光。採用簡單的食材,虔誠地對待每一份食物。之所以會被這位媽媽的曬照打動,是因為她從中對待生活的態度,引起了很多讀者朋友們的共鳴。
  • 全球公認最愛喝酒的國家:90%的人愛喝酒,把威士忌稱為生命之水
    全球公認最愛喝酒的國家:90%的人愛喝酒,把威士忌稱為生命之水喝酒可不是咱們中國人的專利,在全世界範圍裡夜生活大概率都是和酒這個能讓人"心潮澎湃"的東西分不開的。說起喜歡喝酒的國家,咱們中國在世界之中也算得上是傳承久遠,可是還有一個國家卻在這方面超越我們成為了公認的世界第一,它就是英國。這個國家作為世界第一可能很多人都有點想不通,實際上還真的有一個全球相關的愛喝酒的國家的綜合指數排名,日韓中國俄羅斯都是赫然在列的,而綜合了多重因素最終評定的第一名就是英國。
  • 喝酒為什麼臉紅?酒量真的越練越大?這些飲酒小知識你要了解
    有些人千杯不醉,而有些人一杯就倒,一喝酒就臉紅,甚至頭暈、噁心。為什麼不同的人飲酒能力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酒有關的小知識吧! 早前,已有證明表示,大量酗酒者的造血能力有明顯的缺陷,2018年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對此提出了一種解釋:造血幹細胞受到了乙醛的直接影響,發生基因突變,喪失正常的生理功能。 冬天裡常說「喝酒暖身」,其實發揮暖身作用的是乙酸。乙酸在代謝過程中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同時生成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