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
飽受罵名的《鋼鐵飛龍奧特曼》系列,迎來了第三部的官宣。
近日,由藍弧動畫製作、超維互娛出品的動畫《鋼鐵飛龍3:山海神獸錄》 官宣立項,影片正式放棄了對「奧特曼」的塑造。
海外動漫IP本土化,是近年來內地動漫的趨勢之一,例如《貝肯熊》對韓國動漫IP「倒黴熊」的成功本土化。雖然是一個日本IP,但是正如韓國的倒黴熊一樣,奧特曼這一形象在近年來也被內地片商國產化。2017年國慶檔的《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以及2019年寒假檔的《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均創造了4000萬+的票房成績,票房表現在低幼動畫中表現不錯。
而在動畫電影之外,藍弧也曾經在2018年11月推出了動畫劇集《鋼鐵飛龍2之奧特曼力量》。這一次官宣的《鋼鐵飛龍3》,也是該部的續集。那麼為什麼這一次會突然拋棄「奧特曼」呢?
那就是版權爭議。
2017年10月1日,由廣州藍弧文化等公司製作的《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在內地上映,儘管藍弧方面從一開始就說獲得了正版授權,但在得知有這部「山寨」電影存在時,擁有「奧特曼」系列版權的日本圓谷卻發布了一篇公告,表示對此事毫不知情,並將就侵權問題訴諸法律。
那麼藍弧文化為什麼聲稱獲得了正版授權呢,其實藍弧確實與一個版權方籤訂了版權協議,但是並不是與日本圓谷,而是泰國人辛波特以及其權利受讓方日本UM公司。據了解,圓谷公司代表人圓谷皋於1976年與泰國人辛波特籤署了一份授權合同,這份授權合同的真偽一直是系列訴訟糾紛的爭議焦點。
正因為《1976年合同》的爭議性,這個官司也從2017年一直糾纏到了現在。在這期間,藍弧的兩部奧特曼動畫接連上映,雖然飽受差評,但是依然會有不少不明真相的低齡受眾前去觀影,讓製片方獲得了不錯的票房以及後續版權收益。
終於,該案在去年年末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9年12月,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經審判,駁回了UM公司的上訴,並判令UM公司向圓谷公司清償侵權損害賠償及訴訟費400萬美元。見此情形,今年2月17日,《鋼鐵飛龍奧特曼》系列的出品方之一霍爾果斯魚子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發表聲明稱,其全面承認圓谷公司的所有主張,並已與圓谷公司達成和解。
雖然截止目前,這個系列的最主要出品方藍弧動畫還沒有對此發表任何聲明,但是隨著系列第三部的官宣也意味著藍弧正式放棄了對奧特曼系列本土化的重塑,改向「傳統文化」開刀了。缺少了大IP奧特曼加持的《鋼鐵飛龍》系列,未來還能續寫票房奇蹟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起拍電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