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國內多地出現的散發病例引起民眾高度關注。
河北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大連出現超級傳播者、境外變異病毒輸入……
歲末年初的這波疫情此起彼伏,眼看春運、春節將至,疫情防控面臨春節大考。
1月5日,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樓封閉,工作人員隔著柵欄交接物品。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一地升為高風險——節前疫情會大規模反彈嗎?
自1月2日河北石家莊新增一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河北省本輪疫情目前呈擴散態勢,其中僅4日就新增14例。
5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調整為高風險地區,為目前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當日,河北省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此外,截至1月5日,全國中風險地區也達到49個,涉及遼寧省瀋陽市、遼寧省大連市、黑龍江省黑河市、北京市朝陽區、北京市順義區、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省邢臺市等。
再過半個多月,2021年春運即將拉開大幕。
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口大遷徙,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節前疫情會大規模反彈嗎?
1月3日下午,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十三次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目前,經過科學研判、精準防控,大連市疫情總體可防可控,形勢向好。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在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也表示,首都疫情總體可控,但北京仍有零星病例確診,首都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鬆懈。
而對於未來的發展態勢,疾控專家也強調:不必過分擔心,但務必要做好防護。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再次出現大規模病例增加的情況不會出現。他還稱,針對疫情,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且比較嚴密的應對措施,比如:疫情出現早期時的社區防控機制。但是,反覆的、散在的疫情有可能會出現。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傅華分析,以河北目前的疫情為例,現在真正傳染源尚不清楚。但是隨著氣溫下降,病毒存活時間變長,國內的防控壓力在增加。
他強調,目前疫情會不會造成大規模傳播還要看在社區傳播到了什麼程度,要通過核酸檢測了解大概情況,然後決定採取何種範圍的防控措施。「我們一直有比較成熟的應對和控制方法。大家沒必要過分擔心,做好個人防護。」
1月4日,河北石家莊一居民小區入口處,兩名門衛核驗進入小區人員的健康碼,並測量體溫。翟羽佳 攝
超級傳播者出現——國內這波疫情更兇了?
和此前出現的零星疫情不同,近期國內的疫情中出現了超級傳播者。
根據官方通報,大連此次疫情出現超級傳播現象,病例金某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全部感染,之後又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累計造成33人感染。
為何會出現超級傳播者?相比此前出現的散發病例,這一波疫情是否來勢更兇?
對此,傅華在採訪中向記者分析稱,冬季氣溫降低更利於病毒的存活,同時,人員在室內密閉環境聚集的情況增加,這就為病毒擴散提供了條件。
「冬季外部環境寒冷,室內通風不好,病毒附著在物體表面並且存活的時間會更長,感染者在室內密閉活動時間長,那麼傳給其他人的機會就會更多。」
傅華說,因此,在現階段各個環節的防控措施要更加嚴格,公眾的自我防護也要做到位。
銀川海關保健中心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進口貨物樣本核酸檢測。銀川海關供圖
變異病毒輸入、汽車零部件檢測陽性……——防控還有哪些潛在風險?
除了病毒在人際間的傳播令人神經緊張,病毒本身的變異,以及越來越多的傳輸路徑出現,也引發公眾關注。
近期,上海、廣東都出現了境外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此外,多地的汽車零部件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這些是否在提示我們:未來疫情防控的難度正在增加?潛在風險越來越多?
對於變異病毒輸入問題,就在近日,廣東疾控部門已經給出了回應。
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何劍峰表示,廣東發現的第一例病毒變異,是一名18歲中國籍的男性留學生。目前該病例對廣東沒有傳播風險。
此外,廣東省疾控中心將繼續加強對變異株的基因測序分析和監測工作,進一步落實定點治療醫院和隔離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落實隔離場所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工作,確保該變異株不在廣東造成後續傳播。
資料圖:設置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規劃藝術館的臨時接種點內的接種人員填寫接種知情同意書區域。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多地加強疫情防控、疫苗開打——這個春節如何平穩度過?
多地發出建議:非必要不返鄉
1月4日,安徽蕭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致蕭縣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向在外務工人員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
1月4日,福建廈門市人社局發出《關於加強「元旦」「春節」兩節期間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兩封倡議書:鼓勵彈性休假,倡導非必要不離廈,就地過節。
1月3日,安徽臨泉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稱,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也時有散發。臨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倡議,堅持非必要不返鄉。
1月1日安徽省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也發布《致淮南籍在省外務工人員的一封信》倡議,如條件允許,請您留在務工地過年,以減輕兩地防控壓力。
1月1日,安徽阜南縣發布《致在外務工父老鄉親的一封信》倡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外出行不可控因素較多,建議您在務工地過年。
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漯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雙節」期間,提倡市民群眾在本地過節,非必要不出行。
2020年12月30日,山東青島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倡議,在元旦、春節期間應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導非必要不出青。
2020年12月26日,寧夏銀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2020年12月25日,北京市提倡市民群眾在京過大年,黨政機關幹部帶頭在京過節,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確需離京的要嚴格審批管理;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市也發出倡議,建議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這個春節,我們能不能動?多位疫情防控專家這樣說
張伯禮:
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2021年1月1日,張伯禮做出了權威分析,2020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大家可能會說,春節還可以流動,但是「不行」,因為季節不同。「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張伯禮院士強調,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在北京市也要儘量少聚集、少外出。
鍾南山:
國內的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
鍾南山院士表示,「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這是跟國外很大不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到國外的也是不鼓勵,國內的是可以的,當然對國內的有一些現在已經列為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是需要的,要是這樣的話,還是可以平安度過新年和春節。
曾光:
有基礎慢病的老年人不建議出行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2021年的春節非常關鍵,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節日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對於65歲以上且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不建議長途春運勞累奔波,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更大,死亡風險也更高。
傅華也表示,春節期間人口絕對不流動是不可能的,但應當儘可能減少流動。
「雖然疫苗接種工作已經開始,但是接種也需要過程,要考慮到時間、供應情況,並不是現在打完很快就阻斷傳播了。」
在專家看來,春節在即,國內外各方面傳染源仍在,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做好防疫措施仍是平穩度過春節的關鍵舉措。
來源:新聞聯播、河北省衛健委、河北日報、澎湃新聞、北京日報、廊坊師範學院、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這個春節,我們能不能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