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摩登天空企宣總監、草莓音樂節創始人之一、知名樂評人丁太升在《奇葩大會》上的發言很嚴肅。他認為「有些歌手以飆高音和灑狗血為美」。(以下言論略有偏激且主觀色彩濃厚,請謹慎閱讀。)
他特別提到了黃綺珊與韓紅,在演唱會上互飆高音,「完全不顧音樂的美感」。
(高潮從1:40秒後開始)
當然,他並不是第一次發表類似的觀點。2015年3月《我是歌手》第三季結束後,丁太升在微博上發布了長文章:《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事後總結,在他的眼中「韓紅音樂審美低下」、孫楠是「一段長達20年的笑話」。
今年,他也沒有閒著,寫了一篇《一頭驢的我是歌手之旅》。他究竟對胡亂飆高音有多麼深惡痛絕?看看他寫的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了。
不過,無論丁太升怎麼看,並不能代表東七門的立場,更不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看法。事實是:人們對於高音的熱衷,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上小學的時候,我家的對面有一家婚慶酒店,生意很是火爆。每到周末,幾乎從早到晚都有新人在這家酒店舉辦婚禮。婚宴的流程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證婚人父母新郎新娘上臺交換戒指拜天地什麼的,然後便是各路親友嘉賓登臺唱歌,變身奢華KTV。
你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那家酒店的隔音效果約等於零,音響麥克風的質量好得很。
所以,年幼的我周末在家無論是看電視、寫作業、自由玩耍,耳邊總是伴隨著慷慨激昂的司儀,以及千遍一律的、混合民族與通俗的「中中唱法」(中國中年人的唱歌方式)。而在所有歌曲中,最具挑戰性也是最能證明演唱者實力的,莫過於歌唱家李娜的《青藏高原》。
當這首歌的歌聲響起時,無論是演唱者還是聽眾,都將所有的期待放在了歌曲的最後一句「亞拉索那就是青藏高高~~~高!!高!!!!!原...」。前面的演繹如何精彩也都只是最後這一句的陪襯。如果成功的完成了高音的攀登,你將會在眾人崇拜的掌聲與眼光中成為婚宴上最耀眼的明星。
現在,《青藏高原》的最後一句依然成為了強者的證明。在東北二人轉火爆全國的那幾年,《青藏高原》是二人轉演員的必修課,你還記得2009年春晚初登臺的小瀋陽嗎?
小品中,小瀋陽如此賣力無非是為了進《星光大道》。那幾年,《星光大道》作為一檔造星節目很受老百姓的歡迎。2005年,鳳凰傳奇奪得第一屆《星光大道》年度亞軍,從此逐步登上演藝生涯巔峰,同年的冠軍則是阿寶——「一位高音比帕瓦羅蒂還高的陝北民歌手」。
這個穿著羊皮襖、帶著白頭巾的男人初次登臺後,一句「山丹丹地那個開花喲!」震翻了現場與電視機前的所有人,他一路高歌猛進,最終從一個草根歌手登上大雅之堂,堪稱當代傳奇。
但是,在我眼裡,他真正傳奇的是:在為期一年的賽程中,幾乎每次比賽他都會唱《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從初賽突圍、到總決賽奪冠,永遠都是《山丹丹開花紅豔豔》。也許那帶著陝北口音的嘹亮高音是有魔力的?
當然,對高音痴迷的人並不止婚禮上的看客與電視機前的觀眾。
中學時,一位同學跑過來神秘兮兮的和我說:「我最近聽了幾首歌,太TM爽了!推薦給你」。隨後,他撕下一張紙,寫上了《死了都要愛》與《離歌》,來自信樂團。
回到家之後,我先聽了《死了都要愛》,蘇見信開頭一句「死了都要愛!!!!!!!」著實嚇著我了。當時痴迷於周杰倫、林俊傑等等歌手的我哪裡聽過這種東西!我一下子就理解他口中「真TM爽」是什麼意思了。
隨後的那幾年,同學聚會,總會有大家一起乾嚎「死了都要愛不淋漓盡致不痛快」「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的環節。
人們對於丁太升口中「飆高音」和「灑狗血」的推崇,其實早在「歌手」、「好聲音」等節目之前就開始了。
可是,為何大家如此歡迎善於飆高音的歌手呢?我想,「聽起來真TM爽」也許是最主要的原因。
欣賞一首歌曲,可以從很多角度出發——人聲、歌詞、旋律、編曲、配器等等。但是,在我們的審美環境中,人聲是最重要的!我們所受的音樂教育水平也許不能讓我聽懂編曲的精妙與演奏技巧的高超,但是,任何人都能聽出歌手的高音是否震撼、唱歌走不走調。
作為一個音樂行業從業者,在他眼中,主流媒體所宣揚的一些觀念與審美都是有問題的。才導致如今樂壇「飆高音」、「灑狗血」大行其道。
但是,主流媒體推向大眾的,不只有擅長高音的黃綺珊,還有娓娓道來的李健。
隨著本屆《歌手》走紅的,也不只有華麗麗的迪瑪希(毒舌如丁太升也對他評價頗高哦!)
還有抱著民謠歌手趙雷,一首樸實的《成都》,沒有高音,沒有炫技,依舊打動了無數人。
何炅在聽完丁太升的發言後,肯定了丁太升的審美態度,但是也道出了主流媒體的困難之處:畢竟眾口難調,要想做到完美,還需要時間:
同樣作為資深音樂從業者的高曉松說:「要舞臺足夠大,要胸懷足夠大」。在他心中,丁太升所代表的審美形態與主流媒體相互間,應該有更包容、寬廣的態度。
也許,大多數的普通人的音樂素養一般般,也沒有受過什麼音樂教育。但是,普通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聽自己喜歡的歌曲:無論是黃綺珊、迪瑪希,還是李健、趙雷。他們的火爆並不只是媒體的推動,更多的還是大眾的選擇。
同樣的,丁太升參與籌辦、策劃的草莓音樂節,從初始的默默無聞到成為青年文化的標誌之一,也正是多數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的選擇呀!
其實,最受人們歡迎的並不是飆高音,也不是淺吟低唱。無論表現的形式如何,人們需要的只是聽起來能滿足自己的音樂而已。
以專業的角度看,音樂或許有優劣。但是,大多數的人只是想簡單的聽一會兒歌而已,在那短短的幾分鐘之內,打動了你的歌聲才是最美的,對嗎?
點擊「閱讀原文」看丁太升痛批歌手「飆高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