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王太虛這個名字火遍中文網際網路。
王太虛(太虛是化名)是一位2019年校招進入拼多多的前端工程師,昨天夜裡,他在各大平臺上傳了一則長達15分鐘的視頻,掀開了拼多多的老底。
到目前為止,他這條微博已經有28萬條轉發,210萬個點讚。
這是一位勇士,是一位敢於對抗無情資本的勇士。
上次聊拼多多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我有所保留。
而這一次既然有勇士在前,我便不再給自己設限,毫無保留地和大家聊聊這家公司。
1
先說王太虛在1月7日目睹的可怕事件。
1月7日上班時間,一輛救護車停在拼多多公司入口處,王太虛看到一位男同事被兩名男生架著送上救護車,旁邊還有兩位女生陪同。
王太虛和他們一行人一進一出,擦肩而過,目睹這一切後,他舉起手機拍下畫面,傳到了匿名平臺脈脈上。
注意,脈脈這個平臺的賣點就是「匿名」,上面活躍的幾乎都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員工,很多大企業不願意被披露的內幕和醜聞,都是從這個平臺上被員工們匿名傳出來的。
很快,拼多多就上了熱搜。在員工猝死、自殺,股價暴漲等一系列事件後,網友們對拼多多這家公司的好感降到冰點,事件引來極大的關注。
網友調侃:「原來不是拼多多,是拼命命。」
這件事在拼多多內部沒有任何信息披露,正在大家都以為這件事只是拼多多的常態後,事情急轉直下。
王太虛知道公司對員工的壓迫,「奴役」,反感公司的種種不合理制度,卻也沒想到這家公司居然可以這麼下作。
第二天下午,主管找到王太虛,連同兩名HR對他進行談話。
對方手上拿著王太虛「抹黑公司言論」的證據,並開始對他進行威脅:
你知道被公司辭退是什麼後果吧?
會寫進你的檔案,跟著你一輩子。
你重新找工作,對方進行背調,我們也會說明你被辭退的理由。
你還年輕,這對你職業生涯不好。
在打了一棒子後,對方又拿出一塊「糖」。
「看在你是應屆就來到公司,我們允許你籤訂這份協議,並且主動離職」。
這是個非常骯髒的套路。
王太虛的言論到底有沒有「抹黑公司形象」,這點我們先按下不表,且說這種要求主動離職的威逼手段,背後藏著的只有一肚子壞水。
只要主動離職,王太虛就拿不到被裁員的補償。對方為什麼敢這樣威逼他?還不是看他19年才畢業,年輕沒有社會經驗,想要給公司省下一筆開支,將他悄然無息地「優化」掉。
好在王太虛是個聰明孩子,他看了看那紙吃人的協議,便把它丟了回去,說:你們裁我吧。
在接下來的20多分鐘裡,王太虛被無情辭退。
在被裁後,王太虛和主管發生了一段對話。
主管指責王太虛這些人在網上發帖,導致公司招不到人。
王太虛嘲弄般回應:難道在我們發這些帖子之前,公司招人就很順利嗎?他們看到這些帖子,和他們入職之後親身感受到又有什麼區別?
難道公司的策略,就是先把人騙進來,然後用拖的越來越晚的加班費和年終獎讓人捨不得走?
很不幸,王太虛所言似乎正中靶心。
2
可以看出,拼多多現在的做法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王太虛就是那個被解決的提出問題的人。在他的自述裡,除了這段被裁的經歷,還有一些堪稱血淋淋的事實。
「本部員工每月要求工作300小時,買菜業務員工被要求工作380小時」
「如果不滿時間,就會被約談」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300小時是什麼概念?一個月按照30天計算,拼多多本部普通員工每個月日均工作10小時。
沒有一天休息。
380小時是什麼概念?那就是全年無休每天工作近13小時...
這還沒算上通勤,用餐,早上起床的準備,晚上回家睡覺的洗漱...
這380個小時,意味著拼多多本部買菜員工的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並且沒有一天休息。
這難道還不是奴役?
更誇張的是,在拼多多,所有法定節假日都會被剋扣,國慶法定8天長假,拼多多放5天,更有消息透露買菜業務只有2天假期。
拼多多的辦公環境堪稱惡劣,剛剛裝修好辦公室還飄著刺鼻的化工氣味,就讓員工入駐辦公,食堂飯餐經常出現壞掉的菜品,就連洗手間的坑位都不夠...
洗手間坑位這個事情去年就已經上過一次熱搜,一位拼多多男同事實在忍不住,在小便池解決了人生大事。
當時看到新聞,外界只是調侃一笑,先再回頭看,我實在是笑不出來...
拼多多的招募門檻不低,能被拼多多看中的,幾乎都是211/985的高材生。
正如王太虛所言,拼多多在奴役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
這群年輕人懷抱著夢想,進入了一個大坑還渾然不覺,被壓迫奴役之後,還不允許發聲,一旦離職或者被裁,公司還要設下無數陷阱,攪的你生活天翻地覆。
這就是拼多多,這就將其創始人送上首富寶座的拼多多。
上次寫完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之後,有讀者朋友在讀者群提醒我:拼多多股價暴漲。
我恍惚間打開新聞,覺得這一切不該是真的,做人不應該是這樣,這個是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3
王太虛到底有沒有抹黑拼多多的公司形象?
拼多多發布了一則公告,裡面將王太虛的網絡匿名發言打入「極端言論」。
大家都看看,看看王太虛這個言論到底是否「極端」:
「我現在就想拼多多死」
「幫拼多多的那個極兔骨灰都揚了」
就這?就這也叫極端言論?
且不說「骨灰揚了」、「想xx死」是網絡流行語,哪怕不是,這兩句話極端在哪?
謀殺?仇恨?這些言論要對著人才能被上綱上線為「極端言論」,拼多多和拼多多旗下物流「極兔」,都不是人,都只是企業、資本罷了。
對著一家公司,「極端」從何而來?要我說,頂多算吐槽。
更何況,拼多多花了這麼大的精力才找出王太虛在10月份發表的言論,你們開除人家可是1月份的事情,找了這麼久才找到一條和「極端」沾邊的言論,是不是說明王太虛本人平日裡謹言慎行,儒雅隨和?
而拼多多又是怎麼從一個匿名網站上,確定王太虛的身份?
是不是如公眾所質疑的那樣,平臺脈脈將信息賣給了拼多多?
昨晚脈脈發表聲明,說脈脈從未向任何第三方提供發帖用戶信息。
而本職工作就是程式設計師的王太虛判斷,拼多多並不是通過查手機或者買數據等手段,而是通過爬蟲技術定位到了他本人。
如果真是如此,我就納悶了。
拼多多寧願花大把時間,用爬蟲去挖一個基層員工的吐槽,也不願意去改變公司對員工壓榨奴役的現狀...
這是開公司,還是在開集中營?網上匿名吐槽查的比東廠還嚴,HR幹起了錦衣衛的活,卻也不願意讓員工過的舒服那麼一點點...
實在...毛骨悚然。
視頻裡王太虛也提到了此前拼多多買菜業務員工猝死一事。他本以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公司可能會重視,情況可能會變好。
但這一切都在短短幾天中化為泡影:公司還是那個公司,員工還是被奴役。
4
最後一個問題,也就是我上次文章了隱晦著說透的問題:
為什麼拼多多能有恃無恐?
1月3日,拼多多買菜業務22歲員工猝死之後,拼多多就已經陷入了一場公關危機,從結果上來看,這是一場可怕的公關災難。
員工猝死沒有任何官方解釋,隨後爆出拼多多知乎官方帳號發表「用命換錢論」。
被全網群嘲後,拼多多一開始闢謠,說這根本不是我們發的,然後被知乎秒打臉,官方回應是:
「我們心如刀絞,我們愛你,我們深深的想念你」。
這話的噁心程度,大約和他們被知乎打臉之後的反應一致:最終背鍋的是廣告供應商的臨時工。
從1月3日開始,拼多多的黴運接踵而至。
1月4日,網傳上海勞動保障監察部門介入調查拼多多的勞工情況。
1月9日,拼多多23歲員工在家中自殺。
拼多多的回應是:深切哀悼。
1月7日,王太虛的遭遇更像是一記重錘,一切都在表明拼多多根本不在乎所謂輿論,公關,好像這一切都和他們沒有關係,公司形象可以不要。
只要還有用戶在他的平臺上「砍一刀」,哪怕這一刀是霍霍向著那些被壓榨的年輕人。
為什麼拼多多有恃無恐?原因有二。
第一,是我上次在評論區裡隱晦提到的:大家很可能不會在別的公眾號看到這樣的評論。
此前講阿里和老馬時,我提了一個重要的細節,2015年,阿里成功收購《南華早報》,成功建立起中文媒體閉環,在收購之前就有媒體發文說:馬雲手握24家媒體,阿里成功造起一家媒體帝國。
當時移動網際網路不像今天這麼發達,他們近乎「消滅」了媒體上的負面,阿里的公關策略也的確很高明,他們挖到了太多有豐富公共輿論經驗的媒體老師,兩條腿走路,打造了一個阿里形象的護城河。
後來蔣先生出事微博第一時間大規模刪帖封號可見一斑。
當然,後來馬雲和阿里的一系列「翻車」,已經不是這種程度的公關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同樣的邏輯,放在拼多多身上同樣適用。他們冠名春晚,加大自媒體投放力度,我敢說過去一年裡不少同行的業績,完完全全是靠這一家金主撐起來的。
這,就是拼多多的輿論護城河。
1月3日拼多多員工猝死一事引發軒然大波,但大部分頭部自媒體噤聲,哪怕是發表觀點的,也僅僅是集中在「22歲女孩猝死」這個所謂的「健康話題」上,核心問題根本不談。
為什麼?誰願意得罪這樣的金主?
我當天就和一個擁有百萬大號的同行好友聊到這個問題,我說我不能不寫,但寫了很可能會被投訴。
好友說:我就不摻和了,向資本低頭。
另一方面,拼多多從上市後就開始瘋狂投訴,刪稿。我曾在2018年寫過一篇關於拼多多用戶的觀察,這篇文章根本稱不上「黑」,僅僅是講了現狀和拼多多「下沉市場」的重要性,在過去整整一年之後,拼多多委託的律所找上門來投訴,要求我刪稿,理由是「抹黑公司形象」。
我只覺得莫名其妙,後來同行們交流才知道:拼多多並不是針對我不墨,而是這家公司就是喜歡投訴。
這還僅僅是公眾號圈子,去微博上、b站上看看,拼多多投放的力度會讓你懷疑人生,就在王太虛的微博視頻下,系統還自動推薦了一條拼多多廣告...
這是拼多多有恃無恐的第一層。
第二層,就是資本市場的反應。
拼多多員工猝死,股價僅僅出現小幅波動,然後暴漲12%...
股價的暴漲原因複雜,但其中之一,就像王太虛所言:
現實裡的底層人民不會對拼多多造成任何影響,甚至他的股價再創新高。
看出拼多多沒有底線的資本開始狂歡,他們發現,在中國,有這麼一家企業,可以近似奴隸似的逼迫幾乎是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群人,996,至死方休...
為什麼今天我會旗幟鮮明,沒有任何顧忌,甚至不怕被投訴刪文地寫今天這篇文章?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這是上次一位讀者給我的留言,出自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銘刻的馬丁·尼莫拉的名言。
當22歲姑娘猝死,他們說這是拿錢換命,你活該。
當23歲員工跳樓,他們說這是心理疾病,與公司無關。
當員工爆料黑幕,他們說這是侮辱構陷,「我們允許你辭職」。
此時再不說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發聲說話?
更難讓人接受的真相,是我們平頭百姓在面對大公司時根本無能為力。
魏則西事件讓百度重創,但百度依然屹立不倒。
空姐被姦殺,滴滴被網友按頭罵了小半年,卻依然是最大的打車平臺。
被系統壓榨的外賣騎手猝死,平臺說「2000元補償是出於人道主義」。
我們能怎樣?
唯有吶喊。
在這裡呼籲所有同行,放下你們對金錢的執念吧,該說話時不說話,還做什麼媒體?
在這裡呼籲所有讀者,此時再不發聲吶喊,更待何時?
不在沉默沉浸中爆發,就在沉默沉浸中滅亡。
請不要滅亡。
近百年前,魯迅先生給吶喊作序時寫下這樣一段話: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