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陳意涵跨入30歲的第二個年頭。
電影《閨蜜》的關機發布會上,我看到陳意涵,頂著新燙的厚重劉海和濃重的眼妝,笑容卻依然乾淨醇美。看著餘文樂大喇喇把手放在陳意涵的椅背上,我突然覺得這緋聞太無趣——我有點懷念幾年前的陳意涵,會幹脆地說「我胸部太小不是他的菜」。
我還記得,《聽說》裡那個幾乎沒有臺詞,情感傳達卻細膩明快的大眼睛女孩在2009年帶來了怎樣的驚喜。幾年來她所有的戲我從未落下,但回頭一看,《聽說》裡給她演配角的陳妍希,遇上了《那些年》;與她一起金馬獎配角提名的郭採潔,也搭上了郭敬明《小時代》的班車;有一年的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幾乎全是和她合作過的男演員——無論名氣、票房、收視、獎項,在她這個年歲上都有些差強人意。
女明星都想讓觀眾忘記年齡,但她的30歲生日太讓人印象深刻。辮子頭、刺青、裸泳、跳海、親吻陌生人,在張鈞甯的捨命陪君子下,把自己30歲的來臨宣揚得風生水起。她的經紀人怒道,我給你放假享清淨,你卻熱鬧得全世界都知道了。從無人島跑回來的陳意涵眨眨眼睛,我也沒想到。
「天馬行空」和「古靈精怪」的形容詞還在跟著她,她戳穿這些美化的成語,瘋狂、奇怪、幼稚,她定義自己毫不留情。
「你覺得你是個什麼樣的女人?」「瘋女人。」……「最想和誰拍吻戲?」「狗。不然魚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一個枕頭,我喜歡到要把它帶進棺材。」直到拿了臺北電影節影后,主持人還是會被她的脫線回答噎得目瞪口呆。而主持人能和她聊到一起就更糟糕,當年娛樂百分百裡羅志祥和她聊開機車聊到一發不可收拾,她說她坐在後面裙子太短飛起來,男朋友讓她遮一下,她說不用我遮臉就好。說完後,整個人還洋溢著得意的氣息。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容易失控並且理直氣壯:講純真或赤子之心就太做作了,最適合我的詞就是幼稚,而且我也一直保持得很好。
還好,她甜美的外表,靈氣逼人的表演,以及一幫毫不掩飾好交情的朋友會將她的這些看上去何棄療的成分拉回率性的範疇。畢竟,如果一個女明星在頒獎禮上發表影后感言時,不知所措的反應是對臺下朋友大喊:我是應該哭嗎還是應該感謝兄弟?那她出格言論也不會激出太大的浪花。
周圍人真正對她放棄治療的問題是她沒有企圖心。《痞子英雄》、《聽說》、《流星蝴蝶劍》、《LOVE》、《花漾》……她知名的作品逐漸增加,但她演藝生涯最重要的獎項依然還只有2010年臺北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在2012年金馬獎女配角提名後,對「陳遺珠」的稱號她甘之如飴:至少代表了被認可。趙又廷說得很明白:她就是下一部戲你問她想演什麼角色,她會說想演屍體的女人。
《痞子英雄》的製作人兼陳意涵的前老闆娘于小惠在採訪中無可奈何地說,我們都很想要她對事業和成就有企圖心,因為這個圈子是要慢慢積累的。可是她把一個戲演好的企圖心很強,但演好之後會得到什麼不是很在意。
陳意涵的率性,其實並沒有讓她少一點辛苦。她的沒有企圖心,也並沒有讓她過得比較輕鬆。
讓她爆紅的電視劇《痞子英雄》,在拍電影版的時候給她帶來了出道以來最大的打擊——這部她花了八個月、推掉十部戲、因太多打戲而全身淤青的電影,在上映的時候把她的戲份剪得一個鏡頭不剩,並把名字從海報上拿掉。
關係曾親如朋友的導演蔡嶽勳堅持說,是為了片長的考量,和她不續約他們公司沒有關係。知道消息時,陳意涵正在拍《LOVE》,花絮裡她依然像個過動兒一樣精力旺盛愛開玩笑,但卻忍不住追著豆導對著鏡頭承諾,說你不會把我的鏡頭全部剪掉。
然而,她讓人看到最失落的樣子,也不過是一句,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LOVE》發布會時她已經能拿張曼玉在《2046》裡戲份被刪來自我解嘲。記者說看她講得快哭了,她依然不按常理出牌的回答:沒有,是今天睫毛比較重。
哭又能怎麼樣。拍戲時能精準到十秒落淚的陳意涵會說,哭是浪費時間跟弱者的表現。反正,「努力過的東西都留在自己身上」。
我唯一看到她落淚的採訪,是2010年《流星蝴蝶劍》宣傳時趙又廷他爸趙樹海訪她和陳楚河。陳楚河說,她很照顧家人,她慢慢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堅強,但其實她還沒有適應過來,她還沒有把堅強跟現實的狀況融合在一起,還在找一個調適的地方。陳意涵毫無預兆的掉了淚。趙樹海說:希望你裡裡外外是透明的快樂的,我覺得你有快樂,但是也有壓抑。陳楚河接著居然說,戲裡面(孫蝶)她一直沒有朋友,她戲外也是這樣,所以她說我是她的五號朋友。不由回頭審視,她那看似讓人羨豔的朋友名單。
一個年輕女孩表現出的堅強,你究竟要信幾分。
《花漾》的採訪花絮裡,她說美玲想讓她表現出黑暗的一面,一直在逼問她,直到她說討厭那個人想讓他死掉。聽著她近乎白目的角色揣摸,再看她在鏡頭前的呈現,你幾乎都要相信她的演技是有如神助。但只有她自己洗澡時,才會不斷被鏡子提醒,現在脊椎最後一節還留著早期因拍戲而掐出的傷疤。
陳意涵給自己取的外號是「陳大發」,是因為拍完《奮鬥》後醒來的某個早晨,想要給自己取一個「和藹可親」的名字,再加上自己很想要發財。沒有人問她發財後想做什麼。
她有二十多臺相機,微博裡上傳的最多的是質感上佳黑白或彩色的LOMO照片,偶爾有傷感的語句,但相片裡還是大大的笑容。更多的時候,相片裡是她在紐約的廣場上和倫敦街頭的電話亭前倒立,她新買的嫩粉果綠或純白的單速腳踏車,她每次大汗淋漓的慢跑路程報告,色塊越來越多且複雜的拼圖,當然還有每部戲拍攝時的小花絮。
她有越來越多的愛好填補獨處的時間,她的慢跑裡程一個月就能累積到200公裡,跑完半程馬拉松後睡一覺就能再打半場羽毛球;她在颱風天、聖誕夜和熬夜拍戲後窩在家裡拼圖,有計時的一次她拼完用了4小時29分47秒,最近挑戰一套拼圖是5000片。
她渾身上下瀰漫著的不安定的晃動感,被她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專注感所中和。她隨手寫句子,像一個小文青:有時候,你拼命爭取的東西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得到,而不是它,真的那麼好。
出道前陳意涵的理想工作是章魚燒師傅——她說觀察過最閒不下來的工作就是做章魚燒,咻咻咻,要快要狠又要準。理性、規律、對效率的執著,生活中的她,嚴格執行每個小細節。遊泳一次2公裡,跑步30分鐘5公裡。她喜歡把所有東西數位化,這讓她有安全感。
但她卻寫:我始終無法衡量愛情的重量。我只能假設,靈魂的重量是21克,那愛情的重量就算20克吧。
靈魂對她來說是件重要的事,愛情也許僅次於此。她說過,沒有人能阻止我關於愛情的部分。曾經受訪時坦蕩到驚人:我很喜歡談戀愛,我沒有辦法單身,我不重疊,但我接很緊。她和前男友們分手後,通常保持友好狀態,但這樣的狀況直到謝坤達為止。也是從他開始,號稱之前空窗期最多只有3天的陳意涵,單身的日子被無限延長。
她這次潦草分手給她帶來的影響比對方還要大,當時她覺得不常見面不打電話,以為兩方都感覺已盡,於是一條簡訊結束關係,誰知對方還抱著以結婚為目的相處的心情。2013年初上康熙來了時,對方已另有新歡,在小S想不想複合的追問下,她神遊中差點脫口而出「來不及」。
也許是因為年齡,也許是這段感情帶給她的思考,她沒有再去計算空窗期,她說,在30歲這年,我學會了獨處。
她對單身狀態的長期準備是,和張鈞甯約定,洗澡摔倒在浴室爬不起來時打電話互相去扶。這兩個人看樣子就要這樣彼此交付終身。在被問到最近陳意涵和餘文樂在拍《閨蜜》的緋聞時,張鈞甯這個真閨蜜帶著臺大法律系特有的優雅回應:我才是她男朋友。
陳意涵的31歲生日,不再瘋狂,騎腳踏車回了家鄉。儘管有朋友為她準備的煙火秀,她只低調的在微博傳了一張在水邊做瑜伽的身影。這一年,她身上某種沉穩的東西在慢慢析出。她說,心中某個小小的,關於害怕孤獨的因子消失了,然後,我跟我,更好了。
她終於把「在金馬獎最佳發主角入圍者的五個分割畫面中」列為自己的五大夢想第三位,僅次於在一百個城市倒立和上「料理東西軍」。2014年伊始,她想演屍體的願望已經在張鈞甯主演的劇中客串完成。我知道,她的願望絕不是說說而已。30歲的這一頁,還不是她這本書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