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遺孀王玉齡:我對宋美齡沒有什麼好感

2021-01-08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1947年5月14日,解放軍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10餘萬大軍,向被重重圍困於孟良崮狹小地帶的國民黨政變74師,發起了最後的總攻。經過三天三夜的血戰,解放軍以傷亡一萬兩千人的慘重代價,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有「常勝將軍」之稱的74師中將師長張靈甫被當場「擊斃」,作為蔣介石最為器重,聞名中外的戰將,張靈甫在死後被封為「民國第一烈士」。

鳳凰衛視8月20日《冷暖人生》,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她的丈夫是蔣介石最為器重的國民黨傳奇將領張靈甫。

王玉齡:要他去打仗他很高興,他覺得好像他解放了。

解說:丈夫命斷孟良崮,她終身未嫁。

王玉齡:我一直耿耿於懷的他在最痛苦的時候,最無依的時候,我沒有跟他在一起。

解說:冷暖人生,我眼中的張靈甫將軍。1947年5月14日,解放軍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10餘萬大軍,向被重重圍困於孟良崮狹小地帶的國民黨政變74師,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王玉齡:士兵幾乎是吃自己,喝自己的,機關槍打得不能在打了,紅了嘛,沒水啊,就拿那個馬尿去潑上去。

解說:經過三天三夜的血戰,解放軍以傷亡一萬兩千人的慘重代價,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有「常勝將軍」之稱的74師中將師長張靈甫被當場「擊斃」,作為蔣介石最為器重,聞名中外的戰將,張靈甫在死後被封為「民國第一烈士」。

陳曉楠:熟悉歷史的人應當都知道孟良崮戰役,它是解放戰爭當中一場著名的標誌性戰役,也是解放軍戰爭局勢向共產黨一方扭轉的開始。那一役,蔣介石的嫡系精銳主力軍第一個美械裝備師,整編第74師在三天三夜的激戰當中全軍覆沒了,而赫赫有名的第74師中將師長張靈甫亡命沙場。據說得知這個消息,蔣介石痛心疾首、老淚縱橫,他再三哀嘆此乃餘最可痛心、最可惋惜之事。和以往戰死沙場的將軍不同,有抗日名將之稱的張靈甫受到了解放軍的厚葬。他們給他做了棺材,給他洗鍊、修飾傷口,看到他身上的軍服破舊不堪,還給他換上了一套新的解放軍軍裝,而俘虜當中的一個少將旅長八個上校,要求見他們的師長最後一面。於是掩埋的,這九個國民黨的將校走到擔架旁邊,圍成一個半月形向張靈甫的遺體下跪痛苦不止。在孟良崮戰役結束近60年之後,2007年的4月,一位已年近八旬的老人也來到了這裡,並且在張靈甫最終殞命的山洞,默默地獻上了一個花環,她就是張靈甫的最後一任妻子王玉玲。

陳曉楠:你那麼多年之後到這個地方,第一到啊,孟良崮,怕上山,應該心情很複雜吧?

王玉齡:(張靈甫遺孀):我一直耿耿於懷的就覺得他在最痛苦的時候、最無依的時候,我沒有跟他在一起,所以看到那個山洞的時候,我是心裡感慨很多。

解說:王玉齡和張靈甫的婚姻僅持續了三年,兩個人相聚的日子也就一年多。然而這段短暫的婚姻,卻成為王玉齡一生的回憶。

王玉齡:我們在一起步像現在這些男孩女孩在一起啊,怎麼好像那麼親熱啊愛不愛的,我從來沒有講過、告訴過他我愛他。

張靈甫理髮店邂逅王玉齡 一見鍾情登門求親

解說:1903年,張靈甫出生在陝西的一戶農家。1923年他考入北大歷史系,後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修補科。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張靈甫隨即率部投入送戶保衛戰,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殺紅眼的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關槍跳出戰壕,帶領一百多名敢死隊員連續七次衝鋒,斃傷日軍八百餘人。而這時遠在湖南長沙為了躲避戰火,出生於名門望族之家的9歲的王玉齡,正隨家人離開故土四處遷移。

王玉齡:那日本人轟炸過的地方,也是手啊、腿啊,吊在電燈杆上面,那是很悽涼的,就覺得那對日本人的仇恨是很深很深的。

解說:在顛沛流離中,王玉齡漸漸長大,而在炮火紛紛的抗日戰場張靈甫南徵北戰,以無比的勇氣捍衛著屬於一個軍人的榮耀。八年抗戰,張靈甫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常德會戰、長沙會戰等,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榮獲美國「金棕自由勳章」,及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由少校團張生至74軍少將副軍長,被稱為「常勝將軍」。

陳曉楠:關於張靈甫在對日戰場上激戰的故事其實有很多。據說有一次,外國記者採訪張靈甫問他說您認為中國一定會勝利嗎?他說一定會,記者就又問,勝利之後,您認為您會做什麼呢?張靈甫回答那時候,我已經死了。這位在戰場上的拼命三郎,其實並沒有死在抗日的火炮之下。不過,他曾經在南昌會戰的一役當中受過重傷,那時候他的右腿中彈負傷之後,蔣介石馬上派飛機送他到香港去治療,讓英國著名的外科專家給他診治。而手術之後不久呢,張靈甫在報上看到說有戰時軍人不宜出國養兵的規定,所以他不顧醫生勸阻傷未愈就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人家送他一個外號叫「跛腿將軍」。而就是這樣一個戰場上的硬漢,在抗戰剛剛勝利之後,卻馬上展現出了他柔情的一面。在接下來的一段人生歲月當中,他演出了一幕讓很多人覺得有點不可意思的愛情傳奇。

解說: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王玉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經過戰火洗刷的家園早已沒了當初的模樣,而當初的小姑娘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天,王玉齡在理髮店裡,突然遇到了一位奇怪的陌生男子。

王玉齡:我在洗頭髮,他就站在我椅子背後啊,他就死盯著那個鏡子裡面看看我,你知道。這個人看人怎麼這樣看的了,把頭簡直就盯在那個鏡子裡面看,我就盯他一言。

陳曉楠:你後來問過他,看到你這第一眼是什麼感覺嗎?

《冷暖人生》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陳曉楠【主持人專區】

首播:周二21:50

重播:周三15:0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張靈甫遺孀王玉齡:三載夫妻一世真情
    王玉齡說到這一幕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當年少女一般嬌嗔可愛的神情。  「結了婚以後,他對我講,幸虧你當時瞪我一眼,不然的話,如果你要對我笑一笑,我就沒興趣了。我說,你臭美!」  不久後,張靈甫就託他的朋友張處長請王玉齡全家吃飯。飯桌上,王玉齡並沒有多待見這位抗日名將,只管埋頭吃飯。大概正是這樣的不卑不亢打動了這位一直被人眾星捧月的張軍長。
  • 張靈甫孫子演張靈甫神形兼備,難怪他遺孀王玉齡反對李幼斌演丈夫
    因為張靈甫有這種經歷,因此,涉及他的影視作品不少,尤其是他的婚姻生活,一生共有三個妻子,第一任妻子名叫邢鳳英,由於是包辦婚姻,張靈甫對她並沒有什麼感情,他考入黃埔軍校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二人的婚姻名存實亡。
  • 張靈甫遺孀王玉齡:比女明星還漂亮,19歲守寡至今,直言從不後悔
    【王玉齡】王玉齡,抗日名將張靈甫遺孀,她17歲嫁給42歲的張靈甫,19歲守寡至今,她為張靈甫生下一子。儘管跟丈夫在一起生活不到兩年時間,可王玉齡一直將丈夫視為大英雄,「我丈夫十分高大英俊,他不僅會打仗,字也寫得很好,可謂文武雙全。」
  • 張靈甫遺孀王玉齡今已92歲 曾幫助國家爭產權 談及丈夫仍滿含深情
    張靈甫遺孀王玉齡今已92歲,曾幫助國家爭產權,談及丈夫仍滿含深情上世紀80年代,能夠自由地從美國回國探親的華人只有兩個人,一位是楊振寧教授,另一位就是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女士。談到王玉齡,不可避免要從她和張靈甫的婚姻說起。王玉齡,祖籍安徽舒城,1928年6月出生於長沙市的書香世家,祖輩曾擔任過清朝的尚書和兩江提督。
  • 王玉齡:抗日將軍張靈甫之妻
    來源於:水煮百年1928年,王玉齡出生在長沙,原籍安徽舒城。她是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孀,她不是電影明星,卻有著和電影明星一般的美貌和氣質,但了解王玉齡身世的人,都會不禁感嘆,她真是「紅顏薄命」!1945年,抗戰勝利後,年僅17歲的王玉齡和抗日名將張靈甫結為了夫妻,她曾說過:「結婚的時候太匆忙,所以很多請帖都是有一個人在門口發,來賓找到自己的請帖進來。我記得結婚的當天就幫我趕製出了兩件新娘旗袍,婚紗稍微改小一點就穿了。倒是我先生,因為衣服做小了,結果穿著朋友的衣服就參加婚禮了。」婚禮前夕,張靈甫接到升遷令,要他即刻前往南京報到。
  • 王玉齡口述:我的丈夫張靈甫
    今日推薦:王玉齡(1928— ),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孀。1949年4月,王玉齡先到臺灣,之後又遠走美國,讀書打工,尋找新的生活。在此期間,王玉齡一直孑然一身,始終未再嫁。她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年,直到退休後,才隨兒子回到祖國,現定居上海。2007年5月,孟良崮戰役過去整整60年。我回到了他戰死的地方。
  • 王玉齡:我的丈夫張靈甫
    抗戰期間,張靈甫南徵北戰,惡仗無數,書寫下自己最為風光的一頁。1925年,22歲的張靈甫從黃埔軍校畢業,踏上北伐徵程。三年後,屢立戰功的張靈甫升為連長。也就在這一年,湖南長沙的名門望族王家新添了一個女嬰,取名王玉齡。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為了躲避戰火,9歲的王玉齡隨家人遷出長沙,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 王玉齡:回憶丈夫張靈甫
    張靈甫是鏡中太耀眼的一顆歷史明星,日軍咬牙切齒地稱其部隊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戰場上最怕見這位「跛腿將軍」;由於受傳統影視劇、書籍影響,我們大多記住了臉譜化的張靈甫——驕橫自滿、兇悍霸道、自取滅亡、死有餘辜.直到今天,再向鏡中望去,我們該用什麼角度解讀張靈甫,我們對他有多少誤解,還有多少真相等待發掘.
  • 【重大發現】國民黨名將張靈甫的美貌妻子王玉齡竟是咱舒城人!
    王玉齡 據百度百科、360百科均介紹「王玉齡(1928年- ),安徽籍,是張靈甫的遺孀。」是我省哪個縣市人?成為關注點。百度《百家號》中的《張靈甫犧牲後,他那年僅19歲的美麗妻子去了哪裡?張靈甫白天駐紮在城外,但凡進城,哪怕僅五分鐘空閒,也要拐到家裡看看妻子。張靈甫對人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我討飯她會幫我拿飯碗。」王玉齡從小目睹日軍入侵中國、給家園帶來的慘狀,對日本痛恨入骨。樂嫁給他,也因張靈甫當時是積極的抗日愛國將領。
  • 張靈甫死後,蔣經國對王玉齡太熱情,王玉齡只好逃去了美國
    ,王玉齡看到後,將報告放在了桌子上,冷笑一下說:「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們就離婚吧」。  張靈甫聞言,就立即立正,對著她行了一個軍禮,王玉齡說:「我又不是你的長官,你幹嘛對我行軍禮?」張靈甫說:「你不原諒我,我就不放下來。」這樣生活小事,在兩人短短的兩年婚姻中比比皆是,雖然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感情卻非常要好。
  • 張靈甫的遺孀:19歲守寡,從不用日貨,晚年反對趙薇飾演自己
    張靈甫為抗日名將,他的遺孀更是「女中豪傑」,張靈甫有四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第二任妻子是吳海蘭、第三任妻子是高豔玉,這最後一任妻子是王玉齡,也是張靈甫最愛的妻子。在抗日戰爭期間,王玉齡就開始抵制日貨,從不用日本人東西,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王玉齡的母親因為資助抗戰,也是認識了不少的高官,17歲的王玉齡就這樣認識了張靈甫,這對才子佳人的結合轟動一時。
  • 王玉齡與張靈甫的愛情傳奇|守寡60餘載,是周恩來座上賓
    摘要:這是《外灘畫報》對張靈甫遺孀王玉齡的訪談,記載了兩人短暫而難忘的愛情史,以及她後來幾十年的生活點滴。王玉齡和張靈甫只做了兩年夫妻,他們之間的故事成就了一段傳奇。1925年,張靈甫以黃埔四期生的身份,與同學林彪、劉志丹、謝晉元、胡璉等一起追隨總司令「蔣校長」踏上北伐徵程的時候,王玉齡還沒有出生。1928年,王玉齡誕生在湖南長沙的望族王家時,北伐已經成功,張靈甫因屢立戰功而升為連長。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張靈甫率軍來到淞滬戰場時,不到4歲的王玉齡剛剛為避戰禍離開上海。
  • 張靈甫去世後,19歲遺孀帶著2個月大的兒子移居臺灣,後來怎樣了
    名將遺孀1945年抗戰勝利,42歲的張靈甫已經是全國聞名的抗日名將了。他連續參與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第二和第四次長沙會戰等等著名戰役,在戰場上也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戰績,此時的他已經是中將軍長和南京衛戍司令了。
  • 張靈甫愛妻王玉齡:17歲成婚,兩年後丈夫去世,後獨居終身未嫁
    這一天孟良崮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原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將軍的遺孀,王玉齡女士。這是王玉齡第一次來到丈夫戰死的地方,那天天空下著小雨,山路有些溼滑,此時的王玉齡已經是79歲高齡。年逾古稀的她,腿腳有些不方便,但是在這樣的天氣中她依然堅持親自爬上了山坡。
  • 張靈甫死後,遺孀王玉玲因長得漂亮被多人求婚,不得已才去了美國
    張靈甫才三十歲就被晉升到了上校團長的位置,可以說是年輕有為,之後在抗日戰爭期間,他繼續發揮著餘熱,淞滬會戰時與敵人奮死拼搏,即使戰至重傷也不肯退下第一線。武漢會戰利用險要地形,身先士卒帶領小突擊隊,把日軍一個師團全部吞掉,由此可見張靈甫是一個與生俱來的將才,今天我們對他的介紹到此為止,接下來要講的人其實是他的妻子王玉齡的故事。
  • 國軍悍將張靈甫遺孀王玉齡:跨越70年忠貞愛情,耄耋高齡依舊美麗
    企圖佔領山東解放區,5月號稱國軍王牌師的整編74師,在悍將張靈甫率領下,從垛莊出發,經由孟良崮西麓,向陳毅和粟裕統率的華東野戰軍發起了進攻。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陳毅、粟裕共動用解放軍五個主力縱隊,在孟良崮布置了一個大口袋,就等他「裝」進去,來一個全殲。這次戰役,我解放軍經過3天3夜的浴血奮戰,全殲整74師32000餘人,。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餘部全殲,擊斃張靈甫。
  • 張靈甫遺孀晚年兩度上孟良崮,僅留下了4個大字,讓人感嘆不已
    邢瓊英和張靈甫是包辦婚姻,張靈甫要嫁給她是父母的意思,媒妁之意,他對這位妻子並不滿意,所以邢瓊英進了張家以後,一直陪在公公婆婆身邊,用心伺候。關於殺妻,張靈甫的第二個妻子吳海蘭,當時鬧得很兇,張靈甫本來就是被判死刑的,他也認為自己是死神,於是就讓邢瓊英生孩子。
  • 張靈甫如花似玉的遺孀:長相高貴端莊,大家風範,為愛相守一生
    張靈甫如花似玉的遺孀:長相高貴端莊,大家風範,為愛相守一生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生於長安縣東大鄉東大村,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中將軍銜,黃埔軍校的第一美男子,一生有過四段婚姻,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是他第四任夫人王玉齡,這位長相高貴端莊,有著大家風範的名媛。
  • 張靈甫遺孀:17歲出嫁,19歲守寡,一輩子不買日本貨,如今已92歲
    有一個人為了救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抗日名將張靈甫,他去世後,19歲的遺孀赴美定居,一生抵制日貨。 張靈甫戰死後妻子也終身未改嫁。王玉齡,192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富商家庭。父親經商有方,到了王玉齡這一代,王家已是富甲一方。
  • 王玉齡為丈夫守寡70餘年,曾反對李幼斌飾演張靈甫,原因讓人不爽
    那是在1945年,年僅17歲的王玉齡嫁給了42歲的張靈甫,兩人是自由戀愛,並不在乎年齡的差距,她們的婚姻當時轟動了整個上海,遺憾的幸福很短暫。婚後王玉齡和張靈甫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因此王玉齡一直到1947年年初,才為張靈甫生下一個兒子,可在兒子還沒有滿月,張靈甫還來不及看一眼時,張靈甫就被擊斃於孟良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