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複雜敘事和美學達到極致平衡,就...

2020-11-17 騰訊網

8月21日,顧曉剛執導的劇情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登陸愛奇藝進行收費點播。8月25日在「FIRST·蔚藍海岸沙灘展映」活動,該片上線後首次以大銀幕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在長片放映之後,還首次放映了顧曉剛執導的全新短片《夏風沉醉的晚上》。

2019年,《春江水暖》被選為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影片,此後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榮譽。故事橫跨春夏秋冬,「運用了中國章回體這種散點透視的敘事方式」,分別以住在富春江邊一家人的四兄弟作為主要視角,講述整個家庭在一年間的故事,從家裡老奶奶的生日開始,到老奶奶的葬禮結束。更多的影迷和電影從業者,更加注重影片根據中國山水畫創新的視聽語言,讓鏡頭如同山水畫的捲軸般平移流淌。片中在江中從左往右拍攝岸邊的一個長鏡頭,正是最具美學代表性的一幕。

《春江水暖》劇照

在2019年,顧曉剛帶著《春江水暖》去了世界各地和全國各大城市,「去了日本、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還去了大理、廈門、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等,基本相當於路演。」有趣的是,他發現如果是專業影迷居多的電影節,大多數觀眾都在關注電影美學,如果是普通觀眾更多的展映,關注更多的則是片中的故事。或許這也是《春江水暖》的中國式中庸風格的集中體現,將故事和美學都做到了一種極致,觀眾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獲取價值,「其實中庸的意思是達到兩種極致的平衡,這兩種都是極致的追求,既要複雜的敘事量,又要極致的美學呈現。這兩者本身是矛盾的,需要去調和,這才是真正的中庸。」

在創作背後,借錢拍攝、家人擔任主演、橫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拍攝計劃,這些青年導演在拍攝處女作時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和節省成本的方法,顧曉剛幾乎都遭遇和採用了。拍攝到一半的《春江水暖》,直到2018年北京電影節創投單元獲得「特別大獎」,影片的製作才終於逐步走入正軌。這些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不同的報導當中,一定程度上也成為《春江水暖》的註腳之一。

短片《夏風沉醉的晚上》可以看做是對《春江水暖》的一次補充,故事發生在《春江水暖》的故事期間,最重要的概念是一艘「電影之船」。它會順著長鏡頭拍攝的富春江景色,以相反的方向順流而下。船上架起一塊銀幕,在拍攝中實時放映《春江水暖》,一個角度拍攝「電影之船」,另一個角度拍攝岸邊的普通人觀察「電影之船」的反應。搭配上貝多芬的《月光》,顧曉剛希望表達一個複雜的情緒,「這首歌我每次聽都有一種即憂傷又篤定、堅韌的複雜的情感。它肯定有很多理想、現實的各種衝突,但這不就是生活嗎?得往前。」

《夏風沉醉的晚上》海報

界面文娛對話顧曉剛:

界面文娛:《春江水暖》在去年已經跑了很長一輪展映了。8月21日上線愛奇藝播出,你會去看線上觀眾和線下觀眾之間的反饋的區別嗎?

顧曉剛:我不會去看,我只會在現場聽大家觀影完的反饋,網上的反饋(我看得)很少,最多是有些老師或者朋友發我,網上的不會去看。因為我怕被分心、影響。他們是這麼說,畢竟我也是肉眼凡胎,看了說不定真的會聽進去受影響。不管說的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可能自己最清楚就行,該分享的的確都在電影裡面了。

界面文娛:我們知道拍攝《春江水暖》的過程十分艱難,現在你也正在籌備新片,比如規劃中可能還有兩部的「千裡江山圖」。現在的創作狀態是怎樣的?

顧曉剛:現在還在寫卷二的劇本。其實《春江水暖》做好已經一年半了,從去年坎城到現在,走了很長的時間。其實從去年年底,我就已經在完全在做卷二的項目開發和調研了。去年我們去各個影展就相當於宣傳路演了。

《春江水暖》劇照

界面文娛:有沒有算過總共去了哪些地方?

顧曉剛:(國外的話)去了日本、法國,因為法國是上映了。然後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本來今年春節要去美國的一個影展,但因為疫情延期了,可能也不會去了。

國內基本相當於路演了,基本重要的城市都走了一遍。中國第一站是FIRST青年電影展,然後還去了大理,還去了廈門、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等。

界面文娛:《春江水暖》有著濃烈的江南水鄉地方特色,去到這些完全不同的地方,觀眾的反饋是怎樣的?

顧曉剛:主要分兩種。一種是純電影節的影迷,還有一種不是行業內的(普通)觀眾。我們大部分還是去的行業內的電影節,(看的觀眾)都是同行、影迷,影迷大部分還是偏向於美學。大部分在聊的時候,都在聊電影本體的美學、設計等等。如果是像今天這樣的普通觀眾放映,大部分還是會去聊故事、聊情感。

因為《春江水暖》本來做的就是敘事與美學之間的平衡、實際與優雅之間的平衡、控制與鬆弛之間的平衡。就是在做各種可能性的平衡。

《春江水暖》中長鏡頭的一幕

界面文娛:這種平衡其實很有中國的美學,那種中庸的特質。

顧曉剛:對,中國文化裡的中庸的確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只是做到(即可)。大家理解的中庸可能會覺得平庸,但其實中庸的意思是達到兩種極致的平衡,這兩種都是極致的追求,既要複雜的敘事量,又要極致的美學呈現。這兩者本身是矛盾的,需要去調和,這才是真正的中庸。

界面文娛:是不是在調整的過程中,也是基於中國繪畫中的留白概念,對一些敘事上的東西做了減法?

顧曉剛:這個減法其實就是中國文學、繪畫中非常顯著的特徵,叫言此意他,或者說他不是沒說,只是通過彼此聯繫著在說。矛盾並不是沒有呈現,只是在講另一個人的故事的時候,讓觀眾補充了解到,其實《春江水暖》沒有絕對的主角,但(大家)是一個整體,會互相補充彼此的經歷。其實和一個輪迴很像,三代人可以理解成只講了一個人的故事,只是把這個人拆成十幾個人的經歷來組成不同的片段。

《春江水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典型地運用了中國章回體這種散點透視的敘事方式,繪畫中叫做遊觀,因為裡面的人物結構即是內容,所謂的春夏秋冬就是非常明確地對應著四兄弟。我們從夏天的老大開始,一直回到春天。雖然篇幅很短,但視角還是基於老四在做總結。所以整體敘事也是隨著季節在發生變化,跟我們常規看的電影,從一個主人公開始、跟隨他進入故事,或者西方那種蒙太奇的方式都不一樣。它隨著季節變化在轉移的視角是一種新的(敘事方式),而且事件是一直在進行,比如那對戀人的故事,他們在夏天發生著,到了秋天其實是進入老二的視角,也會從他的角度來看整個家族的變化和發展,(那對戀人的)故事也是進行著的。到了冬天再通過老三的視角看到他們(那對戀人)。這是偏中國的一種文本。

在老三的視角中,那對戀人在船上舉辦婚禮

界面文娛:《春江水暖》中那對戀人的長鏡頭,全部都是從左往右的,而短片《夏風沉醉的晚上》鏡頭又是從右往左,這是有什麼寓意嗎?

顧曉剛:這倒沒有刻意去設計什麼,因為我們知道繪畫長卷是從右往左打開,但我們還是基於電影拍攝的調度本身去考慮的,也沒說非得從左往右或者從右往左,還是怎麼能拍出更好的調度來考慮。也是一個巧合吧。比如夏天江老師遊泳,也是基於那個船在右邊,劇情最好是最後上船是個高潮。如果非要從右邊過來,是往下走的感覺。短片裡是因為往左邊走正好是市區,比較適合這樣開出去,的確跟長片會是相反的軌跡。有時候放映後觀眾解讀出來,我覺得都挺有道理的,不過我們還是基於調度舒服的角度吧,觀眾怎麼解讀都行。我們有些地方肯定會去做地很嚴謹,有很複雜的含義在裡面,但有些也的確沒想那麼複雜。

《春江水暖》劇照

界面文娛:為什麼《夏風沉醉的晚上》的配樂沒有與《春江水暖》一脈相承,而是選用了貝多芬的《月光》?

顧曉剛:首先那首歌大家都很熟悉,這就挺好的,又的確適合夜晚的那個氣氛。我每次聽都有一種即憂傷又篤定、堅韌的複雜的情感,我覺得特別符合我們電影之船的複雜意味。它是什麼?它肯定有很多理想、現實的各種衝突,但這不就是生活嗎?得往前。今年上午和李安導演做的那個大師班,看到他那張臉就夠了,會覺得有一個人經歷了那麼多電影創作之外的事,還可以那麼慈悲地善待這個世界的種種,其實就夠了。

界面文娛:《春江水暖》的後半部分也有一個很長的鏡頭,視聽語言上的美感非常好。你是如何在長鏡頭中進行取捨,在獨立表達和融入影片敘事中達到一種平衡的?

顧曉剛:長鏡頭的敘事,還是基於想呈現的景貌,比如開始江老師遊到船這邊的,就是基於自然景貌來考量的。「那個景夠不夠讓人看」?先從這裡開始,然後再想劇情方面的支撐。

《春江水暖》劇照

界面文娛:這個點可能會在第二部、第三部中出現,在未來變成你的一個標籤嗎?

顧曉剛:它會生長,這個所謂的山水畫的美學(未來)肯定會更成熟,因為《春江水暖》也是邊拍邊探索出來的。

界面文娛:現在第二部籌備到什麼階段了?

顧曉剛:還在寫劇本,還沒到籌備階段。可能先朝三部做吧。卷二其中的一塊跟龍井茶有關係,有點像《春江水暖》,裡面有好幾個職業,茶只是我們其中一個人物的美學基底吧,就像漁民也是整個《春江水暖》的美學基底,沒有漁民「江」就沒了。

相關焦點

  • 「專訪」《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複雜敘事和美學達到極致平衡,就是「中庸」
    8月21日,顧曉剛執導的劇情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登陸愛奇藝進行收費點播。8月25日在「FIRST·蔚藍海岸沙灘展映」活動,該片上線後首次以大銀幕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在長片放映之後,還首次放映了顧曉剛執導的全新短片《夏風沉醉的晚上》。2019年,《春江水暖》被選為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閉幕影片,此後在FIRST青年電影展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榮譽。
  • 浙江導演顧曉剛作品《春江水暖》入選法國《電影手冊》十佳
    令人驚喜的是,浙江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電影《春江水暖》入選榜單,位列第7名。電影《春江水暖》以《富春山居圖》為背景,在四季更迭中,講述了家族年邁母親在壽宴上意外發病失智,而讓四個家庭面臨親情和生活重重考驗的故事。贍養老人、戀愛結婚、兄弟關係……影片中充滿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元素,但與其他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通過鄉音、鄉景、鄉情,以山水畫卷般徐徐展開的舒緩敘事節奏,將杭州富春江畔的風土人情真實、接地氣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 杭州導演顧曉剛《春江水暖》「卷二錢塘」啟動
    浙江在線11月3日訊 昨天,由杭州導演顧曉剛執導、《春江水暖》續集,也是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卷二錢塘該片將由顧曉剛自己的初曉影業出品。  據初曉影業透露,電影以西湖的茶為切入口。在美學上,這次將引入群山,將當代都市人像風物寄予山水長卷中。影片將於2021年初進入製作籌備,於2022年在杭州市區及周邊完成拍攝。此外,《春江水暖》也已宣布日本定檔2021年2月11日,由日本的本土發行商MOVIOLA進行全日本發行。  顧曉剛是杭州人,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
  • 《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從「迷影」到導演,誘惑和挑戰一直都在
    字數 2944閱讀約6分鐘作者|餘雅琴在去年的FIRST影展上,顧曉剛的《春江水暖》獲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回望自己的創作,顧曉剛用「艱難」來形容,不知道自己開拓的新方法是否有效,更要為缺少資金煩惱:「第一年,我是借錢在拍電影,那個過程很難。我一直都在找錢,也在努力維繫團隊。這個過程熬了兩年。」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和身邊的朋友幾乎就是用「花唄」、「借唄」度日,直到《春江水暖》製作完畢。在電影完成之後,顧曉剛感慨:「《春江水暖》的完成,有很多偶然因素,或者說是幸運因素。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心中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原定的計劃中《春江水暖》只是「卷一」,之後還會有兩部續集,下一步很可能從富陽一隅,邁向更廣大的杭州。不過,現在《春江水暖》從院線電影變「網大」的情況,很可能讓影片續集的籌備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顧曉剛與前幾年一鳴驚人的畢贛有些類似,當今的青年導演在構建處女作時,對影像視覺上的野心和表現力都大大超過了前幾代導演。
  • 獨家發布|杭州導演顧曉剛《春江水暖》「卷二錢塘」全面啟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11月2日傳來消息,由杭州導演顧曉剛執導、《春江水暖》續集,也是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卷二錢塘」電影計劃,在「瞄電影」平臺上獨家宣布全面啟動,該片將由顧曉剛自己的初曉影業出品。
  • 《春江水暖》:春江再美,美不過市井魚歡
    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心中的依依不捨和意猶未盡,原定的計劃中《春江水暖》只是「卷一」,之後還會有兩部續集,下一步很可能從富陽一隅,邁向更廣大的杭州。不過,現在《春江水暖》從院線電影變「網大」的情況,很可能讓影片續集的籌備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 《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開發新作 鏡頭對準錢塘江
    1905電影網訊日前,《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的新作「卷二錢塘有消息稱,顧曉剛欲打造該系列的「三部曲」。電影《春江水暖》以山水畫捲軸的形式講述杭州富春江畔一家三代人面臨的生活考驗、人間煙火裡的親情抉擇,溫暖呈現普通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
  • 《春江水暖》憑什麼入選法國《電影手冊》十佳?
    弗雷德裡克·懷斯曼的《波士頓市政廳》位列第一,韓國導演洪尚秀兩部作品同時上榜。中國導演顧曉剛的《春江水暖》幫助華語片時隔7年再次入選手冊,這部影片位列榜單第7名。法國《電影手冊》1951年由安德烈·巴贊等人創辦,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年都會評選在法國上映電影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
  • 《春江水暖》這匹國產片黑馬,真不該這麼低調上線
    導演顧曉剛,今年也才32歲,這部《春江水暖》還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今年1月初,它在法國上映時,被影評人稱為「2019年度最好的導演處女作」。,《春江水暖》從2017年開始拍,一直拍到2019年才結束。:將畫面內容複雜的變化,統一在攝影機的橫移動作中,達到一種一氣呵成的效果。
  • 浙江導演顧曉剛作品《春江水暖》入選法國《電影手冊》本年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12月2日傳來消息,浙江導演顧曉剛作品《春江水暖》入選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電影手冊》本年度十佳。據悉,這是該片從去年開始到今年攬獲的眾多權威獎項和認可之一。
  • 把富陽美景推向世界的《春江水暖》中秋回鄉,導演顧曉剛:杭州三部曲第二部已在籌備
    昨天,讓富陽走向世界,在坎城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電影《春江水暖》,終於在富春山館報告廳中迎來了首次家鄉影迷見面會和公開展映。400餘名觀眾和嘉賓一同欣賞了這部由富陽人導演、主演,通篇滿是富陽方言的影片。區領導王牮、夏芬、趙玉龍、孫潔、孫柏平參加。電影《春江水暖》由富陽導演顧曉剛執導,以富春江為背景,講述了在富陽城市快速變遷下,一個平凡家族的人情冷暖。
  • 富陽人導富陽人演 電影《春江水暖》中秋回鄉
    當日,富陽籍青年導演顧曉剛帶著電影《春江水暖》的主創團隊回到家鄉,並與當代著名小說家、編劇、富陽鄉賢麥家,國家一級作家李杭育等圍坐一堂,共話富陽影視產業未來發展。作為土生土長的富陽人,顧曉剛的導演的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為世界講述了富陽一家三代人生活在「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裡的真實故事。  《春江水暖》「先聲奪人」了整整一年——  去年5月,在2019年法國坎城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項目內,《春江水暖》從全球1050部片子裡脫穎而出,成為該項目創立閉幕影片環節以來的首部華語影片。
  • 《春江水暖》屢獲大獎 導演顧曉剛要把家鄉說與世界聽 
    600多年後,一個名叫顧曉剛的富陽小夥導演了一部電影《春江水暖》,在各大國際賽事中聲名鵲起,又讓世界認識了中國富陽。這部取景於富陽,發生在富春江畔,由一群富陽人本色出演的電影,在2019年法國坎城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單元內,從全球1050部片子裡脫穎而出,成為該單元創立閉幕影片環節以來的首部華語影片。
  • 《春江水暖》上線,這江水,託起人們的喜與憂
    青年導演顧曉剛首部劇情長片《春江水暖》日前在視頻網站上映,作品曾以黑馬之姿成為2019年坎城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閉幕影片。細微小事裡的家族志《春江水暖》的主角是富陽的顧姓家族,由顧家老太太和四個兄弟及其各自的小家庭構成。
  • 合肥| 《春江水暖》LUXE雷射巨幕廳展映
    關於顧曉剛導演的《春江水暖》——這部2019/2020年度最值得推薦的佳作——已經有諸多公眾號及影片人發過了很多推送去讚美了。只是很可惜,備受關注的這部作品無緣大銀幕,只能以「愛奇藝」超級影院在線放映方式和影迷朋友見面,讓不少人痛惜。
  • 影訊| 顧曉剛電影《春江水暖》2021年2月11日日本上映 陳正道電影...
    顧曉剛電影《春江水暖》2021年2月11日日本上映由顧曉剛執導的電影《春江水暖》發布日本版海報,並宣布於2021年2月11日在日本院線上映。影片講述杭州富春江畔,四兄弟分四季輪流照顧中風後失智的母親,四個家庭面臨親情與生活的考驗的故事。《春江水暖》是坎城國際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展映單元首部華語閉幕影片。
  • 顧曉剛執導《春江水暖》發布《夢》MV,斯斯與帆樂隊演唱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顧曉剛執導《春江水暖》發布《夢》MV,斯斯與帆樂隊演唱 顧曉剛執導《春江水暖》發布《夢》MV,斯斯與帆樂隊演唱 buddj 08-21 14:06 視頻來源:微博顧曉剛執導的
  • 《千裡江東圖》三部曲長卷電影之《春江水暖》
    由中國青年新銳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作為該單元的閉幕影片榮譽入選,並將與本屆坎城電影節所有入圍的處女作共同角逐「金攝影機」大獎。這是該單元創立以來首次將華語電影選為閉幕影片。電影《春江水暖》由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和工廠大門影業出品,工廠大門影業和取經人影業聯合製作,李嘉擔任監製,張群、黃旭峰擔任總製片人。
  • 電影《春江水暖》就是一部富陽宣傳片!
    ▲富陽影視產業發展研討會現場   在研討會上,導演顧曉剛分享了電影背後的故事,文藝影視界的專家、學者暢談對《春江水暖》的看法,也紛紛為富陽的影師產業發展建言獻策。400餘名觀眾和嘉賓一同欣賞了這部由富陽人導演、主演,通篇滿是富陽方言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