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年,現象級日劇《半澤直樹》的續集《復仇篇》開播,播出集數還未過半,豆瓣評分就已達9.4分。延續了第一部「以牙還牙,雙倍奉還」的職場爽劇套路,《復仇篇》講述了半澤被調往東京中央證券任營業企劃部長之後,在職場上遇到的百般刁難。
一個平平無奇銀行職員的故事為何如此令人著迷?顯然,這部「職場爽劇」代表了當代職場人的某種心理投射,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的讀者和觀眾們可以從主人公半澤叱吒職場、懲奸除惡的過程中尋找到替代性滿足,宣洩情緒,滿足快感。
《半澤直樹》中,最為經典的臺詞之一:「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
在上下等級秩序明確的職場中,上行下效的順從制度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為大眾所默認的「潛規則」。而作為銀行職員的半澤直樹,卻用盡手段、睚眥必報,反擊一切職場中不公平的現象。
「以下克上」是全劇核心。一個沒權沒勢的銀行中層科員,卻想挑戰整個銀行體系,可謂一個人和世界的戰爭。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乃是因為它完成了廣大受眾的某種「代償性滿足」,想要替倍受壓迫的職場底層年輕人出一口惡氣。
對於當代職場中被壓榨和剝削的廣大「社畜」群體來說,這一點確實說出了他們心中被壓抑已久的隱蔽的願望。在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之後,敢於挑釁強大的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予大家一種強大的心理慰藉和滿足。
同理,國內大部分電視劇也遵循著以下克上的越階挑戰:不管是《甄嬛傳》的后妃上位,還是《杜拉拉升職記》的職場小白成長之路,都在嘗試通過小人物逆襲的常見套路令觀眾和讀者感到痛快和酣暢。
此處援引韓國東國大學電影系教授鄭在亨的一句話:「(現實中)嚴重的犯罪和貪汙腐敗案層出不窮,但調查和處罰卻沒有充分執行,所以大眾開始想像個人的私下復仇,電影和電視劇就反映出這種心態。」
導演福澤克雄說:「要說這個主角半澤,之所以會被創造出來,就是要幫打工仔鼓勁和出氣的。受半澤這麼努力的男人的影響,自己第二天也能去努力工作,希望大家看了這部劇,能打起精神來。」
很多人看這部職場爽劇,看到的是主人公半澤直樹身上的理想主義光輝和他對自己工作的堅定熱愛。一開始,半澤就想要「進入銀行工作,幫助更多的公司」,他把自己的工作和日本經濟的發展掛鈎,為自己的工作賦予意義。
相信自己的工作有意義,這本身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難以企及的。當代成年人經歷了社會和職場生活的雙重拷打,沒有閒暇追求自己想要的快樂,即使是從事看起來有意義的工作的勞動者,也逃不過異化的命運。
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和工作的意義也被逐漸忽視,很多職場人忘記了勞動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方式,他們將工作當做是苦工,把旅行、消費看做是真正的生活。
在小說《半澤直樹3》裡,半澤講述了他對工作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勝者是那些「對自己的工作懷有自豪感的人」。「對所有工作著的人,待在一個需要自己的地方,能在那裡大顯身手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跟公司規模大小,是否出名都沒有關係。」
可見,《半澤直樹》意在重現工作中個體的理想主義,讓觀眾見證殘留的理想主義獲得世俗的勝利,生活在996重壓之下的社畜才能夠暫時忘記遭受物化和異化的現實,從半澤的成功裡獲得短暫的幸福和寬慰——職場是需要英雄的,英雄需要為那些默默奉獻的戰士們站臺,告訴他們,奮鬥是有意義的,困難也總會被克服。
在劇中,我們能明顯在這個人物身上看到許多讓人感覺溫柔且善良的閃光點。他珍惜友情,擁有敬業精神,對客戶充滿使命感。
另一方面,將「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奉為座右銘的半澤直樹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他踩著那些敗給自己的人的肩膀,一步步從大阪西分行一個小小的融資科長做到了東京中央銀行總行營業部次長。
綜合這些特質,半澤這樣一個反常規、不完美的人物塑造,越發給觀眾新鮮感。這種精英的形象無疑滿足了大部分觀眾的心理訴求,是在顧及觀眾情感需要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和範圍地滿足了大家的期待。
無論是《荷馬史詩》中返鄉的奧德修斯,還是《基督山伯爵》中發跡歸來的伯爵,亦或是中國歷史中為報父仇,選擇投奔吳國,最終鞭屍楚平王的伍子胥這樣經久不衰的人物,我們似乎都能找到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徵:為了目的隱忍到底,直到達成夙願的亦正亦邪的人格。
我們或多或少,都想化身成為半澤直樹,完成「社畜」的逆襲。即便這與我們認知中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相矛盾,但就是這樣不完美的半澤直樹,把我們深藏心底敢怒不敢言的想法付諸於實踐,至少在刷劇的那一刻大家也不用拜倒在現實的「石榴裙」下了。
可以看出,不管是「下克上」的逆襲套路,還是工作現實與理想主義的追求,又或是身經百戰後的真實人性保留,《半澤直樹》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傳達現代職場人的生存困境與理想願景。
有著大時代的車輪印記,帶著對中小企業的憐憫,還有在逆境中堅強微笑的小人物,包含了諸多綜合元素的《半澤直樹》讓很多平時遭受壓迫,身處都市森林裡的壓抑眾生仿佛找到了宣洩的窗口,引發了他們強烈的共鳴。
當代職場中的很多人已經變得同麻木的漁民一樣,慢慢失去生機,不再有所追求。如果看完《半澤直樹》後能喚起大家曾經的一些激情與鬥志,那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