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局計、為子孫謀」,長江「十年禁捕」既是推動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
9月3日,聯合執法人員在東西湖慈惠一家公司內,查獲大量違禁捕魚設備。警方提供
今年6月,武漢市人民政府公告: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長江武漢經開區(漢南區)新河口以下至新洲區舉水河口江段,漢江蔡甸區謝八家以下至漢陽區南岸咀江段,實施「十年常年禁捕」,解禁時間另行通知。
禁捕期間,嚴格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捕撈船隻進入禁捕水域開展捕撈作業。因特定漁業資源的利用和科研調查、苗種繁育等需要捕撈的,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依法實行專項管理。
禁令實施後,武漢市公安局結合武漢水域特點,第一時間制定發布了《全市公安機關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水上公安專業分局為主,組建長江禁捕工作專班。同時,由市、區公安機關「一把手」牽頭,建立安保「河長制」,對流經15個公安分局的兩江六河(長江、漢江、舉水河、倒水河、灄水河、府河、通順河、金水河)進行分段管理,形成合力。警方對違禁案件一律溯源追查、破案手段一律專業支撐、頂風作案一律從嚴處理、案件辦理一律快偵快訴;對「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零容忍」;緊盯涉嫌組織化、團夥化的非法捕撈,以及非法獵捕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快處現行案件,串並在偵案件,深挖系列案件,確保打擊到位。
8月27日,利用釣魚當幌子,實際非法下地籠。二橋派出所蹲守7天,抓獲一名非法捕撈嫌疑人。
截至12月25日,武漢警方共計查獲非法捕撈犯罪案件7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0餘名(均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移交漁政行政處罰案件30餘起,收繳漁獲1500餘公斤,「電打魚」、地籠等非法漁具80餘副,查扣涉案船舶20餘艘。
長江禁捕首案,嫌疑人蔡某的漁獲物。
「十年禁漁」首案
心存僥倖的他成了首犯
7月3日10時許,水上分局舵落口所和東西湖區漁政部門聯合執法時,在大蔡家灣附近漢江水域,現行抓獲正在使用地籠進行非法捕撈的犯罪嫌疑人蔡某。警察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漁獲物為一隻野生甲魚及幾條江魚。
據悉,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強制刑事措施,此案件為長江漢江武漢段十年禁捕期內的首案。
200米巨網拉河盜捕,被警方收繳的漁獲物和工具。警方提供
繳獲最多案
攔河「起簍子」被一鍋端
在武漢市新洲區與黃岡市團風縣交界處的沙河辛衝河段,一夥不法分子非法架設攔河大罾、「迷魂陣」等禁用漁具,以毀滅性的方式捕撈。
8月19日凌晨,新洲公安分局50多名警力秘密埋伏在此,待3名犯罪嫌疑人駕車來起網時將其一舉擒獲。當場抓獲非法捕撈團夥成員10名,扣押運輸車輛5輛、船隻1艘、漁網200餘米,查獲非法漁獲1000餘公斤。
非法捕魚點人跡罕至。為破獲此案,民警5次實地踏勘,摸清周邊地形,掌握該團夥活動規律和骨幹成員組成後,從凌晨一直蹲守至天亮,現場將10名嫌犯全部抓獲,查獲非法漁獲1000餘公斤,其數量為今年之最。
警方查明,該團夥以王某先為首,成員固定,分工明確,下網、收網、搬運、售賣均有專人負責,他們在沙河流域使用明令禁止使用的漁具,以毀滅性的方式捕撈,對沙河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該團夥10名成員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11月30日,3名被告出資購買魚苗放歸長江。記者史偉 攝
首例公益訴訟案
偷魚者賠錢還魚又獲刑
非法捕撈,不僅要受到法律懲處,還要進行經濟賠償。
11月30日上午10點,長江武漢漁政碼頭,12位執法人員代3名違禁在長江捕魚的被告人,將73.76公斤成魚、13.83萬尾魚苗放還長江。此前11月17日,武漢市礄口區法院判處首批違禁捕魚案,3名被告人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除分別判處拘役4至6個月外,還要求其按捕撈量的4倍放還魚。
此次活動,是水上分局會同礄口區人民檢察院成功辦理的首例「非法捕撈」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實現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打擊犯罪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工作目標。
據了解,3名被告人涉及兩宗案件。一起是其中1名被告人3月份在長江電捕魚時,被巡邏民警當場抓住,查獲漁獲物5.65公斤。一起是5月份另外2名被告人兩次夜入長江,電捕魚20.64公斤,後被漁政巡查人員截獲。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應邀就兩案造成的長江生態損害進行評估。經評估,在電捕魚中,不僅被電擊中的魚只有25%被撈起,還會影響到魚類種群的自然補充。因此,彌補水域魚類損失至少要4倍補償。
這次放還的魚中。有青、草、鯿、鯽、花鰱、白鰱、黃顙7種,全部是長江原魚種,放歸長江,相當於回故鄉。
9月22日,洪山區武金堤江邊,大橋派出所禁捕專班冒雨抓獲3名嫌疑人。警方提供
首例截獲案
水中一根繩頭牽出3名下網人
查辦「十年禁捕」案,武漢警方抓動態管控,通過對重點捕撈水域的巡控,查獲了一批案件。
7月22日,水上公安分局抓獲非法捕撈嫌疑人3名,收繳地籠6副約76米,漁獲物21.4公斤。
7月21日下午,白滸山派出所副所長郭紅韶帶隊在陽邏長江大橋下遊巡邏時發現,在江邊樹林裡看到一截綁在樹上的繩頭,牽出江中有暗藏的捕撈地籠。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民警判定,凌晨「4時至6時」是收地籠黃金時間。22日凌晨4點,2名民警、1名輔警在江邊埋伏蹲守。不到半個小時,3個人影出現在岸邊並迅速下水。民警等其收網準備上岸時,一舉將3人抓獲,現場收繳漁獲物21.4公斤,並查扣作案用地籠6副,長約76米、玻璃鋼船1艘、充氣汽車內胎1個。
據突擊審訊,3名嫌疑人李某國,胡某祥,胡某福,均為武漢本地人,一直打零工,見江水上漲,特意去買來地籠準備撈魚蝦販賣,還沒賣一次就被抓了。
首例超聲波捕魚案
招牌菜引出偷魚「一條龍」
5月12日晚,水上公安分局聯合市農業綜合執法督察總隊二大隊在長江水域(漢南鄧南段)抓獲兩名涉嫌非法捕撈的嫌疑人,當場繳獲特種捕魚設備一套及野生魚類數十斤,依法扣押快艇一艘。
數月前,警方接到群眾舉報,長江漢南鄧南段水域,有人組織非法捕魚,警方聯合長江漁政成立行動小組走訪發現,江邊一家餐館生意火爆。據了解,該店老闆姓鄧,經營餐館十多年,主要提供各類江鮮,其菜品中有長江特有的「石扁頭」魚。
嫌疑人行動非常謹慎,自家開有餐館,捕銷一條龍,且離長江近,很難獲取證據,民警多次布控,後於某天晚11點,將帶狗捕魚的兩名嫌疑人抓獲,當場還查獲一臺超聲波探魚機。
據悉,有別於傳統電打魚,這種設備利用超聲波專門針對底層優質水產品魚類進行捕撈,此類案件在湖北省內尚屬首例。(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尹勤兵 通訊員成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