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反而是酸甜苦辣、跌宕起伏的人生。
遇到生活中的磨難時:
無信仰的人,會埋怨命運的不公;
有信仰的人,會懷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對信仰失去信心。
小時候,對信仰全是好奇
對信仰唯一的認識和記憶:奶奶和爺爺都是農民,每天都要去地裡幹活兒,很忙很累,也很窮。
但是每到星期天,老兩口都會早早的起床,穿上柜子裡最好、最新的那件衣服,去教堂裡參與彌撒。
雖然幹了一整天的農活,很累、很困,但爺爺奶奶每天晚上都念完經才睡覺。
我好奇地問:「奶奶,每天聽你們念經,可是一句都聽不懂,能給我講講這經文的意思嗎」?
奶奶搖搖頭:「奶奶念的是晚課,具體啥意思,奶奶不識字,也沒文化,不懂其中的意思」。
「你都不懂,念它還有什麼用」?
「傻孩子,奶奶念經是:感謝天主賞賜今天平平安安的,並求天主明天也保佑我們平安。」
上學時的我,認為信仰就是迷信
上初中、高中時的我,自認為自己懂得很多,學到了許多知識。
每次看到奶奶吃飯前念經,睡覺前還念經,無時無刻都要感謝天主時。
我就會很自信、很得意的對奶奶說:「你那是迷信,沒有科學依據」!
這時的我,也品味了生活中太多的酸甜苦辣,有些事心有不甘,但卻無能為力。
我會經常質問奶奶:「信你那個耶穌有什麼用啊?我們家的生活沒有得到絲毫的改善,而且還越來越不好」。
因為我奶奶的兩個兒子年紀輕輕就都已去世,奶奶和爺爺年齡都很大了,還不得不每天在地裡幹活,忙的時候,中午都沒時間回家吃飯。
但奶奶從未抱怨過生活,
仍然很認真的過著每天的生活:奶奶做的飯是全村最香的;屋裡收拾的一塵不染;即使補了補丁的衣服,也穿的乾乾淨淨,平平整整;農田裡的莊稼也很少有雜草。
仍然很熱心的每天去教堂,每天祈禱。奶奶常說的話:「奶奶和爺爺的身體這麼好,都是天主賞的。你爸爸和你大爺都升天堂了,真好!靈魂得救了比啥都好」!
大學畢業時的我,格外的依靠迷信
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考慮的不外乎是事業和婚姻兩個問題。
當時很感嘆命運的不公:有錢有勢的家庭,都能很快給自己家孩子安排一個很好的工作,而且還能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
而無依無靠的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命運戰鬥到底。
單純的自己以為愛情是高尚的、是無價的,沒想到愛情同樣是以家庭背景和權勢地位為基礎的。
當一個人不肯向命運低頭,努力又不見成效時,會設法通過迷信來改變命運。
記得當時幹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找算卦先生改變自己的命運,花了許多錢,沒有絲毫的改變。
記得那一天,很沮喪、也很無助,漫無目的得走著,忽然一抬頭,看到了一座教堂的十字架,十字架很高,沒有任何建築物能擋得住。
當我順著方向,找到並走進教堂時,在這裡得到了安慰,找到了指引和方向。
慢慢的,也明白了奶奶的一生:生活再苦再累,仍然感謝她所信賴的主耶穌。
現在的自己,和奶奶一樣,感恩上帝,感恩生活!
雖然小時候的自己,嘗過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品味過貧窮的滋味,無依無靠的那種無助。
現在回想起來,每一件事情背後都隱藏著偉大的愛,是這些磨難、痛苦使我蛻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讓我也擁有了幸福的家庭,更讓我找到了最好的依靠——主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