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幸福一家人》劇情介紹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2021-02-06 90時代

最近,呆萌在追北京衛視播出的《幸福一家人》,雖然同期發播出的電視劇還有很多。


選擇觀看本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感同身受。

《幸福一家人》開播的那晚,呆萌和家人一起吃飯,像每天一樣想找個電影看看,因為如今實在是沒什麼電視劇可以讓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可以坐下一起看。無意間調到北京衛視,然後我看見了董潔。對於部分90後來說,董潔是很有演技的一個演員,在這裡我們不論其人品如何,只關注其演技。小時候看過太多董潔主演的電視劇,而且直到如今仍然印象深刻。當董潔扮演的房天心在車裡和翟天臨扮演的王爍在車裡吵嘴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笑了,然後就把臺停在了這裡。


可以說最開始看這部劇是因為李立群老師、董潔和翟天臨的演技所吸引,可以劇情並沒有怎麼吸引我。可是看了一集之後,每每告訴我這部電視劇是翻拍自韓劇《家族之間何必這樣》,講述的是一家人關於單親並患了絕症的爸爸和三個自私的子女之間的故事,最後爸爸把三個子女告上了法庭。


呆萌之前並不怎麼關注韓劇,所以並沒有看過《家族之間何必這樣》,聽了妹妹說過之後我也沒打算看一遍。

我想,每晚跟著《幸福一家人》的步調,陪伴在父母家人身邊,看著這部引人深思的電視劇,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幸福一家人》這部劇中,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存在明顯的正派和反派角色,只有站在不同層次角度生活的普通人。

單親爸爸和妹妹兩人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四個孩子,這位父親把人生中所有的精力和目光全部放在了自己的三個孩子身上。

小時候孩子還年幼的時候,是真的曾把這位爸爸當做自己的蒼天大樹保護傘依賴,但是,當三個小蘿蔔頭漸漸羽翼豐滿,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漸漸變成了獨立的個體,他們不再需要父親殷切的叮嚀囑咐,他們認為自己的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過多的關心在他們眼中反而變成吵人的嘮叨。


小時候圍在身邊吵吵鬧鬧的寶貝,轉眼之間變成為工作奔波忙碌的社會人士,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秘密,他們漸漸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一個父親走不進去的地方。工作的忙碌使得陪伴父親的時間越來越少,生活圈子的我想最初房天心和房天憶應該會也為了沒有太多時間陪伴父親而感到慚愧的,但是當時間走過,這一切都變成了常態。

子女在向前走,而父親仍停留在原地。

看了16集了,劇中的房天憶是目前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角色。當看到他與父親吵架,理直氣壯的說著自己父親什麼也幫不到自己的時候,我真是想進去打他兩個大嘴巴。


就像姑姑說的,是誰養你這麼大?誰讓你讀的那麼多書?

我想說的是,你的爸爸欠你什麼呢?你憑什麼每跟一隻鬥雞似的,好像爸爸欠你1個億。如果不是你爸爸,你能有現在的條條是道的口才,你能有與其他人競爭的能力嗎?

我還記得的當時我和媽媽看到這裡,我笑說這個房天憶就像是陳世美,雖然陳世美做的是拋棄妻子之事,但其本質上是和房天憶一樣的人,為了地位事業為了自私的自己,可以拋棄所有,放棄所有。而,當今社會,這種「陳世美」太多了。

有的人把愛情的位置放的重,為了愛情可以放棄所有;而有些人把愛情棄之如敝履,在他們心中自己的事業地位才是最重要的。那麼,親情呢?你把生你養你的父母置於何地?

呆萌不能對以上兩種人做出對錯評斷,但是,呆萌想,做一個有感情又有事業心的普通人才是我的人生目標。這種感情不僅僅限於愛情,親情我們同樣也要擺放在心尖。我們都不是聖人,僅僅是茫茫世間的渺小一粟,不能做到博愛大愛,但是最起碼親情我們還是能容納的。愛情和親情並不矛盾,他們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而親情和愛情與我們的事業也並不相悖,只有有感情的人才能在事業上蒸蒸日上得到真正的成功。


看了片尾曲中的片段,可以知道中國版的《幸福一家人》中最後父親應該也會像韓劇《家族之間何必這樣》的父親一樣生病,我們暫且不得而知是否同樣是絕症,但是我想不管是什麼病,對於房家的三個子女來說,都應該是痛擊,那種後悔痛恨自己的情愫將會把他們淹沒,如果有機會挽回還好,如果父親就此離去,不給他們補償的機會,我想,餘下一生,他們都將活在痛苦中。


這種狀況在如今的中國也是一種常態,越來越多的子女與父母呈現出電視劇中的狀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部分子女對父母越來越冷漠卻是相同的。

之前媽媽與我閒談,小區的一位阿姨家的小狗死了,這位阿姨病了一個多月,身體才好點。而當時我聽後首先問我媽媽的是「她父母離去的時候她是否也像如今這麼難過?」請原諒呆萌這樣黑暗的想法,但是當今社會上確實有太多對父母不負責任不孝順的人了,各大新聞媒體上經常出現這樣的文章,之前呆萌還會點進去看看,如今,我只會快速越過標題。看了又能怎麼樣呢?你不是他,你不能揪著他的脖子告訴他要對父母好,雖然不用說他都會對自己樣的寵物千依百順。

今天寫這篇文章,呆萌只是想告訴大家,父母生我,養我,將我從虛無育成擁有思想的,能夠頂天立地存活於這大千世界中獨一無二的靈魂,本就是一件值得我們感恩的事情。就算現在開始我們償還這份恩情,終其盡頭也是還不完的。

老話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先報,父母的恩情何止滴水?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時間如流沙,轉眼即逝。

不要等到了不能挽回時再後悔莫及,那時醒悟為時已晚。

從現在開始,不用做別的,只要你每天多與父母說說話,哪怕只是在微信上發些簡單的文字,父母就會開心不已了。

他們何時對你有所求呢?

下周四,也就是22號就是感恩節了,關注90時代公眾號,選一句感恩節父母祝福語或者一個表情包,送給您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如果喜歡請轉發 點個讚再走可好呀?

圖片來源網絡 如侵權請告知刪除 謝謝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海報01孩子孝順,父母慈祥最近《以家人之名她覺得她原來不應該對父母發脾氣,父母永遠是對自己最好的人。你對父母好與不好,他們都不會和你計較。作家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裡說過:「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己的父母在人間時,自己還有歸處,可以回家,可以看父母。而不在了,就連老家也極少回去了。在史鐵生的身上足夠印證這句話。
  • 重陽丨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人在重陽這一天,登高踏秋插茱萸,為的是闢邪護平安。
  • 黃子韜直播首談父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百年孤獨》裡有一段話,一直刻在我的腦海裡:「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帘子。你和死亡h好像隔著什麼在看,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是講述的父母的恩情,但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可惜很少人知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人活世間難免有過不去的坎,有邁不過去的山,但是只要想想遠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心裡就有依靠,也會更加的努力去闖去奮鬥,因為父母給我們足夠的安全感!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他們要狀告玉娘的兒子,道德敗壞,不贍養父母。很快,兒子被帶到公堂,臉上掛著雲淡風輕的表情。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為人子女最起碼的道德準則,沒有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怎麼會有我們的今天呢?父母為了我們的成長進步嘔心瀝血,我們應該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 費玉清宣布退出演藝圈: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而在信中,小哥沒有絲毫的遺憾與抱怨,一如他往常溫潤如水的性子,深情款款的和大家道了聲再見:從17歲進入歌壇,因為有您的支持與愛護,我才能一路走來順遂,能有今天的費玉清,都是各位賜予我的,能以興趣作為工作,我是多麼的幸福與幸運
  •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是我今年見過最感人的文章)
    最後,父親還是乘著小船離開了,只剩女兒呆呆地望著他遠去的身影。於是,她決定穿過草叢去尋找父親。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去岸邊守望。影片打動我們的,也正是這種思念的力量。之所以這種力量能夠打動我們,是因為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一個一直思念的人。最後,摘錄豆瓣的一句精彩短評:
  • 費玉清雙親離世,宣布退出演藝圈: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在這封告別信中,他表達了感恩之心:「從17歲踏入歌壇,因為有您的支持與愛護,我才能一路走來順遂」,並表示「我是多麼的幸福與幸運。」更有思親之痛:「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 費玉清雙親離世,寫信退出娛樂圈: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費玉清說自己人生沒有什麼遺憾,但是一想到父母不再人世了,也總會落寞不已。 他在親筆信中寫下:「當父母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 希望把父母接到成都生活,但朱阿姨不願意,她不想麻煩女兒。 可憐天下父母心。 4 看過一部叫《東京物語》的電影,講的是一對日本老年夫婦去東京探望子女的故事。
  • 農村俗語「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說的什麼意思?
    三、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往;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在農村,現在雖然很多農民都選擇在外打工,或在城市裡定居生活了,每每遇到煩心事或苦悶的時候總會回到老家,看看家中的父母,求得一絲解脫;而假若父母不在了,自己猶如一棵孤獨的大樹,成了孤兒,沒有可以依靠的港灣,思念就如斷了線的風箏!這句話,道出了父母與子女緊緊相連的「存在」!
  • 費玉清雙親離世,宣布退出娛樂圈: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1986年,演唱了在大陸播出的電視劇同名主題曲《一剪梅》,此曲傳唱至今,是他的代表作品。2006年,他和周杰倫合作《千裡之外》則讓他將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延續到新一代歌迷中,他標誌性的嗓音和演唱風格,讓他在出道30餘年時間裡成為歌壇常青樹。
  • 費玉清父母去世,寫親筆信告別娛樂圈: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巨星宣布落幕,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擔心自己狀態不佳,有的是要結婚生子,而小哥的理由則是最深情的一種:父母雙雙離世,頓失了人生歸屬。他在親筆長信中寫道:「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 《廢柴老爸》電影回顧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劇情介紹:    《廢柴老爸》講述了一對父子互換角色後,引發的一系列令人深思的故事。換位後的元大寶和元小寶與學校老師、老闆高大尚及投資經理安吉拉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的誤會和一系列爆笑的事件……最後,通過換位加深了與兒子相互的理解,父子間的關係也更為融洽,元大寶由「中年危機」成為了人生大贏家。
  • 最大的幸福就是:父母在,孩子安,夫妻和!
    有人說,幸福是一種關於內心的感受;也有人覺得是身體無痛苦,精神沒煩惱;甚至有的人認為幸福就是一種理想狀態;我覺得都沒問題,重點是你如何去看待這個問題。小時候,覺得幸福是一個物品,擁有就是幸福;長大後,覺得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是幸福;成年後,覺得幸福是一種生活方式,找到就是幸福;成熟後,覺得幸福原來是一種心態,懂得就是幸福。
  • 費玉清宣布退出演藝圈的背後真實原因: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在這封告別信中,他表達了感恩之心:「從17歲踏入歌壇,因為有您的支持與愛護,我才能一路走來順遂」,並表示「我是多麼的幸福與幸運。」更有思親之痛:「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但是在我看來,還有一種情比山高、比海深,這就是父母養育之情!俗語「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這句農村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是講述的父母的恩情,但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可惜很少人知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人活世間難免有過不去的坎,有邁不過去的山,但是只要想想遠在農村生活的父母,心裡就有依靠,也會更加的努力去闖去奮鬥,因為父母給我們足夠的安全感!然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更是經典!
  • 十首親情詩詞:有一種幸福,叫父母在
    人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雙親去,此生只剩歸途。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李商隱《送母回鄉》父母在,家才是你安魂入夢的地方,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永恆的溫暖還在。當父母健在的時候,好好盡孝,否則,人生會留下沉痛的遺憾。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 《忘了我是誰》---把愛留給失智的父母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時間和愛是最不能等待的,永遠不要讓世界上最愛你的人行走在孤單的路上。作者蔡怡讓我們學會了在不圓滿的生活裡,如何過出完美的幸福感。活出生命不完美中的完美,不幸福中的幸福。生命就是一場輪迴。總有一天,我們要和摯愛的人道別,甚至速度快到讓我們措手不及。父母失智,忘記了他們是誰,卻唯獨沒有忘記愛子女。有溫馨,有感動,更多的是愛的指引。推薦去閱讀。
  • 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下半句更經典,卻幾無人知
    孩子與父母產生隔閡,不願與家長說話,關係越處越冷,也寒了家長的心。在作家畢淑敏作品《孝心無價》中,有這樣一句話廣為人知,那就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非常簡單,那就是父母賜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得以降臨世界,才能品讀人間的是非善惡,體驗人生百態。我們應該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 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間最大的愛,莫過於父母之愛。有父母的地方,才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溫暖。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