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說話之道》⑨ | 三年學會說話,一生學習閉嘴

2021-02-27 十點讀書會

話多就是會聊天嗎? 

有人以為說的多就是會聊天,各種華麗的辭藻,經典名言,歇後語,段子無所不用,然而,這樣堆砌出來的話語,說的人費勁,聽的人覺得更費勁,聽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講什麼。

蔡康永說:成語「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只是形容一個人話多,並不是形容口才好。

「話多」不等於「口才好」,甚至等於「口才差,討人厭」。說話要簡明扼要,以免話太多了,掉了一地,還沒人接。

明朝初年,茹太素擔任刑部主事,每次他上奏章,動不動就寫七八千字,皇帝朱元璋一看到他的奏章就很不耐放。

有一天,茹太素上了一道奏章,洋洋灑灑竟然寫了一萬七千字。

朱元璋接到手裡一看,又是厚厚的一本,就隨手遞給中書郎王敏讓他念來聽。

中書郎念了半天,朱元璋還沒聽出個頭緒來,忍不住怒斥道:「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於是讓人把茹太素拖下去,痛打了二十大板。

現實生活中,話多不會被打,但說了半天說不到點子上,真的會招人煩。

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在於說得多還是少,關鍵在於說到點子上。

情人節的傍晚,街頭很多年輕小夥子手捧玫瑰花,在等著約會對象出現。

馬路邊有兩個擦皮鞋的攤主在招攬生意。

一個攤主說:帥哥們,來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多氣派!我在這擺攤好幾年了,手藝好得很。

另一個攤主說:約會之前,擦一下皮鞋吧!結果,第一個攤位前沒幾個停下來擦鞋,第二個攤主忙得不可開交。

因為第二個攤主充分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理,把話說到點子上了。在浪漫的時刻把鞋擦乾淨,清清爽爽出現在愛人面前,這是多麼迫切的需求。

適時閉嘴,沉默是金 

蔡康永說:「沉默是沒問題的,沉默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在談話時,害怕冷場,於是就想盡辦法去說話。

事實上,真正會說話的人,並不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而是那些很自然地說話,很自然地沉默的人。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聰明的人,藉助經驗說話;而更聰明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

很多場景下,我們要克制自己想說話的欲望,保持沉默。

幾個同事聊天,說著說著就講起了某個領導的壞話,說這個領導如何專橫,不講道理,這個時候或許你也有想要吐槽的衝動了,但請保持冷靜,保持沉默,因為背後講的壞話,很有可能會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裡。

沉默不代表冷漠,也不代表愚笨,很多時候,沉默是比滔滔不絕更有力的表達。

日本金牌保險推銷大師原一平,曾經遇到一個堅決抵制保險的客戶,客戶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只要一提保險這幾個字,他就使勁的擺手,堅決認為自己不需要買保險。

聽到這,原一平沉默了一會,然後邀請司機去他家看一部電影。

原一平說:我家裡有一部很巧妙的放映機,可以播放彩色的有聲電影,效果非常不錯。這位司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放映機,很好奇,就答應了這個請求。

當天原一平放映了一部介紹人壽保險的影片,影片故事生動感人,結束時屏幕上還出現了一句話:壽險到底能夠為你和你的家人帶來什麼呢?

影片結束了,司機和原一平都靜悄悄地坐在原地,三分鐘後,司機走到原一平的面前,主動問道:你之前說的那個保險還能投嗎?

最後,他籤了一份高額的保險合同。原一平就是用沉默的力量,讓原本沒有保險需求的客戶籤下了一筆大的保單。

求人幫忙太難?會說話就不難了

求人幫忙,是很多人覺得比較困難的一種交談,不知道怎麼開口,害怕被拒絕。

蔡康永的絕招是:開口找人幫忙時,要「大事化小」。

不要一股腦地把整件事丟在對方頭上,這樣「轟」地一聲砸過去,對方很容易「咻」地一聲就溜了。 

「大事化小」就是把需要對方幫忙的事,拆解成很具體的小步驟,這樣對方聽了不會一下子就失去耐心,也就不會被立刻拒絕。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家,弗裡德曼和弗雷瑟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訪問了一組家庭主婦,請求這些主婦把一個小招牌掛在自己家窗戶上,這些主婦都愉快地同意了。

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再次訪問這些主婦,請求她們把一個更大的、又不怎麼好看的招牌擺放在自己家庭院裡,結果有超過一半的主婦都同意了。

同時他們又派人拜訪另一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把一個又大、又不好看的招牌擺放在庭院裡,結果只有不到20%的主婦同意。

這個實驗說明,人們對於一些微小的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同意了微小的請求後,再同意那些難以做到的請求,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

【結語】

在今天的共讀中,我們了解到,話太多不代表口才好,關鍵不是說得多還是少,而是把話說到點子上。

沉默是金,適當的沉默比滔滔不絕更有力量。

求人辦事不會說,可以試著「大事化小」,把需要幫助的事情拆解成一個個的小步驟,這樣就不會輕易被拒絕了。

明天我們將一起了解:說話不是競賽,輸贏並不重要,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轉發給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閱讀好書,共同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我們明天見,晚安!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今天要給大家解讀的書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在第50屆金馬獎的頒獎會場,黃渤作為主持人被臺灣主持人鄭裕玲和蔡康永調侃。 鄭裕玲問:「黃渤,你怎麼穿著睡衣就來了?」 黃渤說:「金馬獎我老來,回家嘛,當然穿睡衣了。」巧妙化解後,蔡康永連忙補刀:「這是我家不是你家。」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你要的說話乾貨都在這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的作者是以高情商著稱的臺灣主持人蔡康永,他出生於臺灣,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電影電視製作專業。2014年蔡康永開始進軍內地,參與了《奇葩說》,作為奇葩團長,他總是溫文爾雅,幽默風趣,說話動聽,觀眾緣非常好。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銷量超過百萬,這本書通過短故事的形式教授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戀愛、婚姻等一些常見的場景之中,如何練習說話。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有作家、編劇等多重身份的蔡康永常年與語言打交道,特別善於說話,哪怕是風格麻辣的小S頻頻在節目裡嘴巴「惹禍」,蔡康永也能用語言輕巧化解尷尬。小S這麼評價蔡康永:跟康永哥聊天,絕對不會被刺傷,還會被他附帶的一兩句小誇獎逗得心花怒放,但又感覺那麼真實、不滑頭,讓人不愛都難。關於本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一共兩本,銷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冊。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越會說話的人,越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希望你可以透過說話,更好地與人溝通,然後得到更多人的理解,然後更加接近幸福。01作品介紹在《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裡,通過小戈和古古的生活片段,引出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會出現的疏漏,用好玩又幽默的方式,展現了蔡康永的
  • 知書丨康熙走了,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卻能影響你一生
    不久前轟動娛樂圈的一個爆炸性新聞就是,蔡康永告別了《康熙來了》。搭檔小S表示要共進共退,這意味著開播近12年的《康熙來了》這次真的要和我們說再見了。讀者·文房有售2010年蔡康永出版了第一本實用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014年蔡康永又出版了《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
  • 知行書屋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本專欄的開設,是為了鼓勵我校師生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研讀經典名著,增強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養成愛讀書、善讀書的習慣,積極促進校風、學風以及文明和諧校園建設,打造書香校園,共建精神家園,更好的助力我校第三次創業。「知行書屋」歡迎全校師生的參與!
  • 說話的藝術其實是語言的溫度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久而久之,蔡康永這個名字被我默默記下,喜歡他文章裡的犀利幽默,自有風格。蔡康永不僅僅是個有才華的作者,他更是一個無論什麼緊急情況都能應對的主持人。換做是別人寫XXX的說話之道,這本書的銷量或許就沒這麼好了。小S為這本書寫的序言裡說到:「做自己和沒禮貌常常就是一線之間。」很多人在說話的時候喜歡加上一句,「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將這句話作為盾牌,之後說的話哪怕再刺耳再傷人,你都沒辦法指責他。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高情商的表達,這五句話往往非常受用
    那麼如何說話,說的話好聽委婉,能讓別人接受,自己也舒服呢?這五條建議,最為實用:1 和別人聊天時,當我們問的問題越具體越突出重點,他的回答就越省力,那麼他就更願意和你聊下去。如果你每次都問一些特別繁瑣的問題,別人可能壓根沒能理解你要表達什麼,或者他工作一天比較累,更是懶得和你繼續交流下去,那麼你們之間的問答將會沒有意義。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① | 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
    好好說話,才是人生的決勝點班傑明·富蘭克林是300多年前美國的一位斜槓精英。他曾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他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他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也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富蘭克林認為:說話與事業,以及人生的成功有很大關係,「你出言不慎,跟別人爭,那麼,你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幫助。」人的一生如同打遊戲,披盔戴甲,升級打怪,要想一路過關斬將,尋得寶藏,我們需要修煉各種能力,比如想像力、記憶力、觀察能力、學習能力、組織能力,等等。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項,就是好好說話的能力。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同理心是最高的情商,最有效的說話之道
    文 | 冬梨(經作者授權發布)《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是一本超級大白話的書,充滿了臺灣腔。情不自禁想起了王彥霖在快本上給道明寺配音那一段,代入感太強。蔡康永向來都被大家標上「會說話,情商高」的標籤。不知道何老師有沒有出本書,叫《何炅的說話之道》,當然如果出了,也不建議大家去看。不管你是去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還是看何老師主持的任何一檔節目,或者其他類有關「情商」內容,都會發現,高情商的本質根本不是什麼說話的技巧,而是【同理心】。大道至簡,所謂同理心,就是站在與話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之20句經典
    蔡康永說「我在意的說話之道,比只是練習說話之術更重要,透過說話,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就是我相信的說話之道」。說話這門課程,設計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會如何說話,是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必備技能。今天跟大家分享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裡我認為的20句經典。1.已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會更討人喜歡就算是轉個三四手的讚美,我也一定樂於傳達,因為這樣做一定會讓聽的人很高興,氣氛會很好,而且轉述第三方的讚美,比你自己一味說一些空洞的讚美,要可信的多。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一)
    蔡康永在書裡給的建議就是:「就算是轉個三四手的讚美,我也一定樂於轉達的。因為這樣做一定會讓聽到的人很高興,氣氛會很好。而且轉述第三方的讚美,比自己一味說一些空洞的讚美,要可信得多」2. 這是第二章蔡康永教給我們的說話之道。你看,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透露了這個人的個性。如果你想成為溫暖別人的小太陽,那就從說話開始,時常關心問候一下身邊的人。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教會我的四個說話技巧
    子鳴文化傳播   www.zimingkg.cnNLP教練技術 • 財富裂變之道每天學點管理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1-2 共2冊)
    蔡康永,臺灣知名主持人。以幽默、機智的主持風格被讀者稱道。  2.《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暢銷百萬後,時隔五年,推出全新第2部。進口特種紙印刷,全四色精美展現。  3. *受歡迎的插畫形象「兔斯基」全新搞笑配合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讓「說話之道」更好玩。  4.
  • 關於說話之道,蔡康永給我們的十個忠告
    1、有一種更好的鏡子,就是那些聽過你講話、跟你聊過天的熟人坦率地告訴你他們平常聽你說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的50條話術
    最近成了奇葩說的忠實觀眾,發現蔡康永辯論很厲害,講話直擊人心,人又很暖。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好好說話的背後,蘊含你不知道的8大哲理
    也許有很多原因讓你的生活變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你沒有好好說話,因為「好好說話,你就會好起來」。翻一翻《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發現書中也有這些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學會對不合理的要求說「不」,否則就會被當成「濫好人」,傷到自己。本書以子玉的故事為例,當別人的要求自己不能做到時,如何拒絕才比較不會冒犯?
  • 從初次約會見面說什麼開始,一起學習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我們來聽聽蔡康永怎麼說吧!如果兩個人是陌生人,第一次見面要不要自報名字呢?蔡康永在他的《說話之道》裡講了一個小短劇並且調侃道,」媽媽說,如果隨便和別人說自己的名字,可能會被鬼抓走!「同時蔡康永也說,主動報上姓名是對別人的禮貌。那麼問題來了,第一次見面要說什麼?自報姓名。從名字開始。
  • 沈夢辰心直口快惹爭議,說對話很重要,不妨學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雖然說網友們在平時也是很熱衷於聽明星的各種八卦,但針對沈夢辰對同事的這種爆料,還是有不少人覺得沈夢辰的行為過分了,甚至有「長舌婦」之嫌。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沈夢辰第一次因節目中的言行舉止而遭到網友的抨擊了。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與黃渤一樣,情商很高的蔡康永,也非常會說話。他寫的《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裡有很多實用的說話技巧,在書裡蔡康永明確表示:「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因為怎麼說,決定你是誰;說對了話,人生節目就由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