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崔百珎
限定團男團R1SE自從2019年6月8日出道至今,距離「解散」不過還剩半年多,一舉便收穫了任豪、夏之光兩位成員先後被曝光戀情的新聞,而推著任豪登頂熱搜的「大瓜」更是震驚了路人。
通過這次的任豪「大海事件」,大眾心目中的優質偶像的定義,似乎又被改寫了——不當「海王」,敢愛敢認就是好偶像?
至今,距離被稱之為「國產偶像產業元年」的2018年,不過才兩年的光景,國內批量生產、從選秀節目中出道的「限定團」偶像團體就已達9個之多,然而,真的保持出道初時商業價值的又有哪個呢?國產偶像產業發展兩年,出道的藝人團體成長速度不能匹配實際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偶像經紀公司慣性套用演員運營思路套用在偶像藝人身上,於是,主動或被動轉型的「演員偶像」比比皆是。
專業尚不嫻熟的偶像團體層出不窮,乘著偶像選秀類綜藝的商業經「乍紅」隨後便隕落。與此同時,偶像經紀公司也的確「很難」,一個偶像的戀愛緋聞就足以擊垮公司對整個偶像團體的運作。
在任豪深夜道歉的微博下,一條引發了追星族們共鳴的評論收穫了5萬餘點讚:「小動物冬天要屯食物了,你還要果仁嗎?」
確診「失格」的偶像藝人任豪,被認為是「對不起隊友」「不在乎粉絲」。甚至,這個給大眾提供了兩天一夜娛樂八卦之後的他,道歉聲明的公關文中都沒有提及那個他曾經念錯名的粉絲群體——果仁。
支撐著「偶像」概念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流量。提供給偶像流量價值的核心人群,是偶像的粉絲群體。有意思的是,偶像團體隨著選秀綜藝出道之後,有一段成團限定時間;但只要偶像個人人設不崩、並長足發展,其個人的「死忠粉」大多衷心。與此同時,熱衷於娛樂圈偶像相關信息的人群相對固定,「搞男團」還是「搞女團」只不過是他/她們的選擇項。
但是,偶像團體的受眾卻也存在局限性。19-24歲間的年輕妹子是追逐偶像團體的主力人群,上了年紀的叔叔嬸子們則不太了解偶像們誰是誰。玩抖音的嬸子也許會認識演過多部電視劇的演員靳東,但她可能並不知道曾經屬於演唱組合ZERO-G的任豪是誰。
(《創造營2019》受眾群體年齡畫像via:骨朵神器)
「IP化」的偶像,或許類似於大眾情人的現實版化身。當少男少女們將一腔熱情傾注在自家偶像身上時,打投、買周邊、買代言產品......完全不亞於為了「東弟弟」撇家舍業的嬸子,其全心全意為之付出的熱忱絕對令人動容。
也許是日韓偶像原自帶的大眾「情感寄託」屬性影響,在追偶像的粉絲群體中,大家默認偶像上升期戀愛、私會粉絲、約會素人、人設崩塌、專業唱跳不達標......一系列情況都會直接影響偶像的發展前路。因此,國內最早被指責「偶像失格」的藝人,是三年前大方公開女友的鹿晗。
然而,時至今日追著小哥哥們的粉絲步步後退——戀愛可以,不渣就好。而當初因為公開女友而事業受損的頂流偶像,也在一個又一個「人品渣」的偶像被爆出緋聞後,收穫了一句又一句路人發自內心的評價:「真爺們兒」。
追偶像的粉絲群體有限,一旦「房子塌了」或許還能挪挪窩換個房,但層出不窮的「限定團」偶像,則真就有可能因為「偶像失格」而阻礙了前路發展,把自己的事業「限定」在了緋聞被錘的那天。
哇唧唧哇官方微博發文後不久,#退團#話題躋身進了熱搜前五,話題內容頁大多是「搞創」的粉絲們勸退任豪的微博內容。
限定團R1SE在與哇唧唧哇籤署的2年合約到期後,原定將於2021年6月初正式宣告解散,但歷經任豪「大海事件」發酵及夏之光戀情曝光一事,這個團體解散的步調是否提前,增加了變數。
在原規劃中,2年合約到期後組合中的部分成員會回歸其原組合,部分成員可能另行solo。值得一提的是,夏之光與周震南、焉栩嘉、趙磊、翟瀟聞本就是哇唧唧哇公司的旗下簽約藝人,而任豪則與何洛洛、姚琛、張顏齊、劉也、趙讓同為其他經紀公司的籤約藝人,其合約與哇唧唧哇原藝人合約或有差異。
從「國產偶像產業元年」至今不過兩年,僅通過偶像選秀綜藝順利出道的限定團成員就有79名。試想,這樣的產出頻率,有哪些人能夠真正成為「頂流」?又有哪些人能夠破圈被大眾所熟知?與此同時,其唱跳作品及商業價值又有幾何?
張藝興評今年優酷的《少年之名》「不應該做」
至今,國內的偶像產業仍舊處於起步階段,通過綜藝節目向行業推介更具實力、更具有號召力的新興偶像是一件好事。但盲目盯準偶像選秀節目的商業紅利,忽視掉成為一名偶像最基本的能力、素質的培養和選拔,無疑是飲鴆止渴。用一口吃個胖子的方式方法,意圖「填鴨式」助推內娛偶像產業是不現實的。
從楊超越到秦牛正威,未能達到出道水準的「練習生們」也難得到觀眾的認可。當「錦鯉」人設出現過後,再出現的「洋娃娃」也將不再能夠復刻「長得漂亮就行」的成功。
一名日常追韓流團體偶像的「絡腮鬍大叔」告訴娛樂獨角獸,他從來不粉內娛偶像團體,業務能力普遍太差了,偶爾有個所謂「斷層出道」的也不過就是一般的出道水平,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強大,而國產偶像自我約束的不夠,分分鐘出點「么蛾子」,更是讓人提不起心力來。
不論入局偶像選秀的選手抱著怎樣的初衷,偶像團體「大批量出現」的現狀屬實,而大批量偶像在有限的資源爭奪中,在一定程度上會分銷粉絲、觀眾的關注度。2020年已過,2021年的偶像選秀節目的練習生們數量依舊可觀。然而,就像張藝興所說「前面都淘汰了那麼多(輪)了,哪裡還能有什麼好苗子呢?」
國產偶像團體成團易、出圈難,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隱性遊戲規則。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入局偶像選秀節目,除哇唧唧哇、樂華娛樂、覺醒東方、香蕉娛樂等主要打造偶像團體的公司外,另有相當一部分影視公司也大肆入局偶像選秀節目。
此前,某已解散限定男團中的某男星的藝人宣傳跟娛樂獨角獸直言,其所在公司送選某節目的男孩年紀不大、會的東西也不多。但他們公司因為主要業務是做影視製作,所以,最初也並沒有想讓這個男孩成為偶像,不過是借著這個選秀綜藝給這個剛踏入娛樂圈不久的男孩子「刷刷臉」,未來還是要讓他轉型做回演員。
至今,國產偶像產業內捲化現象明顯,真正有實力並收穫了較大量粉絲關注的偶像本就有限,若藉此渠道輸出至娛樂圈的偶像們隔三差五出現「失格」行為,不得不歸咎於內娛偶像團體管理模式太過於「寬鬆」上。
在對於偶像藝人的管理上,「偶像生產大戶」韓國已經形成了近乎工業化的標準流程。在公開視頻資料中,可以得知韓國偶像系經紀公司對偶像的約束和管理。韓國特有的「流水線」化的打造流程,與各個公司均配備的專業並富有經驗的前輩們的教學,讓練習生們在偶像本職的唱跳工作上,得到了積累和成長。但是,在嚴酷並長時間的練習生培訓過後,韓國偶像的出道比例極低。與此同時,韓國偶像經紀公司對於練習生及偶像的生活管理自有一套系統,這使得追偶像的迷弟、迷妹們得以安心——你們親手打投出來的哥哥妹妹們一定會專心致志搞事業,不會被「戀愛」迷了雙眼。
在YG的練習生期間,男女練習生之間零交流,經紀人甚至會在雙方不得已出現在同一空間時,進行「人肉遮擋」;JYP的CEO樸振英曾公開表示,其公司對偶像不能戀愛的時間要求是三年。此外,已出道的多名知名偶像,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各自公司對於偶像戀愛的具體時間限制。
此前,國內知名「青年偶像文化公司」哇唧唧哇公司創始人龍丹妮,在《明日之子》節目中公開回應「藝人能否戀愛」的話題。她表示:「我是這樣子理解這個問題的,我覺得人永遠不要去違背人性這件事情。在我的公司,從來沒有阻攔過任何一個藝人,去談戀愛這個事情。(但是好像要報備)因為你的戀愛的八卦、或者緋聞,當突然出現在公眾媒體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就不知道怎麼去保護你。」
而曾經是「韓流」歸國代表人物的張藝興,也開始開設經紀公司選拔練習生。能把在韓國做練習生的經驗複製到國內偶像市場,並且以自己是「偶像」的身份製造下一個「偶像」,是市場對其最大的期待。內娛偶像選秀模式也亟待專業化的公司建立起更成熟、完整的工業化流程。
(張藝興公布自己的「練習生計劃」)
在話題#經紀公司的戀愛管理方法#的評論中,有一位網友如是說:「粉絲和愛豆本質上是夢想合伙人,我負責花錢花精力花愛意。你負責實現我們共同的夢想,如果你在實現夢想之前談戀愛,那你就是攜款潛逃、違背契約。拿了我的錢還不幹正經事?你給我滾蛋!」
國內偶像如何平衡保障人權和保證專業水準?國內的偶像經紀公司如何設定符合內娛粉絲需求的偶像管理標準?2021年,偶像產業選秀的綜藝紅利或許不再如前兩年瘋狂,但請摸著良心給觀眾好一點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