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替安卓,華為知進退

2021-02-24 36氪

「有開發者在你的平臺上賺到了錢,才會有更多的人趨之若鶩。」

「(鴻蒙)要想發展下去,最難解決的問題不是技術。」華為2020開發者大會後結束後,一位國內開發者對 36 氪說。9 月 10 日,華為在東莞松山湖舉辦開發者大會,這是自去年鴻蒙1.0發布後,華為在系統層面的又一次重要展現。發布會聚焦在鴻蒙2.0、HMS(華為移動服務)、EMUI 等最新版本的更迭上,「分布式軟總線、異構融合」等技術創新仍然是當天的關鍵詞,但在 36 氪和相關開發者交流後,發現對於鴻蒙的普及與後續商業化規劃,開發者仍存有疑惑。「鴻蒙和 HMS 的關係是?HMS 的定位?EMUI 和鴻蒙怎麼取捨?很多開發者都沒搞清楚這些問題,更不用提普通用戶了。」上述開發者對 36 氪強調。在接受 36 氪專訪時,華為消費者雲總裁張平安解釋了上述三者的定位:「鴻蒙、EMUI都是基於Linux開發的,它們的區別是 EMUI 全部使用安卓類的開源工具,鴻蒙則兼容了安卓和華為特有 API;HMS 則是在系統上層,把帳號、支付、雲存儲等服務做成工具(Kit)內置到手機裡,讓開發者在開發應用的時候調用這些服務。」對於不少開發者來說,蘋果iOS、谷歌安卓、華為鴻蒙,這些應用生態提供的技術接口並沒有太大差異,開發者更關心的,是在你的平臺上開發 APP ,到底能不能賺錢?APUS創始人兼 CEO 李濤將一個擁有良性循環的生態劃分為四部分:產品—用戶—流量—變現,他對 36 氪表示:「所謂應用生態本身的構建,最核心的是能不能讓你的系統有更多用戶來用,能不能讓更多開發者通過你的平臺獲得用戶,以及能不能讓開發者實現變現。」如今來看,華為在移動生態還處於起步階段,即先有了產品(鴻蒙與 HMS)與用戶(華為手機的 2 億用戶),但如何將用戶轉化成流量,再為開發者搭建平臺實現流量變現,華為仍在規劃中。「構建生態的難度不亞於造原子彈。」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在華為開發者大會現場這樣說。兩家因「系統」備受熱議的公司坐在了一起。9 月 11 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的松湖對話環節,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對著華為軟體部總裁王成錄,描繪了他理想中的外賣系統:「通過在外賣員帽子上安裝攝像頭,內置定位和攝像功能,讓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聯繫到配送員;消費者不在家時,可以通過手機與外賣員對接,從打開小區門,到上電梯,再到門口攝像頭檢測餐食無誤,整個過程都可以通過手機與設備互聯實現。」這份構想尚有漏洞,但背後是華為想要靠鴻蒙拉攏開發者的手段和決心,如果你只能記住華為鴻蒙的一個特性,那便是「一次開發,多端部署」,講得再白話一點,就是把手機裡的 APP 運行在可穿戴設備、攝像頭、電視、空調、甚至豆漿機裡。依靠技術突破,華為想吸引美團、快手、滴滴這樣的開發者遷移至鴻蒙生態,餘承東在開發者大會現場也放出豪言,「幫助更多的開發者成為TikTok。」可要想成為蘋果iOS、谷歌安卓以外的「第三極」,華為鴻蒙仍有不少功課要補。
APUS 創始人李濤所說的商業化就是其中重要一環。在安卓生態,APUS 曾達到年入十億的規模,依靠的是基於安卓生態健全的廣告變現機制——由於旗下瀏覽器、桌面等工具並不向用戶收費,APUS 在海外的營收,基本都來自基於安卓體系的谷歌、Facebook 等流量投放平臺。目前在蘋果與安卓生態,兩種主要的應用開發收入類型為:1、IAP(內購):就是花錢購買 APP,或者在 APP 內付費購買服務,比如常見的網易雲音樂或者 QQ 音樂會員;2、IAA(廣告):像 Uber這樣的大廠商會把廣告預算分給 Facebook 或者谷歌,後兩者會將廣告給內置API的軟體(比如APUS、獵豹、觸寶等各類產品),然後通過分成的方式獲利。因為蘋果的生態是封閉的,而且蘋果對廣告的把控十分嚴格(尤其是應用內廣告),所以這套廣告體系只能在安卓生態進行。這套打法在華為鴻蒙體系內並不容易推進。首先,「內購」需要調用支付功能,國內有支付寶微信,但海外主要以 GMS 內的支付工具為主,而在 GMS 被禁後,華為的 HMS 需要搭建起自己的支付平臺,包括自建支付工具、聯合運營商上線第三方支付功能等。其次,華為目前還沒有一套成形的廣告投放平臺,但據 36 氪了解,華為為了拉攏開發者,在扶持政策以及分成機制上,都有著較為優惠的政策,舉例來說,目前遊戲應用的分成,華為和開發者是 15%:85%,而安卓和蘋果均為三七分;另外,為了讓開發者有錢可賺,華為還將自己的廣告預算大幅投放在自家生態。
「最核心的還是要有財富效應,有人在你的平臺上賺到了錢,才會有更多的人趨之若鶩。」李濤對 36 氪說。為了鴻蒙與 HMS 今日的展現,華為經歷了一年半的技術儲備。華為在產品技術上的儲備是鴻蒙、HMS 問世的底氣。張平安告訴 36 氪,從去年 5月之後,華為集結內部近 8000 名工程師組成「松湖會戰」,目的就是為了集結資源,迅速攻堅華為軟體生態的技術難題。2019 年,華為在 3 個月的時間裡,把全球開發者最常用的能力,包括定位、地圖、分析、廣告等,篩選出了 12 個,在去年 8 月全面開放了 HMS。一年「會戰」至今,華為 HMS Kits從14個增長到了56個,APIs則是從885個增長到了12981個。

圖片來自華為

技術儲備的攻堅,加上美方的步步緊逼,讓餘承東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華為智慧型手機明年要全面支持鴻蒙系統(HarmonyOS)。

僅僅一年前,Android 還是華為的首選。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去年的開發者大會上說:「考慮到生態原因,我們還是優先使用 Google 的 Android 作業系統。」2020 年 9 月 10 日,這句話變成了「明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 HarmonyOS 2.0。」根據華為的計劃,從 9 月 10 日起,HarmonyOS 將面向大屏、手錶、車機等 128KB-128MB 終端設備開源,2021 年 4 月將面向內存 128MB-4GB 終端設備開源,2021 年 10 月以後將面向 4GB 以上所有設備開源。過去一年,華為先後經歷了美國政府兩輪嚴苛的制裁。先是美國的晶片不能用,再是美國的技術和軟體不能用,華為與美國企業之間的關係今非昔比。「去年美國第一輪制裁,不僅美國的晶片不給我們提供,我們全部自己搞定,當美國的生態(Google GMS 等)也不能給我們用,我們就加快推進了 HMS。」今年 8 月,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 2020 年峰會上說。但是目前從理論上來說,雖然晶片和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應用服務生態不能用,但華為手機還是可以使用 Android 系統的。華為決定主動「割肉」,實際上是「半主動半被動」的選擇。而且,當明年華為手機開始支持鴻蒙系統時,新機大概率只會支持鴻蒙一種系統,而不是讓安卓機與鴻蒙機並存。「現在,在美國的制裁框架下,我們其實只有一條路。」華為消費者業務 CMO 朱勇剛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說,「沒有 GMS 的安卓是沒有意義的。就像讓一個人做飯卻不給他菜譜。」「我本人去看 WWDC(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的時候,發現華為的戰略跟蘋果的戰略完全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用了自己更容易理解的說法。」朱勇剛說。去年 10 月,蘋果公司改進了 Mac Catalyst,讓 iPad 程序直接在 Mac 上運行,開發者無須再為同一個應用寫兩次代碼,設計兩套 UI 界面。這是蘋果打通 iOS、iPadOS、watchOS、macOS 等幾個系統之間壁壘的一個小印證。朱勇剛解釋說,華為想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和蘋果相似。「我們叫全場景,也叫 1+8+N。」「全場景」是從用戶角度出發的說法,1+8+N 是從產品角度出發的說法。展開來說,1+8+N 是華為正在努力構建的「兩個生態」之一。這「兩個生態」一個是 1+8+N 的硬體生態(手機+智慧屏、音箱、眼鏡、手錶、耳機、車機、平板、PC+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出行等),另一個就是芯-端-雲能力開放的 HMS 軟體生態。鴻蒙在 1+8+N 生態中扮演靈魂角色。它是華為自 2012 年開發的一款可兼容 Android app 的跨平臺作業系統,自誕生至今一直主要用於物聯網,並未用作手機系統。
在餘承東的演講中,鴻蒙可以使物與物更簡單地聯繫在一起。「我們提供自適應的 UX 框架,讓開發者一次開發、多端部署,不管是在手機上、Pad 上、車機上、更大的屏上,我們自動適應,大小屏的自適應,橫屏豎屏的自適應,方便開發者部署與開發。」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舉了一個更具體的例子:「如果我看中了一個菜譜,想做一道菜,就用手機和烤箱一碰,一鍵把所有參數輸入到烤箱裡面去。」這個場景之下,是華為與 IOT 家電生產廠家基於鴻蒙進行的深度合作。王成錄說,美的、九陽和老闆電器將會很快發布搭載 HarmonyOS 系統的家電產品。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分布式技術」,這是 HarmonyOS 系統的核心底座。其中,一是分布式的軟總線,二是分布式的文件系統和分布式的資料庫,三是分布式的解決方案。「分布式軟總線可以說是 HarmonyOS 系統整個技術的底座。我們希望能夠用這個技術的突破,打破單一設備物理空間的限制。」王成錄說。要做好這個系統困難重重。朱勇剛在為餘承東準備開場演講的 PPT 時,在其中一頁寫道:「做生態真的好難,真的太難了」。不太喜歡說「口水話」的餘承東將這一頁刪掉了。但這句話確實是事實。「構建生態涉及軟體、工具、產業、合作夥伴等方方面面。其實這是我們整個中國科技行業最短的一塊木板。」朱勇剛說。

相關焦點

  • 「鴻蒙」已來,華為:可隨時替換安卓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 華為自行開發的、有一天或將取代谷歌安卓系統的軟體8月9日首次亮相,這也是該公司在減少自身對美國技術依賴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據彭博社8月9日報導,這款名為「鴻蒙」的孕育已久的系統可能很快就會被應用於智能電視和中低端手機。
  • 華為正式發布鴻蒙作業系統Beta版本,對標iOS與安卓
    隨著鴻蒙的發布,華為有望打破國外巨頭所壟斷,為中國提供自己的安全可靠的作業系統。據了解,本次鴻蒙OS 2.0 公測設備支持華為 P40 、P40 Pro、Mate 30、Mate 30 Pro、 MatePad Pro 設備,支持OTA升級,同時支持運行安卓應用。從現場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P40演示機視頻來看,在用機體驗上幾乎與市場上主流的安卓手機沒有任何差別。
  • 華為鴻蒙OS2.0正式發布,超越蘋果吊打安卓?
    打開APP 華為鴻蒙OS2.0正式發布,超越蘋果吊打安卓? 哎咆科技 發表於 2020-12-23 14:31:13 在吹宣傳了鴻蒙OS一年後,華為終於在開發者活動上正式發布了鴻蒙 OS 2.0 手機開發者 Beta 版本,華為P40 、P40
  • 華為正式官宣:鴻蒙OS不是安卓!3億臺設備將升級到鴻蒙OS!
    美國修改規則後,華為就不能再獲得新版安卓系統更新和GMS服務授權,於是,華為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鴻蒙OS和HMS服務。其中,鴻蒙OS採用微內核、分布式設計,能夠跨平臺使用,在鴻蒙OS發布時,華為就將其用在華為智慧屏設備上。2020年年中,華為正式推出了鴻蒙OS2.0,並正式宣布鴻蒙OS對128MB以下運存的設備開源,其可以用在智能穿戴、家居以及車機等設備,未來將向更大運存設備開源。
  • 華為鴻蒙系統被嘲諷是基於安卓,程式設計師大佬為其正名!
    華為在前不久發布了鴻蒙2.0系統,距離1.0版本已經超過1年時間了。鴻蒙2.0系統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終於支持了手機,按照餘承東的說法,鴻蒙2.0系統的首個手機公測版本,將在12月份發布,屆時只要是升級了EMUI11系統的華為或榮耀手機,都能無縫切換而另一個重磅選項則是鴻蒙2.0系統正式開源,理論上所有達到4G內存,處理器性能達標的手機都能夠從安卓系統升級到華為鴻蒙系統,這樣一來不光是華為自己,友商的手機也可以搭載鴻蒙系統了小智說過,華為這件事如果做成功
  • 華為鴻蒙的秘密
    因為被美國制裁,華為智慧型手機面臨無法使用安卓作業系統的危險,因此鴻蒙曾被外界認為是華為針對為手機開發的作業系統,以解決軟體「卡脖子」問題。但此次發布會信息顯示,鴻蒙並非簡單對標安卓作業系統,而是一個「統一」的作業系統,不僅支持手機,也支持PC、電視、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種物聯網智能終端,具有跨平臺特性。
  • 提速安卓支撐鴻蒙?華為方舟編譯器深度解析
    8 月 9 日,華為開發者大會鴻蒙OS正式發布,這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
  • 沸騰,華為正式發布鴻蒙! 安卓不能用了,可隨時切換到鴻蒙!
    2019年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餘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表示,鴻蒙OS可以用在多種設備上,隨時可用於手機。
  • 華為鴻蒙2.0發布,放棄幻想挑戰安卓iOS
    編者按:昨天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帶來了鴻蒙2.0版本,同時也表示,明年將會全面推出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產品,而鴻蒙作業系統也將全面開源,希望能夠在各個領域開拓市場。這也就意味著,華為已經徹底放棄幻想,準備來真格的,此前餘承東則在大會上表示,鴻蒙作業系統的流暢度已經達到了安卓的70%,所以,用戶將見證一次最為悲壯的挑戰,華為新作業系統挑戰市場份額為99%的安卓iOS!
  • 華為鴻蒙OS正式版已確認,不是為了取代,而是為了超越安卓
    12月16日,華為面向開發者發布了鴻蒙OS 2.0手機版Beta系統。按照餘承東此前的說法,到2021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將全面升級鴻蒙2.0。對於鴻蒙OS 2.0手機版,不少開發者在升級之後表示,該系統的界面UI和Android的EMUI 11並沒有什麼區別。鴻蒙OS 2.0手機版也可以兼容運行安卓程序。對於這樣一次無感知升級,可能不少用戶會感到失望。
  • 告別谷歌和安卓!手機鴻蒙終於來了!
    華為終於迎來「高光時刻」!就在剛剛,華為正式發布手機版鴻蒙,鴻蒙系統開始公測,五款華為手機參與公測。鴻蒙初闢本無性,打破頑冥須悟空!手機鴻蒙,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終於來了!看,這是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P40演示機,比安卓快60%!
  • 華為鴻蒙OS正式發布!安卓不給用隨時可換上
    華為為期3天的開發者大會 今天下午正式拉開序幕,大會一開始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率先進行了名為《全場景時代新體驗與新生態》的演講,宣布發布 華為自有作業系統鴻蒙,來看看外界傳了那麼久的鴻蒙到底是個啥
  • 鴻蒙拿什麼與安卓一戰?
    很多網友都喜歡說「鴻蒙基於安卓」,實際上,這個概念很重要,鴻蒙和安卓都是基於Linux內核的,但是安卓已經經過十幾年的完善,其執行的效率、安全性,還有可靠性都趨於完美。對此,餘承東有過這樣兩個介紹:一是鴻蒙兼容全部安卓應用,二是鴻蒙比安卓快60%。
  • 鴻蒙系統抄襲安卓11?谷歌法務不吃素,華為有自己的考慮
    為了多年的心血付出付之一炬,華為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1.0版本,經過近一年的改善,華為於2020年12月16日發布了鴻蒙系統2.0 bate版本,供部分機型的用戶嘗鮮。鴻蒙作業系統開發者版本的發布,對華為、乃至國產手機廠商來說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兩日網上卻流傳出不少吐槽鴻蒙系統的聲音,因其與EMUI 11.0版本的外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被人稱之為是「批了鴻蒙外衣的安卓11」,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覺得,這一定是開玩笑!
  • 餘承東親自預熱:華為鴻蒙系統手機版即將發布,安卓拜拜!
    時間過得飛快,在2天後的12月16日,華為首個鴻蒙系統手機版本就要正式發布了。今天華為終端CEO餘承東也親自預熱,再次官宣鴻蒙系統。而華為BG消費者總裁王成錄更是直接放出了12月16日當天華為鴻蒙系統發布流程表,本次發布活動從上午10點開始,10:00-10:30為華為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計劃;10:30-12:00為應用夥伴分享HarmonyOS全場景創新案例;13:30-15:10華為專家講解HarmonyOS 2.0手機Beta關鍵特性和開發工具
  • 華為鴻蒙挑戰安卓,機遇和困境在哪裡?這一大特性註定未來可期!
    自從去年華為推出備胎系統「鴻蒙」後,讓國內的眾多網友對此十分期待,畢竟這是真正意義上,面向大眾市場的第一款國產作業系統。但因為手機端的遲遲未適配,讓很多人認為華為是在炒熱度。 因此有很多網友直言到:「鴻蒙只是一個PPT系統,從來都是只見消息不見實物,這是一個只存在於設想之中的產品。」
  • 華為鴻蒙OS 2.0手機版終於要來了!替換安卓水到渠成
    12月7消息,今日,華為官方正式宣布,將於12月16日在北京舉辦HarmonyOS 2.0手機開發者Beta活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報名時間是12月4日至12月15日,活動將於12月16日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辦。
  • 十問華為鴻蒙作業系統:跟安卓有何差異,其他終端廠商怎麼看
    「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安卓)、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作業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鴻蒙應未來而生。」餘承東說。那麼,這些技術特點,對鴻蒙意味著什麼?目前的鴻蒙系統與安卓的差距在哪?未來,鴻蒙是否有機會取代安卓?
  • 華為鴻蒙系統:和安卓和iOS不一樣,未來手機最好作業系統
    最近,華為又再次對智慧屏搭載的鴻蒙OS進行了更新,目前更新的版本為鴻蒙1.0.1.23SP2,所有智慧屏用戶們只需要到系統—軟體更新頁面,智慧屏便會自動掃描新版本,大家按照系統提示更新即可。當前華為鴻蒙微內核已經投入商用,用於支付、人臉識別、指紋這種高安全級別場景,首次通過了形式化方法的認證,未來華為整個作業系統都將使用鴻蒙。
  • 華為:鴻蒙OS不是安卓和iOS的拷貝!
    華為鴻蒙 OS 的誕生,我們的目標就是能不能用一套系統來解決所有的大大小小的 IoT 硬體設備的問題。外界可能有猜測,華為是不是因為美國制裁去開發了鴻蒙這套系統,我告訴大家 「不是這樣的」。這套系統我們真正立項開發是在 2016 年的 5 月份,那會兒我們就在思考未來智慧型手機這個產業的發展,它總有一天會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