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

2020-08-27 璨寶的電影森林

關注迷失光影,觀影追劇不迷路。

(作者/迷達)


第70屆柏林電影節已於2月20日開幕,臺灣導演蔡明亮新作《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成為主競賽中唯一一部華語影片。


另外,賈樟柯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也入圍了特別展映單元,孫立軍導演的水墨動畫短片《秋實》入圍了新生代單元。

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管是影響力還是展映電影質量,都是國際頂尖水平。

回顧往年柏林電影節,哪些中國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大家也可以把這份盤點當做一份「優秀華語電影補片片單」。


2019年,第69屆柏林電影節,王景春和詠梅憑藉在王小帥電影《地久天長》中的出色表演,分獲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再見 南屏晚鐘》獲泰迪熊獎評審團獎。(泰迪熊獎是柏林電影節專門為同性題材電影所設置的獎項)


《第一次的離別》獲新生代兒童單元評審團大獎。


2018年,第68屆柏林電影節,胡波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獲特別提及最佳處女作獎。


2017年,第67屆柏林電影節,臺灣電影《日常對話》獲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


2016年,第66屆柏林電影節,楊超《長江圖》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2014年,是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揚眉吐氣的一年。刁亦男《白日焰火》拿下金熊獎最佳影片,同時廖凡憑藉本片拿到最佳男演員。


婁燁的《推拿》也拿到了傑出藝術成就獎。


2012年,第62屆柏林電影節,王全安導演的《白鹿原》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2010年,第60屆柏林電影節,王全安《團圓》最佳劇本。


2008年,第58屆柏林電影節,王小帥《左右》最佳劇本。


2007年,第57屆柏林電影節,王全安《圖雅的婚事》金熊獎最佳影片。


臺灣電影《刺青》獲泰迪熊獎最佳電影。


2006年,第56屆柏林電影節,彭浩翔《伊莎貝拉》獲最佳電影配樂。


2005年,第55屆柏林電影節,顧長衛《孔雀》獲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蔡明亮《天邊一朵雲》獲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阿弗雷鮑爾獎和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2003年,第53屆柏林電影節,李楊導演《盲井》獲傑出藝術成就獎。


張藝謀《英雄》獲阿弗雷鮑爾獎。


2002年,第52屆柏林電影節,劉浩導演《陳默和美婷》獲特別提及最佳處女作獎。


2001年,第51屆柏林電影節,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愛你愛我》導演林正盛最佳導演。


2000年,第50屆柏林電影節,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1998年,第48屆柏林電影節,關錦鵬《愈快樂愈墮落》拿到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和泰迪熊獎最佳電影。


1997年,第47屆柏林電影節,蔡明亮《河流》獲銀熊獎評審團獎。


1996年,第46屆柏林電影節,嚴浩《太陽有耳》最佳導演。這一年,李安也憑藉英文片《理智與情感》拿到最佳影片金熊獎。



1995年,第45屆柏林電影節,蕭芳芳憑藉許鞍華的《女人,四十》拿到最佳女演員。


李少紅《紅粉》傑出藝術成就獎。


1993年,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誕下「雙黃蛋」,均被華語電影拿下,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一部是李安的《喜宴》,一部是謝飛的《香魂女》



1992年,第42屆柏林電影節,張曼玉憑藉《阮玲玉》獲最佳女演員。


1990年,第40屆柏林電影節,謝飛《本命年》銀熊獎傑出成就獎。


1989年,第39屆柏林電影節,吳子牛《晚鐘》銀熊獎評審團獎。


1988年,第38屆柏林電影節,張藝謀《紅高粱》獲金熊獎最佳影片,這也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柏林電影節上獲此殊榮。


1986年,第36屆柏林電影節,侯孝賢《童年往事》獲費比西獎論壇及新電影論壇最佳影片。


1984年,第34屆柏林電影節,中國動畫《鷸蚌相爭》獲銀熊獎最佳短片。



華語影片中,優秀的電影很多,未被大眾發現的也有很多。整理完這份片單,我發現其中一些電影我也沒看過,今晚就挑一部來看好了。

你看過其中幾部電影呢?


(編輯/迷達)

關注迷失光影,觀影追劇不迷路。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強勢入圍柏林電影節
    本屆柏林電影節對中國電影格外青睞,僅主競賽單元中就入圍了張藝謀《一秒鐘》、王小帥《地久天長》、王全安《恐龍蛋》等大咖力作,更有婁燁執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相梓執導的《再見,南屏晚鐘》入圍全景單元,《少年的你》、《過春天》
  • 恭喜電影《天長地久》在柏林電影節包攬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是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齊名的電影盛宴,並且這三大電影節還被稱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他的最高獎項乃是所以電影人都嚮往的金熊獎
  • 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原標題:梁雪芹主演電影《巧巧》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 據悉,梁雪芹應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即將前往柏林參加電影節,在此次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將出席紅地毯儀式、電影《巧巧》全球新聞發布會和電影首映式。
  • 柏林電影節 | 光有政客是辦不成電影節的
    柏林電影節是第一部在競賽單元展映大陸電影的西方電影節,張藝謀的《紅高粱》,就曾在1988年獲得了金熊獎,這在當時為所有中國導演打了一劑強心針。因此,柏林電影節也被稱為「中國電影人的福地」。除了上述的這些柏林系導演之外,柏林電影節也在往更精英、更先驅的電影方向前進,比如自2003年開始大火的柏林學派,就是由柏林電影節推動的。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第69屆柏林電影節 | 告別、爭論、電影佳作
    本屆電影節具有18年以來一貫的「考斯裡克風格」:參展電影數量巨大,約有400部電影與觀眾見面,影展整體策劃充滿了電影節主席的自我色彩,入選影片都會引發強烈的爭論。16部在美學和內容上都跨度極大的影片參加了第69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銀熊獎的角逐,女同性戀、人物肖像式描述、家庭史卷、恐怖片都紛紛入選了本次參賽單元。
  • 電影《果果和鍋鍋》在柏林電影節推進取得成功
    電影《果果和鍋鍋》在柏林電影節推進取得成功  兒童電影項目《果果和鍋鍋》在柏林電影節的邀請下,經過荷蘭Cinekid電影節的組織和引導
  • 借著柏林電影節Berlinale的餘熱,我們來認識電影用語
    隨著主競賽單元獎項的頒發,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今年的金熊獎由來自匈牙利女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Ildikó Enyedi)執導的電影《肉與靈》(Testről és lélekről)獲得。這部電影以怪誕的風格講述了一段在屠宰場工作的男女主角通過做夢結緣的不尋常的愛情故事,獲得評審團的青睞,成為一匹黑馬。
  • 獨家直擊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中國正在很大的困難裡,但中國電影人還...
    當地時間2月22日,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中。賈樟柯新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舉辦發布會,導演賈樟柯、腳本編劇萬佳歡、製片人朱瑋傑回答國際記者提問,對這部新作的創作過程和構想進行了介紹。《一直遊到海水變藍》通過四個年代的中國作家口述歷史,呈現了中國社會的共同記憶。賈樟柯表示,紀錄片就是客觀呈現,而不要進行去評價。
  • 中國演員獲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各獎項於當地時間16日晚在德國柏林電影宮揭曉。中國影片《地久天長》中兩名主演憑藉出色演技獲得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最佳影片金熊獎由多國合拍影片《同義詞》獲得。圖說: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獲銀熊獎 網絡圖《地久天長》由中國導演王小帥執導,講述了兩個家庭因為一次意外而疏遠,其中一家遠走南方,相隔30年後兩家再度聚首。獲獎的中國演員王景春、詠梅在片中飾演一對夫婦。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阮玲玉》【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那麼,柏林、威尼斯、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分別是誰?霸王別姬》成為首部獲金棕櫚大獎的中國電影。 【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是中國電影人最早揚威的國際電影節,1988年張藝謀就憑藉《紅高粱》拿下了最高榮譽金熊獎。
  • 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
    《阮玲玉》【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中國第一人是誰?】奧斯卡金像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然而它是美國人的電影獎,中國人是不可能在那拿影帝影后的。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之外,還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其中的歐洲三大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
  • 狗年最好看的狗狗電影,可能是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動畫片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今年柏林電影節不僅開幕式跟中國除夕在同一天,還破天荒地選了一部名叫《犬之島》的動畫電影作為揭幕影片。這是一部關於被腐朽的人類政府遺棄的狗狗們的電影,一個反烏託邦的小小催淚故事。故事看似有些幼稚,但絕對值得一看。
  • 王小帥新片柏林電影節獲獎!包攬影帝影后,華語電影史上第一次
    柏林當地時間晚上,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閉幕,宣布所有獲獎名單。王景春、詠梅因《地久天長》分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女演員。繼《一次別離》、《45周年》之後,又一部電影同時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員獎項的影片,《地久天長》是第一部包攬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帝影后的華語電影。其中主競賽單元,金熊獎由以色列電影《同義詞》奪取;評審團大獎由老將歐容憑《感謝上帝》獲得。王景春激動地表示:「感謝柏林電影節,感謝迪特,感謝評委。
  • 這屆柏林電影節,總算要來了
    將於3月1日開幕的柏林電影節在前兩天就公布了本屆電影節市場的一些規劃,以及入選柏林市場的合拍項目。柏林電影節市場新任總監丹尼斯-魯赫說。「許多影片目前也正在製作中,準備進行預售。我們希望2021年的柏林電影節線上市場能夠成為國際電影產業新起點的推動力。由於柏林電影節市場是國際電影會展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包括坎城電影節市場和洛杉磯美國電影市場等活動在內的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所以晚一點舉辦是不可能的。」
  • 柏林影展七十年,賈樟柯的電影宇宙 | 2020年柏林電影節博客
    同時他從產業各個面向建立起電影宇宙,從平遙電影節到電影城,從導演到監製,他的電影觀不只是個人的和藝術的,更是具有遠見的而且向下紮根的,也是橫向擴展而且走向觀眾的。他支持女性導演、新生代導演,也培養懂得欣賞電影的觀眾。
  • 出發,電影《動物方言》的柏林電影節之旅
    編按:《動物方言》入選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
  • 柏林電影節開幕,賈樟柯紀錄片以賈平凹餘華梁鴻為代表講述中國往事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當地時間20日開幕,電影節將從2月20日一直持續到3月1日,今年的金熊獎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作品入圍,其中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的《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但中國大陸導演並沒有一部作品入圍該獎項。
  • 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合二為一
    2019年,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分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成就一段佳話。然而,這一情景恐難再現柏林電影節——今後,同一影片的男女主演可能要為同一獎項展開競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