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映第一日的表現來看,《唐人街探案3》不負春節檔觀眾們銀幕狂歡期待。影片加入了日本偵探野田昊和泰國狂探傑克賈,愈發有了「偵探聯盟」的風範。以群戲取勝的」唐探「系列,對各個角色的塑造都頗具功底,陳思誠已經能遊刃有餘地排布人物和劇情發展的高潮起伏。除此之外,忍者,湯浴,cosplay,相撲,劍道等異國文化的巡覽,發揮出異域空間的獨到魅力。
影片在編劇上也頗為引經據典,看得出主創的巧思。秦風在《唐人街探案3》中說到的密室講義出自推理小說家約翰·迪克森·卡爾的《三口棺材》,唐仁打趣的《猶大之窗》也是卡爾的著作,從側面可以看出《唐人街探案3》劇作的嚴謹,秦風的探案方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唐人街探案3》在上映單日就突破了創紀錄的十億票房。它的成功,包括「唐探」系列的成功都絕不是偶然。除了陳思誠在劇作上的開擴、製作上的打磨,他的市場眼光也極為重要。
開創華語片新類型
喜劇擔當的唐仁和探案擔當的秦風形成了「正諧」搭配的角色模式。秦風的正面形象凸顯出唐仁的荒誕搞笑,這種相託的添益和相悖的反差,皆使這兩個角色深入人心。「一個智慧的能人異士身邊總跟著一個憨態天真的搭檔,這種搭配是一種』可愛』的誤會」,這一經典範式放在「唐探」系列中大放異彩。喜愛該系列的觀眾們,一定會在電影中的被秦風和唐仁的「彆扭親情」所感染。
值得一提的,還有「唐探」系列的製作水平。《唐人街探案2》的整個拍攝周期只有47天,為了完善成片的效果,後期特效成為了一項非常龐大的工作。及至《唐人街探案3》,製作水準更上一層樓。影片全程使用ALEXA IMAX 攝影機拍攝,成為全球第四部全片使用該設備攝製的商業電影。除此之外,電影中一場涉及到400人的打戲,更是使用了一鏡到底這一頗具挑戰的手法,追逐、打鬥,還需要配合攝影機的複雜調度。
《唐人街探案》高質量系列續集在近幾年的院線電影中是難能可貴的,它聯結出一個特有的故事網,就像觀眾熟悉的超英宇宙,在一個基礎電影IP下孵化出新的續集,這正展現出「唐探」系列蓬勃的生命力,而這一切應該歸功於主創團隊成熟的謀篇布局。
「唐探」宇宙,華語賀歲片新模式
張子楓在《唐人街探案1》中的鬼魅一笑,給不少人留下了心理陰影。緊接著,第二部裡飾演宋義的肖央也說出過「唐探」經典臺詞「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著你「。陳思誠精細地打磨了這兩個角色,讓他們的來龍去脈保持相當的神秘感,繼而設下新的謎題;在《唐探3》中陳思誠也用同樣的方法,層層剝離迷霧,一步步揭開「犯罪大師Q」的面目。
作為該系列的導演,編劇,監製,他顛覆了觀眾對陳思誠固有的演員形象,如果《北京愛情故事》是他的初舞臺,那《唐人街探案》系列賦予了他去天馬行空構思的機會。尤其是《唐人街探案2》紐約之行,中美文化的碰撞下,讓一個代表美國中產階層的醫生用中國道教的邪術去殺人,以獲取長生的秘訣,宗教元素的涉入,精密的探案過程,都以創新帶給人驚喜。
《唐人街探案3》劇照
上升至整個華語電影體系中,陳思誠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唐人街探案」系列的亮點,主演王寶強和劉昊然本身也帶有極高的關注量。從幾大懸疑網劇的熱播可以看出,中國大眾對懸疑、犯罪、探案類型影像的需求達到了巔峰。在這種需求下,「唐探」系列的市場化、持續化是有利於華語電影發展。當陳思誠在電影創作的路上獲得成功後,他還以監製的身份扶持了青年導演柯汶利,他執導的《誤殺》成為了2019年年末的票房黑馬。後來,陳思誠還支持柯汶利拍攝了《唐人街探案》網劇,默默隱於銀幕後的陳思誠已經完成了從演員到電影人的蛻變。
回歸到《唐人街探案3》本身,導演從沒有安排秦風刻意去揭穿那些個游離於犯罪邊緣的人,真相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在於主人公們在善惡和對錯之間的選擇。他們就是無法被定義的神秘Q。電影給我們留下了懸念,但從電影結尾的片段中我們可以尋到一點蛛絲馬跡。或許,下一次唐人街的探案故事就會去到歐洲,無數的Q從人群中站起來,凝視著坐在電影銀幕前的我們。
來源綜合自網絡
更多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