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罵乾隆老頭子,不想被乾隆聽到,一番解釋後讓乾隆轉怒為喜

2021-03-05 煮酒觀天下

紀曉嵐是一個很有名氣的歷史人物,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一些影視劇的傳播。影視劇中的紀曉嵐的形象,和紀曉嵐在歷史上的形象,其實還是有非常大的差別的,不過兩者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紀曉嵐的詼諧和急智。下面小編要講述的一件事情就能夠體現出紀曉嵐的這個特點:紀曉嵐罵乾隆"老頭子"被乾隆聽到,急中生智解釋後反而讓乾隆轉怒為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與影視劇中的形象不同,歷史上的紀曉嵐無肉不歡,而且身材肥胖,還有點近視眼。一到夏天就是紀曉嵐最苦惱的時候,天氣實在太炎熱,自己肥胖多汗,衣服都溼透了。所以紀曉嵐也喜歡脫衣服當"膀爺"。每次值班之後,到休息室都要脫衣服涼快一會,然後再出來。這是紀曉嵐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故事的背景。

紀曉嵐在影視劇中經常與和珅對著幹,看上去像是一個重要人物,但是在乾隆心目中,紀曉嵐只是一個御用文人,地位遠遠不及和珅。乾隆也經常去開紀曉嵐的玩笑。乾隆聽說紀曉嵐喜歡在休息室脫衣服納涼,就產生戲弄紀曉嵐的想法。這天紀曉嵐正和幾個同僚一起在休息室聊天,乾隆突然殺到,其他人趕緊穿上衣服見天子,紀曉嵐由於近視眼看不見,沒來得及穿衣服,就趁勢躲在御座的下面。

乾隆坐在座位上兩個小時,也不說話,相當的有耐心。乾隆能堅持住,紀曉嵐可就受不了了,本來就怕熱,又在座位底下悶著。他忍不住探出頭問:"老頭子走了嗎?"這個"老頭子"指的當然就是乾隆了。乾隆在座位上聽得清清楚楚,於是罵道:"(紀昀字曉嵐)說的這是什麼話,如果有說法可以赦免,沒有說法的話該殺頭。"

紀曉嵐從座位底下鑽出來,請求乾隆讓自己穿上衣服,一方面不能再光著身子見皇帝,另一方面可能也捎帶腳整理一下思路。乾隆讓太監幫助紀曉嵐穿衣服,還是厲聲問道"老頭子"三個字怎麼解釋。紀曉嵐很從容地叩首回答:"萬壽無疆為老,頂天立地為頭,父天母地為子。"

乾隆與紀曉嵐之間有過很多比較詼諧的對話,對紀曉嵐也算是比較優待。紀曉嵐一通馬屁把乾隆拍得暈暈乎乎,乾隆也未必對"老頭子"三個字有多大介意,於是心情就從多雲轉雷陣雨變成晴天了。紀曉嵐靠自己的急智,成功地化解了自己的窘境。

相關焦點

  • 紀曉嵐真膽大,竟給乾隆起外號叫「老頭子」
    大街上,常能聽到年老的奶奶稱呼老伴「老頭子」,你可別認為它是形容人年老,實際「老頭子」的意思可比這深厚多了。
  • 紀曉嵐稱乾隆為「老頭子」 善於應變撿回一條命
    紀曉嵐是清朝有名的大學士。他才思敏捷、機智善辯,經常在乾隆皇帝面前舌綻蓮花、語驚四座,博得了眾人的一致稱讚,人稱「鐵齒銅牙」。
  • 乾隆給紀曉嵐一張白紙,讓他當眾宣讀,紀曉嵐說一句話乾隆大樂
    康熙喜愛文學藝術,乾隆也不例外,他身邊也有個紀曉嵐。 紀曉嵐才華出眾,思維敏捷,當過禮部尚書。 多次在緊要關頭憑藉聰明才智化險為夷。 歷史上關於紀曉嵐和乾隆的趣事很多,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其中的一樁。
  • 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 |紀曉嵐巧解老頭子
    《紀曉嵐巧解老頭子》        大家好,我是滄州小記者金祺雅來自黃河路小學二(9)班,歡迎大家關注《滄州小記者講述四庫全書小故事
  • 紀曉嵐「日御數女」,乾隆罵他像小丑,為何還能高壽善終?
    紀曉嵐是總編輯官,這麼好的書,和《永樂大典》齊名,但是近代那個在百草堂讀過書的迅哥兒(魯迅)看過後,覺得這是個學術垃圾。把紀曉嵐罵了。他怎麼罵的?他說紀曉嵐是太監!赤裸裸的人身攻擊啊,紀大人堂堂三寸男兒,怎麼能受得了這個侮辱(畢竟紀大人很好色),但是不光迅哥兒罵,其他文化名流讀完後也跟著罵,絲毫不給紀曉嵐這個先人留點顏面。
  • 【圭白朗讀者】田湘梅老師:紀曉嵐智解「老頭子」
    紀曉嵐的聰明機智是家喻戶曉的。紀曉嵐不小心說出了對皇帝大不敬的話。但是他機智地解釋了「老頭子」的意思,不但沒有受到皇上的怪罪,還博得了龍顏一笑。紀曉嵐智解「老頭子」紀曉嵐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大學士,他曾奉乾隆皇帝的命令主持編纂《四庫全書》。一個盛夏的中午,天氣酷熱,紀曉嵐索性脫了上衣,赤著膀子坐在案前編書。這時,乾隆皇帝突然駕到。
  • 在乾隆皇帝眼中,紀曉嵐到底有何地位?一個給自己解悶的戲子而已
    紀曉嵐,清乾隆、嘉慶兩朝名臣,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領太子少保銜。魯迅先生曾評價其為「本長文筆,多見秘籍,文襟懷曠達,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對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也有著「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的至高評價。
  • 「老頭子」竟是這個意思!
    宋代,京城一位畫家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 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 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裡是什麼,他說是虎,次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 她是乾隆第一個女人,去世後追封皇貴妃,兒子卻被乾隆罵死
    雍正給乾隆鋪路也是鋪的很明顯,朝堂上下,正史野史都記錄了雍正對乾隆的喜愛,所以乾隆繼承大統是勢在必行的,這樣的情況下,在侍妾的選擇上也是比其他皇子要嚴格一些的,而且侍妾的數量上也不止一位,這些侍妾供乾隆選擇,他選了其中的一位富察氏做試婚宮女。
  • 乾隆見劉羅鍋後只說了一個對聯,上聯:只可嘆,彎木難當頂梁柱
    乾隆皇帝大家都很熟悉,是近代影響力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堪稱傳奇,因為恰逢盛世,所以國泰民安,乾隆的祖輩都在打江山,到了乾隆這一代已經十分穩定了,要做的是守好江山即可。 乾隆經常在吃完飯閒來無事的時候,召集皇室成員以及朝中大臣來對句,找一個對子讓大家自由發揮,這在當時是乾隆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而在乾隆時期,朝中還有兩位大才子,分別是紀曉嵐和劉墉,在這方面都可與乾隆比拼一番。
  • 紀曉嵐為和珅新宅題字,和珅裝匾炫耀,乾隆看後大笑:你真是草包
    乾隆晚年特別寵信大貪官和珅,一時間,和珅位高權重,幾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內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趨炎附勢,逢迎奉承,奔走門下。紀曉嵐此時也是朝中大員,但他始終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堅決不與他們同流合汙,並且不時藉機諷刺和珅。
  • 乾隆微服出巡時,和珅出一上聯,紀曉嵐對出的下聯竟讓他下跪求饒
    雍正微服私訪出巡時,基本上都要與和珅、紀曉嵐同行。有一次,一行人來到一家小酒館吃飯,碰巧店裡有個對聯。為取悅皇帝,和珅決定先發制人。他望著桌上擺好的一盤五花肉,心中早已有所打算。因此,他向乾隆說要做對聯,乾隆同意了他的提議。想了想,和珅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在場者都認為他這上聯還可以,但一時也沒人對出下聯。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連忙對出下聯
    在王安石的元日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大年初一歡呼雀躍的場景,在詩中除了寫了人們歡快的場景也描寫了人們用「新桃」換下「舊符」的場景,這主要就表現為辭舊迎新的意思。在唐朝有一位叫做乾隆的皇帝,他和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都非常的喜愛對對聯,留下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樂道的妙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對對聯,每次在南巡的時候看到好看的風景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會對出一些非常絕妙的對聯。通常乾隆都會帶上紀曉嵐,等到想要對對聯的時候就叫紀曉嵐來幫忙對出合適的下聯。每次乾隆微巡私訪經過古寺廟時都要題詩一首。
  • 乾隆的初次試婚宮女,被乾隆封為皇貴妃,卻在多年後罵死她的兒子
    富察氏與乾隆在一起之後,富察氏的身份地位雖然低下,但是她的聰明賢惠卻深受乾隆的喜愛,這一點從富察氏為他生下了一對兒女,其中永璜是乾隆的長子,愛屋及烏之下,乾隆對這個長子也十分喜愛。這一點可以參考同樣是宮女出身的令妃,就不知道令妃在乾隆心中,會不會有富察氏的影子。命比紙薄,卻深得乾隆思念可惜,富察氏雖有富貴的機緣,卻沒有富貴的命。寵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富察氏,在乾隆登基為帝的前兩個月,竟然撒手人寰,一命嗚呼了。這樣的事情發生,讓乾隆在大喜大悲之中掙扎,仍是少年的乾隆在悲傷之中登基為帝。
  • 乾隆前腳剛死,和珅後腳就被嘉慶賜死,那麼紀曉嵐有何結局?
    乾隆駕崩當天,和珅就被宣進宮內,嘉慶讓和珅為乾隆守靈,就在和珅守靈期間,嘉慶已經把和珅在宮中各重要崗位的心腹全部撤換,宮內兵馬全部掌握到嘉慶的手裡,和珅還沒緩過神來,嘉慶已經把他的家給抄了,最後賜和珅白綾一條,讓他自己解決,本來和珅會死得很慘,因為嘉慶的妹妹做了和珅的兒媳婦,所以嘉慶才給他留了全屍。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昀的下聯實在是很經典
    這種對聯不僅結構工整對仗,增添一番咬文嚼字之趣,而且在世界文化中也是獨樹一幟,因為它將漢字的兩大特徵——字詞的工整對與方塊字的筆畫結構都巧妙地融進了短短兩句話中,可謂中華文化之精髓。當然根據這種蘊含漢字結構對聯的上聯,對出下聯的難度也是難上加難。
  • 鐵齒銅牙紀曉嵐:杜小月和乾隆曾有感情線?為何編劇沒有接著寫?
    《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看過,但是大家是否還記得第一部時,杜小月和乾隆初次相見的場景?二人一個化身白娘子,一個化身許仙,是不是有一點點小情愫呢?在第一部杜小月初次登場,她當時的身份是一個戲子,最出名的劇目就是《白蛇傳》,而她最精彩的角色也是白娘子。
  • 乾隆是漢人種嗎?
    而與其相關的影視作品就更多了:《書劍恩仇錄》、《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很多電視劇中描述說乾隆不是滿族人,而是浙江海寧陳家的兒子,如《書劍恩仇錄》。《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也說乾隆是個漢人,是林大官人的兒子。而且民間傳說也極多,都是關於乾隆的身世的問題,或許是因為乾隆活的時間長加上又風流吧。那麼乾隆到底是不是漢人呢?
  • 乾隆僅死15天,和珅就慘遭嘉慶賜死,那和珅的死對頭紀曉嵐呢?
    另外,和珅也拿出部分錢財孝敬乾隆皇帝,討得乾隆開心,處處為乾隆著想,他更像是乾隆皇帝的知己。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鈕枯祿氏去世,乾隆皇帝在太后寢宮呆了三天三夜,大臣們都勸乾隆皇帝節哀順變,而和珅卻在宮門口跪了三天三夜,面無血色。平日裡更不必多言,乾隆本身又不缺錢,缺的是為他分憂的臣子,和珅做到了。這樣的臣子乾隆怎能不愛?
  • 清宮宇宙|乾隆皇帝萌萌噠
    此外,乾隆還愛出巡,光是六下江南就為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各種戲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養料。《宰相劉羅鍋》劇照,張國立飾乾隆說回《官場鬥》,以這樣一個故事為母本,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影視作品來,其中最為知名的有《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等。